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被皇帝认可称赞,所以现在也成了个标准。你有钱可以捐更多,但有地的最少亩捐二升,这不是税,而是地方义举。
朝廷也不用这笔粮,仅用做本地救济灾荒帮扶孤寡之用,县里也不直接管理,只是派一两人协助监管而已。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大家存了笔公共救灾积金了,取之于民还是用之于民。
虽然章丘的士绅们愿意主动把先前的烂账清算补平,但朱以海还是拒绝了,山东百姓被鞑子也祸祸的不轻,章丘虽受黄河水灾影响不大,但这几年也被各种横征暴敛,征来征去,最后还是伤害百姓。
就算士绅豪强愿意承担,但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也没必要干。
真要他们补,他们也得变卖田地,甚至出让矿山等等,这样搞并不利于长治久安,差不多就行了。
他们捐上来的这笔金银,朱以海最后倒是收下了。
当然,也给予了回报。
赐给这些士绅们牌坊一座,以示表彰。
另外给他们子弟一个国子监名额,甚至如李缙明兄弟这样参加鞑子科举获得举人、进士名额的,也不追究,允许保留他们之前在大明取得的科举功名,并可以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甚至章丘县衙、团练、乡里保甲,也还会优先选用这些士绅们充任。
朱以海甚至有几分大言不惭的说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说的这些士绅们一愣一愣的,当然对于这个结果也是非常高兴,甚至有几分意外之喜的。
虽然以后没了士绅优免,官绅一体纳粮,按亩征收地丁,甚至以后还得征工商税、厘捐、矿税等等,他们士绅不士绅,也没半点优免特权,可起码现在这关不是过了吗?
若是在崇祯年间,北京的崇祯帝敢跟他们搞这些,他们肯定得跳起来,但是现在,他们却觉得长松口气,觉得绍天大帝十分仁慈了。
起码比鞑子那种跑马圈地,逼迫投充,甚至横征暴敛要好太多了。
这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区别。
朱以海还特意让这些士绅们把家族年轻子弟喊来,他亲自考量了一番,书读的好的文章写的好的,甚至直接就特旨安排入国子监读书,而且还不占用给他们的那个名额。
就算文章一般的,但只要长的高大健壮,也不管是否精于骑射,也特旨录用他们进东京士官学院学习。
这也是个出息路子。
“也到饭点了,就都留下来与朕一起吃饭。”
仍旧是皇帝带着去了御营巡视,然后留在一个营中一同用餐,馒头窝窝加乱炖汤。
李缙明有些战战兢兢的吃完这顿饭,最后拜谢离开,路上跟兄弟缙益交待,“回去赶紧把那些寄庄田、垦荒未报田,还有侵占的官田全都清理交给衙门,一亩也不能留。”
“义仓得赶紧牵头筹建起来,除了按亩纳二升外,咱家再额外捐五百石粮。”
“捐这么多?几万斤啊!”
“都这个时候了,还舍不得这点粮?只要这次安然过去了,以后安安稳稳的,多少个五百石没有。咱家上万亩地,一年光收租就上万石粮,别因小失大。”
“还有,回去赶紧好好读书备考,明年恩科,咱们兄弟都要去参加,这是根本。”
李缙益听说又要考科举,不由的头痛,“咱们在北京清廷那考得进士,可这也是因为参加考试的人不多,尤其没了南方士子,现在要去东京考试,那可基本都是南方举子,咱们考的上吗?”
“绍天朝有南北两榜,咱们去考也是北榜,怕什么,既然能在北京考中,在东京也一样,只要用心就行,我看最好是交待一下家里,咱们现在就直接去东京备考,”
李缙益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嗯,现在过去还能拜访下东京官员,也能跟南方举子们交流交流。”
“把家里年轻人都带去东京读书,能进国子监的进监,不能进监的跟着读书,现在章丘这里也不太平,马上要打大仗了。”
“哥,你觉得打不赢?”
“打肯定打的赢,可就不知道得打到什么时候,章丘离济南这么近,太危险,去东京安心读书、备考吧。”
第605章 倾城
“都说朱以海用兵了得,可是他究竟打过什么有名的仗?”
一等公固山额真图赖身披水银甲,跨口外枣红马,背负双枪,勒马休息,对着麾下巴牙喇骑士直言,满脸不屑。
当初他可是随着博洛一路打到杭州城,饮马钱塘江的。朱以海在台州起兵,可朱以海那时敢来杭州吗?
都是老鼠一样东躲西窜。
甚至就算打到现在,他也不承认朱以海厉害能战,因为他找不到朱以海真正跟清军正面大战得胜的战例。
“朱以海就知道流窜,我朝如今局势坏败,非八旗不能战也,而是出了奸臣、叛徒。”
图赖口中的奸臣自然是要指多尔衮三兄弟,他们重用汉人降臣,方有如今败局。而叛徒就是多尔衮重用的洪承畴严我公等那些狗汉奸降官们。
现在北京朝廷里,对于多尔衮三兄弟,已经慢慢的定性了,认定是逆臣贼子,越来越多的王公大臣站出来揭发他的大逆之罪。
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先议了阿济格、多铎的罪,两白旗大臣苏可萨哈等带头揭发多尔衮,最终议定多尔衮十四条大罪。
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挫骨扬灰。
接着开始全面清洗多尔衮一党势力,大学士刚林,以及大将军谭泰,侍卫大臣拜尹图,以及巴哈纳、冷僧机等一个个被论罪逮捕下狱。
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全面瓦解。
多尔衮三兄弟的一切封典被剥夺,连同他们的子女也全被牵连,不仅剥夺了爵位、财产继承权,还统统流放宁古塔充军,多尔衮从兄弟多铎那继嗣过来的儿子多尔博,也被勒令还宗,直接让多尔衮彻底绝嗣。
他唯一的女儿东我格格,被交给代善收养,据说代善打算以后拿来和亲蒙古,甚至是朱以海。
顺治帝才十来岁,这些事情当然不是他做的。
济尔哈朗和代善两位摄政叔王联手,先杀阿济格再杀多铎,然后逼杀皇太后,小皇帝完全被他们掌控,成了傀儡。
经过一段时间的安抚、拉拢,开始最终清算。
亲王博洛、尼堪也都揭发多尔衮亲信罗什、博尔惠、额克亲、苏拜、吴拜等动摇国是,经众王大臣会审,或杀或流。
然后原先转投多尔衮的谭泰,见势不妙,也是赶紧告发何洛会、胡锡协助多尔衮为非作歹,
于是不知悔改,拒不肯改变立场的何洛会、胡锡两员八旗大将,被乱刀砍死。
在这些死硬派被剿灭后,其余的则基本上转投了新主人。
两位摄政叔王,也提拔了布丹、詹岱、苏克萨哈、巩阿岱、鳌拜、巴图鲁詹、杜尔玛等为议政大臣,将满达海、罗克铎、瓦可达、杰书等都晋升为亲王。
博洛、尼堪、满达海三王,其实之前都已经投入多尔衮麾下,可现在却是见风使舵,跟苏克萨哈、谭泰一样,转投新主,甚至落井下石。
也就何洛会比较忠心,最后与罗什等宁死不从,皆被剿灭。
曾经被多尔衮打压的鳌拜、遏必隆、索尼等几人,也被取消处份,恢复议政大臣资格,加官晋爵,加上哈可萨哈,都获得领侍卫内大臣的一品重要武职,鳌拜还赐一等公爵。
基本上,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清廷以济尔哈朗、代善为首的保皇派,彻底清洗了多尔衮集团。
在这轮清洗中,博洛、岳乐兄弟因勇勐能战,兼之手握军权,是小旗主,又识时务,所以权势反而有所增长。
尼堪、满达海等也是再次坐稳辅政王地位。
如图赖这些人,其实在这轮斗争中也是经历了不少风暴。
他虽然过关了,但对于这次斗争,其实是很不满的,觉得这种时候还搞这种内斗,严重削弱了大清的实力,甚至让中枢一度混乱,导致西线汉中兵败,不仅没能攻入四川,反而让明军趁机取了汉中,甚至收编了西军残部。
更别说,河南山东形势更是坐失战机。
要没有这乱子,朱以海哪有机会现在这么嚣张。
当然,如今局势已定,八旗终于又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山东这边,博洛、谭泰也能再次联手,虽然死了个何洛会,也被清洗了不少多尔衮党羽,可起码大家不会迷茫了。
就如眼下,济南的八旗青壮尽出,一万余人马,老少爷们都上阵。
“等破了章丘的神策军,再过大清河灭了另一镇忠勇营,然后就可以直接杀到登来生擒朱以海了!”
图赖还做着美梦。
一群八旗巴牙喇们也都跟着嚷叫,好像胜利已经在手。
“都打起精神来,继续出发!”
十里一歇,博洛亲自领军,图赖更为前锋,准备一举袭破敢前出到章丘的神策军,管他几路来,清军只一路去。
出发前,博洛还特意又取了银子给八旗分发,还承认打下章丘,到时屠城,城中所有财货女子皆归八旗分赏。
济南城里缺粮少吃,但却不缺银子。
博洛驻济南,想尽办法搜刮银子,按着明万历年的黄册,户籍人丁和田亩数征粮,还各种加征。
征完了,以往明朝是给地方留存较多,有的能达到一半。
可博洛却只给留存一成左右,剩下的九成都给起运了,因在战争时,所以这起运的九成,全都直接进入博洛手里。
留存的银子太少,地方衙门开销也大不够用,那就直接再额外征收。
地方开支六大项,官俸、衙门办事人员的工食饭银,祭礼、代办费用,扶贫支出、驿站支出。
其中最大头是衙门人员工食饭银等,人数多,加起来开销也大。
比如说历城县,做为府城首县,明面上税赋征收两万多两,博洛只给县里留了两千多两银子。
衙门这些胥吏差役等工食银就占了一千多两,官员倒只有二百多两,毕竟知县才四十五两一银。
可实际上县官怎么可能才这么点,他请几个师爷一年都要几百上千两银子,所以税赋被博洛抽了九成后,他们再额外加征,明面一年税收两万三,实际征了五万。
给博洛上缴两万一,他们自己表明留了两千多,实际上还有三万两。
这三万两,部份是补上衙门开支,比如给衙门胥吏差役们的补贴,驿站开销的超支,大头则还是给官员们的,还有许多是经过县令送礼给上级官员,也都是用这银子。
当然,县令自己最后也起码要留个三千两的。
再穷,也不能穷了县令自己啊。
而博洛抽走县里两万多两的税赋后,县令额外加征了两万多两,然后又给他送了一千多两,其它各级上官,你几百他几百,人人有份。
不过对于博洛等来说,银子多了也没什么用,因为太多百姓逃亡,加上黄泛区水灾,而明军在鲁西、南地区的不断济南袭扰,加上丢失了登来青猩,更让他们雪上加霜。
隔壁登来粮食已经一两一石,但在济南,黑市八两一石。
这次八旗都憋着股劲,老少爷们齐上阵,不仅仅是要主动出击灭神策军,更是要来抢明军携带的粮草的。
实在不行,到时把神策军抓了去炖了烤了吃也行。
再这样下去,八旗可就要连战马都得宰了吃掉了。
八旗爷们倒没想过真打到登州去,毕竟他们也知道登来修了很多城堡,有许多大炮防守,火器犀利,还有炮舰在海上支援,比当年辽西关宁锦防线上的关宁军强多了。
所以他们也只是想着能够击败来犯明军,若是能够顺势杀进青、猩境内,狠狠的抢掠搜刮粮食,也就能知足的满载而归了。
去围城打堡,犯不着,也打不了,没有足够粮食支撑,怎么打这种坚城硬堡的围城战。
但打深入到济南边上,驻于章丘的神策军,打野战,八旗觉得很有信心。
哪怕这两年比较憋屈,他们也绝不承认是打不过明军了,那只是因为战场之外的因素,真要野战,八旗雄兵,又怕过谁?
再次上马,图赖带着前锋的三千八旗骑兵,向着章丘疾驰而去,马上的满州兵,大刀都早已经饥渴难耐了。
终于又能大开杀戒。
当然,还有粮食诱惑着他们,有些人甚至想着,到时一定要烤几个明军来吃,就挑大腿肉吃。
……
朱以海在长白山下看云起云舒,很是悠闲。
“这么说,博洛这是倾城而出,想要孤注一掷了?不过很可惜,要让他失望了。”
博洛兵马一出济南,早就有人将这军情迅速传递出来,明军的情报系统,现在连北京那里都已经遍插耳目,更别说山东的济南了。
事实上,朱以海也早有料到,济南的清军可能会忍不住要出城来战。
所以他故意先派了神策军一直挺进到章丘才停下。
泰安、清河北各派一军,故意相隔甚远,让鞑子误以为这是个机会,能有战机。
但朱以海又岂会如此大意,他派神策军到章丘就是钓鱼的,真正的杀招就是他亲自带来的金吾、千牛、羽林三镇。
泰安和清河北的两镇人马,就是个幌子,故意让济南清军以为有机可乘的。
神策镇提前挺进到章丘一带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派出骑兵封锁、扫荡、清理战场,封锁消息,不让鞑子能够获得他率三镇赶到的情报。
鞑子还以为只有神策镇一军突出,却不知道朱以海已经随后赶到了章丘长白山。
四镇御营精锐,整整两万战兵,加上七千二的能战辅兵,还有谢迁这样的义军、团练等几十支上万人。
这一仗,朱以海可以说兵力是非常富余的。
别说鞑子只来了满兵万余,就算他把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甚至绿营兵城守兵全调来,济南一个兵不留,他们都不是明军的对手。
一开始朱以海就已经做好了两套作战计划。
甲计划就是各路分进合击,在济南城下汇合,然后对龟缩不出的清军,发起攻城作战,计划先围,然后挖壕沟立营垒,再建炮台堡垒,用炮轰,挖地道爆破,硬攻进去,灭掉鞑子。
乙计划就是故意制造机会,诱虏出击,以神策镇挺进到济南附近诱他来攻,然后包围伏击,重创甚至歼灭这支鞑子精锐,然后就可能不用再强攻济南,甚至可以劝降济南城了。
现在博洛就是按着乙计划来的。
“是否立即传旨泰安和大清河北的这两镇人马赶来此处会战?”
“不用,让他们前往济南,断博洛归路。若能劝降济南守军最好,若不能,围住济南,若博洛败撤,不让他退入城中,让他北逃。”
“羽林、千牛两镇,都部署到章丘两翼,金吾部署章丘城后,博洛的前锋来了,先不要急着合围,务必等博洛主力到了再合围,别吓跑了博洛。”
“那陛下?”
“朕也下山,进章丘城,与金攻玉将军一起坐镇。”
“陛下,这太冒险了。”
“这算什么冒险,章丘也是大城,何况这里数万人马,难道还会被鞑子万把人给打败不成?”
随驾大臣们劝了劝,也就没再继续费口舌,都习惯了这位天子的脾气,想当初刚起兵的时候,这位甚至是提了火铳骑马直接在战场上冲锋的,如今能够按着性子坐镇城中,都已经算是极为克制了。
甚至大家其实还挺喜欢这样的皇帝。
国家社稷倾危,不正是有朱以海这样的疏藩敢冲敢打,才扶稳了大明旗帜吗?
要都跟朱由检一样,敌人杀来了,只知道上吊。跟朱由崧一样,敌军还在数百里外,他就已经悄悄弃臣民出逃了,要跟朱常淓一样,敌人打到城下,他却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