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老爹抱着礼物走下车,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站着的三个徒弟,其中大徒弟也最先看到他,当即兴奋的冲他直挥手,随后三个徒弟一拥而上,将张老爹接了出来。
“师父,车上都有什么,你们真的跑到太津去了?”二徒弟拉着张老爹的手兴奋的追问道,他们在车站守了一整天,这一天都在讨论着车上的情形。
“车上倒是挺漂亮的,刚开始我都不敢坐,我们也的确去了太津,而且刚过午后就到了,那边也有一个大车站,不比咱们北京这边小。”张老爹笑呵呵的回答道。
“师父,我帮您拿着吧,这盒子里是什么?”三徒弟最有眼色,这时伸手接过张老爹手中的礼物,然后也好奇的追问道。
“这是陛下送给我们这些人的礼物,说是拿回去做个纪念,我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张老爹再次回答道。
“那还等什么,咱们快回去打开看一看吧!”三徒弟闻言也十分兴奋的道,这可是皇帝送的礼物,想来应该不会太差。
大徒弟和二徒弟也同样十分好奇,当即拉着张老爹就往住的营地走,他们这些工匠干完活后,就被召集到车站这边,因为人数太多,所以只能住在帐篷里,不过条件并不差,平时的一日三餐都有人负责。
张老爹师徒四人回到住的帐篷,三徒弟也迫不及待的把两个盒子解开,二徒弟抢过下面的纸盒子,打开后这才发现,里面竟然是盒子点心。
“只是一盒点心?”二徒弟也有些失望的道,虽然点心散发出来的香味十分诱人,但还是和他的期望差了一点。
张老爹看到点心却十分开心的道:“陛下还真是有心了,这点心我们上车的时候就吃了,当时我还想着给你们留点带回去,但因为太好吃了,结果一不小心就吃光了,你们快尝尝!”
三个徒弟闻言也全都伸手抓了一把点心就往嘴里塞,果然发现香甜无比,比他们以前吃过的点心都要好吃,这让他们也感觉师父这趟果然没有白去。
不过三个徒弟都很懂事,一盒点心吃了一点就被合上,因为他们要带回去给师娘和几个师妹尝一尝,而这时张老爹也把那个精巧的木盒子拿了过来。
第623章 朱棣的信
张老爹小心翼翼的将盒子上的绸带打开,然后掀开了盖子,结果发现盒子里竟然放着一个精巧的蒸汽机车,确切的说应该是个模型,但做工极其精巧,几乎与他们之前乘坐的蒸汽机车没什么两样。
“好精巧的车子!”三徒弟手疾眼快,这时也抢先拿起盒子里的车子,结果发现车子的轮子竟然还可以转动,这也让他大呼惊奇。
“让我看看!”二徒弟这时一把抢过来,结果他也感觉手中一沉,随即就惊讶的叫道,“师父,这东西好像是铜的吧,毕竟铁的可没这么重?”
张老爹也怕徒弟抢坏了,当即伸手接过车子的模型掂量了一下,他是老铁匠了,金属的材质在他手上一掂量,立马就能感受出差别来。
“重量像铜,但好像更重一点!”张老爹说着低头仔细打量了一上车子的材质,发现使用的金属白亮,并不像纯铜,于是他也很快判断出,“这铜里应该加了另的东西,所以颜色才会这么白亮,仔细观察才能看出一点泛黄。”
张老爹的话也让三个徒弟凑近了观察,果然发现车子的材质很不一般,白中透亮,看起来像是白银,但却比白银更亮一些,而且也比银要坚硬的多。
“师父,铜里加锡是青铜,这东西重量像铜,你觉得里面加了什么?”一直没有开口的大徒弟这时也好奇的问道。
“这东西比铜重,说明里面加的东西应该也比铜重,平时能见到比铜重的东西,也就是白银和黄金了,这东西看起来又像白银,该不会真的加了白银吧?”张老爹说到这里又掂量了一下这个车子模型的重量,发现最少也有三四斤重。
“师父,这么重的东西,如果真的是白银的话,那岂不是值老鼻子钱了?”三徒弟闻言也瞪大眼睛问道。
“笨蛋,刚才师父不是说了么,这东西主要是铜,里面可能加了白银,并不是纯银。”二徒弟拍了三徒弟一巴掌道。
“铜也值钱啊,这么大一块铜,化了也能铸不少铜钱呢!”三徒弟再次兴奋的道。
“老三你可真会捡芝麻掉西瓜,这个车子铸造的这么精巧,光是为这份工艺,就比这些铜要值钱,更何况这还是陛下赏赐给师父的,要是我,无论别人出多高的价我都不会卖!”大徒弟这时也对三徒弟笑道。
“说的不错,等下把这东西藏到祖师爷的牌位后面,就当咱们的传家宝了,以后你们三个的技艺谁最精湛,这份传家宝就给谁!”张老爹大手一挥做出决定道。
张老爹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正是他的这个决定,使得在几百年后,张氏家族保存完好的火车首次试航的纪念品,被拍卖出几千万明元的天价,成为历史上单价最高的纪念品之一。
与此同时,李节也拿着自己的纪念品回到家中,火车首航的纪念品其实分为三个等级,最普通的就是铜银合金制造而成的火车模型,主要是发放给民夫和工匠们,好一点的则是铜金合金铸造的火车模型,比如他手里的这种。
而最高等的只有一份,就是纯金打造的火车模型,只送给朱允熥,被他带到宫中收藏,而且他的那个业精于勤模型不但轮子能动,各个部件也能拆下来,简直就是个微型的蒸汽机车,如果不是造价实在太高,李节也想给自己造一个。
“爹爹,你带什么礼物回来了?”李节刚进内宅,就见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飞奔而来,正是他的儿子李重贺,小名丸子,而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小跟屁虫,全都是女孩,其中一个是他和朱玉宁的小女儿,另一个则是和朱雪晴生的女儿。
“给,和妹妹一起玩去吧,别玩坏了!”李节直接把礼物丢给儿子道,纪念品里有点心又有玩具,刚好给孩子做礼物。
丸子接过礼物兴奋的高呼一声,然后抱着礼物就往里面跑去,两个丫头也不理李节,跟着丸子后面扭头就跑,边跑还边“咯咯~咯咯~”的叫个不停,后面的侍女也紧紧的跟着,生怕她们摔了。
看着跑远的三个孩子,李节也不禁会心一笑,随着自己娶妻生子之后,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属于这个时代了,至于上一辈子的事,则被他当做一个比较长远的梦境。
天已经黑了,李节虽然已经在火车上吃过晚饭了,但朱玉宁还是让人准备了宵夜,所以当李节回到内宅时,朱玉宁也立刻让人把宵夜送来,然后夫妻二人边吃边聊。
“夫君,这次蒸汽机车的事也忙完了,接下来是不是能休息一段时间了?”朱玉宁看着李节有些消瘦的脸庞也不禁心疼的问道。
这段时间李节可是没一刻清闲,之前去了南京办案,而且回来的路上又遇到袭击,让她担心的寝食难安,好不容易回到京城,又忙于处理蒸汽机车的事,有时就睡在铁路那边,一连几天都不回家。
“娘子放心吧,这件事忙完我也没其它的事情了,所以接下来就呆在家里陪着你们,哪也不去了!”李节当即保证道,他这段时间的确有些疏忽对家庭的照顾了,虽然之前从南京回来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还是无法弥补对朱玉宁她们的亏欠。
“这话可是夫君你自己说的,到时可不要食言!”朱玉宁也十分高兴的给李节夹了一筷子菜道,家里的孩子都还小,特别是小女儿,因为李节老是不在家,结果孩子都快不认识他这个当爹的了。
“对了,今天四叔那边送信来了,我把书信放在你书房了,等下不要忘了看信。”朱玉宁忽然又想到一件事,于是随口提醒道。
朱棣虽然在高丽,但与李节却经常保持联系,两人间的书信往来也十分频繁,几乎十天半月就会有一封信送到,偶尔还会送一些海外的特产,所以朱玉宁也都习惯了。
李节也并没有在意,当即吃完饭后,就独自来到书信,果然在书案上看到一封朱棣的信,而当他打开书信看了一眼后,却很快皱起了眉头。
第624章 利益冲突
书房之中,李节皱着眉头坐在书案后面,手指无意识的在桌面上敲击着,而在他面前的桌面上,则摆放着一封朱棣写给他的信。
本来李节以为这只是一封平常的书信,可是打开后才发现,朱棣竟然给他出了一个难题。
之前从南京回北京的路上时,蓝玉就曾经和李节提到过一件事,就是朱棣想要仿照武学,建造一所专门用来培养海军将领的学校,毕竟他现在的重心转移到海洋上,手下对海军人才需求很大,所以他才会萌发出这个想法。
不过朱棣现在也面临着一个困难,就是没有办学的经验,而且他在高丽人材稀少,也缺少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才想请朱允熥帮忙,毕竟武学的经验是现成的,大明也不缺人才,只要朱允熥点头,就可以帮朱棣很快建立起来这所海军将领的学校。
但现在朱允熥明显对朱棣的这个提议产生了犹豫,甚至之前就召蓝玉他们入宫商议,最终也没有商议出一个结果来,估计朱棣那边也是等了好久没有等到消息,所以才给李节写信,想让他在这件事上帮帮忙。
从李节的本心来说,他是十分希望看到这所专门培养海军将领的学校的,甚至在他想来,这所学校不能只局限于培养海军将领,另外还可以开设专门的航海课程,培养更多的航海人才,推动大明的航海事业进行下去。
另外李节还知道,就在遥远的西方,葡萄牙阿维什王朝的创立者若昂一世,这个人是个极为了不起的统治者,他不但平息了国内的动乱,而且还开始向海洋进军。
若昂一世最为著名的举动,就是与他的儿子亨利一世一起,创建了一所专门的航海学校,为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可以说正是从若昂了世父子开始,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才正式开启了帷幕。
所以大明这边绝对不能落后,武学已经显露出它专业学校的威力,而一座航海学校也早就该提上日程,哪怕朱棣不说,李节也要向朱允熥提议,只是现在掺杂了朱棣,反而使得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朱允熥的身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现在是大明的统治者,自然一切都要从统治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点他还是做的十分合格的。
也正是因为身份上的转变,所以朱允熥对有些事情的看法已经与李节不同,比如像海军学校这件事,李节首先考虑的,是这件事对华夏整个民族的影响,可以说站在民族的高度,这件事绝对有益无害。
但对于朱允熥这个皇帝来说却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他首先考虑的是,这件事对大明这个国家的影响,虽然朱棣是他的四叔,两人在以前的感情也不错,但私人的感情却无法掩盖这件事上的利益分歧。
对于朱允熥来说,朱棣可以说是势力最大的藩王了,无论是倭国的朱樉,还是安南的朱桢,在实力上都无法与朱棣相比。
另外最重要的是,朱棣所在的高丽,距离北京城实在太近了,如果朱棣能打败大明的海军,他甚至可以从太津港登陆,直捣北京城,到时朱允熥恐怕想逃跑都来不及。
当然现在朱棣的海军实力还比较弱,至少无法与大明的海军相比,所以对大明的威胁还很有限,但如果开设了海军学校,朱棣的海军实力肯定会出现一个飞跃,甚至超过大明的海军。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它人安睡”,朱允熥也是皇帝,自然也受不了北京城附近就有一个威胁自己的势力,所以他才不愿意帮朱棣建立海军学校。
对于朱允熥的选择,李节也十分理解,甚至如果是他坐在朱允熥的位置上,恐怕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所以李节在看到朱棣的这封信时,才会如此的为难,因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朱允熥?
“这可怎么办,难道就这么放弃建造海军学校的想法?”李节沉思良久终于低声自语道,但话一出口,他就露出不甘的神色。
现在无论是大海还是高丽、安南、倭国,都急需大量的航海人才,而现在的航海,却还是靠着师徒相传这种落后的方式培养人才,不但经验分散,而且培养出的人才数量也稀少,完全无法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建议航海的专业学校,像培养武将那样,培养出一批批的专业人才,才能弥补这个缺口,所以航海学校的事必须要提上日程。
“航海学校肯定要建,但允熥那边的猜疑也要打消,难道唯一的办法就是排除掉四叔,由朝廷单独建造学校?”李节这时再次自语道。
本来如果没有朱棣的参与,航海学校倒也没那么困难,只需要朱允熥点头就行了,所以现在有个办法,就是把朱棣踢掉,由朝廷自己出力办学,这样培养出的人才都为大明所用,朱允熥自然也不用担心了。
但这也会出现一个问题,毕竟航海学校的想法是由朱棣提出来的,如果现在将他踢掉,肯定会让朱棣心生不满,同时也会让朱棣明白,朱允熥已经对他产生了忌惮。
如果真到了这一步,那情况恐怕会更加糟糕,本来朱棣对朱允熥可能并没有其它的想法,但如果他这么一搞,肯定会引发朱棣的怨恨,到时不但会影响到叔侄两人的感情,同时也会影响到大明与高丽之间的交往,要知道在帝制时代,一个统治者的个人感情也能影响到国家的走向。
“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能走到这一步啊!”李节最后也苦恼的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书房外有人敲门,随即门被推开,朱雪晴迈步走了进来,她看到皱眉紧锁的李节也不由得笑着问道:“姐夫你不是刚把铁路修好吗,正是轻松的时候,怎么现在又皱起眉头了?”
第625章 朱雪晴的提醒
朱雪晴微笑着走进来,她在李节家里的身份很特殊,虽然没有任何的名分,但却和李节有了一个女儿,这件事当然也瞒不过外人,所以外界有不少关于她的流言蜚语,但朱雪晴却丝毫不在乎。
朱玉宁也早就默许了李节和朱雪晴的关系,事实上大明的驸马虽然禁止纳妾,但男人可没那么老实,而且身为驸马,他们想要在外面养女人简直太容易了,甚至有些还喜欢流连青楼,有些几个月都不去看公主一次。
据朱玉宁所知,自己的那些姑母们,有不少都是独守空房,所以相比之下,李节已经算是相当的洁自好了,与其让他在外面找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还不如成全他和朱雪晴。
对于朱雪晴的事,朱允熥那边也知道,只是连姐姐朱玉宁都默许了,他这个做弟弟的也就懒得管李节家中的这些糊涂账了,更何况身为男人,他也更能理解李节,别的不说,他后宫中的女人可都是数都数不过来。
“雪晴你怎么来了?”李节看到朱雪晴也站了起来,现在朱雪晴掌管着银行,除了北京与太津外,银行也已经将分行开到了开封、太原等地,甚至今年可能就要在南方也开设银行。
“姐姐都让人准备好热水让你洗澡了,结果你来书房一直没有出来,所以我就来看看。”朱雪晴走到李节身边,探头看了一下李节手中的书信,以她的聪慧,当然也猜到这封书信应该是李节一直呆在书房的原因。
李节也没有隐瞒,只见他苦笑着把信递给朱雪晴道:“四叔写的信,说是想建一所专门培养海军将领的学校,想要得到朝廷的帮助,我也正为这件事为难呢。”
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