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冰岛崛起 >

第165章

冰岛崛起-第165章

小说: 冰岛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整个7月份奥拉夫就在哈达尔城督导着首府搬迁后的事情,同时还在造船厂跟哈伯特老先生师徒一起研究着水密隔舱技术的研发。

    在上个月造船厂因为从荷兰采购的最新的设备和配件到位后,停工数月的造船厂已经重新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工期。

    水密隔舱技术目前是大明独有的技术,但是这项技术并不是特别的高深,奥拉夫把自己了解的内容告诉了哈伯特,哈伯特不愧是一代造船大师,他带着徒弟们埋头捣鼓了半个月就拿着一个模型向奥拉夫汇报了工作。

    奥拉夫把玩了半天盖伦船模型,有详细的询问了水密隔舱的一些细节,最后赞叹道:“哈伯特先生可以制作一艘采用了水密隔舱的盖伦船了,等到下水后做做实验,如果水密隔舱成功了,您以后将不再背负‘海底潜行船制造者’的坏名声了。”

    “都是奥拉夫你的主意,如果你不告诉我水密隔舱技术的要素我恐怕压根想不到。”

    哈伯特从来都是一个自负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甚至越来越严重,但是面对着瑞典造船失败的打击,在奥拉夫的面前他却无比的谦虚。

    在两人又交流的半天后,奥拉夫再次给造船厂下达了十艘盖伦战船的订单,由于造船厂的营造、以及目前原材料提供都是奥拉夫出资,所以哈伯特只是享有建造一艘船的手工费,以及维修费用等。

    不过奥拉夫十分的大方,他给哈伯特师徒开出的手工费报酬远高于同时期的荷兰、英国等任何一家造船厂,再加上学徒的吃喝拉撒住等一切费用也是由文兰大总督府开支,以至于哈伯特的净收入其实是超过多年前在荷兰开厂时期的,这也是为什么造船厂的师徒们压根就没有离开念头的缘由。

    奥拉夫知道文兰的优势是资源,在人口增加起来前,还要能合理的调配好资源,足够让文兰的维京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了,也唯有文兰维京人过的富裕,才能让欧洲的契约白奴热衷于移民文兰。

    做一个资源国绝对是积累发展起步基础最好的选择,所以奥拉夫的五年计划在提升内部统治阶层和民生医疗等环节的同时,也是要从农业、渔业、采矿业、铸造业等资源开发上大做文章。

    时间很快进入8月中旬,这个期间奥拉夫让皮克库带着库存的大量土豆、红薯等粮食和烈酒、饴糖等资源先回格陵兰岛了。

    与皮克库一起离开的还有两艘载满了烈酒、饴糖和鳕鱼干、蜂王浆、骨瓷、皮毛等商品的商船。

    这两艘货船把半年多积攒的货物全部送去了冰岛,为冰岛发展添砖添瓦,这是冰岛公国对文兰的定位——原材料商品供应地。

    奥拉夫虽然想要把货物都截下来留作文兰发展,但是他也知道不能这么做。

    随着哈达尔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几家付诸了奥拉夫极大心血的炼矿工厂也建成了,里面炼铁高炉错落有致,从契约白奴中挑选的熟练工人也在工厂做着准备工作。

    从阿布纳基和魁北克拉来的金银矿石和铁矿石与长岭山金铜矿石标记号装满了两个仓库了。

    按照炼矿厂的负责人胡佛的计划,明天就能开炉炼化矿石了。

    胡佛是德意志人,原本是萨克斯公国一家炼铁厂的熟练老工,因为战乱家破人亡,还欠了一屁股债,为了活下去只能带着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卖身做了白奴,到了赫鲁特城后就被奥拉夫相中任命为了哈达尔城炼矿厂的厂长。

    胡佛对奥拉夫十分感激,所以也是卖命的工作,几座高炉从搭建到完工都是他亲手操办,他既是想要报答奥拉夫,同时也想多挣点钱尽快摆脱契约奴隶身份,所以早就给奥拉夫讨要了大量的木炭和人手,准备开炉炼矿,把仓库里的各种矿石都变成珍贵的金属。

    奥拉夫在炼矿厂开炉炼矿的第一天就到位了,他亲自看着胡佛带领工人在高炉前忙上忙下,粉碎、筛选、填料……

    一系列忙而不乱的操作让奥拉夫十分满意,等到第二天傍晚,正在敦促哈达尔城市民发展养殖业的奥拉夫突然见到了胡佛满脸烟火气的抱着一个箱子跑过来。

    “伯爵大人!”胡佛跑到奥拉夫面前气喘吁吁的说道,“第一炉钢铁已经出炉了,钢锭刚冷却好我就拿来了,您看看。”

    胡佛说着打开箱子,露出了两块一英尺长的钢锭,奥拉夫笑着拿起一块,感觉入手还有些温热,但是敲击一下声音清脆响亮,确实是质地不错的钢铁。

    “好!胡佛你做得很好,以后就保持这种质量,我每个月都会按照产量对你们工厂进行奖励。”

    奥拉夫厚道的笑着,然后将钢锭放回去,继续说道:“其他的炉子也要陆续点燃,铜、金、银都可以熔炼了,记住,咱们文兰的兴衰都在炼矿厂身上,你们要保质保量……”

    奥拉夫的嘱咐让胡佛不住地点头,他憨厚一笑,说道:“大人您放心,我以后吃住就在工厂,非得把仓库里的矿石都变成真金白银不可。”

    对于胡佛的保证,奥拉夫笑呵呵的闻言赞扬看几句,然后就命令哈力克去沙赫利姆尼尔公司几个月前刚在哈达尔城建立的分厂买了几头绵羊,杀了送到炼矿厂为工人们加餐,同时等到热气腾腾的羊肉煮好被一桶一桶的端出来的时候,奥拉夫还带着海涅和胡佛一起陪着工人们吃了一碗羊肉,引得工人们激动不已。

    在当今这个时代,奥拉夫的做派完全异于任何的领导者,可以说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契约白奴们十分感动了,他们对比起家乡那些敲骨吸髓的大人们,都对奥拉夫无比的满意,也更加的忠诚了,这种朴素的情感十分真诚而可贵,并且拥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第298章 西洋参

    8月初赫鲁特城内就新建成了几座有些东方建筑风格的木屋,这些木屋占地面积极大,周边还有着院落和亭台,更加重要的是大门上悬挂着一个木匾,上面写着四个方方正正的汉字——“清河书院”。

    宋清河师徒心心念念的书院终于建成了,这书院落成后,他们师徒二人也把带来的四书五经和《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等医书都放进了书院内的书房里,这些书有的是带来的印刷本,还有几本是师徒俩连夜抄录的手稿,都是书院未来教化番邦野人的经典。

    宋清河师徒肃然也开始学习冰岛语,但是由于年纪大,闽南话和官话跟冰岛语也差别太大,所以学习成效并不太理想,如今也只能勉强交流。

    为了能更好的招收学生,宋清河也以总督府第一教育佐官的身份把徳门多萨请到书院任副山长,准备把招收学生和交流翻译的工作都交给他。

    徳门多萨不敢推辞,还带来了自己的几名随从,都是精通各国语言的人才,正好充作书院的翻译和语言学教师。

    由于奥拉夫和大总督府提出了要在文兰培养医生的口号,知道未来文兰的一声会是个不错的职业,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的契约白奴家庭来说,让自家孩子做个医生也是条门路。

    在清河书院落成后,宋清河跟徳门多萨只是进行了一次宣传就吸引到了上百名契约白奴家的孩子,不过这些男孩年龄最小的只有六七岁,最大的却有十好几岁,而且识字的寥寥无几。

    宋清河在尝试教导了几天后就头疼的找到了徳门多萨,说道:“德兄,这些孩子中年龄小的还行,平日里除了由你和你找来的教员传授古诺尔斯语,我们师徒还能教一教三字经等开蒙,三两年后应该可以传授经典和医术了,但是那些年纪大一些的可是十分愚笨,教他们什么也记不住啊!”

    徳门多萨想了想,说道:“伯爵大人说过,咱们教育佐官的职责是培养人才,年龄小的孩子可塑性强,你觉得能教咱们就多倾注一些心血,培养出几名知识渊博的人继承咱们的位置,那些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虽然学不了多少知识,但是我们可以简化课程,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他们培养出一技之长,就能够加入伯爵大人的五年计划中了。”

    “你是说?”宋清河听的一头雾水,忍不住追问道,“教他们什么?”

    “咱们文兰的五年计划不是要发展民生医疗吗?我听伯爵大人说是他准备再从明国和阿拉伯地区雇佣一些医生来,同时他还要求咱们书院多培养一些医生,这些年龄小的孩子要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医生也需要十年以上吧?但是未来维京军团要配备军医,你说咱们要是把这些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培养成军医怎么样?”

    宋清河想了想,说道:“要是培养成军医就不用过多的传授什么四书五经,医术也只需要教授他们治疗红伤和解毒、除瘟疫等几种特殊伤病的处理手段了,说起来却是可以速成,只是……”

    宋清河作为一名儒家学徒,他对于开办书院却只传授医术还是有些认为大材小用了,但是徳门多萨却是一名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他听到宋清河的判断就大笑一声,用着有些生硬的闽南话说道:“这就可以了,奥拉夫阁下要的就是五年建设计划能顺利完成,咱们的书院培养文学人才可以慢慢来,但是军医却要抓紧了,只要我们能在五年内培养出一大批军医,奥拉夫阁下一定会很满意,以后咱们三人也能步步高升了!”

    宋清河师徒对自己的政治前途无比重视,听后想了想,都赞成的点了点头。

    于是在之后的课程中,清河书院的学生就进行了分班,把十岁以下的聪明的孩子挑选出来,每天进行儒家经典和汉学、医学的基础学习,十岁以上的孩子和个别十岁以下的不太机灵的孩子就混成两个大班,每天由宋清河师徒二人传授医理基础和治疗跌打损伤、刀剑外伤、伤寒等疾病处理方式。

    这么处理后,清河书院果然一改之前混乱的局面,每天十几个教师按照课程为学生传授“古诺尔斯语”、“汉学”、“医学”等课程,孩子们渐渐也有了长进。

    等到9月份后,宋清河秉承着知行合一的原则,为了让学生们辨识中药,同时也是为了在文兰地区寻找一些可堪一用的医药,所以宋清河师徒于9月初就申请了一艘大船,带着八十余名军医速成班的学生去了魁北克城,准备在附近森林转一转,寻觅一些草药,同时言传身教的传授弟子们识别草药的知识点。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宋清河师徒带着学生在魁北克地区走了数百英里,不仅找到了十几种能用的草药,还研究出了枫糖浆补血益气、治疗便秘烧心等疾病的功效。

    不过最让宋清河师徒感到惊喜的事情还是他们在魁北克北部的山林中发现了和东北野人参极其相似的西洋参。

    在一个多月前宋清河就听奥拉夫说过在文兰的土地上存在于大明东北长白山上的人参相似的药材,现在终于被他发现了。

    因为女真人的崛起,东北的野人参和高丽人参在大明国内的价格连年增长,这种补品和药材已经成为了堪比雪莲和灵芝的顶级药材,尤其是数百年上千年的野山参,更是价值千金。

    宋清河师徒带着学生在深山老林里采了十几株数百年的老山参,然后用红布仔细包好,准备阴干后留一些自用,剩下的送给奥拉夫。

    回到魁北克后,宋清河给大长见识的弟子们讲解了两天药材的炮制和使用,最后才带着大伙回了赫鲁特城,同时亲自带着阴干的人参去了哈达尔城,给奥拉夫送去。

    接过来宋清河制作好的野山参,奥拉夫问道:“我最近太忙了,原来就想着让你们看看咱们文兰特产的人参和长白山的比较怎么样?要是差不多是不是能入药?还可以卖到大明去一些。”

    宋清河点点头,笑道:“我已经试过了,这文兰参跟东北野山参品种接近,药性也有共同之处,只是炮制和食用方式会有所不同,整体来说也是堪比长白山野山参的上等药材了。”

    奥拉夫闻言微微一笑,道:“那就请宋先生培养一支采参队伍,到时候咱们文兰也好有源源不断的人参供应了。”

    宋清河沉吟道:“老夫对采参之术并不擅长,不过眼下无人可用,只能勉力为之了,魁北克山脉气候温度与长白山相似,我粗略估计那里的野山参恐怕有十数万了,咱们只要百取其一,便足以自用了。”

    奥拉夫对能帮助自己的人才总是无比的宽容和友好,他拉住宋清河的手,微笑道:“多赖先生相助,今日且留下,你我喝上几杯。”

    宋清河颇为感动的点头道:“不过是分内之事,叨扰大人了,正好老夫再向大人汇报一下书院开班和学员弟子的学习情况……”

    (

 第299章 铸造武器

    8月和9月份的文兰是气温最高的两个月,今年的春季虽然比往年冷一些,但是短暂的夏季和秋季还是如往常一样,让人感到了舒适。

    在8月末的时候,哈达尔城的扩建已经接近了尾声,公厕、水渠和道路都已经投入使用了,而各种工厂也开始投入生产了。

    但是由于炼矿厂高炉出现了几次故障,停产维修了十多天,所以直到9月份铸造厂才算有了充足的铁、铜和木炭来支撑开炉。

    由于奥拉夫今年有意识的选择契约白奴的身份,所以德意志和爱尔兰两地的契约白奴中有手艺的工匠不在少数,而且只是铁匠就有数百人之多。

    这上百名铁匠都被奥拉夫调到了哈达尔城铸造工厂,让他们为文兰制作农用铁器和刀剑的同时还要制作滑膛枪。

    由于欧洲连年大战,火枪的制作工艺在加入膛线前都不算复杂,所以德意志的工匠中有不少人都会制作火绳枪和稍难一些的燧发枪,只不过由于枪支零部件需要手工制作,所以效率绝对不会有多高。

    冰岛遍布着火山,所以硫磺十分充足,文兰则拥有广袤的森林,伐木烧炭后木炭也能源源不断的供应,但是硝石对于整个欧洲和北美洲来言都是十分罕见的矿物。

    如今的强国瑞典拥有优质铁矿和硝石矿,因此能在苦寒之地练出一支精锐之师,其他国家缺乏硝石和硫磺,只是花钱去买,或者从厕所、盐碱地中想办法。

    文兰未来要拥有自己的军工厂,自然也要有自己的火药厂生产弹药,奥拉夫这次带回来了一些冰岛硫磺,木炭可以就地取材,硝石则可以从遍布文兰各个城邦的公厕、化粪池以及沙赫利姆尼尔养殖厂刮取浮土熬煮硝盐。

    奥拉夫认为只要铸造厂能把炼矿厂的铁锭、铜锭运用好,铸造出可堪使用的火枪,下一步自己就可以任命采硝佐官,从各地的厕所、猪圈等地收集硝土了,然后文兰火药厂也能迅速开张了。

    9月13日,奥拉夫正在哈达尔城中心红枫林前的庄园里露着莎莉竖着午觉,突然门外响起了哈力克的呼叫。

    “奥拉夫!铸造厂的厂长瓦尔加来了,他带着新做好的几只火绳枪跟燧发枪来了。”

    奥拉夫从床上突然翻起,温柔的拍了拍莎莉光华的后背,低声道:“我出去了,你继续睡。”

    莎莉梦呓的应了一声,然后奥拉夫就微微一笑,穿上衣服推门出去。

    门口站着伺候莎莉的一名印第安女奴,奥拉夫吩咐了几句就下了楼,见哈力克一脸兴奋的在客厅站着,就笑骂道:“看你那猴急的样子,没见过火枪吗?”

    哈力克挠挠头,说道:“火枪当然见过,也会用,可是咱们文兰自己制作的火枪可是还没见过。”

    奥拉夫微微一笑,问道:“瓦尔加在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