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道天下 >

第110章

汉道天下-第110章

小说: 汉道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卑冷静些,记得当初随于扶罗诣阙时,求的就是大鸿胪寺。按理说,天子驾临,他们的确该出来相迎,没来就是失礼,负责此事的大鸿胪发怒也是情有可原。
  他领着众人,上前行礼。
  呼厨泉充当通译,为杨彪介绍众人。
  待呼厨泉介绍完,杨彪脸上依然看不到一丝笑容。“天子应单于之请,亲率大军平叛,送尔等归乡。尔等为何不来迎驾?是藐视天子,还是欺单于年少,有了异心?”
  呼厨泉原本未必有这样的想法,听了杨彪这句话,却不觉心有戚戚,也觉得这些部下太放肆了。
  他们是不是就希望天子发怒,杀了他,他们好另立单于?
  毕竟如何立单于这件事,内部争斗一直未能停息。就算当初支持他们的人,过了几年苦日子后,也可能变了心。
  于扶罗的儿子艾肯就是部落中的左贤王,也有不少潜在的支持者。
  呼厨泉越想越不安。
  听了呼厨泉的翻译,去卑等人大惊失色。
  怪不得汉家皇帝摆出一副进攻的姿势,原来是有这样的误会。
  他们连忙请罪,捶胸顿足,指天发誓,绝无此意。
  杨彪这才稍缓颜色,喝令左右贤王随他去见天子,其他人在此等候。
  去卑和艾肯被吓得不轻,惟命是从。
  来到刘协面前,报上姓名。去卑低着头,艾肯却好奇地打量着刘协。
  他还年幼,没听明白刚才杨彪那句话中暗藏的杀机,反倒觉得眼前的汉家皇帝和自己年纪差不多,不由自主的心生亲近。
  刘协也在打量艾肯。
  他记得于扶罗有个儿子,后来改姓刘,叫刘豹。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就是眼前这个匈奴少年。
  按照原先的历史,五胡乱华的首乱者就是他的儿子刘渊。
  仔细说来,刘渊并不是天生想造反,反倒是个舔狗,对华夏文化心向往之,据说还特地拜过师。
  但他始终没能挤进洛阳的名士圈子。
  想想也很正常,山东士大夫连山西人都看不上,又怎么可能看上一个真正的蛮胡。
  哪怕他的学问的确不好。
  先垄断了学术,进而垄断了政治,山东士族圈地自萌,近亲繁殖,不亡没有天理。
  一面对异族大加安抚,养虎为患,一面又对异族中的精英大加排斥,不能为我所用,这种矛盾的做法才是刘渊造反的直接因素。
  如今,刘协打算反其道而行。
  “你是于扶罗子?”刘协问道。
  听了呼厨泉的翻译,艾肯用力点头。“是的,皇帝陛下。”
  “今年多大?”
  “十一。”
  “比朕小五岁。”刘协拍拍膝盖。“能骑射不?”
  “能。”艾肯很得意,拍拍腰间的弓箭。
  刘协伸手,从艾肯的弓囊里抽出弓。弓没有上弦,刘协将弓夹在两腿之间,轻松地挂上弦,用力拉了拉。
  弓力很弱,刘协能轻松的拉满。
  算不上真正的战弓,最多算是练习用弓。
  “试射两箭。”刘协指指五六十步外的一株大树。“射中了,封你做官。”
  艾肯少年心性,也不知道天子要封他为官意味着什么,甚至没问是什么官,开心地答应了。
  去卑等人也没反应过来,只当是两个少年谈得来。
  呼厨泉在一旁听得清楚,却明白了刘协的意思。
  这既是对匈奴人的笼络,也是人质,更是对他的警告。
  如果他听话,天子就是帮他去除潜在的竞争对手。
  如果他不听话,汉家天子随时可能扶持于扶罗的儿子做单于。
  他没吭声。
  艾肯连发两箭,全都射中了大树。
  刘协赞了两句,转头看向呼厨泉。“单于,朕很喜欢这小子,想留在身边为伴,教他读书习武。”
  呼厨泉躬身施礼。“这是他的荣幸。”将艾肯拉过去,命他跪下行礼。
  艾肯磕了头。
  刘协命人取来一口短刀,拔出半截,眉毛轻挑。“喜欢么?”
  艾肯两眼放光,连连点头。
  “赐你了。”刘协将短刀塞入艾肯手中,轻拍艾肯的肩膀。“希望你好好读书,习文练武,将来为朕驾前虎豹。”


第二百六十二章 示之以威
  去卑等人看着艾肯手中的短刀,心生羡慕。
  得汉家天子赏赐,器物精美难得只是一方面,荣誉亦不可或缺。
  只是按照惯例,汉家天子只会直接赏赐单于,然后再由单于分配。艾肯能得到天子赏赐的短刀,可能和他的身份有关,更和他年少,得天子亲昵有关。
  他们没这条件,指望不上。
  再看看呼厨泉及身后随从骑士,好像也没带多少行囊,莫不是这次没赏赐了?
  就在去卑等人狐疑之时,刘协对呼厨泉说道:“单于麾下有多少敢战之士?”
  呼厨泉有点意外,躬身应道:“臣之前已向陛下禀报,有战士三千余……”
  刘协抬起手,打断了呼厨泉。“朕说的是敢战之士,不是普通战士。”
  呼厨泉一下子愣住了,随即脸有点发烫。
  匈奴人习惯了能骑马拉弓的都是战士,女人也算。但汉家却有另外的标准,不是所有的农夫都能称为战士,必须经过训练才行。
  天子这段时期天天在练兵,他是亲眼所见。
  按这个标准算,他的部落可没有三千多战士,最多千人。
  呼厨泉不好意思开口,求助地看向右贤王去卑。
  问明了原委,去卑上前答复。
  “陛下是打算检阅我匈奴骑士么?”
  刘协打量着去卑,微微一笑。“长途漫漫,无以消遣。不如来一场比武较技,助助兴,如何?”
  去卑心生怒意。“陛下准备怎么比?”
  刘协转身一指。“朕有步卒六千,骑兵五千。你想怎么比?”
  去卑看了一眼整齐的军队,顿时清醒过来。
  之前觉得紧张,不敢出迎,就是远远地看到了汉军列阵,有进攻之势。如今近距离观察,更觉汉军阵势严谨,杀气腾腾,绝非易与。
  尤其是列在阵前的步卒与射士,仅看他们身上的衣甲和手中的武器,就足以令人生寒。
  全员披甲,对匈奴人来说,一直是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近千张弓弩齐射,则是匈奴人最不愿意面对的噩梦。
  去卑回头看看其他人,那些人连连摇头,表示不能答应。
  汉家天子说是比武较技,谁知道他是真是假?万一他来真的,那就是灭顶之灾。
  见去卑等人为难,刘协心中既得意,又莫名难过。
  匈奴人早就是外强中干,却依然能横行中原,倚仗的就是快速机动的行军能力。有坞堡可守的大户们无所畏惧,普通百姓却遭了殃。
  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土地和自由,成为大户的部曲、附庸。
  或许,这就是世家豪强们希望的结果。
  天下大乱,他们不思报效,却趁势崛起,富可敌国。
  什么圣人教诲,什么王道,在实际的利益面前都不堪一击。
  当外族入侵时,他们一面以文明自居,劝蛮夷之君施行王道,一面为虎作伥,继续贪婪地汲取百姓血肉。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最后大喊“杀胡”的不是读书人,而是冉闵这样的武夫了。
  天生软骨头,就算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成不了救世英雄。
  欲救世,必先治好读书人的软骨病。
  欲兴华夏,必先改造儒门。
  欲改造儒门,首先要重塑文武并重的精神,扭转重文轻武的不良风气。
  对匈奴人、鲜卑人,不能一味绥靖安抚,而应该恩威并施,收为己用。
  俗称打两棍子,再扔根骨头。
  刘协现在要做的,就是打棍子。
  “匈奴以骑兵称雄,不如就比骑兵吧。”刘协指指阵前特意离下的空地。“你我双方各出十人,在此较技,骑射、突击,又或者登山涉水,都可以。”
  去卑等人也明白了,这是汉家天子要看他们的实力。
  这不能输。
  匈奴人虽说大不如前,但骑射这种事,还是有优势的,总不能被汉人比了下去。
  去卑与呼厨泉商量了一下,挑出十名勇士,迎接挑战。
  匈奴人商量的时候,杨彪走到刘协身边,低声说道:“陛下,这是为何?臣未有准备啊。”
  刘协瞅瞅杨彪,心道你能准备什么,奖品吗?
  “军中游戏,何必烦扰大鸿胪。”刘协拍拍杨彪的手。
  杨彪暗自无语。一句军中游戏,天子就将所有人都拒之门外,不给他们任何说话的机会。
  说来说去,还是天子视兵权为禁脔。司徒治民可以商量,行王道也可以商量,太尉掌兵免谈。
  莫不是士孙瑞早就看透了这一点,这才主动放弃,以免和天子发生更激烈的冲突?
  刘协一边安抚杨彪,一边招手示意郭武。
  郭武早有准备,挑出十名虎贲侍郎,命他们做好战斗的准备。
  毋庸讳言,虎贲侍郎是刘协来到这个时代一手建立起来的精锐,虽然到目前为止,人数尚不过百,但个个是精挑细选的高手,经过数月的训练之后,每个人都步骑兼能。
  就算匈奴人中有一两个高手,整体实力也不可能和虎贲侍郎相提并论。
  骑士们本来就披了甲,只要出列就可以。
  但为了震慑匈奴人,刘协还准备了十匹披甲的战马,需要单独准备。
  看到汉军将士为战马披甲,去卑等人顿时懵了。
  不是说只是比试么,战马披甲是什么意思?完全没必要啊。
  去卑心中不安,将呼厨泉拉到一旁询问,生怕是呼厨泉翻译出了问题,引起了汉家天子误会。
  呼厨泉倒没当回事,告诉去卑等人。汉家天子这次出征,助我平叛,主力就是以三百甲骑为核心的三千精骑。他现在亮出这些甲骑,应该是想看看甲骑在实战中的表现,同时让你们放心,不要担心兵力不够。
  去卑等人听完,倒吸一口冷气。
  三百甲骑,汉家天子这么阔吗?
  面对去卑等人的疑问,呼厨泉非常鄙视。
  汉家天子最近是有点难,但他再难也是汉家天子,你以为和我们一样?安邑有铁官,每天都在打造精甲、武器,又快又好,哪是草原上几个铁匠能比的。
  呼厨泉有些说不出的焦躁。他既希望汉家天子有实力,能帮他平定叛乱,又隐隐不安。如果双方实力太悬殊,以后还怎么讨价还价?
  “你们用心比试,别被汉人轻视了,以为我们是被逐出群的老狼。”


第二百六十三章 继之以礼
  去卑等人会意。
  草原上弱肉强食,被逐出狼群的老狼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不能表现出足够的实力,汉人未必有兴趣帮他们平叛,却一定有兴趣将他们一口吞掉。
  他们挑出十名勇士,就在汾水岸边,与汉军来了一场比试。
  结果让人瞠目结舌。
  包括刘协本人在内,都觉得匈奴人会败,但不会完败。
  毕竟骑射是匈奴人的祖传艺能,汉军就算出一两个骑射高手,也无法形成全面的碾压,大概率还是匈奴人取胜。
  可是不知道是匈奴人真的不行了,还是虎贲侍郎太勇了,最先比试的骑射项目中,虎贲侍郎竟然碾压了匈奴人。
  十名虎贲侍郎,每人十二箭,目标五十步,最差的一个六箭命中,最好的十箭命中,平均命中率在八箭以上。
  匈奴人却只有七箭左右,最差的一个只射中了三箭,简直丢了所有匈奴人的脸。
  骑射都胜不了,其他的就更不能看了。
  持矛近战,第一个冲锋,就有七名匈奴人就挑于马下,虎贲侍郎仅两人落马。
  下马步战,虎贲侍郎也都轻松击溃了对手,取得完胜。
  比试结束,包括呼厨泉在内,所有匈奴人的脸都绿了。
  观战的刘协拍着膝盖,咂了咂嘴。
  “单于,不用比了吧?”
  呼厨泉无地自容,连声答应。“不用比了,不用比了。”
  最后还有一个项目是团体战,不用看也知道,匈奴人输定了。
  个人战都没占着便宜,团体战哪有机会可言。论互相之间的配合,见识过汉军训练的呼厨泉太清楚双方之间的差距了。
  “这是怎么回事?”刘协一脸疑惑,毫不掩饰失望之情。
  呼厨泉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一旁的艾肯说道:“陛下,就和马一样,哪怕是草原上最好的骏马,到了中原也会变得衰弱。我们逃难到此几年,既得不到粮食补给,又没有马匹更换,实力大不如前。如果能让我们回到草原上,用不了几年,就会恢复实力,成为陛下最勇猛的猎犬。”
  刘协诧异地看着艾肯。
  这小子很聪明啊,至少比呼厨泉强。
  怪不得他能在魏晋之间活得那么久,还生了一个强人儿子。
  “是这样吗?”
  “是……是的。”呼厨泉低着头,不敢看刘协的眼睛。
  刘协点点头,示意结束比试。
  他要让匈奴人看到双方的实力差距,认清身份,不要有非份之想,却不是求一时之爽。
  将来征战草原,还要他们带路呢。
  在刘协的示意下,郭武等人与参加比试的匈奴人交流感情,谈武论技,还解下腰间的战刀送给他们,当作礼物,以示亲近。
  捧着精美、锋利的环首刀,刚刚被打得鼻青眼肿的匈奴勇士转怒为喜,眉开眼笑。
  与后世的误会不同,匈奴人并不用弯刀,他们也用环首刀。有的是从战场上捡来的战利品,有的是模仿汉军制式打造的仿品,但不管怎么说,都无法和虎贲侍郎们赠送的环首刀相提并论。
  这可是安邑铁官打造的精品,真正的百炼刀。
  礼尚往来,匈奴人的兵器拿不出手,就用别的东西代替。有的是珍藏以久的珠宝,有的是自己的坐骑,有的是精心制作的角弓。
  借着这股热乎劲儿,刘协命杨彪设宴,款待匈奴人,让公卿大臣一起参加。
  杨彪会意,命人传话与宴的文武,一定要让匈奴人见识见识什么叫汉家威仪。
  天子用武力碾压了匈奴人,让匈奴人不敢妄自尊大,有轻视之心。他们要用文明征服匈奴人,让匈奴人自惭形秽,心生向往。
  杨彪准备宴席的时候,刘协与呼厨泉、艾肯闲聊。
  刘协问起了艾肯刚才提到的问题,也是他一直以来的疑惑。
  为什么中原会一直缺马?
  对这个问题,呼厨泉、艾肯其实也说不清楚,但他们都知道一件事。
  从北疆运往中原的马匹数量很大,每年都有数千匹,多的时候甚至数万匹。这两年中原战事不断,贩马就成了最赚钱的生意之一。
  一匹普通的马匹,在草原上也就是三四千钱,卖到中原,至少值一万。
  战马价格更高,通常在三万到十万之间。
  去除消耗,利润依旧可观,翻倍是基本有保证的。
  以太行山为界,贩马的路径有两条:一是经雁门、太原南下,一是经涿郡、中山南下。
  北疆的马匹不能直接运到中原,会因为水土不服,导致马匹大量死亡。马商会选择在中途调养一段时间,让马匹适应中原的气候和草料,然后再南下。
  在雁门、太原这条商路上,太原就是马商们最常选择的停靠点。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o_m 
  因为太原有大量的山地,有牧草可用,马匹更容易适应由放牧到饲养的过程。
  至于刘协的问题,呼厨泉提了一个可能的答案:马的寿命虽然不短,能活三五十年,但真正能用的时间很短,也就十五六年。
  至于战马,除非精心饲养,很少能有保持状态十年以上的。
  刘协有点明白了。
  除非像蒙古人那样,将良田变成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