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驸马 >

第288章

我要做驸马-第288章

小说: 我要做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让张老爹没想到的是,三徒弟却忽然把签子双手递给他道:“师父给您,您去坐车吧!”


第620章 首航(下)
  张老爹没有抽中上车的签,但最终却还是登上了车子,因为他的三徒弟抽中了签,却十分孝顺的把上车的机会让给张老爹,本来张老爹想推辞,但却架不住三个徒弟一起劝,最终还是收下了徒弟的好意。
  上车是认签不认人,所有抽中上车的工匠集中在一起,然后上了后面的车厢。
  因为是第一次行驶,所以火车悬挂的车厢并不多,一共只有六节车厢,其中最前面的当然是朱允熥的车厢,然后是保护他的禁卫占据了第二节 车厢,毕竟身为皇帝,无论去哪里都要做足安保事宜,更何况朱允熥曾经在太津遇到过刺杀,所以更不能大意。


第三节 车厢则是文武百官,而且还都是四品以上的要员,低于四品根本没资格上车。参与修建铁路的官员占据了第四节,第五节就是工匠,至于第六节,主要是民夫,但为了活跃气氛,李节还特意让人从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中抽出十几个幸运者一起上车。
  从头到尾的铁路修建,张老爹几乎都参与了,甚至他还几次目睹蒸汽机车喷着黑烟从铁路上跑过,但却从来没有登上过车子,对于这座如同怪兽般的蒸汽机车,他也一直心存敬畏,毕竟这么大的车子竟然能跑起来,在他看来简直不敢想像。
  所以张老爹在上车时,心中也颇为忐忑,猜测着车上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形?甚至旁边还有几个工匠在小声的议论着,这车上一共养了多少牛马,毕竟光靠人力可拉不到这铁家伙。
  就在众位工匠的猜测声中,他们也终于登上了蒸汽机车,不过当进到车里才发现,之前的猜测完全不靠谱,车厢里根本没有任何的牛马,只是摆放着一排排的桌椅,桌椅上还包着厚布,车厢的窗子全都镶嵌着大块的玻璃,旁边还有窗帘,看起来十分的干净整洁。
  工匠们都是大老粗,看着整洁干净的车厢,一时间竟然有点不敢上前,更没人敢坐,不过这时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走过来,引领着张老爹他们坐到位子上。
  直到这时张老爹才发现,车厢里的桌椅都是固定在地面上,这样车子在颠簸时,也不用担心摔倒,特别是当张老爹他们坐下后,刚才那个年轻人竟然推着小车走到车厢里,给他们每人倒茶,并且分发了点心。
  在张老爹他们看来,这可是贵族老爷才该有的享受,所以一个个也都是受宠若惊,不过表面上却还是要装出一副淡定的模样,毕竟不能被人看扁了。
  茶是好茶,至少比张老爹平时喝的茶砖好喝好了,点心也十分的香甜,张老爹本来想给三个徒弟留几块,但不知不觉中却被他给吃光了,这让他也有些懊恼自己为什么这么嘴馋?
  不过就在这时,车厢忽然微微一颤,这让所有人都是一惊,当即坐直了身子,喝茶吃点心的人也全都停了下来,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打量着四周。
  紧接着车子又是一颤,随即就听到前面的车头发出一声嘹亮的汽笛声,紧接着车子往前一顿,然后缓缓的开动起来。
  张老爹以前坐过牛车、驴车,甚至有一次被征调去干活,因为时间太紧,朝廷还给他们安排了马车,那也是他唯一一次坐马车,毕竟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马匹实在是太过昂贵了。
  不过张老爹现在却感觉到,无论以前坐过什么车子,都无法与脚下的这辆铁车相比,车子在开动起来后,很快就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而且声音越来越密集,车子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点从窗外飞速向后倒退的景色就可以看出来。
  “跑……跑起来了!”这时有人终于忍不住发出惊叹的叫声,其它人纷纷凑到窗前,打量着外面飞速后退的景色,特别是外面还有不少的百姓围观,这时也对车厢中的他们露出羡慕的神色。
  张老爹也兴奋的趴在窗前,看着外面夹道欢送的百姓,甚至他在人群中还看到了自己的三个徒弟,其中最小的徒弟也看到了他,更是兴奋的跟着车子跑了好一会儿,最后被甩出去好远才停了下来。
  “这速度好像比马车还要快啊!”张老爹这时也不由得感慨道。
  “差不多,之前这铁家伙跑起来时,我见有几个官老爷在旁边驾车和它比速度,当时谁都没赢!”这时旁边一个年轻的工匠兴奋的插嘴道。
  “对对对,我也看见了,两匹马拉的车子和这铁家伙比,结果愣是没赢它!”旁边又有一个年轻的工匠插嘴道。
  “马车没跑赢那就是输了!”这时张老爷笑呵呵的开口道,他毕竟年纪大一些,经验也更丰富。
  “为什么?”两个年轻工匠十分不解的问道。
  “笨啊!”没等张老爹开口,只见后排一个老匠人站起来教训道,“你们两个也不想想,马跑的再快,那也是个畜生,跑的时间长了,总归会体力不支,到时速度肯定会慢下来。”
  不过老匠人的话却引起了两个年轻工匠的不满,只见其中一个不服气的叫道:“马会累我当然知道,但你怎么知道这铁家伙不会累?说不定他比马累的更快呢,毕竟这玩意全身是铁,可比马车重太多了!”
  张老爹他们这边的讨论也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这时有人站起来冲着年轻工匠嘿嘿一笑道:“这你可就说错了,据我所知,这铁家伙跑起来还真不会累,甚至能跑几天几夜都不用吃饭睡觉!”
  “吹牛,就算是神仙,恐怕也有累的时候,这铁家伙跑这么快,又拉着这么多人,怎么会不感到累?”另一个年轻的工匠一脸不信的叫道,他的话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赞同,毕竟他的话也更合乎常理。
  只见站起来的人对年轻工匠的话却是不屑一顾的道:“年纪不大口气不小,我来问你,你可知道这车子是靠什么跑起来的吗?”


第621章 钢铁
  车厢里有人问出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那就是这么重的车子,到底是靠什么跑起来的?所以这个问题,也让车厢的所有人都看向说话的人。
  而被问的年轻人则是涨红了脸,最后恼羞成怒的道:“那你倒是说说看,这东西是靠什么跑起来的?”
  “嘿嘿,这你可问对人了,不怕告诉你们,我师兄以前是工部大匠,后来又被调去求真书院帮忙,这台蒸汽机车的建造,他从头到尾都参与了!”只见说话的人得意洋洋的回答道,他能一口叫对蒸汽机车的名字,的确比其它从强多了。
  “这位兄弟就不要卖关子了,你快告诉我们,这铁家伙到底是怎么跑起来的?”这时张老爹也忍不住高声问道,他做了大半辈子铁匠,自然也能看出脚下这辆车子的技术含量,别的不说,光是一些外露的零件,他自问就打不出来。
  “就是,兄弟你快说吧!”这时也有其它人市场催促着,引得其它人也连连附和。
  看到众人渴求的目光,说话的人也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接着这才开口道:“好吧,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那我就直说了,咱们坐的这辆车名叫蒸汽机车,因为它就是靠蒸汽机带动。”
  “蒸汽机?”有人闻言疑惑的自语道,“我只听说过织布机、投石机,这蒸汽机是什么机?”
  “就是啊,这又是蒸又是汽的,我怎么听着像是蒸馒头啊?”这时又有人疑惑的道。
  “嘿嘿,这点你们还真猜对了,蒸汽机虽然不是蒸馒头用的,但它的确需要架锅烧水,然后用水蒸出的汽带动车子跑起来,所以这蒸汽机车只要足够的煤和水,就可以一直跑下去,永远不会觉得累!”说话的人也终于揭开了谜底道。
  然而他的话却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因为用蒸汽带动这么沉重的车子,怎么听都有些不靠谱,当然这也不能怪这些工匠没见识,对于没学过物理的人来说,用蒸汽带去机械转动的确违背了人的直觉。
  面对其它人的质疑,说话的人却是一脸不屑的回敬道:“爱信不信,这些可都是我师兄亲口告诉我的,另外实话告诉你们,这车子可是当朝驸马亲自设计的,求真书院的院长和一些老先生花费了好几年才造好,你们要是不信,去前面问一下驸马就知道了!”
  得知这辆蒸汽机车竟然是驸马李节亲自设计的,这让不少人也终于露出了信服的表情,毕竟李节的大名可是无人不知,他设计的热汽球甚至能把人带上天,更别说区区在地上跑的车子了。
  类似的对话也在其它几个车厢中上演,就连最前面的朱允熥,这时也在兴奋的向李节询问个不停,虽然他比其它人更加了解蒸汽机车,但第一次乘坐上这种车子,依然让他压抑不住心中的兴奋。
  “姐夫,这蒸汽机车的速度不比奔马慢,那岂不是说,咱们在下午就能到达太津?”朱允熥这时再次兴奋的问道。
  “差不多,北京到太津有三百里左右,以前骑马也要跑上一天,主要是马匹的耐力有限,速度会渐渐的变慢,除非中途换马,这样以最快的速度来计算,也要骑上大半天,而我们的蒸汽机车可以一直保持最高速度,所以大半天也就能到太津。”李节大概计算了一下道。
  “那以后是不是也能保持这个速度?”朱允熥这时再次兴奋的追问道。
  他们这次出行,因为是首次出行,所以火车根本没有满载,毕竟一共才六节车厢,而且坐的人也不是很多,日后实际运行时,火车肯定会拉更多的车厢,而且上面也会装满了货物和人,所以速度肯定比现在要慢。
  “不好说,不过刚开始肯定会比现在慢一些,不过蒸汽机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另外蒸汽机的效率也有待提升,所以日后的蒸汽机车很可能会再次提速。”李节想了想这才回答道。
  虽然后世的蒸汽火车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据李节所知,后世的蒸汽火车速度甚至能达到八十公里每小时,也就是说从北京到天津,不过两个小时就能到达,四个小时就是一个来回,比他们现在可快太多了。
  至于后来的内燃机火车,以及更先进的高铁和磁悬浮,那就更不必说了,可惜现在的条件有限,就算搞出内燃机,也没有石油,不过电力倒是可以考虑一下,毕竟发电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至少比开采石油要容易一些。
  “大半天就能到太津,如果从北京修一条到南京的铁路,岂不是说七八天就能到达南京?”朱允熥再次兴奋的一拍大腿道。
  放在后世,如果一个人听说自己要坐七八天的火车,肯定会感到无比的绝望,毕竟一个星期都要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简直比坐牢还要难受。
  但是对于大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用七八天时间就能从北京到南京,简直就是飞一般的速度,毕竟平时想要从北京去南京,最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还要忍受着舟车劳顿,体弱的人恐怕在路上就要累得病倒了。
  “陛下,现在想把铁路修到南京去实在太早了,别的不说,光是黄河和长江这两条天险就没办法跨越过去啊。”李节无奈的提醒道,现在桥梁技术可不怎么样,别说长江了,连黄河上都没有一座真正的桥梁,顶多就是用浮桥来连接河两岸,总不能让火车也从浮桥上过吧?
  李节的话也像是一盆冷水似的,一下子把朱允熥给浇醒了,随即他也不禁扼腕叹息道:“我竟然忘了地面上还有河流湖泊这件事,这倒是个大问题,总不能因为这些河流阻挡,就不修铁路了吧?”
  “陛下放心吧,河流上也可以修桥的,当然一般的桥可禁不住蒸汽机车的重量,必须要用钢铁水泥修建桥梁,咱们大明的钢铁产量还不足啊,所以日后朝廷也一定要重视这方面。”
  李节也顺便给朱允熥再次提了个醒,让他重视钢铁的问题,毕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钢铁产量是最直观的国力体现。


第622章 礼物
  下午时间,蒸汽机车也终于抵达了太津,这边的车站也早就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当看到蒸汽机车轰隆隆的开进来时,围观的百姓也不禁惊叹连连,更有不少人看傻了眼。
  蒸汽机车并没有在太津站停留太久,而是加了水和燃料后,就立刻再次启程回北京,毕竟这次朱允熥不是一个人出来的,而是文武重臣都在车上,他们可不能离开京城太久。
  另外这是蒸汽机车的首次运行,同样也需要测试一下机车的性能,以及铁路的路面情况,所以来回两条铁轨都需要测试到,以便更好的了解车子和铁路的情况,为此郭正林和解缙他们都带人呆在车头的位置,一路上都在记录着各种情况。
  等到夜里将近两更天的时候,蒸汽机车也终于回到了北京车站,虽然天已经黑了,但车站外依然围满了人,有些是从早上守到现在,有些则是之前没听到消息,白天才赶了过来。
  因为天已经黑了,蒸汽机车“轰隆隆”的开了过来,特别是车头的烟囱上向外喷着火光,看起来更像是一头喷火的巨龙一般,有些半路赶来的百姓也吓的不轻,那些早上已经目送着蒸汽机车离站的百姓,这时也满是优越感的看着那些惊恐的百姓。
  张老爹探着头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满脸都是激动的神色,他以前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竟然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可以在北京城和太津之间走个来回。
  想当初张老爹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太津干活,用一双脚板足足走了五天,才从北京走到了太津,回来的时候又走了五天,如果当时有人告诉他,日后他能在一天内从北京到太津间走个来回,恐怕他会认为这个人肯定是个疯子。
  蒸汽机车进站后缓缓的停下,车厢里的工匠也全都站了起来,不过这时只见那个年轻人又走了进来,这时工匠们也都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车上的伙计,专门为客人服务,今天他们在车上吃的午饭和晚饭,都是由这个年轻人送过来,甚至想要喝水,也只需要和这个年轻人说一声就行。
  只见年轻人进来清了清嗓子,然后这才高声道:“各位客人请稍等片刻,陛下和前面的各位大人正在下车,另外陛下也给各位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做为这次你们参加蒸汽机车首航的纪念!”
  年轻人说完转身出去,很快就推出一辆车子,车上堆放着高高的礼盒,然后一人发了一份,这让在座的工匠也再次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张老爹也很快拿到了自己的礼物,这份礼物有两个,下面是个大一点的纸盒子,上面则是一个小点的木盒子。
  这份礼物虽然是打着朱允熥的名义送的,但朱允熥肯定不会想到这种小事,事实上这些礼物同样也是李节让人准备的,毕竟这么有意义的事,当然也要给参与者留下一些念想。
  无论是纸盒子还是木盒子,都十分的精巧,而且外面还用丝绸带子绑着,可以十分方便的提起来。
  而在拿到手的那一刻,张老爹就恨不得立刻打看,毕竟他活了大半辈子,也是第一次收到别人送的礼物,更何况这还是皇帝陛下送的,自然更让他好奇盒子里的东西。
  不过盒子绑着丝带,而且他们马上就要下车了,这时打开也不方便拿,而且在众目睽睽之下,张老爹也不好意思立刻打开礼物,这样显得自己太猴急了。
  其实车厢里的不少人都和张老爹一样的想法,所以这时虽然抱着盒子,但却没有一个人打开,而他们也没有等太久,等到前面的朱允熥等人下车后,他们的车门也被打开,然后年轻人招呼着他们一个个下了车。
  张老爹抱着礼物走下车,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站着的三个徒弟,其中大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