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如何破城?
渔阳可不是什么小破城,可以跃马城头。作为之前与乌桓交际与相互抗衡的北方重城,渔阳不论是城墙还是护城河都是非常标准的防御性大城。
关羽攻不进去。
颜良打不出来。
一直就这么耗着,整整耗了半年有余。
这对双方的后勤补给能力来说,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还好中间赶上了一次秋收。
只是相对来说关羽军团就要比困在城里的颜良好过多了。
本来曹洪在渔阳各县经营了大半年,结果成熟的庄稼全让城外的汉军给收了。
况且,蒙州大草原早已被沮授经营得草美牛羊肥了。也就是说关羽军团的粮草根本没有问题,至少羊肉管够,马料管够。
而颜良军团相对来说就差了许多了。
幽州地盘其实也是曹操新得之地,远离战火不久,根本就算不上有多好的恢复。
现在曹操三处开战,对于连年争战,手无余粮的曹操来说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颜良的供计,只能靠幽冀二州的库存和对大户人家的盘剥了。
安乐,位于渔阳城西南二十里外,是颜良大军身后最佳的屯粮之地。城东有沽水隔之。
关羽大军久攻渔阳不下,派张辽挥师南下先后攻占了狐奴、潞县。安乐粮仓便暴露在汉军眼前。
攻其必救!
庞统坐镇军中,自然计谋百出。
董昭和曹休亦非庸才,见招拆招,力保城池不失。
一时间双方斗得不亦乐乎。
为保粮仓无忧,颜良派曹纯、宋宪领兵两万严防死守。
张辽隔水相望,却也无可奈何。
为保粮道安全,颜良令人放弃了涉沽水过河的最近路线,令运粮大军沿沽水以西北上,从渔阳城西门修桥横跨沽水而直达城中。
()
第444章 宿命追随之关羽vs周仓
颜良在董昭、曹休的辅佐下见招拆招,从容应对关羽、庞统的各种计谋。
也让战争陷入未知的无尽相持之中。
攻出去,曹魏军队完全不是刘汉大军的对手,这已是多次试验后曹营上下一致认同的结论。
攻不出去,那便只能固守,董昭提议,只要守到大雪封山时,关羽军团供给困难,便不得不退兵。那么,曹魏大军便可获得几个月的缓冲时期。
有时间,亦或可以向曹操请派部分援军。
当然,这一切,都在庞统的计划之中。
从兵围渔阳到隔水威胁安乐,引蛇出洞、声东击西……各种明面上的计策,其实只为了最终的目的诱斩颜良!
在一切都看似平静的表面下,还有究极狠招埋藏在深处。
纵然关羽军团步兵不多,但刘汉大军的攻城器械却很选进。除去临水的两门,东南北三门均有大量的投石车、千钧神弩等攻城器械在给渔阳城选成破坏。 首发
颜良也不是没试过派人下城试图破坏这些器械,但只要城门一开,关羽手中那优良的骑兵便瞬间冲出军阵给魏兵以迎头痛击。
时间长了,投石车的石料供给跟不上了,关羽便改为三天攻一次城,另外两天去集石料。
再后来变成了五天攻一次。
慢慢的,颜良也就习惯了。打吧打吧,反正你也打不进来,等你打完我再修就是。反而是汉军为渔阳城内送去许多防御用的擂石。
但是,关羽军团却没有停止这种看起来毫无意义的进攻。
每隔五天的攻城,总是按时提醒城中的守军:战争,依然在持续进行中……
明明知道汉军就是一如既往地试探性攻击,可颜良大军依然不得不严阵以侍。
谁知道啥时候一个疏忽,便让汉军攻上了城头?
看起来,双方均无破敌良策!
其实,一直都是关羽、宠统在挖坑,颜良、董昭在被动填坑。
所以,当颜良接到探子来报,关羽亲率五千精骑出现在沽水以西的粮道上时,颜良吓得一身冷汗。
颜良当然不信关羽有那个兵力四面围城,但是让他心惊的是沽水西岸是渔阳城最后的退路,也是渔阳城的补给要道。
其他几面可以死守不出,可这西边不行呀!关羽都不用咋地,守在桥头便东断退路,西截粮道了。
不行,必须得战!
不但要战,还必须要胜!
不把关羽赶回沽水以东,颜良寝食难安。
事实上,整个渔阳战事,任他庞统诡机百出,颜良在董昭、曹休的协助下都算应对从容。
只是董昭、曹休也没算到关羽会那么悄无生息地就渡过了沽水。
天气在渐渐变冷。
北地的冬天总是来得更早一些。
天寒并不一定会地洞,但天寒却一定会影响河流的水位。
早在设计这一连串记谋时,庞统就将气候带来的变化算计在内了。
渔阳城东、南、北三面的惯性进攻,也是记谋的一部分。为的就是让城内的魏军麻痹,形成惯性思维,以致麻木。
三四个月日复一复的进攻、防御、破坏、修复,再进攻、再防御、再破坏、再修复……
别说是士兵,就是颜良、曹休、董昭等身经百战之将一样会麻木。
关羽帅旗高挂营中,谁又会注意他早已离营而去?
十余万人的大军中少了五千骑,谁又会在意?何况这些骑兵本就不参与攻城。
关羽早在半月前就离开了大营,领精骑五千往北而去了。
十月的渔阳虽还未下雪结冰,但沽水上游的白山山顶早已是白雪皑皑,冰冻尺余。上游的水源就减少了许多,这么一样中下游的水位就降低了许多,河床都已大面积地裸露出来。
关羽领五千精骑踏马涉水而过,沽水之浅仅没马踝。
随行的副将是在草原多年的周仓。
周仓天生一双飞毛腿,从黄巾起便是靠着奇快的速度和天生勇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步兵将领。跟随刘琦以后,很长时间内他都是以刘琦近侍的身份存在的,就算最后到野战部队参战都是以步将的身份而存在的。
但是,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藏在心底的目标和追求。
周仓崇拜关羽!
虽然他自己的身份在刘琦军中已是元老级的存在。纵然无法与关羽、典韦、高顺、赵云这些当世名将相提并论,纵然无法与后来的太史慈、张辽、徐晃、黄忠、马超、甘宁等虎将争锋,但不得不承认在刘琦心中他拥有与关、典、高、赵同等重要的地位。
他军、官位都不高,主要是因为他文化水平不高,参加的战斗也不多。
但是这都阻止不了他那颗立功心切的心。
是的,虽然他非常清楚自己一生都不可能达到关羽的高度,但并不防碍他崇拜关羽无双的武艺和高绝的统兵才能,还有那义薄云天的忠心。无法成为统帅,但他可以学得关羽的忠勇。
在草原的许多日夜里,他摒弃了自己善于奔跑的优势,在妻子的帮助下开始学习骑术。
多少次从马背跌倒,摔得伤痕累累,又一次次爬起。只为自己能有机会重新进入一线部队,重返战场。就算不能再跟随在刘琦身边,也至少有机会策马立于关羽赵云高顺这帮老兄弟身边。
哪怕身为马前卒!
所以,当他再遇上东征的刘琦时,宁愿舍弃妻儿,宁愿放弃安逸的生活和刘琦给予他的地位,也要追随刘琦东进。
刘琦当然明白这个老兄弟的心思,但他同时也非常清楚无论周仓如何进步,也无法达到一军统帅的高度。所以他无法带周仓远征东瀛。
但作为后世来魂,刘琦还是非常乐意见到关羽vs周仓这个组合的。
事实上周仓也并未让关羽失望。
从西征之战开始以来,不论马战步战,周仓每每身先士卒,一把大刀舞得令敌人闻风丧胆。完美的诠释了“急先锋”的定义。
张辽的定义是帅材,迟早会独自统军,之前在自己手下成长起来的太史慈、徐晃等人都已然领军远征了,张辽势必也不会等得太久。
自己的儿子关平被诸葛亮看重,一直带在身边培养,听说已经非常优秀。
而自己身边确实少了一个可以上马可为先锋,下马可为副将的角色。
周仓,便是主公刘琦送给关羽的最佳拍挡。
于是,周仓便成了关羽身边最亲近的人。
但是不再是扛刀的那位。
本来就是老兄弟,又加上周仓的骁勇忠诚,很多事关羽也愿意让周仓去做。
第445章 颜良点兵
孤军犯险,关羽也没托大到一个将领也不带的地步。自己虽然也对自己的武艺很有信心,但这是战场,对面的颜良也是成名已久的当世名将。更何况还有曹洪、曹纯等人!
所以,带上副将周仓是必要的。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决定,还是军师庞统的强烈要求。
五千人马贮立在沽水水以西,与渔阳城隔水相望。人虽不多,却如梗在喉。不拔出来,让城内的将士吃不好,睡不香。
颜良在指挥大厅里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如坐针毡。
曹洪率先发言,作为跟随曹操十多年的老人,本已是一方统帅的他,脾气却依然火爆:“区区五千骑兵,何足惧也?请将军给我五千虎豹骑,某定将那关羽斩于马下。”
颜良摇摇头,如果关羽那么好对付,他们就不会以优势兵力下还做人家困在渔阳城里压着打了:“子廉将军勇气可嘉,可关羽名声在外,世之虎将,不可力敌也。”
曹洪很是不满颜良区区一个降将还位居他之上,问题是颜良来了也没改变丝毫战场受困的劣势,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了。听到颜良涨他人士气,而灭自己威风,不由得邪火上扬,嗔的一声站起来,怒视颜良。
“将军来渔阳,对那关羽处处忍让,却是为何?如今那厮断我粮道,阻我退路,你倒是说说我等固守渔阳还有何意义?”
颜良很尴尬,他本就作好了大家不服他的打算。只是曹操手下这群将领执行曹操的命令毫不打折,这么久以来也没人反对他。此时事态严重,曹洪上火责难,实则情有可原。
只是曹洪将的这一军,让颜良一时也无言以对。
还好董昭站出来劝解:“子廉这是作甚?将军召我等前来也是为了商讨破敌之策,汝如此胡闹,如何商议?”
颜良借势化解尴尬:“军师误怪子廉,形势严峻,子廉上火情有可原。”
“哼!”曹洪看了看董昭,又白了一眼颜良,愤愤地坐下。
董昭也不去管他,反而向曹休问道:“文烈,你如何看待关羽孤军深入我后方?”
曹休:“末将以为关羽已寻得渡沽水之法,恐越往后对渔阳越不利。我们宜尽快驱离这支队伍,并于沽水以西沿水设防。”
曹洪觉得曹休在支持他的论调一般:“你看,文烈一样赞同出城近战。”
颜良没吭声,作为统帅,淡定是必要品质。
董昭知道曹洪那有口无心的性格,完全忽视,与曹休继续讨论道:“文烈以为何人可败关羽?”
曹休看了看曹洪,又看了看颜良,摇摇头道:“魏王早年教我,匹夫虽勇,不足以惧!关羽声名显赫,实非我等能敌也。”
“哈哈……”董昭认可曹休所言,单以武力论,不论是颜良还是许褚,都很难以一已之力而胜过关羽。但是是战争,不是擂台比武。
“文烈以为我们该如何应对关羽这一路孤军?”
曹休:“军师早已成竹在胸,何必考校末学后生?”
“哦,嘿嘿嘿……”董昭笑得有些尴尬,却又真心认同曹休的眼界,不愧是曹操看重的人。
董昭转向颜良:“将军,以某之见,关羽大军兵围渔阳数月,各种攻城攻心之计层出不穷。然却始终没有拼死一战。”
颜良:“军师的意思是……有诈?”
“嗯,如果没有猜错,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麻痹我等,掩护关羽这一路孤军深入,以断我归路及粮道。”董昭点点头说道。
曹休若有所悟,但又有些疑惑:“关羽仅携带五千骑兵,他怎么敢以为他就能断了我十万大军的归路?未免也太托大了吧?”
董昭:“文烈可别小看这五千骑兵,若我所料不错,必是关羽手中精锐,其战斗力必不在我虎豹骑之下,且机动力极强,不论我们如何应对都恐难全其功也。”
颜良:“哦?军师何出此言?我也知关羽此军关系重大,必除不可!但我城中有大军十万可调度,且安乐尚有精兵两万,就算不能全歼关羽及其五千人马,至少把他赶回沽水以东还是可的吧?”
董昭:“问题就在于此啊,关羽以庞统为军师,此人足智多谋,我们都能想到,他怎会让关羽孤身犯险?”
曹休愰然大悟:“军师是说他们渡过沽水的恐怕不只这五千人马?”
董昭点点头:“恐怕正是如此!”
颜良:“那军师可有破敌之策?”
董昭摇摇头道:“时不我待,我们没有时间再去详探军情了。既然他关羽、庞统敢放出关羽作饵,咱们便吞下他!即便不能阵斩关羽,至少也要吞下他这五千精骑。”
颜良点点头,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众将听令!”
“哗!”以曹洪为首的魏军将领全部起身立于帐前,听候将令。曹洪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从不会把军令与个人观点搞首发
“曹洪听令!”
“末将在!”
“令你即刻点兵两万,既刻出城,抢占沽水大桥及沽水西北之地,以断关羽回逃之路。”
“诺!”
“韩猛!”
“末将在!”
“即刻点虎豹骑五千,随吾亲征,我们去会会这个曾经的并州第一大将!”
“末将领命!”
“军师,文烈!”
“请将军吩咐!”军中大事最终拍板权始终是一军统帅。
“渔阳城便拜托二位了,不驱离关羽,城池不容有失。”
曹休:“将军尽管放心前去讨伐关贼,刘军步兵不足,我等必保城池不失!”
“好!大家马上去准备吧,点好兵士即刻出城!”颜良。
“喏!”众将领命出营,点兵去了。
颜良也起身准备披挂出城,却被董昭拦住。
“将军稍后!”
“哦?军师有何事?”
董昭:“将军,某有一计,可助将军破敌!”
颜良:“军师有何良策,快请道来。”
董昭:“传令子和,起安乐五千虎豹骑沿粮道抄袭关羽后军,前后夹击,关羽必败!”
“可是,关羽与张辽把持东西要道,我们的消息很难传过去呀!”这么简单的前后夹击之策颜良岂会想不到,但是传令却是个大问题。
董昭笑笑:“将军放心,某自有妙计能将命令送达。请将军出城后,审时度势,适当拖延住关羽,待曹纯兵到,前后掩杀,一举灭之!”
颜良:“既如此,某当慎之,争取给这不败的红脸汉子送上一败。”
()
第445章 关羽vs颜良
北方的深秋,已有了冬的凛冽。
头顶着明晃晃的太阳,身子却在寒风颤抖。
战士与马匹呼出的白气连成一片薄薄的淡雾,只透露着一个字——冷。
关羽横刀立马,纹丝不动地伫立在寒风之中。长髯飘飘,映衬着那枣红的面颊,如一尊威严的雕塑。跨下“烈风”披着一身量身打造的甲胄,嶙峋如刃,层层重叠,高高昂起的头颅上双目凶光毕露,睥睨天下的气势与名震天下的关羽相得益彰。
周仓倒提着黑铁长枪,骑着骏马后于关羽一个身位,面上神情极为平静。
二人身后是五千百战精骑,迎风布阵,个个精神抖擞、杀气凛凛。
没有丝毫的慌乱。
似乎,他们早就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根本没有任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