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崛起-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拉夫微微一笑,问道:“瓦尔加在哪?”
“在外殿等候,枫林宫以后是大总督府的治所,比哈达尔堡还要重要,宋清河早就说过让我们加强枫林宫的安保,所以以后不是总督以上的人都不能入内了。”哈力克指着前院一排石木结构的房子说道。
奥拉夫点点头,说道:“让他过来吧,瓦尔加也是咱们冰岛维京人,是去年就移民文兰的自己人,不能太傲慢无礼。”
哈力克点头道:“我知道,他是你的表哥,不过你不是不喜欢他吗?”
奥拉夫看着憨直的哈力克,摇头道:“瓦尔加是我姑姑的儿子,虽然我姑姑的家人都很粗俗无礼,但是毕竟是我的亲人,以后还是要多照顾一些,算了,不说了,你快让他来吧。”
在当年哈达尔政变成功当上大国公后,亲朋故交都找到大港想要得到照顾,哈达尔按照亲友的能力长处大多都进行了安排,可是唯独小妹妹德蒙身体残疾,妹夫也是个爱喝酒的渔夫,两人的三个子女长女残疾,另外的一子一女能力也很一般,哈达尔为了不让冰岛各地的首领对自己有情绪,当时就给了德蒙一家一些钱财,让他们伺机举家搬迁到文兰,同时也告诉奥拉夫,要他分配德蒙一家土地奴仆,准备用文兰的土地奴隶供养他们一家。
可是等到奥拉夫这次回来后,自己的表哥瓦尔加却不甘心只做个地主乡绅,他觉得你自己和文兰总督是表兄弟,非得讨要个一官半职,后来奥拉夫得知他学过几天打铁,就命他做了铸造厂的厂长,也算让小姑姑一家都满意了。
就在奥拉夫想着自己家的这个亲戚的时候,身材矮小的瓦尔加已经带着两个工人抬着一个大木箱子走了进来。
两个工人放下箱子恭恭敬敬的冲奥拉夫单膝跪地行礼,瓦尔加也欠欠身子,说道:“表弟,你看看咱们铸造厂刚打磨好的火枪吧,这些都是我悉心督促下才造成的,你要是指望那些穷鬼能辛勤仔细可就真见鬼了,我……”
瓦尔加没什么文化,十分露骨的表现着自己,让奥拉夫听的皱了皱眉,急忙摆手道:“造了几只燧发枪和几只火绳枪?试过了吗?能正常开火吗?”
瓦尔加愣了一下,急忙说道:“得试试,我还没有试,不用试也没事的,我每个环节都把关了,质量一定行。”
奥拉夫看了看哈力克,说道:“你让人试一下,看看用起来怎么样?跟咱们从荷兰买的枪比起来又有什么优劣。”
哈力克应诺后就伸手抱起箱子走了出去,过了片刻窗外突然传来几声枪响,然后就是哈力克的大嗓门:“奥拉夫,枪都能开火,用起来还算不错,就是有一个燧发枪打火不好,开了三枪才行……”
奥拉夫瞥了眼瓦尔加,说道:“把那只有问题的燧发枪带回去,让工匠们好好看看是什么原因,以后要提升质量了。”
瓦尔加忙不迭的点头,同时咬牙切齿的说道:“你放心吧,表弟,我回去就训斥他们!要不然就罚他们工钱!呸,敢哄弄咱们,这些奴才是不知道文兰的老爷是谁吗?”
奥拉夫心中暗自摇头,但是也知道自己能信任同时又有能力的人太少了,所以只能咬着牙憋出一个僵硬的微笑,说道:“瓦尔加,我亲爱的表哥,你要知道文兰一切都是刚起步,铸造厂就是咱们文兰和冰岛的兵工厂,是最重要的地方,你可要打起精神,好好帮我和文兰生产火器、刀剑,事情做好了,以后升官发财,封个勋爵都不在话下。”
瓦尔加听了奥拉夫话,脸上的笑容都快装不下了,他喜滋滋的说道:“奥拉夫你放心吧,我向上帝保佑,以后铸造厂我绝不贪污一个铜板,更不会让工人偷懒,绝对让你放心,你把铸造厂交给我那是咱们的情谊,也是相信我的本事,我……”
奥拉夫与瓦尔加说了半天话就让人打法他回去了,然后对哈力克说道:“你派人告诉海涅,让他马上研究采硝事宜,并且着手开办火药厂了,咱们文兰铸造厂以后能量产火枪了,弹药生产也得跟上了。”
哈力克对奥拉夫的急性子有些意见,提议道:“我可以这就派人去,不过刚才瓦尔加说铸造厂的工人都熟练了十天也最多造出两支火绳枪或者一支燧发枪,估计一个月也生产不了一百杆枪,火药厂其实也不用这么急,等你明天见了海涅再跟他说也行。”
“也是……”
奥拉夫想了想,说道:“对了,我明天要去铸造厂一趟,看看能不能让工匠们定一套零部件生产的标号规范,然后让他们进行分工流水线作业,最后再统一组装打磨,这样一定会比一个工匠从制造部件到组装打磨的效率高得多。”
哈力克听不懂奥拉夫的意思,只是点头道:“行,我明天一早就准备好马匹。”
(
第300章 欧洲消息
;
第二天早晨奥拉夫在莎莉的伺候下起床吃了一顿枫糖浆乳酪面包,又啃了一块羊排,接着海涅就赶到了。
用手绢擦干净嘴角和胡须,奥拉夫骑上驼鹿海森,跟海涅、哈力克一起去了铸造厂。
到了铸造厂奥拉夫在表哥瓦尔加的陪同下视察了车间,也看到了铸造厂工人们站在火炉和铁锭前敲敲打打的铸造过程,更见到了利用水力锤敲打钢板的流程,这一系列的见闻让奥拉夫确信了铸造厂确实已经进入了正规。
等到半个小时后,奥拉夫和海涅、瓦尔加以及铸造厂的十几名铁匠师傅一起讨论起了流水线作业的可能性。
奥拉夫认为一名合格的铁匠肯定是所有流程都要掌握,但是培养出一名合格铁匠的时间太长,现在铸造厂完全可以把燧发枪的制作分成枪管、枪托、扳机等多个部件,速成学徒去加工生产,最终由老工匠师父去组装零部件,这样一定能够更多更快的生产出燧发枪。
海涅是苏格兰传统贵族,也见识过英国新资产阶级崛起的代表——纺织行业的工厂运作,所以对于奥拉夫所说的流水线作业能够理解其中的好处,也十分支持。
瓦尔加见识浅薄,却并不能弄懂奥拉夫说的流水线作业,扭头又看了看几位老铁匠,见他们也一头雾水,就问道:“表弟,咱们这么生产不也挺好吗?再等几天工厂就能稳定制造燧发枪了,你还要搞流水线做什么?”
奥拉夫微微皱眉,哈力克已经沉声斥责了起来:“总督大人做什么事情还要你同意吗?他是神灵化身,咱们凡夫俗子不懂就好好执行,问什么!”
瓦尔加脸色一红继而一白,有些畏惧的看了看哈力克高大健壮的身躯,低声道:“我也没说不去做,你急什么?”
海涅忙上前打着哈哈,铸造厂分成几条生产线制作燧发枪零部件的流水线作业最终还是敲定下来了。
文兰有着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其实细心寻觅,燧石、硝石等都不愁,现在铁矿厂每周都有矿石运抵哈达尔城,铸造厂采取了流水线作业也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出燧发火枪了,奥拉夫为了能让军工厂的原材料供应有保障,又让海涅任命几名采料官,专门负责督办军工厂的各项原材料。
同时奥拉夫想着日后能让铸造厂生产火炮,所以也让人从船上取下了各个型号的铁炮,搬到了铸造厂,让铁匠们慢慢仿制。
过了没几天,一场接一场的秋雨如期而至,让文兰的炎热天气也变得十分凉爽,这是土豆和红薯、玉米、南瓜等农作物收割前的一场洗礼,等到下个月天气转冷后,无论农作物是否成熟都要开始抢收了。
所以说文兰的极端天气只能让农作物生长五个多月,除了玉米、土豆、红薯、南瓜等生长周期短的作物,也就是黑麦燕麦可以少量的种植了。
考虑到没几天就要到了秋收,奥拉夫就命人去各区下达秋收动员的命令,让各地准备好收割粮食的牲畜、农具人力等,如果出现不足也要及时上报,由文兰大总督府进行调配。
就在各地资料传回哈达尔城,新建好的议事厅内一片忙碌的时候,奥拉夫派去冰岛和格陵兰的大船也相继回来了。
格陵兰距离文兰距离近许多,所以提前了两天。
奥拉夫见到了皮克库让人给自己带来的许多格陵兰特产,其中皮毛、鱼干就不计其数,还有大量的鹿乳酪、鲸鱼皮、鲸鱼油、鲸鱼角、海象牙等珍贵的物品。
原来格陵兰地广人稀,环境恶劣,即便去年冬天冷一些也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对于在格陵兰生活千百年的因纽特土著来言,制约因纽特人发展的从来不是温度,冬季再冷他们都有办法在冰雪之地生活下来,但是极端的低温造成的环境让因纽特人只能依靠捕猎和捕鱼为生,狩猎的生活模式和生存资源的匮乏让格陵兰在任何时候也难以快速增长人口。
不过在皮克库担任总督得到了文兰每年支援的木材、粮食后,格陵兰殖民地的情况完全扭转了。
稀少的人口和充足的粮食让努克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说去年的寒流没有对努克造成明显的伤害,而因纽特人们狩猎得来的皮毛肉食也因为与殖民地的土豆、红薯等食物的交易而储存了下来。
格陵兰作为奥拉夫指定的文兰冰岛的肉食皮毛供应基地,在今年算是彻底的发挥了作用,为文兰送来了超越以往的珍惜商品。
奥拉夫和海涅简单的估算了一下,只是海豹、海狮皮毛就价值十多万先令了,再算上其他的皮毛和鱼干肉干、乳酪以及昂贵的鲸鱼产品,格陵兰今年回馈了文兰足足上百万荷兰盾了,这些钱财如果全都购买战船和军火,几乎都能复制一支冰岛海军了。
奥拉夫对皮克库进行了遥远的口头嘉奖,同时下令把所有物品入库,等到明年春天取一半送去冰岛。
在奥拉夫和海涅为文兰又有大笔商品进项而高兴的时候,从冰岛回来的商船也抵达了哈达尔城。
奥拉夫收到了父亲哈达尔和母亲卡特琳以及其他亲人的信件,还有上千封信是冰岛的维京人写给迁徙来文兰的维京人亲友的。
奥拉夫看了信件后,对今年欧洲的信息有了清晰的了解,对牵动了欧洲各国精力十几年的大战结果也有了了解。
原来在7月中旬,布拉格和约就在三四轮谈判后得到了签署,新教联盟最终战胜了天主教联盟,和谈的结束也标志着信仰新教宗派彻底成为了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自由选择,而没有统一宗派,一盘散沙的新教也算有了大陆上最强大的王国作为靠山,与之相应的是在布拉格和约签订后,新教宗派集体赠送了古斯塔夫二世一个荣誉称号——新教保护者。
古斯塔夫二世欣然接受,并且很快就在瑞典联合王国以及德意志地区推行了保护新教的命令。
布拉格和约的内容并没有流传出来,但是传播的冰岛的各种传言也算是把相关内容泄露了个差不多。
新教联盟虽然整体胜利,但是由于瑞典联合王国在大战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招纳了华伦斯坦的大军后,瑞典在战后就保留着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了,所以在谈判中古斯塔夫二世和乌克森谢纳都表现的无比强势和霸道。
虽然哈布斯堡割让了土地和附庸国的各项权益,但是6成以上的好处全被瑞典一口吃完了。
法国只是在和谈中明确占领了神圣罗马帝国下的萨伏依公国的部分土地以及整个上洛林公国和部分自由城市,加在一起总面积已经堪比萨克斯公国了。
荷兰则在和谈后拥有了从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法兰西中独立的地位,萨克斯公国和普鲁士公国算是德意志诸侯中倒向新教联盟最彻底的两位,虽然萨克斯也有一支军队加入了天主教联军,但是布拉格和谈中两国仍然恳请古斯塔夫二世将相邻的土地割让给他们。
最终的消息表明,萨克斯和普鲁士都分到了一些土地,虽然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但是面对雄狮陛下的安排,两国大公只能接受现实。
算起来瑞典是战后最大的赢家,法国则是第二大赢家,而英格兰、丹麦虽然也是新教联盟的一员,却等于没捞到好处。
这次和谈中不仅明确了法国和瑞典对德意志领土的扩张和统属,还让哈布斯堡的势力范围彻底只剩下南欧地区了,荷兰也彻底拥有的独立主权。
唯有丹麦和英国一无所获,可是他们没有好处也并不是出人意料的事情。
作为新教联盟的第一任扛把子,丹麦也为联盟抛头颅洒热血了,可是他失败了,现在瑞典的崛起让丹麦黯淡无光,即便使者在布拉格积极争取,但是由于古斯塔夫二世想要打压丹麦,结果丹麦心心念念想要吞并的荷尔斯泰因公国仍旧因为之前归属德意志地区而被瑞典吞下了。
英国由于远居海外,只想着搅和欧洲不能统一,不能出现强国,所以因为只是出钱参与,布拉格和约无法得到实质性的好处。
但是丹麦确实是出钱又出人,还差点把自己的国家打成了一片烂地,搞的日德兰半岛的老百姓都快吃草根了。
付出了如此多,但是新教联盟取胜后,丹麦却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尤其是已经渗透了几百年,甚至在之前参战时实际控制的荷尔斯泰因公国,这个公国位于日德兰半岛最南部,是德意志地区唯一与丹麦接壤的公国,丹麦想要吞并这片土地的想法已经存在了三四百年了,可是这次付出了如此多却仍然没有得到,反而被瑞典抢走了。
奥拉夫对于丹麦赔了夫人又折兵,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局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他甚至忍不住在想,哥本哈根王宫里的克里斯蒂安四世得知布拉格和约的签订结果会不会气出毛病来。
奥拉夫对于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大战比历史上提前结束的结果并没有感到吃惊,古斯塔夫二世没有战死,瑞典肯定会雄踞一时了。
不过哈布斯堡比记忆中败得更惨了,英国如果知道他的搅和虽然打压了哈布斯堡,却是却让欧洲大陆出现了另一个强大的国家,查理一世和英国枢密院的政要也许已经开始后悔了,或者在筹划着针对瑞典的阴谋了。
:。:
第301章 洪罗德到访
有历史中各国的德行为参考,奥拉夫对欧洲的局势有着洞察一切的能力,他很清楚目前看似是新教世界取得了胜利,瑞典联合王国一跃成为了欧洲第一强国,但是瑞典的崛起也标志着屠龙者已经成为了恶龙。
以瑞典的人口支撑,加上有着俄罗斯和波兰作为邻居,其实瑞典联合王国并没有威压各国的实力,他所以能以新教救星的身份崛起,还是因为古斯塔夫二世太能打了。
奥拉夫心中已经笃定的认为,只要古斯塔夫二世有个三长两短,十几年几十年后,或者病死或者老死,瑞典将马上成为英国、法国、哈布斯堡三方势力牵头,丹麦、波兰、俄罗斯等几方势力参与的对手英法和奥地利不把瑞典撅翻是绝不会罢休了。
丹麦、波兰和俄罗斯也很朴素,他们不希望自己的邻居太过强大。
所以说,虽然欧洲暂时得到了和平,但是此时的和平完全是建立在古斯塔夫二世的君威和刀锋之上,只要这位雄狮倒下,席卷欧洲的大战将会以更猛烈的形势出现。
奥拉夫对欧洲的局势十分重视,但是他也知道欧洲和平了,下一步英法荷兰等国就会加大对北美殖民地的渗透和支持了,自己所统治的文兰也将会面对新的困难。
奥拉夫担心文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