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霆一击!
泗水河岸这边的两千余步营慌了手脚,岸那边的车步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有数百人在河里慢慢过河。
在激昂的战斗号角声中,张贵看着年轻的国姓爷朱胜利、朱成功还有金吾骑将张名斌等纵马杀入清军阵中,犹如砍瓜切菜一路践踏而去。
清军大乱,四散而逃。
师家庄内的勇士、勇卫两镇,以及水师的水兵都冲杀出来了。
两万明军,师家庄伏击清军,半渡而击,尚可喜四千车营步营大溃,仅尚可喜带着一百余骑亲兵骑着马逃离战场,如丧家之犬奔回济宁。
而余下四千车营步营尽皆覆没。
赵贵握着长矛站在庄墙上,从头到尾看完了这场战斗,不到一个时辰就彻底结束了,其余冲溃清军只用了一盏茶时间,剩下的时间都是在抓溃兵。
“这就是大明御营,确实王者之师,有如天兵下凡。”张贵看的热血沸腾,本以为会是场激战,谁知道居然胜的如此简单。
“张主事,你说那些鞑子就没派人来联络吗,就这样看着旗号就过来了?”
张主事呵呵一笑,“因为鞑子过于轻敌自信,若鞑子真的沿途派出塘马探查,我们在鲁桥镇也不可能诱敌伏击歼灭了,也不可能在这里再歼敌一次。所以啊,鞑子轻敌,把我们当成了以前那些官军,却不知道,咱们这可是监国殿下亲领的御营亲军。”
“大明中兴恢复有望了。”赵贵感慨。
“好了,别感慨了,咱们也出去帮忙打扫战场吧,咱们粮台除了调度粮草发放饷银,还得负责登记、核查军功,收缴战利品等呢,大战过后,正是咱们最忙的时候。”
尚可喜一路如惊弓之鸟,急急如丧家之犬。
不久前,他还在嘲讽孔有德被人烧了大炮火药粮草,却连敌人都没见到。而没想到,如今他败的更惨。
他甚至到现在都有几分懵,为什么他的骑兵,居然伏击他?
难道许尔显背叛他降明了?
不可能,许尔显可是从东江时就跟着他的心腹部将,如今也是总兵之衔,怎么可能降明?
而且事先根本没有半点先兆。
可确确实实是他自己的骑兵带着明军来伏击他,这不会看错的。
如果许尔显没叛变,那这是怎么回事?
他想不明白,但不敢停下,总感觉明骑就在身后穷追不舍。
跑着跑着,尚可喜越想越气,突然一口气回不过来,闷出一口鲜血,惨叫一声摔落马下。
第323章 烈火焚城死不降
济宁州城。
一路败逃至此的尚可喜被围住了,他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四面围城的明军骑兵,目中尽是绝望。
本以为逃至济宁就可得救,可谁知一路奔逃至此,济宁居然成了一座空城,本该领兵六千驻于此的智顺王耿仲明居然早就撤离了此地,独留空城一座,而且城中粮草皆无,百姓也都弃城逃荒去了。
一路奔逃人马疲惫,还不及离开,明军金吾骑兵已经追了上来。
“大王,咱们就剩下九十八骑了。”
九十八骑,人马皆疲备饥饿,独守一座空城。
“杀匹马,先饱餐一顿。”尚可喜道。
济宁是一座散州,属兖州府管,明初济宁城仍叫任城,是处在地势高亢的渔山,一座土垒的旧城,明洪武时,为防被河水淹没,济宁卫指挥使重建砖墙,十八年,改济宁府为济宁州,州治任城,仅剩三县。
到如今,任城县的名字逐渐被废除,人们也不再称县城,而直接称济宁州城或州城。
眼下的济宁州城还算完备,呈一个不怎么规则的正方形,高三丈八,顶阔二丈,基宽四丈,周长十里三十步,外砖内土,四门都是双重门,内四门两侧还筑有军、马道。
城上又有城楼、炮台、女墙、垛口,下有护城河,四门外各有吊桥,城墙内四角各有海子,还有外城、圩门和外壕。
如果耿仲明六千兵仍在,那凭这座砖城,加上不远的兖州八旗大军,完全可以不惧明军。
但现在,耿老二跑了。
甚至城里无粮、无人。
他就剩下九十八骑,分守四门都不够。
尚可喜的心中升起一股浓浓的绝望感,他望着城外的那明旗,不由的回忆起了自己曾经在那面旗下战斗的岁月。
当年他与父兄等不甘后金肆虐,与父兄奋而投军反抗,投入到毛文龙麾下,加入了东江镇,他在东江镇奋斗抗战十年,一路积功至广鹿岛副将。
回想那十年,是他人生最热血激昂的十年,也是他人生最有理想,甚至愿意为理想而死的十年。
那是他人生最有意义的十年。
他反抗后金,为大明为汉人而战,为忠义而战,这是悲壮的十年,也是气吞山河的十年。
他不愧辽东的同族,无愧朝廷。
当年若不是毛文龙被袁崇焕擅杀,之后东江镇频频内讧,他虽一直听令朝廷,为朝廷镇压叛乱,可最终换来的却是东江总兵沈世魁要冤杀他。
他是被迫投降后金的,为了大明朝,他的家族死了几百口。
再回首,那些尘封的记忆再次清晰起来。
看着那面明旗,尚可喜脸上居然露出了笑容。
“大王?”明贼要攻上来了。“我已经让弟兄们分守四门,可咱们人太少了。”
尚可喜却没有半丝慌张,他看着还是当年从东江一起跟随他的中军官,“耿老二故意要借刀杀人,陷我于死地也。孔有德之前在夏镇失手,肯定清楚明军实力,却故意一字不提,让我代为前锋,呵呵。”
“大王,弟兄们掩护你突围回去,一定要向朝廷弹劾孔耿二贼。”
“迟了。”
“我们只带了一匹马跑出来,这一路人疲马困,现在外面这么多明骑,根本不可能再逃回兖州去。
这里就是我终结之地!”
“大王,弟兄们掩护你逃,我跟大王换衣甲,去吸引明军。”
“没用的。”
如果他早知道济宁是空城,他不会耗尽最后一点力气来这,他往其它方向逃,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可现在被困于此,没有半点机会了。
“曾经我为大明奋战十年,无愧君恩国恩。后来被迫逃奔后金,太宗皇帝待我也是恩重如山,我一副将归附却授封王爵,如今就让我死在此处吧。”
“我死后,你们砍下我首级,开城投降吧,也许能得明军饶一性命。”
城外明骑奔驰,红旗猎猎。
绝望的尚可喜拔剑。
“大王,实在不行我们一起降了吧!”
尚可喜拒绝了。
“我曾是明臣,可早是过去,我十二年前渡海降清,便不再是明臣了。大清待我不薄,我又岂能反复无常。”
“如今唯有一死以报大清之恩,以死以明我志。”
尚可喜在辽东海州还有家人,还有部将们,他还有七个儿子,最小的儿子才刚出生,如果他现在投降,在海州的族人们肯定难以幸免。
说罢。
尚可喜挥剑自刎。
城外号角洪亮,明骑呐喊震天。
“大王!”
中军抱着尚可喜落泪,跟随尚可喜十几年,却不料是这般结局。
尚可喜双目无光,眼神焕散。
一代枭雄,就此死在了济宁空城。
中军抱着尚可喜的尸体狼嚎,召来了剩下的几十骑。
“大王不愿降明。”
“我亦不愿降明!”
“我等妻儿家小皆在辽东。”
几十骑皆是尚可喜最心腹的家丁,闻言皆是沉默。
“让我们为大王焚化,不让明贼辱大王尸身!”
几十辽骑默默的去取木头等。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降明,或许可存一命,但在辽东的家人必死。或者如尚可喜一样自杀,用自己的命换家人的命。他们死了,还能得个战死之名,妻儿还能有抚恤。
城外,张名斌、朱胜利领骑兵开始攻打,一路很顺利的突到了城下,毫无反抗。
正疑惑时,城中升起滚滚浓烟。
当数名骑兵用钩索攀上了城墙,然后从里打开了城门,接明骑入城后,他们都没有遇到半点抵抗。
最后,他们在济宁州的州衙,看到还在燃烧的大火,以及从里面散发出来的阵阵烤肉味道。
火灭。
金吾骑兵找到了九十八具烧焦的尸体,从铠甲等残片判断出,这正是逃入城中的尚可喜等人。
举火自尽?
张名斌都有几分不太相信,派人继续搜索全城,结果马也找到了,找到九十八匹马。
“真死了?”
“看样子是死了。”
“这济宁城的耿仲明呢?”
……
在搜索了一个时辰后,他们得出结论,尚可喜确实死了,举火自焚而死。
把那具烧的半焦的尸体收敛起来,张名斌让人赶紧向后方报捷。
全歼鞑子智顺王尚可喜八千人马,更迫尚可喜自焚济宁州城。
第324章 传檄天下王师振
兖州。
当尚可喜八千人马全军覆没,连尚可喜都被迫自杀于济宁州城的消息传到,谭泰气的把来报信的那名哨探抽了好几鞭子。
愤怒的他立马召来了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等。
“怀顺王为何弃守济宁?”
耿仲明是最先知道尚可喜没了的,甚至听到消息后还大笑许久笑到眼泪出来,他跟尚可喜之间那是深仇大恨,如今终于得报了,哪能不高兴。
他撤离济宁时,本就是故意的,他的侦骑探到尚可喜兵败后,不仅没去接应,反而立即尽取济宁城中钱粮,然后把城中百姓也驱离,自己带兵撤退。
他早就想杀尚可喜,但同朝为臣,他亲自动手朝廷绝不允许,后果不可承受,但借刀杀人,却是可以的。
面对谭泰的质问,耿仲明的回答也是早有准备,“我在济宁接到消息,明鲁监国亲提御营诸军北上,先前崇顺王就是一时大意不备而遭遇重创,智顺王自己不吸取教训,仍轻敌冒进,导致被伏击包围,我听到消息时,说是已全军覆没了,而明军趁胜杀来,人马七八万之众,我军仅六千人驻济宁,城中又无多少钱粮,如何能守。”
“况且,当时济宁城中还有明军奸细,也趁机作乱,意图里应外合,济宁城中多处粮仓草场被烧,甚至有人纵火,还在水中下毒,情形十分混乱危急,末将也是见形势危急,这才下令撤离济宁。”
“赶回来与大将军汇合,也是怕兖州有失啊。”
谭泰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但耿仲明一口咬定是尚可喜轻敌冒进,导致全军覆没,他为安全起见,才退守兖州合防,他毕竟又是王爷,谭泰这个大将军也不好怎么处置。
“我会将这些如实上报朝廷的。”谭泰咬着牙道。
何洛会在中间和稀泥,缓和了一下气氛。
“想不到这明贼如此狡诈,还没碰面,就已经两蹶名王,我三万大军竟已折损万人,现在不仅徐州没抢到,济宁又丢了,这鲁监国是真想打回封藩老家兖州来吗?”
济宁与兖州不过数十里而已。
明军的攻势之利,简直是让谭泰等都不曾想过的,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
震惊之余,谭泰等倒也还是认真起来,第一时间把还在四处收集粮草,抢掠钱财的人马都汇聚到兖州城。
孔有德和耿仲明两部还有万军,此时也不管之前的事了,先让他们分驻城外扎营。
这居然摆出了一副守势。
“现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到底来了多少明军!”
连续被重创两次,谭泰此时也不敢再有丝毫大意,他上次南征是在西路,打李自成一直追到湖广,也跟明军交过手,那些明军无不是一触即溃,甚至未战便降。
可这一次,损失了上万人马,而且损失的还是孔有德和尚可喜的这些精锐辽东汉军,这就不得不让他重视起来。
厉害的对手总是值得尊敬的。
“我建议,立即把山东、河南的绿营也都调来兖州,这个鲁监国不简单,咱们必须得小心应对。”何洛会提议。
谭泰也只能黑着脸点头。
……
淮安。
朱以海与刘良佐、吴易等一干大臣将军们看着朱胜利亲自快马送到的特殊快递,都不由的惊讶万分。
“这就是尚可喜?”
“回殿下,此正是那贼。”
花马刘都万分好奇的看着这具焦尸,“从这铠甲上来看,倒是符合其身份,不过也有可能是换了铠甲衣袍。”
朱胜利又取出来一物,却是尚可喜的智顺王金印。
黄金所铸,好在有盒子装着,在火里没受到什么毁坏。
此外还有诸如尚可喜的武器刀剑,他的坐骑鞍子等等,再加上当时济宁城中的兵都死了,没人逃脱,那么朱胜利认为这就是尚可喜本人。
众人对着这团焦肉,注视良久。
许久后,朱以海才终于转身离开。
“孤本来都以为这次北伐战役已经结束了,想不到你们还给了我这么大的惊喜,夏镇的青年一把火烧了孔有德半支人马,你们又还能在鲁桥两战歼灭八千尚可喜兵,更想不到你们还能逼的他自焚。”
朱胜利也笑道,“确实也是意外。”
“本来我们也是拆了夏镇后再拆徐州,准备拆完后就南下的,结果夏镇青年过来说炸的孔有德狼狈撤离,我们就过去查看,却看到他们屠了夏镇上万人,我们过去帮着收敛这些死难百姓,实在心中气愤,便想着是不是给鞑子报复。结果这喜可喜倒是来的很快。
“大家一商量,不如试着伏击一下,于是就在鲁桥镇设了个伏,据凫山伏击,这尚可喜的四千骑非常嚣张轻敌……”
一切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两蹶名王,歼敌万众。
“殿下,兖州的鞑子满汉就两万人了,”朱胜利道。
朱以海听了却没怎么动心思。
“天越来越冷了,早上霜一天比一天厚,河水开始结冰了,咱们也该回去了。”
“不趁胜追击吗?”
“见好就收,灭了鞑子上万辽兵,够了。”
此时还没进入十月,但淮河以北的寒冷已经越来越厉害,早上霜厚厚一层,树上都挂厚厚的雾淞,池塘上的冰都能结厚厚一层。
很快,运河都要封冻不能通航了。
而且,这次北伐时军中将士的衣装还是夏秋装,冬装都还没来的及置办,现在虽在筹办,但也没这么快完备。
原来计划是打下淮安后,要占海州和郁洲岛过冬,又在几大湖里留些船兵游击,可现在因为这极寒,朱以海只得改变策略,今年冬天是无法留在江北了。
拿下徐州之后,本来这次北伐战果就很不错了,江北基本上糜烂了。
但现在还能意外的歼灭一万清军,这就更是额外收获了。
可朱以海仍然很谨慎小心,他是全军的最高决策者,必须谨慎的走好每一步,如履薄冰。
说到底,还是他现在本钱太少了,不敢孤注一掷,一旦输了,可就血本无本,他输不起。
“把这好消息传檄天下,让所有人知道,这鞑子也不过如此而已,他们入关,并不是他们真的无敌,而只是捡了个便宜,碰巧罢了。如今我朱以海必将带领将士们,恢复中兴!”
“希望天下所有忠义之士,都能看清鞑子外强中干的本质,就以那区区二十万八旗,真欺我中原无人耶?”
第325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朱以海的北伐军前锋金吾骑兵,距离他老家兖州鲁王府,仅仅只有几十里了,但最终止步于济宁,并没有继续推进。
朱胜利他们撤离前,用火药爆破了城墙,还把部份军粮拿出来放赈给灾民,先从中招募了大批工匠、读书人后,又为犒营娉了许多年轻新娘子后,拿剩下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