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海上升明帝 >

第138章

海上升明帝-第138章

小说: 海上升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良玉笑道,“原来是张翰林,我可是久闻你大名,文章作的好,天下有名。”
  “文章小道尔。”张岱笑道,他虽然文章有名,但科举一直不顺,后来世道乱,干脆不再参加科举一心隐居四明山中读书写作。
  他与次辅祁彪佳即是绍兴山阴同乡,更是同学好友,而他父亲更曾是鲁王府王府官员,所以跟鲁监国也算较有渊源,在祁彪佳举荐下,朱以海几次征召,最终出山,如今是翰林院编修,官职虽不高,但张岱倒挺满意的。
  这次领了差使来四川,监国还特意给他加了一个监察御史巡按四川之衔。
  来四川主要有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来给秦良玉宣旨,授官加爵。
  第二个任务,是要收拢大明四川的残余兵将官吏等,重新稳定局面。
  第三个任务,是要跟占据四川称帝的张献忠联络,看能不能招抚。如今云南也发生了土司叛乱,黔国公沐天波把昆明城都给丢了,朱以海给张献忠开出条件,只要张献忠肯带兵去云南平乱,那么便赐封他为云南王,许他永镇云南。
  用云南换四川,对朱以海来说当然不亏,就算张献忠不肯让四川,那挑起他跟云南土司的争斗,也对大明有利,只要张献川不打明军,甚至只要不出川,朱以海现在都愿意安抚他。
  “奉天承运监国,敕曰,时属艰难,用勤师旅,大将之任,必籍庙谋,苛非人杰,孰允斯寄?都督同知总兵、二品诰命夫人良玉,风云有感,星象降生。秉文武之姿,怀经济之器。自凶狂构祸,区宇未宁,蕴忠贞以立自,资义勇而成务。
  加其识度宏远,谋略冲深。
  故能扫清强寇,收复二京,建兹大勋,成我王业。
  虽少康嗣位,夏靡赞其功;光武中兴,邓禹集其事。以今观古,未足多之。但以氛祲未清,军戎是急,爰求硕备,仗以师贞,宜承重委,克济多难。
  可充提督四川军务总兵官、前军都督府左都督,加太保兼太子太保衔,挂镇东将军印,封忠勇侯爵,赐功臣号奉天翊运中兴定难宣力功臣!”
  “钦此,鲁王监国元年七月!”
  秦良玉愣神。
  “忠勇侯,请接旨。”
  “臣秦良玉领旨谢恩,监国万岁!”
  圣旨接过,秦良玉向张岱问起浙东情况。
  “局势大好,”张岱如此说,“之前监国殿下亲提三千虎贲北上三吴,一路打到了镇江,席卷江南,虽然最后因为鞑子实力仍盛,所以攻下诸城后并未坚守,但也收拾人心,壮大力量,监国已带着十镇御营数万人马回到浙东,如今兵强马壮。”
  说着,张岱挥手。
  “这是银元十万两,监国命赐给忠勇侯与石柱将士们。”
  石柱土司白杆兵,也被朱以海赐军号忠勇,以秦翼民为忠勇镇总兵官,马万年为石柱宣慰使,兼忠勇镇副总兵。
  马万春被授千牛镇五品带刀侍卫……
  一口口箱子抬上来,打开,是一箱箱的银币。
  整整十万枚银币。
  “这是监国新铸钱么?”
  “嗯,此是监国新铸之鲁监国元年龙纹银元,特赏赐忠勇镇官兵们。”
  看着这些银子,连马万年等也都惊讶万分,这鲁监国看来还真挺有实力,居然能给远在四川石柱的他们发军饷,直接送来十万两。
  “张公经过湖广,不知道现在那边如何了?朱督师需要我们石柱出兵多少,我现在有兵八千,若需要,还可再征召,可亲自率兵一万过去。”
  张岱动容。
  “如今四川大部还在张献忠手中,重庆府也不安全,监国的意思,是请忠勇侯就坐镇石柱,联合播州,准备收复重庆。”
  张献忠放弃两湖江西第五次进攻四川,全力入川攻打,在重庆与川军决战,以爆破城墙的办法攻破重庆,此后一路打进成都。
  年初,整个四川就剩下重庆的石柱和南边的播州还没落到大西军手中,石柱有秦良玉和白杆兵。
  而播州有王应熊。
  王应熊是重庆府人,崇祯六年入阁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七年擢文渊阁大学士,八年获罪返乡。
  去年,弘光任王应熊为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川湖云贵军务,楚郧贵广悉听节制,专剿张献忠,给银三万两,赐尚方宝剑。
  不过此时四川仅剩下石柱、播州两地,王应熊无师可督,但这位还是散尽家财,招兵数千,在播州遵义开府,并收拢举荐了川将罗于莘、侯天锡、曾英、王祥等。
  先前,李赤心高一功等自陕甘借道汉中南下,与贺珍交战后,进入了夔州府,先后从大西军手中夺取了达州、万县、夔州奉节、巫山等地,直下荆湘。
  不过当时李赤心等无意留在巴东与大西军对峙,只是借路经过,王应熊则趁机到川东一带,招兵买马,占据夔州府,抵抗张献忠。
  在六月,参将杨展在犍为起兵,袭破嘉定府(乐山),又在樊一蘅、马应试、余朝宗的协作下攻占叙州(宜宾)。
  王应熊听闻捷的,立马南下接应。
  杨展先大败冯双礼,然后又被孙可望击败,退守怀仁,拜见王应熊后,合兵号称八万收复永宁,屯鱼腹关,偷渡合江,复还嘉定府。
  说来这个杨展也是个传奇人物,身长七尺余,英姿慷慨,是崇祯十年武进士第三名,从军杨嗣昌,隶属曾英麾下,授广元守备,后升中军参将。
  张献忠攻成都时,他率三千精兵守卫成都,城破被俘,就在要被杀时,夺刀断绳,砍死两人,跳江逃脱。
  然后在川南收拢人马,杀了大西军一个措手不及,甚至凭一已之力,灭西军船队,打断了张献忠南下计划。
  张献忠转而欲入汉中,结果年初派大军攻汉中,却反被已降清的原大顺军将领贺珍大败,清军趁势逼近川北,张献忠反而陷入被动,只能屯兵川北据守。
  而四川的明军也趁势反攻。
  王应熊率王祥收复綦江,杨展收复叙州、嘉定,曾英则进入重庆外围。
  可以说四川的形势一时有些好的出人意外,远在浙东的朱以海接到了三个督师的捷报。
  一个是总督川湖云贵的弘光督师王应熊从遵义发来的,一个也是弘光朝任命总督河北河南山西军务的张缙彦从大别山区发来的。
  还有个则是朱以海任命的总督川陕豫楚赣黔滇七省军务的督师朱大典从长沙发来的。


第229章 川军雄起
  浙东的监国朱以海收到这三份捷报后,仔细的研究了一番。
  最后也觉得四川形势不错,张献忠想吞汉中,结果没打过贺珍,反而引的以贺珍为首的清军开始向川北挤压,张献忠南下云贵的计划,又因为突然冒出来的杨展大破西军水师,而被迫停止。
  王应熊一个光杆督师,结果硬是在川中见缝插针的站稳了脚。
  反倒是现在张献忠有点左右难支,特别是大西军内部也刚经历一轮肃清,张献忠的义子中军都督张四虎战死,左丞相兼刑部尚书徐以显落水淹死。
  右丞相严锡命因贪污被处死,两任兵部尚书吴继善、江鼎镇,礼部尚书龚完敬,张献忠义子神策营都督张君用等皆获罪被杀。
  西营一时有些军心不稳。
  朱以海认为眼下张献忠腹背受敌,虽占据四川大部,可连贺珍这样的降清顺将都打不过,也打不过杨展这样的大明川将,更不敢招惹石柱的秦良玉。
  所以时机不错。
  他派张岱出任四川巡按,前来宣旨,赏军。
  他既给张献忠封云南王,但也做了另一手安排,加封秦良玉为忠勇侯、镇东将军,拜王应熊为云贵川陕总督,授杨展为叙州总兵,授王祥为泸州总兵,授曾英为重庆总兵。
  以秦良玉为四川提督,秦翼明为忠勇镇总兵。
  让张岱联络秦良玉、王应熊、杨展、曾英、王祥诸将,视情况寻找机会,把重庆拿下。
  重庆可以说是川东门户,若能拿下重庆,既可防止张献忠狗急跳墙沿长江下湖广,
  还可以做为川东镇守的大本营,把重庆府、夔州府、播州府、嘉定、叙州、泸州等连成一片。
  阻西营东入贵州、湖广,甚至不让他下云南。
  当初张献忠攻下重庆后,把前四川巡抚陈士奇给五马分尸,只留了少部份兵马驻守重庆,眼下西营主力尽屯川北,川东空虚。
  正是机会。
  要打重庆,朱以海希望就在附近的秦良玉能挑大梁,王应熊虽然也很勤恳,但毕竟是文臣。
  曾英、杨展、王祥几将,他又不熟。
  秦良玉不论是威望还是资历,都是足够镇的住曾英几将的。
  “打重庆?”
  “没错,监国之意,我们虽然要招抚张献忠,但直接招降,估计也没多少效果,所以要以打促抚,趁他屯兵川北,拿下重庆,则张献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被我们堵在川北,跟鞑子拼个两败俱伤,要么就只能接受我们招抚,请我们放开一条路,让他们南下云南。
  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张献忠死守川西川北,但也无力再来夺回川东。我们起码能防止他再出川东下湖广。”
  “不需要我们增援湖广战场吗?”秦良玉问。她原以为监国是要调川兵去湖广的。
  张岱笑笑,“忠勇侯有心了,如今湖广战场上其实不缺兵。”
  “忠贞营号称三十万人马,兵强马壮,如今接受朝廷指挥调遣,且监国也早答应,等打下荆襄等地,就交给忠贞诸营驻守,他们可是为了自己的地盘而打仗,所以会非常卖命的。”
  “而且现在鞑子在湖广,其实非常空虚,总督佟养和手里根本没有几个兵,靠的全是些原顺军降贼和左良玉降兵驻防。”
  秦良玉多少是知晓点湖广情况的,“湖广鞑子虽空虚,可如今长江一线皆在鞑虏手中,荆襄战起,鞑子只怕会迅速从下游调兵增援。”
  “不瞒忠勇侯,殿下早有对策,如今江西有两江督师张国维、提督张名振坐镇南赣,徽州有安徽总督黄道周、提督郑遵谦在,下游的长江口崇明也有水师舰队,只要荆州那边一开打,各地也会策应,到时鞑子想从江宁、杭州、安庆、南昌等地增援,也非常难。”
  秦良玉听到此,也不由的佩服万分。
  居然有如此全局统筹,不过她还是带着几分保守态度,“是否先抽调川兵先把荆州拿下,再回头来打重庆?集中兵马,一个个来?”
  秦良久久经战阵,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过,想当初陈士奇守重庆,她也是提出过不少有用的建议,可他们根本没怎么采用,结果四川陷于张贼之手。
  如今监国这手笔实在太大了点,她担心难以做到,万一到时反被鞑虏和西贼各个击破,那就惨了。
  就如当年进攻沈阳,白杆兵在浑河血战,几乎全军覆没。
  战略再好,也怕执行不到,明军这些年来不论是剿流贼还是打建虏,制订战略时那是一套一套的,可每次都没有真正的成功过。
  “监国说,川兵此时出川,只怕会被张贼趁虚而入偷袭后方,所以还是守住川中为上,就算拿不下重庆,也不能把现在的这些地盘丢了。”
  “我来时,朱督师还让我转告忠勇侯,若是打重庆兵力不够,到时他可以从湖广再抽调一些人马过来增援。”
  “如此,那我便有数了。”
  “我接下来要去拜见王总督等,还想请忠勇侯派几个子弟陪同。”
  秦良玉点头,他也知道王应熊那是弘光任命的,杨展曾英王祥等都是他举荐提拔的将领,他愿不愿意接受鲁监国的计划还不好说。
  秦良玉跟他们较熟,若是有她派子弟去引见,可能又不一样。
  “我亲自陪张巡按去一趟遵义吧。”
  张岱不仅是巡按,还带有监军御史之衔,川军会战重庆,这位天使品级不高,但地位绝不会低。
  “那就太好了。”
  秦良玉吩咐,“把监国赐下的银钱,留下三万分赏将士们,其余的带上,分给王总督等友军将士。”
  张岱制止。
  “这十万是给忠勇侯和忠勇镇将士们的,对王总督和杨展等三位总兵,殿下也是另拔了银钱,王总督十万两,杨展等各五万两,都有份。”
  秦良玉心下再次惊讶,想不到监国一次给川兵三十五万两银钱,看来浙东形势真如张岱所说,一片大好了。
  “监国继位,我们四川没能起运税赋钱粮,已经非常羞愧了,如今还要靠殿下赏赐接济。”
  “都是为了恢复中兴,不说那见外的话。待拿下重庆后,我们再来整顿税赋不迟。”
  “事不宜迟,现在就出发去遵义吧。”秦良玉道。“要打就得快,别错失战机。”
  ……
  岳州,巴陵。
  湖广巡抚堵胤锡单骑入城。
  城门口,一群兵将迎接。
  “卑职马进忠拜见抚台!”
  堵胤锡虽一人面对千军,却也是毫无惧色,他看着马进忠光光的脑门和脑后的金钱鼠尾,指着道,“将军既已反正,为何却还留着这辫子?”
  马进忠闻言,立马拔刀把脑后辫子剪了,“传令下去,所有人把辫子都剪了,还有城中百姓,也全都剪了,谁敢不剪,老子砍死他个瓜怂。”
  “好你个混十万,还真是个急性子。”
  堵胤锡笑着道,然后从怀里掏出一道圣旨。
  “岳州马进忠等诸将听旨!”
  马进忠在崇祯初年,于老家陕北起兵造反,号称浑十万,后来在崇祯十年接受左良玉招安,官至都督同知副总兵。随左良玉清君侧,半路上左良玉死,随其子左梦庚降清,但不愿意交出兵马,于是对阿济格假称自己船多,愿帮清军运大炮。
  结果江上行船,半路却把大炮都扔江里,然后轻舟快船脱离清军跑路,把阿济格气个半死。
  马进忠联合王元成、卢鼎等退屯江楚之间,之后被何腾蛟招降于麾下,将他们安置在岳州。之后,王进才、张光翠、牛万才等部也与之联合。
  因何腾蛟被召入浙东行在,马进忠等这些他招安的人马,便有些不安起来,这段时间,也不太听话,甚至几度喊话要求何腾蛟回来督师。
  堵胤锡向监国接连上疏,建议按忠贞营的待遇,厚抚其军。
  如今旨意终于下来。
  “加封马进忠为武昌伯爵,岳州总兵官,挂平蛮将军印,岳州诸军赐号忠武镇……”
  马进忠带着跪听圣旨。
  竖起耳朵认真的听着,听到自己等人被授了忠武镇军号,心中大喜,等听到自己授为武昌伯爵,岳州总兵时却又有些不太满意。
  “忠贞营的李过等都授侯爵,咱凭什么才伯爵?”
  堵胤锡面对这老粗的不满,直言喝斥,“当是菜场买菜讨价还价么?你们好好想想监国能够不计前嫌,授你们如此高官厚爵,你们还有何不满意的?你混十万以前是什么身份?当了十年贼,然后又做了七年官兵,结果有过多少功劳?”
  “现在殿下对你们够好了,别不知足。”
  “当然,殿下也说了,想要官爵那就凭本事赚,这次你们将随本抚攻武昌,到时就看你们有几分真本事了。拿下武昌,我替你们向殿下请功讨爵。”
  马进忠抹着脑袋,“咱还能让抚台看扁了不成,不就是个武昌嘛,咱们忠武营十万弟兄必将一战而下。”
  堵胤锡提醒他,“忠武营哪来十万人马?殿下给你们六标兵额,六将每人一标五营人马,各三千五百人,总两万一,就按这个发饷。自己整编,老弱的裁汰。”


第230章 郧阳铁壁
  湖北,郧阳。
  自孙传庭战死后,闯贼席卷荆襄,江北唯郧阳一城孤军坚守。北京一度以为郧阳早已失守,可直到崇祯十七年春,李自成攻占整个陕西,挥师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