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道天下 >

第241章

汉道天下-第241章

小说: 汉道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着刘晔,幽幽地说道:“有朝一日,天子率十万并凉精骑东出,玉石俱焚,难道是你所期望的结果?那些人昧于眼前之利,不顾将来,子扬不至于也如此短视吧?”
  刘晔眼神微缩。“我听说司徒在关中度田,这么说,天子平定天下之后,也要在关东度田?”
  荀彧苦笑。“我们也不希望走到那一步,所以才想先试试其他手段。”他一声长叹。“子扬,天子付我以兴王道的重任,我不想让他失望,也不能让他失望。王道不兴,那就只能行霸道了。”


第五百七十五章 知足不殆
  刘晔与荀彧、刘巴聊了半夜。
  荀彧虽与刘晔第一次见面,却神交已久。早在曹操麾下时,他就知道刘晔协助刘勋稳定庐江的事,如今见面,几句话一说,就知道这是同道之人,当下便将天子托以王道重任的事一一道来。
  刘晔兴奋之余,又有些担心。
  兴王道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共同理想,均贫富却是极棘手,甚至极危险的事,尤其是当仁人志士自己就是均贫富的对象时。他们不仅要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更要面对无数亲朋故旧的劝说、求情或者威逼。就算他能够挡住这一切,他也将成为众叛亲离的孤臣。
  但是,天子主动要求推行王道,并且将大权拱手相让,全权委托荀彧,自己爬冰卧雪,亲自守边,这样的机会太难得。
  难得到让刘晔觉得不真实。
  有一句话,在他的嘴边转了好几圈,最后还是咽了回去。
  这会不会是天子借刀杀人?
  荀彧是汝颍士人中的杰出人才,影响力很大,由他来主持均贫富的事,肯定要比天子亲自主持更好。等荀彧与关东人的冲突激烈到无法调解,身败名裂,天子很可能会抛弃荀彧,就像孝文帝抛弃贾谊、孝景帝抛弃晁错一样,平息关东大族的怒火。
  或者像秦始皇吞并六国一样,以并凉精兵荡平关东。
  突然之间,刘晔无比渴望地想见天子一面。他有太多的疑问,要向天子求证。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要亲眼看到天子,亲耳听天子的解释。
  次日,刘晔向荀彧、刘巴辞行。他要赶往行在,面见天子。
  荀彧已经准备好了荐书,交给刘晔,又为刘晔准备了路传、快马。他建议刘晔取道关中,虽然有些绕路,但亲眼看看关中的景象,对他见驾时问对有好处。
  刘晔随即起程,只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随从。
  其中一人叫鲁肃。
  鲁肃是刘晔的好友。刘晔错过袁绍南下的战事,就是因为去拜访鲁肃。
  鲁肃赠米周瑜,定侨札之分,举家随周瑜渡江至曲阿。因祖母去世,还葬东城,他才从曲阿赶回家乡。刘晔听到消息后,亲自赶去劝说,希望鲁肃为朝廷效力。
  鲁肃犹豫了好久。直到天子休屠泽大捷的消息传来,这才下定决心,跟着刘晔赴朝。
  在路上,刘晔和鲁肃谈起了荀彧要均贫富、兴王道的事。他想来想去,还是觉得难处太大,甚至根本不可行。
  他问了鲁肃一个问题。“你曾经将家中的米送了一半给周瑜,足足三千石。如果让你献出家中多余的土地,以兴王道,你愿意吗?”
  鲁肃沉吟了半晌后,摇摇头。“我家土地虽多,却没有一亩是多余的,都是祖辈辛苦攒来的,为什么要平白无故的献出去?”
  刘晔一声长叹,苦笑道:“以你的豪爽尚且不肯,其他人又怎么可能同意?十数万将士浴血奋战又为了什么?还不是想加官进爵,裂土封国?所以我说,如此均贫富根本不可行。”
  鲁肃欲言又止。他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但他同时又有些庆幸。亏得是听了刘晔的劝,放弃了追随孙策的计划,可以站在胜利的一方,将来也不至于沦为他人宰割的对象。
  不管王道能不能实现,有一点却是确凿无疑的,袁绍不是天子的对手,孙策同样不是。
  幽并凉三州在手,天子坐镇西北,手握精骑十余万,已经对关东形成了俯冲之势。
  ——
  西海。
  刘协穿着一身合体的常服,赤着脚,站在海边的沙地上,任由洁白的浪花冲刷着脚丫,神情惬意,仿佛游历至此的学子,惊叹于这与家乡不同的绝美风光,流连忘返。
  何姗、胡休和几个羌女在不远处说得开心,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笑声最响的那个就是伏雅新纳的妾——北宫纯。
  虽然是妾,北宫纯却是最活泼的那一个。第一次见面,就对刘协表示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当众表示与嫁给伏雅相比,她更想嫁给刘协,并自高奋勇的表示她武艺高强,可以充当刘协的贴身亲卫。
  直到她被马云禄连摔十三跤,没占到一点便宜。
  然后她就移情别恋,迷上了马云禄,一心想和马云禄做姊妹。
  何姗、胡休都笑话她痴心妄想,她却不以为然,反而和何姗、胡休成了好朋友,一有机会就粘在一起,想方设法打听马云禄的事情。马云禄不胜其烦,干脆将当值的任务安排给其他人,自己能不露面就不露面。
  “陛下,这羌女胆子真大,连皇后的懿旨都敢顶。”荀文倩掩嘴笑道:“整个营地里,除了她的阿爸,大概只有陛下和马督的话还有点用。”
  “你是羡慕,还是嫉妒?”刘协笑道。
  荀文倩眨了眨眼睛,哑然失笑。“我羡慕她做甚?她羡慕我才对。毕竟她想嫁给陛下而不可,我却可以常在陛下左右。”
  刘协转头看着荀文倩。“你不后悔?”
  “不后悔。”荀文倩很坚定的摇摇头。“相反,我很庆幸。如果……我没想到陈氏会做这样的选择,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刘协咂了咂嘴,没说话。
  他不久前收到消息,袁绍南下,再次渡河,兵向徐州,陈纪、陈群父子劝刘备向袁绍称臣不成,便与刘备分道扬镳,委身袁绍。
  刘协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他关心的重点也不是陈纪、陈群父子,而是刘备面对袁绍大军的反应,借此分析关东的形势。
  但荀文倩对此耿耿于怀。
  她没想到陈纪身为汉臣,曾官至二千石,会在这种时候做出这样的选择。
  “想脱了鞋,戏戏水吗?”刘协说道。
  “什么?”荀文倩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瞪圆了眼睛。
  “我说,天气这么热,你不想脱了鞋,戏戏水?”刘协扬扬下巴,看向远处玩水玩得正开心的何姗、北宫纯等人。“这里是羌地,没必要守那么多繁文缛节,率性些更好。”
  “我……”荀文倩有些犹豫,眼神如波,飘忽不定。
  “你看,这就是你羡慕她们的地方。”刘协笑了。“你想,但你却不敢说出来。”
  荀文倩目光微闪。“我想什么,都可以说?”
  “你想什么,都可以说。”刘协点点头。“同不同意,在我。”
  荀文倩故意扬扬眉,拉长了声音。“那还是算了吧。”
  “你不说,怎么知道我一定不同意?”
  荀文倩笑出了声。“陛下又来绕我。算了吧,我说不过你,我还是脱了鞋,玩会儿水更开心。”


第五百七十六章 入乡随俗
  看着荀文倩脱了鞋,提着衣摆,小心翼翼地走进水中,刘协笑了。
  如果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放不开,那就真的没救了。
  任何思想的改变如果不能落实到行动上,尤其是那些影响力巨大的人的行动上,终究只是一纸空文。如果伏寿、荀文倩一直将何姗、胡休当作蛮夷看待,民族融合就很难落到实处。
  汉代虽然有了《女诫》那样的文章,真正遵守的人却不多,对礼教的顺从还没有浸到血脉里。稍一撩拨,那种原始天然的气息就蓬勃而出。
  刘协将衣摆掖进腰带里,卷起裤脚,走到荀文倩身边,蹲下腰,为荀文倩卷裤脚。
  荀文倩吓了一跳,连连后退。“陛下,使不得,使不得。”
  “你小心一点,别摔着了。”刘协扶住荀文倩。“有什么使不得?这里又不是朝堂。既然玩,就玩得尽兴些。你玩得尽兴,她们才能玩得尽兴,以后有什么话才愿意对你说。这里还端着,穿上朝服,哪里还敢对你说真话?”
  荀文倩不敢动了,一手扶着刘协的肩膀,一手掩着脸。“可是……好羞耻啊。”
  “你又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有什么好羞耻的?”
  “我……我是怕影响陛下的威严。”
  “我的威严,需要用你的敬畏来表现吗?”刘协将荀文倩的裤脚卷到膝盖以上,这才站了起来,扬扬手。“去吧,玩得尽兴些,别让水漫过膝盖就行。”
  “唯。”荀文倩红着脸,应了一声,看看四周,见何姗、胡休等人都向这边看来,更加窘迫。
  刘协挥了挥手,对当值的吕小环大声说道:“带两个人,随行保护贵人。”
  “唯。”吕小环正中下怀,手脚麻利的脱了鞋,冲进了水中。
  “我来,我来。”何姗一边叫着,一边奔了过来,踩起一路水花。
  胡休、北宫纯等人见状,也奔了过来,围着荀文倩有说有笑。
  刘协走得远些,招手让伏雅过来。伏雅走到水边,神情为难,既不想脱鞋,又觉得天子都脱了鞋,他再不脱,似乎有些不合适。
  正犹豫着,艾肯奔了过来,径直冲到了刘协面前。“陛下,刘和求见。”
  “刘和?”刘协稍一思索,便对艾肯说道:“让他稍等,洗把脸,我这就来。”
  “唯。”艾肯转身又跑了。
  刘协站在水中,见伏雅还犹豫,忍不住踢起一脚水,将伏雅的衣服打湿。伏雅吓了一跳,想叫却又不敢,不安地看着刘协。
  “陛下,你为啥欺负我夫君?”北宫纯不依了,横眉怒目。
  刘协走到伏雅身边,一把揪住伏雅的衣领,低声说道:“怎么,你要女人为你打抱不平?”随即又转头叫道:“我欺负他又如何?你们羌人不是信奉强者么?他太弱了,自然要被人欺负。”
  “他弱,我可不弱……”北宫纯叫着,气势汹汹地赶了过来,水花四溅。话音未落,吕小环横行一步,挡在北宫纯面前。
  “你让开!”北宫纯瞪着眼睛叫道。
  “嘿嘿,男人的事就由男人解决,女人的事就由女人来解决。”吕小环扭着拳头,兴致勃勃的说道。“再过几年,我也要入宫了,所以天子也是我的男人。你想动我的男人,先得过我这一关。”
  “怎么你也是……”北宫纯气得大叫。“为什么你们都可以,我就不行?”
  “因为你不够强啊。”吕小环得意洋洋的叫道。
  “我跟你拼了。”北宫纯怒不可遏,一跃而起,抓住了吕小环的双臂。吕小环反手抓住北宫纯的双臂,两人就在水中摔打起来。
  刘协拍拍伏雅的肩膀。“你啊,加紧锻炼,要不然,你可降不住这匹大青马。”随即又对匆匆赶来的北宫大石说道:“大帅,你来得正好,随我去见一个人。”
  “陛下,这……”北宫大石指着正在撕打的北宫纯和吕小环,神情尴尬。
  “别管她们,由她们自己解决。”刘协走到岸边,翻身上马,又对北宫大石晃了晃脑袋。
  北宫大石无奈,只好抛下北宫纯不管,跳上亲卫牵来的马,跟上刘协。王越要跟上来,刘协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跟着。王越也没想太多,停住了脚步。
  他心里很清楚,以天子的身手,只要不大意,两个北宫大石也不是对手。
  而天子看似随意,其实极为谨慎,根本不会给北宫大石一点机会。
  北宫大石心头却涌过一阵热流,随即又喝止了亲卫,与刘协并肩而行。“陛下,臣也见过不少头领,包括董卓那样的勇士,但他们没有一个能像陛下这般有王者气概的。”
  “哪有什么王者气概,我只不过是将大帅看作亲戚罢了。”刘协看看还在原地发愣的伏雅。“我那妻兄是个读书人,身子骨弱,大帅可以关照令爱下手轻些,别打坏了。”
  北宫大石忍不住哈哈大笑。“陛下说笑了,怎么会呢。我那闺女是野惯了,不会说话。其实啊,能嫁给伏君,她心里不知道多珍惜呢。当然了,陛下更出众,她有些贪心。”
  “人嘛,难免有些贪心,尤其是少年时,恨不得所有好东西都是自己的。”刘协也笑了。“等年纪大了,才知道有些事还是适可而止的好。”
  “陛下说得有理。”北宫大石歪着头,打量着刘协。“恕臣直言,陛下也是少年,怎么会有如此高明的见解?”
  “无他,多读书耳。古人的智慧虽然可以通过口耳相传,歌谣传唱,终究不如书籍来得方便。歌者能记得几十万言的长歌,知道几十人的故事,便是难得。书籍则不然,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知道成千上万的故事。这些故事里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足以为鉴。”
  “是呢,自从我女儿嫁给伏君之后,经常听伏君讲书,经常向我炫耀。我也是听了伏雅讲书,才知道我们羌人原来与是华夏后裔,只不过居于僻远之地,没什么机会读书,这才不如中原人活得好。”
  北宫大石感慨道:“周边山里的部落听说伏君在此授徒,都来找我,想请伏君收他们的子弟为徒呢。我大致算了一下,估计新建的学堂不够用,还得扩建才行。只是学堂好建,先生却忙不过来。陛下,能不能再安排几个人来?最好是会晒盐、打铁的先生。”


第五百七十七章 宗室之杰
  刘和形容憔悴,身心俱疲,几乎站不稳身体。
  统兵作战数年,他也算是戎马倥偬,身体强壮。可是连续奔驰大半个月,行程三千里后,他还是感觉到了无法承受的疲惫。
  这让他对狼骑的战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看似传奇的战绩背后,是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
  这种认识在他遇到荀攸之后就有了,只是现在更加真切。
  荀攸坐镇弹汗山,威名赫赫,但他的生活却很朴素,比普通的牧民好不到哪儿去。并州虽然在恢复生机,但能支持荀攸的非常有限,能保证一定的粮食储备以防不虞,已经是极限了。
  比起袁绍等人的豪奢,荀攸的生活只能用寒酸二字来形容。
  如果让我代替荀攸,我能常年忍受这样的生活吗?刘和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却始终没能得到答案。
  轻快的马蹄声传来,打断了刘和的思绪。他抬起头,看到两名骑士从不远处轻驰而来。一老一少,身材差不多,穿着都很随意,还卷着裤脚,光着脚,一看就知道是蛮夷。
  刘和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直到骏马在他的面前停住,一只光脚在他面前晃了两下。
  “公衡,别来无恙?”
  刘和诧异地抬起头,重新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片刻之后,他心头剧震。
  “陛……陛下?”
  “怎么,不敢认了?”刘协哈哈大笑,翻身下马。
  刘和回过神来,连忙撩衣跪倒。“征北中郎将,臣和,拜见陛下。”
  “起来,起来。”刘协将刘和扶起,上上下下,认真地打量了刘和两遍,微微颌首。“苦难摧毁弱者,却让强者更强。你没被苦难摧毁,将来必能成就一番事业。太傅后继有人,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听到天子提及亡父,刘和鼻子一酸,心中却添了一丝暖意。
  “谢陛下。”
  “饿不饿?什么时候吃的饭?”
  “昨天晚上,在西部都尉治所,蒙阎都尉款待。”刘和举手拭泪。“得知陛下在西海,臣恨不得肋插双翅,立刻飞来,没顾得上吃朝食。”
  刘协随即命人备酒食,又命人传田畴来。就在如茵的草地上,刘协不设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