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道天下 >

第109章

汉道天下-第109章

小说: 汉道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老兵油子是没什么希望了。强大,要从年轻人抓起。


第二百五十九章 怒而兴师
  刘协与胡才等人说话时,除了随从的虎贲侍郎百骑,其他人一直在不停的前进。
  胡才等人发现时,队伍已经过去大半,只剩下辎重营的尾巴。
  胡才有些好奇,鼓起勇气问了一句。
  “陛下,你这是要赶到平阳吗?”
  “没错。”刘协看了一眼呼厨泉。“朕这次有两件事要办,一是安排好你们的出路,让你们过上太平的日子;一是安排好单于的出路,让他们有家可归。”
  胡才恍然,随即又有些遗憾。“臣等还为陛下准备了接风洗尘呢。”
  “等朕班师吧。”刘协没具体说,他也不清楚白波军中有没有匈奴人的奸细,万一走漏了风声,可就不好了。“本来朕想与你们盘桓数日,论论道义,没想到你们一个通晓道义的也没有。”
  李乐等人面面相觑,神情尴尬。
  他们虽然是黄巾旧部,但真没有人通晓《太平经》,杨奉派人回来请时,他们只能拒绝。如今又被天子当面嘲讽,实在有点丢人。
  “不过没关系。”刘协又道:“道的意义不在论,而在行。虽然你们不通道义,并不妨碍行道。朕希望你们能太平,你们也要收敛起打家劫舍的心思,安稳过日子。待将来天下太平,你我君臣再坐而论道,检讨得失,也不为迟。”
  “是,是。”李乐等人连连点头答应。
  虽然他们不懂道义,却知道太平的可贵。
  大贤良师张角死了十多年,黄巾接连遭受重大打击,“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也变得虚无缥缈,反倒是天子愿意让他们过上太平的日子,多少有些奇怪。
  但他们顾不得那么多,在山里熬了十年,如今有机会出山,他们求之不得。
  刘协与李乐等人说了半天,拱手作别,跨上战马,追赶队伍去了。
  为表诚意,李乐等人将刘协送过汾水,站在官道边。看着天子远处,回过头来,个个感慨不已。
  “天子虽不是身高八尺的猛人,却是大圣人。”胡才咂着嘴。“或许他真能致太平。”
  韩暹附和道:“爱民如子想来也不过如此吧。我听过那么多故事,能像天子这么亲近的好人可不多。汉家出了这样的天子,说不定真有再兴的可能。”
  李乐轻吁一口气。“你们也不要急着下结论。就算他是一片真心,朝廷的那些官员也未必是真心。军屯说得这么好,真能实现么?”
  “天子亲口说的,他们敢不认?”胡才眼睛一瞪。“老子剁了他们。”
  “就是。”韩暹说道:“要是那些当官的敢欺君,我们就剁了他们,清……清……”
  “清君侧。”李乐瞥了韩暹一眼,翻身上马,带着部下扬长而去。
  韩暹很生气。“这竖子,不就是读过几句书么,得意个甚?”
  胡才嘿嘿笑了两声。“老韩,你还没看出来么?天子刚才也说了,要教你我的子弟读书,这说明天子也是看重读书人的。他李乐就是个读书人,不是你我这样的粗汉。将来做了官,自然比你们升得快,说不定能赶上杨奉,弄个将军当当。”
  “呸!”韩暹啐了一口。“将军是用刀砍出来,读书顶个逑用?天子要不是一刀砍下了李傕首级,谁把他当人?”
  胡才一时出神。“老韩,你说天子真能砍下李傕的首级吗?我看他也不是很壮啊。”
  “你不懂,真正的高手都不壮,壮的那是牛。”韩暹得意洋洋地说道:“咬人的狗不叫,善斗的鸡不鸣,真正的高手也从来不张牙舞爪。你知道天子身边那个汉子是谁不?”
  “哪个汉子?”
  “就是站在天子身后,年纪稍长一些的那个。”
  “不认识,谁啊?”
  “剑客王越。”
  胡才一惊,脸色微变。“当真?”
  “千真万确。”韩暹哈哈大笑,很得意于自己的见多识广。“十年前,我在洛阳见过他一面。”
  ——
  刘协一路急驰,追上了中军。
  蔡琰踢马迎了上来,询问刚才的情况。
  为了行军方便,她没有穿女装,打扮得像个士子。
  刘协简单的叙述了一下。
  这件事没有太多可说道的地方,大部分内容都是解释军屯的细节,这是白波诸将最关心的问题,却不是蔡琰这些史书编撰者感兴趣的内容。
  除非她能理解他这一系列操作背后的良苦用心。
  “到了平阳后,你就随公卿去太原吧。”刘协说道。
  “为何?”蔡琰愣了一下,心跳莫名的加速。
  “朕与匈奴人会合后,会加快行军速度,赶往美稷,太辛苦。”刘协转头看着蔡琰,发现蔡琰神情有些不自然,关切地问道:“是不是腿疼?若是坚持不住的话,去坐车吧。”
  蔡琰定了定神,答应了。
  她虽然小时候在北疆长大,适应北疆气候,但的确没经历过长途行军,而且是急行军。
  勉强为之,她很可能会成为天子的累赘。
  至于皇后和弘农王夫人的嘱托,她已经努力过了,实在做不到。
  “那臣就在雁门等候陛下凯旋的捷报。”
  刘协笑了。“放心吧,朕有分寸,眼下还不是横行漠北的时候。等将来有机会,率十万铁骑横行漠北,再带你同行,沿途记录朕的丰功伟绩,还要由你来写勒碑大赋,盖过班孟坚的《燕然山铭》。”
  蔡琰微微一笑,举起手。“君无戏言?”
  刘协也没多想,举起手,与蔡琰三击掌。
  “啪!啪!啪!”三声脆响过后,蔡琰收回了手,悄悄地掖在怀中。
  与天子击掌是一时心血来潮,不合礼节,她也没想到天子真会与她击掌。相识数月,这是她第一次与天子有肌肤接触。
  天子手重,她的手掌麻酥酥的。
  “手疼了?”刘协哈哈一笑。
  蔡琰若有若无的嗯了一声。
  刘协一声轻叹。“惭愧,最近心情不太好,出手有点控制不住力道。”
  蔡琰想了想,转头看着刘协,眼中充满担忧。“陛下急着去美稷,是想杀人出气么?”
  刘协愣了片刻,没有说话。
  他不得不承认被蔡琰说中了,他的确有这想法。
  在河东,他憋了一肚子气,无数次想杀人,最后都忍了下来。
  现在一心想去美稷,未必是真急着为呼厨泉讨回公道,更有可能是想杀人。
  阳奉阴违的公卿不能杀,叛乱的卫固、范先不能杀,造反的匈奴人也不能杀?
  “陛下,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蔡琰提醒道。
  刘协有点恼羞成怒,涨红了脸。
  “我没有!”


第二百六十章 两不相负
  蔡琰想了想,自责道:“是臣臆测了。陛下有化夷为夏之心,又怎么会滥杀无辜呢。死罪,死罪。”
  刘协瞅瞅她,欲言又止。
  明知她在说谎,却还是有点感激。
  装圣人太累,纵使两世为人,他也难免会情绪失控。
  可是身边不是固执的老臣,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迂腐之辈,心中只有圣人教训,一心想将他塑造成他们想象中的圣王,根本没人在乎他的情绪。
  刘协看看四周,一声叹息。
  “令史,你对孟子、荀子关于人性的观点有何看法?”
  蔡琰转头看着刘协,不明所以。
  刘协说道:“简而言之吧,你相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蔡琰抬起头,看向远处,沉默了良久。“人性太复杂,恐非善恶二字所能解说。臣读书有限,阅历也不够多,尚无言说人性之能。”
  她微微欠身,又道:“百炼成钢,琢磨成玉。古往今来,能成大功业者,皆经大磨难。故孟子有天降大任于斯人之说。臣愿陛下,九折而不悔,常葆赤子之心。”
  刘协扭了扭脖子。“令史能做到吗?”
  蔡琰一声叹息。“臣不能,但陛下必须能。”
  “为何?”
  “臣不能,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啮爪自恨。陛下不能,必血流千里,伏尸百万。天下易乱难安,杀戮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或能逞一时之快,却后患无穷。”
  刘协耸耸肩,有点无奈。“你说得没错,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太大就糊了。道理人人都懂,但又有谁能一直理性呢?莫斯说过,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求。”
  蔡琰皱眉。“莫斯……是谁?”
  “呃……”刘协曲指轻叩额头。一时出神,说漏嘴了。“忘了。”
  蔡琰眼神疑惑,却没有再说。
  ——
  行军两天后,刘协到达平阳。
  平阳历史悠久,号为尧都,是最早的中国所在。
  三家分晋时,韩以平阳为都。
  秦并天下,平阳属河东。
  汉灭秦,开国功臣曹参封平阳侯,传六世而除。
  对刘协来说,他最熟悉的平阳人不是什么平阳侯,甚至不是号称为刘汉先祖的尧,而是卫青。
  卫青的故里成了匈奴人的牧场,让他怨念极重。
  这不仅是卫青的悲哀,更是整个东汉的悲哀。
  推崇德政的儒家成了主导思想,读书人一心追求王道,却对近在肘腋的威胁视而不见,真不知道他们是选择性失明还是先天性无能。
  刘协命令全军停止前进,在匈奴人的驻地外列下阵势,然后命呼厨泉招部下来见。
  即使呼厨泉不如蔡琰敏感,也感觉到了天子的情绪不好,随时有发作的可能。
  他不敢离开一步,生怕刘协背着他玩阴的,让人带着能代表他的金牌赶回大营,召左右贤王等部下来见。他本人陪在刘协左右,寸步不离。
  大鸿胪杨彪匆匆赶来求见。
  “陛下,为何列阵而战?”
  刘协摇着马鞭,不紧不慢地说道:“大鸿胪不必多虑,只是有备无患罢了。”
  杨彪松了一口气,随即又道:“单于在此,忠诚可鉴,其部焉能有异心?陛下谨慎些自是好的,只是动静太大,只怕会引起误会。”
  “不然。”刘协说道:“匈奴人不守礼义,以强者为尊。单于年少,难免会有大臣心生异志。”
  杨彪直皱眉,天子这话怎么像是有所指呢?
  他仔细打量了刘协一眼,却看不出刘协是否有其他的意思。
  刘协看着远处的山峦,神情坚毅。
  “再者,朝廷威严扫地久矣,匈奴人对朝廷多有轻视。若不能震慑其心,如何能驱其为鹰犬?鲜卑之教训不可忘,大鸿胪当留意。”
  杨彪微怔,随即明白了天子的意思,心中感慨。
  天子所说的鲜卑教训,当是指当年孝桓帝想息事宁人,欲和亲于鲜卑大王檀石槐,却被檀石槐拒绝,其后鲜卑人轻视大汉,屡交入侵的故事。
  说起来,那真是对几百年的和亲之议一次重大打击。
  若无武力撑腰,就算想和亲也不可得。
  这次天子亲征,就是想示之以威,震慑北疆的胡族,为朝廷中兴争取一丝喘息之机。
  风险很大,勇气却可嘉,亦有其不得不行的无奈,是以获得了不少大臣的支持。
  虽然在具体执行上存在不小的分歧。
  “陛下思虑深远,臣自愧不如。”
  刘协眼皮轻挑,示意虎贲为杨彪搬个小马扎来。
  杨彪身材高大,胡须一大把,站在面前的压迫感太强,蹲在小马扎上好多了。
  看着小马扎,杨彪直皱眉。
  他很不习惯这种坐姿,但天子赐座,他又不能不坐。
  谢了恩,双手拢好衣摆,规规矩矩地坐下。双手抱膝不是,摆在膝盖上也不是,威严不见,反倒有些滑稽。
  “不习惯吧?”刘协关切地问道。
  杨彪叹息道:“陛下,臣的确不太合适。”
  “朕也这么觉得。”刘协顺势说道:“要不,这次你就别跟着去了,有德祖同行即可。”
  杨彪沉默不语。
  天子要独行,不让公卿们跟着,他们当然不放心。可是这些天从安邑走来,他们也意识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天子年轻,可以天天骑马,他们这些老臣却适应不了马背上的长途跋涉。
  与匈奴人作战,最好的方式就是以骑对骑,坐车肯定不适合。
  他可以短途以马代步,连续奔驰却不行。
  “陛下,臣惭愧,身为大鸿胪,却不能随陛下远征蛮胡。”
  “老臣运筹朝堂,少壮征战沙场。各展其长,何必惭愧?”刘协伸手拍拍杨彪的膝盖,以示安慰。“大鸿胪在太原住几天,正好与诸公商量一下大汉的未来。欲行王道,仅有荀彧、裴茂是不够的,当群策群力,众志成城。”
  杨彪微微颌首。“既然陛下决心已定,臣也毋须赘言,当以犬子代臣服侍陛下。只望陛下谨守誓言,以长城为限。放长眼量,不求成功于一时。”
  刘协有些感动。
  杨彪年过半百,只有杨修一个儿子。他让杨修随驾,就等于压上了最珍贵的筹码。
  “杨公不负大汉,大汉必不负杨公。”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为我所用
  杨彪起身,深施一礼,眼眶有些湿润。
  “闻陛下此言,臣纵使此刻命绝,也能含笑九泉,无愧于先帝与杨氏列祖列宗。”
  刘协也站了起来,挽着杨彪的手,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
  他憋屈的这几天,杨彪等人也不好过。
  正当他考虑该说些什么来回应杨彪时,杨彪霍然转身,向远处走去,眼神也在转身的刹那变得凌厉起来。
  刘协顺着他的方向看去,一眼看到几十骑奔驰而来,马背上全是头载毡帽的匈奴人。
  杨彪拱手,在十几步站定,身躯挺直如松。
  匈奴人奔到百步开外,纷纷下马,快步走到杨彪面前,停住脚步。
  他们打量着杨彪,一时茫然,不知道这个身材高大的老头为什么拦住去路,而且一脸不爽。
  呼厨泉连忙赶了过来。“不得无礼,这位是大汉皇帝陛下的大鸿胪杨公。”
  那些匈奴人一头雾水,还是不太明白。
  呼厨泉有点上火,觉得眼前这群部下实在太笨了。我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你们怎么还像根木头似的戳着,不知道这位杨公不好惹吗?
  他陪着笑脸,向杨彪告了罪,将几个部下拉到一旁,用匈奴语低声说道:“你们这是怎么回事?没看到汉家皇帝的大军吗?这要是打起来,你们挡得住?”
  右贤王去卑最为机敏,问道:“单于,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皇帝陛下要助我们平叛,还要送我们回美稷的么?为何列阵欲战?我等本来已经准备好迎接,一看这模样……”
  “那是大汉的皇帝陛下,你以为是随便一个大帅?”呼厨泉没好气的喝斥道:“虽说是大汉皇帝陛下,就算是大鸿胪杨公,也是得罪不起的。你们知道他是谁?他可是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大汉最有名的名士……”
  “原来是弘农杨氏啊。”几个匈奴人互相看看,面色微变。
  即使他们不熟悉大汉的朝堂,多少也听到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这样的家族。
  “单于,大鸿胪是什么官?”
  “对啊,他为什么拦住我们?是要贿赂吗?”
  “要什么贿赂。”呼厨泉前所未有的烦躁。他觉得师傅张喜说得对,这些人就是蛮夷,愚昧无知,大鸿胪是什么官都不懂。“天子驾到,你们不出来迎驾,不合乎礼仪,大鸿胪焉能不怒?他可是专门负责我们属国事务的大官。”
  匈奴人互相看看,觉得呼厨泉有点不正常。
  穿着一身汉人的衣服也就罢了,说话的腔调也怪怪的。
  去卑冷静些,记得当初随于扶罗诣阙时,求的就是大鸿胪寺。按理说,天子驾临,他们的确该出来相迎,没来就是失礼,负责此事的大鸿胪发怒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