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骑军 >

第391章

大汉骑军-第391章

小说: 大汉骑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雷啸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栽倒在地上。他拼命抬起头,望着前方的亲人们。亲人们还在向他招手,似乎在鼓励他继续坚持,他挣扎着朝他们爬过去。这次,亲人们没有移动,站在原地等着他。雷啸一点点接近亲人,脸上露出胜利般的笑容。但是,他最终没有到达终点,在他离亲人还有几步远的地方,被人踢翻了过来。

    “叫什么名字?”一个声音在问他。雷啸没有回答,他仍努力的侧头向前看去。

    “你问他也没用了,你看他的肠子都流出来了,他已经神智不清了。”另一个人看了看雷啸的样子,摇摇头说道。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他是否参与过抢劫金币?如果不是,就白追了这么久。”又一个人叹气道。

    最先一个人说道:“管他是不是,先割下他的头再说,然后拿去让别的夷海帮的人辨认。”

    众人同意了他的意见,一个人走到雷啸身前蹲下身子,用一只手按下还在朝前看去的雷啸的脑袋,并对他说道:“兄弟,虽然我欣赏你的勇猛顽强,但我也不得不取你的性命。记住,下辈子投胎做人,不要去惹你惹不起的人,特别是非常有钱的人。”说完,他割下了雷啸的头颅。

    随后他提着头颅,跟随众人大步离去。雷啸的头颅上的双眼没有阖上,仍在望着远方。也许他临死时也想要回到亲人的身边。但他这个愿望只能在阴间实现了,因为他的亲人们,不论是死在他前面的,还是死在他后面的,相隔的时间都不会太久,他们即将在阴间团聚。

    四天后江湖上有消息传说,剑山派雷家满门遭人残杀无一幸免。据说,是有一伙人为了逼供他们说出本派掌门人以及雷啸的下落,因为他们不知情或是不肯说,才被受尽折磨致死。可惜他们不知道,此刻雷晴、雷啸两兄弟都已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不久后,也传来了夷海帮被人剿灭的消息。据说,数百帮众连同他们的家眷无一幸免。甚至连一些跟夷海帮丝毫没有关系的人,也冤死了不少。

    汉元795年9月16日,燕城郡金币劫案发生后一个月。在扬州一个名叫河口的小镇上,有一个设在小街上的馅饼摊铺的生意很兴旺。午饭时间过去后,吃饭的人逐渐离去。摊铺老板拿去一个卖剩下的馅饼放入火炉壁上烘烤,准备热热之后用它当作自己的午餐。

    他眯着眼睛盯着火炉上烘着的馅饼,心里盘算着刚才卖出了多少个馅饼。他正想得入神,一位张相粗犷的年轻人站到了摊铺前,说:“来一个馅饼。”

    “好咧客官稍等片刻,马上就烤好了。”摊铺老板虽然自己也没有吃午饭,但为了生意他宁愿晚吃一会儿。他拿起铁夹,来回翻动了几下炉壁上的馅饼,然后把它夹起来,用一张纸包住馅饼的下半部分,低着头递给那个年轻人。

    但对面的顾客并没接,摊铺老板奇怪的抬起头去看,只见那个年轻人正锋利的目光审视着他。“王六?”对方看见他抬头,猛地叫了一声。

    摊铺老板身体僵直了一下,脸皮抽动了数下,随后又媚笑着说:“小的姓庞,不认识什么叫王六的人,客官可是认错人了。”

    “听说你胸前有一个漂亮的海船纹身,解开你的衣衫让我看看。”那个年轻人手背在身后,用冰冷的语气对摊铺老板说道。

    摊铺老板脸色骤变,身体一软,似乎快要瘫倒。

    “解开你的衣衫!”年轻人紧盯着他命令道。

    “我没有……。没有纹身。”摊铺老板语气中明显带着哭腔,他已经意识到年轻人是为何而来。

    年轻人背着的手慢慢向前移动,脸上露出冷笑,“你既然不肯自己动手,就只有我来帮你了。”

    摊铺老板向后退去,手中的馅饼也掉在了地上。就在馅饼落地的瞬间,年轻人出手了,一把长刀刺入摊铺老板的腹中,然后又闪电般收回去。摊铺老板的身体被抽回的长刀一带撞在火炉上,然后侧身摔倒在地上。

    年轻人绕过火炉来到摊铺老板的身前,一把扯开他胸前的衣衫,一副三帆快船的纹图出现在年轻人的眼前。年轻人低声问他:“王六,你分到的金币在哪儿?”

    摊铺老板有气无力的抬起手臂,想推开年轻人,但被年轻人一把推开,一边翻着他的身上,一边问:“快说,金币在哪儿?”

    摊铺老板呻吟着不回答他的问题,年轻人搜了一阵也没有搜到金币,叹了口气说道:“算了,不过是一千金币而已。与你的人头相比,这也只是一小部分。”说完,他砍下了摊铺老板的头,又用刀割下了他胸前的那副纹身图,然后匆匆向镇外逃去。

    这一切虽然有人在远处看见,但没有人敢去阻拦行凶的年轻人。他们等年轻人跑远后,才围聚过来看那死去的摊铺老板。相互讨论起,这个新来的摊铺老板是得罪了什么人,会被人残忍的斩首、割皮。

    一周之后,在抚州南部地区的某处小镇上,也上演了同一出好戏。一个姓郑的小商贩,在自己的摊铺前被人杀死取走了首级。凶手不是本镇人,逃出镇后失去了踪迹。官府追查了一阵,没有丝毫线索,小商贩也不是本地人,据说相邻的商铺老板说那个商贩是临时在此地贩卖货物的。谁也不知道他与什么人结了仇,更不知道凶手的情况。

    官府也没有精力过多去追查此事,此案就被定为悬案挂了起来,也可能永远成为悬案。

    就在那个姓郑的商贩死去没有多久,江湖上传出消息,参与抢劫疯虎家金币劫匪都已落网,并且首级和活人都送去了安江。自此,燕城郡金币劫案终于落下帷幕。

    燕城郡金币劫案,也许不是汉帝国历史上数额最大的一宗抢劫案,但案件的轰动性远远超过以前所有的抢劫案件。此案从案发到拿获劫匪,只经历了短短的不到两个月时间。但此案全国上下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帝国南方沿海各城镇,这段时间都处于高度戒严状态。即便如此,各地也有上万嫌疑人为此送命,其中绝大多数与此案并无关联。单以此论,以前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案件可以与之相比。由此,称此案为汉国第一劫案并不为过。

    于是,疯虎又一次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人物。一是因为这个案件人尽皆知,二是朝廷因他两次攻下鲜卑国都城而大力表彰他。一时间,人们对他爱恨参半,既痛恨他无法无天出暗花悬赏劫匪,又不得不叹服他打起仗来出神入化,赞赏他取得的赫赫战功。这个在帝国内倍受争议的人物,以后还会继续受到争议。也许有关他的话题,永远也说不完。
………………………………

第二十二章 劫案余波

    第二十二章劫案余波

    “伯药兄,请。(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张锐推开书房门,请李伯药先进。

    “请,请。”李伯药虽是客人,还是按规矩客套了两声。

    “恭敬不如从命,快请进,别再假谦让了。”张锐笑着一把将他推入房中。

    “你这是急个啥啊。”李伯药猝不及防被推了一把,一个踉跄进了门,站稳之后回过身“抱怨”道,“无锋,你这是请我来做客吗?怎么像是押送犯人上刑场啊?”

    张锐进屋关上门,说:“就你我二人,你还客套啥呀?到了我这里,还端着钦差大人的架子不放?”

    李伯药故意问:“这么说,你邀请的是朋友,不是钦差?”

    “屁话。要是你只有钦差大人的身份,鬼才邀请你来家里做客呢!”张锐亲手为李伯药倒了一杯茶,递到他手上。

    李伯药环视了一圈书房内的陈设笑了,调侃道:“无锋,这是书房,还是战绩成列室啊?你把书房布置成这样,是不是故意向朋友炫耀你的战功啊?”

    张锐哈哈大笑,道:“别误会。一般情况,我只在外厅或外厅书房会客。这里是我的内宅书房,只有如你这般亲如兄弟的朋友,才会在这里接待。”

    李伯药瞪大眼睛问:“你这么说,我是否可以理解成,越是亲近的朋友,你越要炫耀你的战功?啊?哈哈……”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张锐摇头笑道:“你这张嘴,越发厉害了。我认输,我说不过你,请坐。今天,就当成我对你炫耀战功吧。”

    李伯药笑着坐下,张锐落座后开门见山问道:“伯药兄此来安江,应该不仅仅是为了颁旨吧?”

    李伯药微微一笑,反问:“那你说,我来还有何事要办?”

    “你看看你,还装?你在监察院任职,又不是在吏部或是礼部任职,单是颁旨也用不着派你来吧?在这里你就说实话吧。”

    “说实话?你会对我说实话吗?你敢《》实话吗?”

    “说实话,就说实话!今日在这个屋里,我俩谁孙子谁说假话。”

    李伯药呵呵笑道:“好,好。今天就依你所说,孙子才说假话。我来此的确不是只为了颁旨,更重要还为了另外一事。”

    张锐摆手制止他说下去,接口道:“你先别急着说,让我先猜猜你来的真正目的。”李伯药做了一个有请的动作,将背靠到椅背上,不急不躁地等他继续说下去。

    张锐想了想,说:“你来不为别的,肯定又是为了调查我。我猜的可对?”

    李伯药点点头承认:“你说的不错,我就是为了调查你是否出过悬赏之事。”

    张锐笑了,拍了拍他的手臂说:“又要伯药兄为小弟的事情辛劳了,小弟可真是不好意思啊。”

    李伯药玩笑道:“我也习惯了。只是你啊,最好还是收敛一些,不然我觉得就快成了你的转职调查员了。”

    “有劳伯药兄受累了,受累了。小弟还有一事要问。”

    “尽管问。”

    “这次又是高丞相提议的调查?”

    “这倒不是,是我们监察院稽查三处的郎中康进上表内阁提议的,然后高丞相等人赞同了。”

    张锐有些奇怪了,问:“你老兄是督察四处吧?”

    “对啊。怎么了?”

    “按说这事应该归稽查处调查,可怎么会是你老兄来的?是不是又是太尉提议你来的?”

    李伯药摆摆手,说:“这次你可猜错了,太尉对这事根本没有说过话。派我来是虞大人的意思,为了这事康进在私下很是不满。”

    “哦。”张锐明白了。

    李伯药喝了一口茶,道:“无锋,你可真够本事的。什么时候我们虞大人也成了你的好友?”

    张锐道:“好友?你别乱说,我可没有这样的本事与三公成为好友。”

    李伯药摇头道:“是你说的,我们今日都要讲实话的,你怎么又开始说假话了?”

    张锐一脸惊讶:“小弟什么时候说假话了?”

    李伯药叹口气道:“你还狡辩!?那好,我问你,虞大人是知道你我之间的关系的,他不是有意要保你,能派我来吗?”

    “误会,你误会了。我与虞大人只见过两面,都是在朝会上远远见到的,根本没有私下见过面,你说我怎么会和他成为朋友呢?”

    “那就奇怪了?既然跟你并无私交,他为何派我来调查此事呢?”

    张锐笑道:“或许是因为他也知道你曾经调查过我,认为对我了解得比较深,所以这次派你来调查。正所谓‘一事不烦二主嘛。’”

    李伯药指着张锐的鼻子说:“这可是谁听都知道说的是假话了,你准备当孙子了?”

    “玩笑话,玩笑话而已。”张锐连连解释,“说真的,我真的不知道虞士基为什么要派你来调查我。说实话,我现在心里也疑惑着呢。”

    “好了,好了,算你不是说的假话。你连问了我几个问题了,也该轮到我问一个问题了吧。”

    “请问。”

    李伯药盯着张锐的双眼,问:“这次你家金币遭抢劫之后,你家可有悬赏拿过劫匪?”

    张锐点点头,说:“是,的确有过这事。”

    张锐毫不迟疑的回答,倒令李伯药吃了一惊。他想过张锐会狡辩、抵赖或者跟他绕圈子不正面回答问题,就是没有想过他承认得如此爽快利落。

    “你真的支付了赏金?”李伯药再次确认。

    “支付了。”张锐的回答还是很干脆。

    “支付了多少?”

    张锐扳着手指算道:“支付消息费五万,三个主犯三十万,二十一个从犯二十一万,加起来一共是五十六万。”

    李伯药呆呆地问:“你哪儿来这么钱?”

    张锐苦着脸,心痛地说:“你也知道,存在我钱庄的那些钱都是别人的,可这次为了支付赏金,我把老本都用完了。”

    “那你为什么要悬赏呢?”

    “不悬赏?那你说我该怎么办?是等着官府抓人?还是请你们监察院来帮忙抓?不可否认你们监察院有能力抓到劫匪,可你们虞大人能为了我家的这个案子就让你们放下别的事情,去专门调查、抓捕劫匪?如果不能在短时间破案,我家钱庄的声誉就全毁了,你说,除了悬赏缉凶之外,我还有什么办法?”

    张锐一番抱怨话,让李伯药沉默不语。他知道如果单凭官府调查、缉拿劫匪,这个案子哪儿会这么快破案了,说不定还会成了悬案。

    李伯药沉思了一阵,问:“你把存入你家钱庄的钱都用去悬赏了,以后怎么支付给人家?”

    张锐叹息道:“这个嘛,以后赚了钱慢慢补上吧。我动用的钱都是十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所以还有的是时间填补亏空。唉,出了这件事,以后我家商号赚的钱全都得用于填补亏空了,可真是白忙乎了。”

    李伯药全信了张锐的话,也陪着他叹息了一阵。在他看来,张家之所以悬赏缉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保住了声誉却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过了一会儿,李伯药又问:“你知道我是为了调查这事来的,你为什么要把这事如实告诉我?”

    张锐呵呵笑着说:“我们不是说好了今天要说实话的吗?我怎么能欺骗你?你可别想占我的便宜。”

    “你不怕我如实上报朝廷吗?”

    “上报朝廷?这事是我们私下里说的,出了这个房间后我就不会承认。你没有证据,如何向朝廷上报?”

    李伯药眼睛瞪得溜圆:“你该不会在我正式询问你的时候,说你不知道这回事,不承认有这回事吧?”

    “事情闹得这么大,我怎么能不知道呢?你带着人正式询问我的时候,我肯定会说知道此事,但我家并没有对外悬过赏,而且会强烈要求朝廷为我作主,还我的清白之身。”

    李伯药张大了嘴巴:“你真准备过几天这样对我说啊?”

    张锐十分认真地回答:“当然,正式调查的时候我都会这样说。”

    “你难道不怕我查到证据吗?”

    “证据?什么证据?”

    “比如我找到愿意指证你支付了赏金的人。”

    “这根本就不能叫证据。谁都能找个人来指证我。”

    “证人手上有你支付的金币。”

    “金币?帝国内有金币的人多了去了,谁能证明那些金币就是我支付给他的?难道金币上写着我家钱庄的名字?”

    李伯药忍不住笑了,说:“看来,你考虑得很周全啊。可惜啊,你认为我们虞大人会相信你的这些话吗?内阁大臣以及陛下会相信你的话吗?”

    张锐也笑了,说:“我没有打算对他们隐瞒。我对你说过的话,你可以一字不漏的单独向虞大人、太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