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宫?”
“便是进监国后宫当夫人。”
年轻的阮丽华嘻嘻笑道,“当然愿意,监国殿下如今可是江南无数少女的英雄呢。”
“那好,收拾一下,我带你去严州。”
“哦,你不是开玩笑啊,姐。”
“开什么玩笑呢。”
少女倒是一时结巴了。
“姐再问你一遍,你愿意进宫么?”
少女胀红了脸,好半天才吱唔着道,“愿……愿意吧……”
第227章 远大前程
杭州。
浙江盐法道潘映娄又在书房里写信。
当初台州生乱,他跑去杭州调兵,结果清军突然南下占领杭州,潘映娄颇有几分他父亲当年那股识时务者为俊杰之风。当年他爹做浙江巡抚,见魏忠贤得势,立马第一个带头在浙江为魏忠贤建生祠。
潘映娄被困杭州,也是立马主动的归附,于是得了一个杭州同知的官职。
不过降清也是巧合,家眷还在后方呢,于是成了个裸官。别人是妻儿老小都送走,自己留下裸官,他是妻儿老小在家,他自己跑去外面裸官。
短短几月,潘映娄表现出众,被升为浙江盐法道兼分巡杭嘉湖道,这可是高升。尤其这盐法道,在没设盐运使的省,那就是最高盐政官员。而管理盐政那向来是肥差,多少人抢破头的差事。
潘映娄是以浙江按察副使衔兼盐法道兼分巡道,妥妥正四品官员。
而在几个月前,他还是台州推官,仅正七品。崇祯十二年以特准贡生入仕,授为台州推官,一干就是五年,虽然干的不错,可也才是七品官。这降清才几个月,就一升再升,先是五品杭州同知,再四品盐法道。
不说其它,这盐法道才当一个月,还是在浙江省仅占领了三个府的情况下,潘映娄就已经收了三万多两银子了。
这管盐法的差事之肥,是让潘映娄都直呼真香。
唯一不好的,就是妻儿们现在还在大明境内呢,稍安慰的是有老乡方端士一直帮着照顾着呢,隔三差五的书信相通报平安,也算聊以安慰了。
不过近来方端士给他的回信比较频繁了一些,甚至不再仅是报个平安,开始聊更多的内容。
尤其是今天刚收到的这封,更是爆了许多猛料。
鲁监国亲自提剑斩了大将镇南伯方国安,血清了数百方部将领,然后将其部人马裁撤遣散大半,部份骁勇精悍之兵则编入了其它营。
鲁监国杀了方国安,还在严州大肆清洗地方豪强士绅,到处抄家充公,如前首辅方逢年堂兄,就被逼缴了五万多石粮食和十万两银子,方逢年自己又被逼捐十万两银子和许多粮食。
许多严州士绅地主,被逼缴二十年的税赋,还处巨额罚银,不少人已经破家,怨恨极大。
方端士也说自己因是方国安的监军,因此被贬降为八品主事,好在他通过同乡阮大铖,攀上了监国王妃兄长张国俊,筹了大笔银子送给他后,终于得以起复。
如今一起送银子的阮大铖被授金衢严分巡道,马士英是分守道,而他则授了个杭州知府。
不过方端士叫苦,说如今杭州还在大清军手里呢,他这知府却只能在富阳治事,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清军把富阳也占了。
信里信外,透露出对如今浙东鲁监国的失望,对大明未来的绝望,有几分想弃暗投明之意,但又不知道这边能不能接纳,想跟他先谈谈,希望老乡能帮他打听打听。
潘映华当然是立马回信说可以,还说他如今跟天启朝的内阁大学士冯铨关系很好,冯铨在天启朝以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不久晋礼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不过因得罪阉党崔呈秀而被罢免,崇祯禄以谄事魏忠贤而被贬为民。
在去年降清,命以大学士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今年,又授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在北京,也算是深得满人信任。
冯铨曾经任总裁官,主持编撰了三朝要典,是魏忠贤心腹头面,只是后来太贪,引崔呈秀妒忌内斗被免,崇祯朝又被清算,在家也是闲散多年,结果鞑子一来,这家伙马上去朝拜,引的鞑子非常满意,于是也就成了跟洪承畴等一样的满人朝廷中的汉人大学士。
潘映娄虽然以前官当的不高,但他家世不小,潘冯两家还是亲戚,所以投北后,很快也就跟在朝中的冯铨拉上关系,尤其是潘映娄给冯铨送了一万两银子后,冯铨已经对小潘非常亲切,视他为心腹,公开称为学生。
冯铨也交给了潘映娄一个任务,就是希望他能够多招降一些江浙官员士绅,这样既是他潘映娄的功劳,也一样是冯铨的功劳。
冯铨曾经对多尔衮说过一句非常有水平的马屁话,叫一心可以效忠两位君子,但是对一位君子不能二心,以表明自己这个人可靠。
潘映娄比较开放,既然都已降清,那就一条路走到黑嘛,将来若能入朝做大清的内阁大学士,不也非常有成就吗?
写好信,叫来一名收腹家丁,让他亲自跑一趟富阳送信。
……
富阳。
新命浙西巡抚陈子龙还没有到任,方端士这个新任的杭州知府却已经到任。
不过现在富春江北,由御营旗手营驻防,各县都在整顿兵马,清田量地,清理税赋这些,有没有他这个知府,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好在方端士这次是带着秘密任务来的。
“潘又来信了,邀约会面。”
方端士拿着信找阮大铖,阮大铖看过后,露出满意笑容,“潘映娄对我们如今已经是完全信任了,挑个时间,是时候见一见了。”
“见面后该怎么办?”
阮大铖倒是很有信心,“这小潘啊是个家世好,能力也不错的人,只是他毕竟现在孤身在北,咱们只要拿捏住他的弱点,不怕控制不住他。”
潘映娄想招降方端士,甚至是阮大铖,却不知道阮大铖也一直在钓鱼,想反过来策反他。毕竟潘映娄如今在浙江地位不低,甚至在北京都有后台的。
在监国即将进攻杭州之前,若能成功策反这样一个重要人物,肯定有大用。
“用其家眷威胁吗?”
阮摇了摇头,“这手段太过卑劣下乘,用此法,只怕也很能真的策反其,不到万不得已不用此法。”
“那用何法?”
阮微微一笑,“这段时间我可也没闲着,收集了不少潘降北后的情报,这家伙做杭州同知时,博洛等鞑子尚在,倒是兢兢业业没敢乱来,只收些例规。可博洛北上,他巡盐浙江,主持浙江的盐政,管理各个盐场,征收盐税,打击私盐,结果可不老实干净啊。”
“短短月余时间,都收了几万两银子了。”
“以此为把柄要挟?”
“错,你怎么就没听明白呢,小潘很贪,胆子也大,所以咱们不能对他用强,得利诱。他不是管着鞑子浙江省的盐政嘛,那咱们跟他就一江之隔,可以向那边走私盐啊,到时得利分小潘一笔,有利可得,小潘不就跟咱们越走越近了?”
潘映娄现在本就收盐商盐贩的银子,这种事其实也是惯例,谁巡盐不收银子?不收你还呆不下去,毕竟这银子收了又不是你一人的,而是下面人都要分一份,你不收别人怎么分。
如今这个战乱之时,浙江又是前线,这盐政就更有漏洞可钻,更好捞银子了。
阮大铖是个聪明人,强逼哪来利诱。
他管盐,那就找他贩私盐,给他分银子,只要银子分的多,那他就完全被拉下水了,到时相一拍两散,既得考虑把柄在手的后果,更得考虑损失这大笔银子的问题。
“集之公高明。”方端士终究还是年轻了点,没阮大铖想的这么远这么深,或者说阮大铖虽然崇祯朝一直闲着,但可是一直活跃在士林之中,是个了得的政治掮客官场买办,里面的那点门路,没谁比他了解的透彻。
潘映娄跟他爹一样,又不是什么忠贞正直人士,大家都是安庆桐城老乡,谁还不了解谁啊。
……
苕溪。
杭州清军据余杭,明军据临安,双方以苕溪为界,江南岸为明军,江北岸是清军。
在清将田雄亲自带兵夺取余杭县城后,双方暂时维持平静。
两条船驶近。
方端士上了潘映娄的船。
一见面,潘映娄便迫不急待的劝降,“北京的冯公已经答应,只要你肯降,到时以原品级留用,保你正四品。”
“阮公之意?”
方端士连声感谢,“多谢潘兄了,不过就这么离开,我还是有几分不甘心的,那鲁监国如此辱我,此仇必报。”
“方兄你现在虽是杭州知府,可也无兵马,单枪匹马怕不易吧?”
“我跟阮公密商过,是这样考虑的,我们现在就这样投北,也无寸功,连个投名状都没,只怕北京也未必重用我等啊,于潘兄来说,也不显功劳。倒不如利用这刚走通张国俊关系弄来的杭州知府、金衢严分巡道等职,好好谋划一番。”
“……”
潘映娄听完方端士阮大铖等密谋的‘计划’,听他们说打算要把浙东几府给献城投降,也不由的有些兴奋起来。
“能行吗?”
“那鲁王这次在严州胡乱大杀,不仅是杀了许多方国安部将,而且还对严州地方士绅大肆逼迫,现在人人心中生怨啊。”
潘映娄叹声,“之前我跟鲁王相处了一段时间,觉得挺礼贤下士的啊,怎么如今变的如此残暴?”
“可不,这监国一当,还真当自己就至尊无上了,殊不知他这般乱来,已经是弄的人心背离。”
一通密谈,潘映娄整的挺兴奋。
“潘兄,我这次还有个想法。”
“什么?”
“盐!”
“盐?”
方端士于是说起自己的发财大计,利用如今前线的特殊情况,再加上潘映娄是浙江盐法道台,而他是杭州知府,阮大铖马士英又分巡分守金衢严诸府,所以提出合作走私盐。
利用潘映娄管盐的职权便利,从浙西盐场把盐弄到浙东来,通过方端士、马阮等把盐销到浙东各府,不用盐引,不用缴高额盐税,其中利润巨大,所得盐利,大家二一分做五。
“潘公你拿一半,我跟马阮二公拿一半。”
潘也心动了,觉得很有钱景,“这怎么行,既然要合作,就得公平,咱们四人,不如分五份,我们四人一人拿两成,剩下两成,我拿去分给下面的盐法道、盐场等官吏们打点?如何?”
一番推辞,最终方端士跟潘映娄达成协议,并约定下次会面时便把盐运来。
“你有没有办法弄些军械马匹出来?”分别前,方端士问,“浙东现在兵马众多,但缺械少甲,各种军械价格很高,只要有办法弄来,咱们随便一倒卖,就能赚一大笔银子。”
潘映娄犹豫了一下。
“潘兄,这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啊,如今这样的机会难得,等以后可能就没这样方便的机会了,趁现在方便,咱们赶紧多弄点银子,以后不管是请托送礼打点,还是回家买田置地,这不也都方便嘛。”
“管他什么铠甲刀枪铳炮马匹,只要能弄来,我们在这边到时全收下,甚至可以多给点银子,你那边呢多弄点名头,比如破损啊或者是补充军械啊,这低买高卖,这中间差价可不少。”
“甚至有些还能是无本买卖嘛。”
潘映娄被说的心动,他这个盐法道因为现在浙江不太平,所以也有一支巡盐道标,兵不多,就两营七百来人,装备也很一般,但毕竟也算是有个弄兵械的渠道。
方端士见他心动,趁热打铁,拉着他继续又谈了半天。
手里握着权力,控着地盘,真要弄银子,方法有很多,不仅仅是走私盐,倒卖武器,甚至其它的粮食布匹等等也都是可以搞的。
潘映娄对这位老乡兼同学佩服的五体投地,居然还能想出这么多生财之道来。按他的说法,这一年若是不搞个三五十万两银子进账,都对不起他们现在占据的这有利位置。
等方端士重新回到他的船上离开走远,潘映娄都还心情激动的久久不能平复。
本以为只是招降几个同乡,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大的钱途商机呢。
对于方端士,他毫无怀疑,毕竟这几个月,自己家眷一直藏在方端士家里,由他帮忙照顾着,再者方国安被杀也是事实,方端士做为方国安的监军被牵连才正常。现在走国舅路子行贿弄了个杭州知府,可如今局势,这杭州知府有什么好当的,连杭州城都进不去。
以已度人,方端士想另寻出路,这才是正常的。死守着大明一棵歪脖子树吊死,那才有问题。
第228章 巾帼战神
长江中上游。
在这个夏末时节,再次热闹了起来。
长江荆江段上,船来船往日夜不停,无数的人马在往来调动着。
一条船一直驶过三峡,抵达上游重庆府,再转陆路抵石柱宣抚司。
自张献忠攻入四川后,明军一度溃散无应战之力,各地明军非溃即降,张献忠据成都称帝,建大西朝,年号大顺,派兵招抚各地土司,却唯有重庆的石柱不敢来犯。
石柱有一位七十二岁的巾帼战神秦良玉。
年纪虽老,却仍能顶半边天。她丈夫本是世袭石柱宣慰使,被害后儿子年幼,于是秦良玉代领夫职,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过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诸多战役,战功显赫。
石柱白杆川兵,更是天下闻名的精锐。
今天,这位七十二岁的老英雄,特意换上了朝廷给她封的二品诰命夫人的礼服。
八千石柱白杆兵今天也都精神抖擞。
“姑母,使者还在路上,不如先回屋等候?”总兵秦翼明扶着年迈的祖母劝说着,他是秦邦屏之子,也是个征战多年的大将了。
“朝廷天使前来宣敕,岂能怠慢?”秦良玉虽然七十多岁了,满头白发,但身子依然硬朗,她非常高大,是个超过一米八的高挑女子,因久领军伍,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孙子马万年马万春兄弟也都顶盔贯甲侍立在侧。
闻言,马万年忍不住道,“还有朝廷么?”
“掌嘴,说什么混账话,当然还有朝廷,日月永在,大明长存。”秦良玉喝斥孙子。
万马年不情不愿的扇了自己两巴掌,马家秦家满门忠烈,他父亲崇祯十五年战死襄阳,母亲张凤仪则在更早的崇祯六年战死河南,舅公秦邦屏秦邦翰,战死于征讨女真的浑河血战。
舅公民屏则战死于平奢安之乱中。
天启崇祯两朝,石柱土司为了大明,率领白杆兵东征西讨,多少人为国捐躯,可是打来打去,如今这大明两京都没了,甚至四川都为张献忠所据。
秦马两家,也只能勉强保全石柱,可现在又出来一个鲁监国,要来调他们出征。
年轻的马万年马万春兄弟都不愿意再大明征战了,他们只想保护家乡,守着石柱,管他以后是女真人坐天下,还是张献忠割据四川,只要肯承认他们石柱土司自治,那他们也就愿奉表归顺。
只是老祖母秦良玉却仍是一腔忠君报国之心,一听说监国要派使者前来,立马提前做准备。
“来了,使者来了。”
督师朱大典和湖广巡抚堵胤锡还有兴国侯李赤心等几位派了一队精锐,护送着监国使者赶来石柱。
“在下张岱,翰林院编修,特奉监国旨意,前来石柱向将军宣旨。”
一个五十许的男子风度翩翩,一见面就向秦良玉行礼拜见,虽是天使可十分有礼。
秦良玉笑道,“原来是张翰林,我可是久闻你大名,文章作的好,天下有名。”
“文章小道尔。”张岱笑道,他虽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