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来没有……”
“若不是在摘星楼上,国家靠在我的肩膀上。”
“他让我答应他,一定扶持刘协继位,帮助刘协掌握宫廷……稳住我大汉江山……不被宵小、世家所窃取……”
蹇硕绝望的笑着,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流淌而下。
“我真的从来没有想过……”
“我一直想的,只不过是……永远的服侍着国家……跟在国家的身后……”
鲜血不断的从蹇硕的腹部流出,蹇硕的目光也渐渐的涣散。
“我只是……想要……追随国家……前往九泉之下,前往天上,永远的跟随在国家的身后……”
“国家……”
蹇硕抬起了沾满着鲜血的手,似乎想要抓住什么。
“对不起……”
……
永汉元年,三月十五日。
蹇硕欲独揽大权,先杀执金吾丁原,再密谋杀死司空董卓。
其诡计被大将军董重识破,大将军董重斩杀蹇硕,成功阻碍了蹇硕的阴谋。
三月十六日。
朝廷遥封远在幽州的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
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更封郿侯。
司空由杨彪接任。
同时废除绣衣使者。
三月十七日,董卓升任太尉的第二天。
董卓联合司徒丁管、司空杨彪一同携带鈇锧到朝堂上书。
要求为大将军何进平反,还要求为建宁元年九月政变时,被定性为叛贼的陈蕃、窦武,以及次年在“第二次党锢”中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
天子准奏,恢复何进、陈蕃等人的爵位,为其平反。
第四百八十四章 董贼潜怀废立图
董卓亲近周毖,伍琼,原大将军府官员何颙、郑泰也成为其幕僚。
董卓在幕僚们的建议下,亲近士人,广泛征召名士荀爽、韩融、陈纪等人入朝为官,蔡邕也在征募之列。
董卓的举动,一时间使得他在世家好强之中的名望拔高了一大截。
甚至因此冲淡了他骤登高位的影响。
之前因为他升任司空,骤然登上三公之位,在朝野之中多有不忿之声。
虽然三公之位因为汉灵帝卖官卖爵,从原来的有才德者居之,变成了有钱者居之。
但是实际上还是需要一定的资历和相对的名望,才能成为三公。
但是董卓一介武夫,功劳比之皇甫嵩少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当初董卓升任司空的时候,皇甫嵩也不过是只是左将军罢了。
说其资历,董卓根本没有在京城为官的经历,和京城世家豪强的关系也是颇为冷淡,无什么交往,只有袁家故吏这个头衔,还被其舍去了。
为何进、陈蕃平反,广招名士,这一切都算是董卓对世家的友好。
而废除绣衣使者,更是让一众世家好强拍手称快,董卓因此也收拢了一批士人之心。
董卓甚至还派了人前往袁家,解释当初的所作所为。
袁家信不信没有人知道,但是明面上,袁家还是没有和董卓撕破脸皮,甚至达成了和解。
董卓登上太尉之位,依旧是谨言慎行,秉公办事,倒是让一众朝臣刮目相看。
他们本以为董卓骄纵非常,掌握天下大权,必定得意忘形。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董卓帮助一众世家,彻底完成了多年以来的心愿。
正君讨贼,尽诛阉竖,扫清朝廷,安定天下!
虽然和一众世家所预料的结局有些区别,但是结果是同样的。
洛阳的局势,慢慢的稳定了下来,不再复往日的紧张。
但就在这一时刻,一匹快马从城北飞驰而过。
沿途的行人摊贩为了避让,多是摔倒在地。
但是就那骑士再如何猖狂,也没有一人敢挡在那快马的前方。
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公子王孙,都无人敢阻挡其片刻。
战马飞驰而过,急促的马蹄声传入了众人的耳畔。
看到了宫城,那马上骑士紧绷的心弦也在这一刻放松了下来。
“冀州急报!”
骑士高举着手中的信件,将其交付给了守城的军候,身躯一软,便瘫在了地上。
守卫宫城的军候不敢怠满分毫。
信件迅速的从一道又一道宫门传入皇宫之中。
……
大殿之中,董卓坐于右侧次座,太傅袁隗坐于右侧首座,和大将军董重、司空杨彪、司徒丁宫对坐。
天子刘协坐于上首,神色虽没有多少慌张之色,但是却隐隐能看不安。
袁隗抬头看一眼刘协,不由的微微摇了摇头。
“并州‘蛾贼’自蒲阴陉出兵,趁我冀州空虚之际,连克冀州中山国北地五城,常山国南行唐与中山国北地五城最南面的城池上曲阳相邻,也被‘蛾贼’所占。”
随着小黄门念出了急报的内容,殿内的几人脸上的神色也发生了变化。
董卓眉头微皱,他对于并州的黄巾军其实并没有多少的了解。
他只知道,太平道在一名渠帅的带领之下,成功的在并州站稳了脚跟。
许安是如今太平道的首领,听说他连许击败了朱儁和卢植两人,还有那个往日和董卓不太对付的孙坚,也被其击败。
孙坚昔日在军中之时,多有武名,但却连败于许安之手,也让董卓因此记下了许安的名字。大殿之中,众人神色各异,但是拿不出什么实际章程。
只能是传信给韩馥让其酌情处理,尽快收复失地。
但是韩馥刚刚上任,冀州一穷二白,众人皆是心知肚明,绝对不是黄巾军的对手。
冀州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本钱,基本在此前冀州一战全部葬送。
如何是现在士气正盛的黄巾军之对手。
袁隗斜睹了一眼董卓,此前蹇硕下令召回的五校禁军,已经是被董卓收到了自己的麾下,而董重却像是对其浑然不知。
袁隗又看了一眼正对面,一副趾高气昂摸样的董重。
他原本看不起何进,将其看作匹夫,这董重却是连匹夫都不如。
集议结束,董卓恭敬的站起身,对着坐在首座的献帝行了一礼,这才离开。
袁隗心中冷意更甚,董卓的真实面目他已经在此前的宫变看得清清楚楚,他知道现在董卓的所作所为都是假象。
董卓之弟董旻,晋为司隶校尉,授假节,前太尉段颎同族兄弟段煨,就任河南尹,和董卓颇为亲近。
董卓之心,路人皆知。
此时谦恭,不过未到篡时……
……
显阳苑一派歌舞升平。
袁绍、曹操、鲍鸿等一众原西园禁军将校,还有一众并州军、西凉军的将校列作两侧。
酒行数巡,除去西凉军一众将校外,无论是并州军的将校,还是袁绍、曹操等人皆是心事重重。
董卓站起身来,扫视着一众将校,他其实并未喝醉,但是却装作有些醉意。
“今上之位得之不正,乃是蹇硕弄权,假借天子遗诏继承大统,不足以奉宗庙,吾欲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陈留王,立弘农王为帝。”
董卓眼眸之中杀意浮现,他按着腰间的剑柄沉声喝道。
“在座诸位,以为吾言如何?”
袁绍握着酒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之中,而曹操也是僵在了原地。
鲍信端着酒杯,向着周围看去。
门窗之间,隐隐绰绰,刀光斧影,依稀可见。
一众西凉军的将校皆是纷纷出言赞同董卓。
而房舍之中并州军和京城一众将校皆是默然不语,无一人敢出言反驳,也无一人敢出言赞同。
无一人敢出言反驳。
因为这里还是显阳苑,西凉军的大本营。
现在的董卓是天下真正最有权势的人。
若是有人敢出言反驳,恐怕下场必定无比的凄惨。
而无一人敢出言赞同。
则是因为废立之事,乃是无比忌讳之事,他们如何敢参与议论。
第四百八十五章 汉家宗社委丘墟
而就在这时,众人寂声之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却传了出来。
“当今朝廷初定,我以为太尉广招名士,大纳贤良,乃是为了辅佐天子,安定庶民。”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说话之人,却是袁绍。
曹操脸色微变,他没有想到袁绍居然如此冲动。
“本初!”
袁绍没有回应曹操,而是往前再行了一步。
此时的袁绍昂首挺胸,直视着董卓,就算四周一众西凉军的军将皆是怒目而视,但袁绍脸上丝毫没有惧色。
“就算万般说词,但如今大位已定,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你却在此妄议废帝,是何居心?!”
董卓猛地拔出腰间的宝剑,直指袁绍,怒声道:“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
一众西凉军的将校皆是纷纷拔刀相对,急促的脚步声从四周的传来,弩机上弦的声音不绝于耳。
“天下之事在天子,在诸位大臣,如何只在于你一身,莫非你董卓乃是天子?!”
袁绍怒视着董卓,猛然拔出了腰间的配剑,针锋相对道。
“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袁绍确实是想要让刘辩登基为帝,但是他们败了,蹇硕扶持着刘协窃居了帝位。
但是如今事情已经成了定局。
董卓若行废帝一事,届时汉室必定威信全无。
他袁本初想名留青史,想要登上高位,想要向世人证明自己并非庸人。
但他袁本初唯独不想成为那遗臭万年的罪人!
袁绍怒发冲冠,毫不退让。
“好胆?!竖子!真以为吾不敢杀你?!”
董卓勃然大怒,踏步上前,便要剑斩袁绍。
李儒连忙上前,最后关头拉住了董卓。
袁绍绝不能死,袁绍一死,那么废帝之事,便再无辗转的余地,此前所有的谋划全部化作了空谈。
曹操看到董卓神态,低声急切的说道:“本初,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袁绍此时酒意全消,怒火微散,见到一众西凉军军将虎视眈眈,心中虽无怯意。
但是袁绍也知道如今在此和董卓对峙也毫无意义,反倒有性命之忧。
袁绍手持着宝剑,袁绍手提宝剑,辞别一众将校而出,悬节东门。
……
三月二十六日。
董重和董卓等一众朝臣遭遇暗杀,董卓逃过一劫,而大将军董重却被绣衣使者余党所杀。
洛阳京城因此人心惶惶,于是董卓带兵入京,接管洛阳城。
大索全城,缉捕绣衣使者一千七百二十四人,其首领承认了策划暗杀之事,皆叛斩刑。
三月二十九日。
洛阳皇宫,崇德前殿,百官立于殿中。
董卓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例。
“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
李儒读策曰:“孝灵皇帝,早弃臣民…………”
“……请奉弘农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崇德殿内,一众西凉军的军将皆是按刀而立,虎视眈眈。
就在这时,一副象简猛然砸在了董卓了身上。
董卓勃然大怒,拔剑怒视象简飞来的方向,众人也是一同看去。
只见尚书丁管目眦欲裂,发上指冠,愤怒高叫道:“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
“放肆!”
董卓虎目圆睁,殿内一众顶盔掼甲的西凉武士转瞬之间已经是将丁管按于地上。
“贼臣董卓!你不得好死!”
丁管被一众西凉军武士押出了崇德殿,依旧骂不绝口。
随后骂声突然戛然而止,一名西凉武士提着染血的布袋走入了大殿。
鲜血不断的从布袋之中渗透而出,滴在大殿之上。
群臣寂声,再无人敢言。
司徒丁宫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隗将刘协扶下皇座,解除玉玺印绶转交给刘辩。
……
四月二日。
董卓自拜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又封自己的母亲为“池阳君”。
西凉军、并州军,两军的军将皆是受到了封赏。
四月四日。
越骑校尉伍孚刺杀董卓,事败,被骑都尉华雄格杀。
洛阳再掀风雨,所有胆敢反对董卓的人都遭到了诛杀。
……
董卓又选拔大量名士,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被其委任为太守或州牧,
甚至不计前嫌,对厌恶自己而弃官而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
……
许安看着手中洛阳送来的情报,他如何也没有想到,董卓居然如此雷厉风行。
丁原、蹇硕、董重拦在董卓面前的三股势力,竟然在短短旬月之间,便被董卓全部扫除。
“天下权柄皆系于其身,总领皇威,掌控兵要,龙骧而虎步,无人可制,必为天下大祸……”
许安看着手中的帛书,眼眸之中闪过一丝讶色。
“好一个李儒,好一个人毒士……”
阎忠从许安的手中接过帛书,脸上也不由的闪过一丝讶色。
“董卓如此行事,多半是李儒之计。”
“我说这董卓如何行事风格大变,原来是有人为其谋划。”
阎忠目光闪烁,沉声道。
“此人智谋过人,恐怕日后对我黄巾大业会有不小的阻碍……”
许安转头看向阎忠,说起毒士,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军师还记得你跟我说过的贾诩吗?”
阎忠不知道为什么许安突然提起贾诩,他曾经和许安交谈的时候,随口提过一回。
阎忠点头道:“自然记得。”
贾诩少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异之,言贾诩有张良、陈平的英奇才略。
阎忠有识人之名,善相面之术。
“现在的贾诩在董卓帐下为官,我想军师修书一封,请贾诩入我太平道为官。”
阎忠面色有些疑惑,他知道许安明白黄巾军的处境,反贼的帽子一天没有摘掉,没有席卷天下的实力之前,绝对不会很多人愿意背弃汉室,加入太平道的。
贾诩其人,他也了解些许,他知道贾诩绝对不可能在此时加入太平道。
“军师尽管写信,我并没有期望一封书信将贾诩收入太平道,但这时正是埋下一颗种子最好的时机。”
第四百八十七章 贾诩
平津关,西凉军大营。
董卓如今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的相国,西凉军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不过虽然大部分的西凉军进入了京城,但是还有一部分被分置于洛阳的周边,守卫京城。。
董卓虽然控制了原本蹇硕麾下的西园禁军和宿卫,但却没有忘记自己是凭着什么登上的高位。
西凉军、并州军的军将皆受到了封赏。
董越、牛辅、张杨等人皆受封中郎将,其余将校也各有封赏,校尉之职简直如何不要钱一般封赏了除去。
贾诩作为西凉军一员,也受封为平津都尉,作为洛阳八关的都尉之一。
灵帝中平元年,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和五校尉营屯都亭,以镇京师。
于京都洛阳周围设置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置八关都尉。
以统营八关军政事务,警卫京都安全。
这也是为什么昔日就算是许安侵略河内郡,与洛阳相隔并不算太远,但是刘宏依旧将其放在了韩遂之下。
洛阳有雄关林立,形势险固,就算许安想要兵进洛阳,也有八关阻碍,不至于兵临城下。
有那个时间,各地的勤王大军必然早已赶到,当时的许安不过只是占据太行山一地罢了,确实没有威胁洛阳的实力。
董卓入主朝政后,也清楚洛阳的重要性,于是整合了各军之后,将麾下的亲信派出了一部分,守卫京城各地关卡。
贾诩久在西凉军,得以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