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后,拿剩下的粮食以工代赈,让灾民们协助毁城。
这边大拆迁,那边金吾骑兵却虚张声势,奔至兖州边境,做出要围攻兖州的样式,还对外各种宣传,什么监国殿下已派九王率领八万步骑为前锋赶到济宁,而监国也正召集十万人马汇聚徐淮,誓要收复兖州,要重新安葬鲁藩历代先祖陵寝。
朱胜利他们的骑兵封锁了兖州济宁一线边境,清军的侦骑无法南下,对这边的情报也摸不清楚,各种虚虚实实的消息汇聚到兖州城中。
谭泰也是搞的一头雾水。
没有准确的情报,便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应对。
但谭泰遭遇了两次大败后,现在并不敢轻易的再派出八旗南下,他让孔有德和耿仲明派骑兵南下深入济宁徐州一带打探。
可这两人也很奸诈,尚可喜全军覆没兵败身死,也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对明军也多了几分忌惮,谭泰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也不过是敷衍而已。
下面的侦骑此时更不敢真正深入敌境,在边境上绕几下,顺便抢几个村子,杀些无辜百姓充当敌人探马虚报军功。
这种情况下,谭泰更不敢轻易派八旗南下,只得不断给北京告急求援,一边向山东河南北直各地调兵调粮。
不过谭泰只是征南大将军,他并不能直接调动周边几省的军队,那些督抚们接到他的信后,都是心中不安,赶紧调兵来增援守卫自己的重镇要地。
大家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得不到援兵的谭泰,只能据守兖州,日夜提防。
北京。
当多尔衮接到谭泰奏报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等回过神后,多尔衮立即召开了议政王公大臣会议,在京的八旗王公、议政大臣和汉人的学士、尚书等大臣都被召来紧急商议对策。
“尚可喜真死了?”
不少人对这个消息不相信,可多尔衮告诉他们这是真的,不仅尚可喜死了,他的八千辽兵也全没了,孔有德之前还折损了小两千人。
“谭泰急报,明军已经逼近兖州城郊,他们的游骑甚至压制了孔耿二部的哨骑,据他们推测,现在明军主力北上,兖州附近起码有不下五万明军,而在徐州、淮安等地,还有许多人马。
这次打头阵的是明国江南江北提督、总督御营军务兵部尚书朱武,监国鲁王也亲自随军北伐,坐镇淮安……”
多尔衮说出惊人之语。
“我欲奉皇帝陛下领在京八旗亲征山东,一举歼灭鲁监国!”
议政王大臣们无不惊讶万分。
都到要请皇帝御驾亲征的地步了?
可皇帝才八岁。
摄政王连八岁的皇帝都要带着亲征,这已经不仅仅是亲征,而是要表达举全国之力的决心吧,可真到这种地步了?
“之前郑继武不是还刚攻下了明行在绍兴?”有人问。
“这也正说明,鲁监国尽提兵马北上了,郑继武才能一举攻入绍兴,我们之前大意了,都没有发现这点。”
大学士刚林提醒多尔衮。
“殿下,眼下马上入冬,在京八旗南下也多有不便,更何况,若此时调动几万八旗和随征汉军、绿营等,需要的钱粮,一时供应不上。”
“运河马上封冻,到时这粮草运输供给也是大问题,而现在山东之地已经无法供应大军了,谭泰之前在山东久拖不前,也是因为粮草供应不足才导致的。”
管户部的豫亲王多铎这个时候也站出来表示,“自七月后,长江、运河皆堵塞,湖广、江南的钱粮皆未入京,眼下户部所管国库中已经只剩下了三十万两银子了,但欠兵部军饷、抚恤等已累积五百多万两了……”
“京师的漕粮仓也都空了,马上要过年了,这百官和旗人的禄米月粮都还没着落。”
打仗得要钱还要粮。
去年入关后,用了半年时间,饮马长江、钱塘,打下了北直、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广、江南,以及半个浙江和江西,军事形势大好。
但也因此接下了这大半个明朝的担子,几十万投降的明军,招抚的贼匪,还有无数的官吏等等,甚至之前还要优抚那些宗室、勋戚,善待那些士绅。
这些包袱压在身上,让大清一下子就不适应了。
而等到南方形势转变,军事上也开始吃紧后,财政问题就更严重了。
现在八旗王公贵族们倒是很有钱,八旗旗人也还不错,可问题是朝廷没钱没粮了。
粮仓湖广收不上粮,税赋重地的江南淮扬又收不上钱,运河都堵着。
陕西河南山东这些地方早打烂了,没的指望。
多尔衮已经深切的感受到大清在严重失血,这样下去,只怕很快就得退回关外老家了。
所以他想趁现在八旗还有一战之力,趁明军还没恢复,毕其功于一役,跟明军在山东决战。
但多铎却泼了他冷水。
现在根本不可能。
眼下开始着手筹备粮饷等,大约在明年开春解冻后,才有可能南下,但这个任务也很艰难,因为现在湖广江南等地全打烂了,秋税无法入京。
从其它地方征集也是十分困难。
现在的情况,别说御驾亲征山东,就是今年过年百官俸禄、旗人月粮这些都要发不出去。
如果不能解决漕粮入京的问题,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北京有这么多官员和八旗等将士,如果漕粮不能按时入京,这可就没有口粮,要发生饥荒了。
这不是开玩笑。
想当年明朝时,因北京到通州的运河堵塞,都能导致北京粮价大涨,百姓饥荒,更别说如今天津、通州无粮了。
代善也表示现在情况确实很棘手,明明八旗战力仍然能碾压明军,可就因为战线扯的太长,明军又总是游击,这让八旗无法迅速的击溃明军,被迫东奔西走,却又总找不对对手。
湖广局面虽然解围,但仍然打烂了。
如今明军糜烂江南后又进攻淮扬山东,这种打法,很有几分当年清军在关外对明军的作战策略。
现在他们尝到这种痛苦了,想打却打不着,钱粮税赋等都被糜烂。
“赶紧送弘光南下,派人跟鲁王议和。”
原本不愿意和议的济尔哈朗、代善、豪格、阿济格这些王公们,这个时候也只能妥协了,先把眼前这难关过了再说。
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回来,多尔衮身心疲惫。
他本想亲征山东,集结八旗全力一战,但代善等人却并不愿意这么拼,这个理由那个困难的找了一堆。
他们居然害怕了!
他叫来陈名夏、刚林、冯铨等人,“让钱谦益、陈洪范立即送弘光帝南下,另外把潞监国送到长沙去,跟鲁王议和。”
“告诉谭泰,朝廷暂时无法再抽调八旗南下山东,让他先紧守兖州,实在不行,就退守济南,不要再轻敌浪战了,待明年春暖花开时,再南下吧。”
做出这个决定,多尔衮很无奈。
对三顺王,多尔衮犹豫了许久后,最终还是决定赐谥号武壮,让尚可喜九岁的长子尚之信承袭智顺王爵位,为了表示朝廷优抚之心,他还决定把顺治的一位姐姐许给尚可喜的次之尚之孝。
对于此次严重失职的孔有德,不仅没降旨惩罚,反而下旨安慰,甚至还让太后收孔有德十岁女儿孔四贞为养女,封和硕格格,甚至暗示将来许配给顺治皇帝。
而对耿仲明,多尔衮也亲自给他写信,说他擅弃济宁,致尚可喜被围自刎殉国,朝廷议罪当夺爵入狱,但念他当年主动归附,又屡立战功,所以宽大处理,甚至还授他儿子耿继茂世职精奇尼哈番(子爵),希望他能够知恩报效国家。
钱谦益南下前,多尔衮特召见他和陈洪范两位使者。
“见到鲁王后,跟他好好劝说,我大清入关定鼎中原,这是不可改变之事实。但念在两国渊源,只要鲁王肯奉我大清为宗主,那么大清可以考虑以其为藩属,划给他浙江福建两广云贵六省之地……”
多尔衮的议和条件是明国向大清称臣,明国皇帝降一等改称国王,为大清藩属,如朝鲜例每年还要向大清上缴一定的钱粮贡品。
“这个贡品,便暂定粮食四百万石,银一百两万,黄金十万两。”
这个数字,其实基本上就是原来明朝对南直、浙江的漕粮数,银一百万两,相当于是原来的金花银,至于十万两黄金,可视做是对原来的几省商税等。
钱谦益道,“如果给鲁王六省,他们只怕不满足,而且没有苏松、江西,他们也很难凑的出四百万石粮上贡。”
“先谈,慢慢谈不及,但前提是谈判开始,鲁王必须得撤回浙东,否则没的谈。”多尔衮交待,“你可以透露点风声,只要他们愿意谈,还是可以谈的,要让他们感觉朝廷愿意把长江以南都划给他们,以长江南北分治。”
钱谦益一下子听明白了,这是行缓兵之计了。
“弘光先送到江宁,也可以送到杭州,先不急着送还给鲁王,以此做筹码跟他谈,如果谈不成,就送鲁王去绍兴复位,或是送去南昌也好。如果朱以海愿意好好谈,那么把弘光匀给他处置也是可以的。”
多尔衮才不会在意弘光的死活,这不过是一个筹码而已。
会话还没结束,侍卫送来一封急报。
“江西提督金声桓叛乱降明,总兵王体中被杀,巡抚章于天等被俘降明,赣北皆叛投明军,江西全境失守……”
看完这封急报,多尔衮脸色乌青,双手颤抖。
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啊!
第326章 监国驾临耀武威
朱以海率金吾骑兵奔至兖州城下。
身后八千骑兵旗帜飘飘,后面还有无数旗帜招摇,仿佛十万大军汇聚,烟尘弥漫。
“监国驾到!”
八千金吾高呼,黄龙旗猎猎。
在一路北伐,招降、击溃多支清军后,朱以海也缴获了不少战马、铠甲,金吾骑兵也一路扩充至了八千骑兵。
八千骑兵身披绵甲,往那里一排开,也有排山倒海之势。
兖州城上,征南大将军谭泰面色阴沉的站在那,始终没有说话。
此时兖州仍有不少马,一万八旗和一万辽东汉军,一万八旗驻于兖州城中,孔有德和耿仲明各率本部几千人,分驻城外东西,因为得不到山东河南等地兵增援,又无粮草补充供给。
而北京也派来加急使者,命令谭泰不得轻敌浪战。
朝廷对战死的尚可喜厚抚,对败战的孔有德也安抚,甚至对失职的耿仲明也不追究,偏对谭泰这个大将军处了严厉惩罚。
由一等公降为三等侯。
副将何洛会也被剥夺世职,仍令戴罪立功。
有摄政王的严厉惩罚和约束,二人都不敢轻易出战,尤其是因为孔耿二人消极,不能积极打探到明军情况,谭泰也就只好在兖州城中等着过冬。
孔有德和耿仲明被拒绝入城,只得在城外驻扎,天气渐寒,他们抓来许多民夫,整天帮着修建营寨,硬生生的把临时营地建成了半永久的城寨,有壕沟有土墙,有墩台有箭楼等。
寨子里还修了许多土房、木屋,免的天冷帐篷太冷。
大家都忙着修寨子也自然没时间去做其它的。
明军一直扑到兖州城下,结果谭泰的八旗龟缩城中不出,而孔有德和耿仲明分守东西寨,更是龟缩不出了。
“明军如此雄壮,难怪尚可喜兵败身死,仅这近万甲骑,便已经非常了得了。”
城头上,何洛会看着那无数明军,也不由的感慨。
“这都有几分关宁骑兵的味道了。”
“你说这鲁王怎么能这么短时间凑出这么多精骑?”
谭泰也无奈,他找谁知道啊,“你看那骑兵后面,旗帜隐隐绰绰,我估计只怕还有更多的人马,之前不是说明军打杭州城时,红衣大炮都有数十门,而且比我们的还要更重射的更远吗?那里可能就有红衣大炮!”
“那咱们守的住吗?”何洛会都有几分怀疑了。
毕竟这明军能够从绍兴一路打到这山东兖州来,确实太出人意料了啊,清军自关外起,那也是攻城破寨的老手了,但他们攻打城寨也就那老三样,先围,再挖沟壕切断与外面联系,然后红衣大炮轰。
当年明军在关外修城守城的本事可非常了得,硬逼的鞑子们练就了一手同样了得的攻城战术。
以往清军主要是攻,如今换成自己来守,而对方兵强马壮,还有许多更厉害的火炮,这不由的让他们开始担忧起来。
红衣大炮攻城的效果可是非常显著的。
“咱们两万人马,据城而守,应当能守的住。”
“我就怕城外的那二王不可靠啊。”
“不至于吧。”
“他们投降或许不至于,可我就怕关键时候二人弃我们而逃啊。”
满汉互不信任,也是极正常的。
可眼下情况,双方仍不信任,那可就更加难守城了。
“那就唯有死战尔,我一万披甲八旗,难道还守不住一座兖州城?”
兖州城做为鲁藩镇守了二百多年的封地,整个城池很大也很坚固,城里还一座王城,现在已经是八旗驻防的满城了。
不过谭泰也不是很有信心,因为早在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关时,就曾杀到山东,攻破了这座兖州城,当时的鲁王朱以派城破后自杀,镇国将军朱以海被砍了三刀未死。
谭泰很想直接率八旗出城而战,但现在搞不清明军来了多少人,又不太信任孔耿二王,加之有摄政王的严令不许出战,也只好守在城中。
朱以海带着八千金吾甲骑在兖州城下耀武,并不是来攻城的。
因为他只带了八千甲骑来,并没有带步兵车营,也没带大炮。
他这次深入到兖州城下,是为了掩护其它人马把兖州城周边也给拆了,当然,这也仅是附带。
他这次来其实还只是为虚张声势,真正目的还是掩护北伐明军开始撤退。
故意出其不意的来到城下,做出攻城态势,也只是吓吓鞑子,而且骑兵速度快,想走也容易。
“鞑子真不敢来战?”
诸将看着城内和城外寨子里的清军不敢吭一声,都万分惊讶,他们并不知道朱以海已经通过钱谦益的密报,知晓了清廷和多尔衮对如今山东局势的部署对策。
鞑子一时摸不清形势,又无法出兵南下,于是只好稳妥起见,特别是在江西反正消息传回后,据说多尔衮气的吐了血,然后一天内派了三拔使者到兖州,警告谭泰等不得浪战,让他们就坚守不出,绝不能再轻易上明军的当了。
不可再犯孔有德尚可喜的错。
要是这两万人马再上当覆没,那清廷可就真的再也挡不住明军,到时朱以海就能横扫整个山东和河南,甚至进入北直。
要知道洪承畴已经到了武昌,他给多尔衮上了一道奏章,谈及现在湖广和江西、川陕的形势,认为湖广现在彻底糜烂了,江南也一样。
如今只要重建驻军,一靠八旗驻防,但八旗数量太少,所以还得依靠汉军。但他直接跟多尔衮提出,山东、河南、北直的绿营兵不要,说这些兵太软弱不堪战。
这不是洪承畴这个福建人瞧不起北方人,而是在明末时,这几个地方早反复拉据打烂了,确实也没几个好兵了。
他指名要求山西、陕西和辽东兵,说这些兵艰苦能战,然后又要求从那几地的绿营中抽调青壮精锐敢战者,大约要求给他调三万左右驻防湖广,加上一万五左右的八旗,然后才能保湖广不失。
再以此为基础,再在湖广本地招募一些土蛮等,足兵然后足饷,再足训,并配齐装备,再展开对江西、四川广西等地反攻。
在此之前,没法再打了,他甚至都提议主动把已经成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