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重生 >

第186章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186章

小说: 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放着好好的土皇帝不做,劳师动众地举族造反,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肯定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来的。而现在的情况是士兵们饭都吃不上了,方圆几十里内连一只野兽动物都找不到了,那谁还有心思打仗?
    朵思大王此时已是骑虎难下之势,一面派人寻找司马懿,一面威逼利诱强压军心。
    可是……
    战场形式瞬息万变,战机稍瞬即逝。而他的对面恰恰有一位能够准确把握战机的优秀统帅。
    时机成熟,诸葛亮当机立断,汉军犹如打了鸡血般个个嗷嗷地扑向蛮军大寨。
    朵思不是司马懿,他没有运筹帷幄的能力。纵然大军在握,也无力抵抗天军之威。
    仅仅撑住两日,缺少粮草的蛮军联盟便出现了大面积的溃逃。
    而诸葛亮大军却死咬不放,大有不将蛮军斩草除根誓不罢休之势。
    朵思为了自己能的撤出去,将没有统帅的杨锋的部队留下断后,领着其他蛮王快速后撤。
    结果一头扎进了杨仪的埋伏圈中,被赶上来的诸葛亮大军包了饺子。
    朵思命丧乱军之中,金环三结被王平斩去头颅,阿会喃、孟节等人率众投降。
    除去遁入山林逃出升天的少数兵士,诸葛亮一战灭敌三万余,收降蛮兵达六万之众。
    南中叛乱,一战而定!
    其实,两军相持这么久,诸葛亮早已在四周布满了眼线。从司马懿带着三千亲信脱离战场起,诸葛亮就准确的掌握了敌人的所有动首发
    包括司马懿的逃离路线。
    不然杨仪也不可能准确地出现在蛮军联盟的撤军路线上设伏,给其致命一击。
    当然,掌握着司马懿的动向,诸葛亮完全没有放过他的打算。
    这个人的存在,给刘琦的大业造成了太多的麻烦。必须除之而后快!
    杨仪的三万大军里没有沙摩柯的身影,因为他早已等在了司马懿逃离南中的必经之路上。
    早在王平率军增援益州郡的时候,诸葛亮就往带来洞派去了三千五溪飞虎营精锐。为的就是防止司马懿逃离。
    真的是机关算尽!
    ……
    益州郡南部,羊山。
    山中丛林荆棘密布,北方已是深秋,而这里却依然有些闷热,密林中还有中多蚊虫蛇蚁。
    一队人马在密林中穿梭,但都已是步履蹒跚、疲态满面。
    这队人马正是护送司马懿南逃的杨锋等人。
    三千人马已剩下不足两千人。
    为了摆脱追兵,司马懿不得不舍弃部分人马混淆视听。
    羊山往东十里便有贲古县城,本来应该去补给一下的,但司马懿不敢,他实在不敢去冒这个险。
    “先生,休息一下吧,我派人去打些野味来补充一下,这样下去兄弟们抗不住啊!”杨锋扶司马懿坐下。
    “这里是哪里了?”司马懿虽然也不是柔弱的士子,但毕竟不是武人,身体素质还是跟不上常年征战的士兵的。十几天的风餐露宿,早已是疲惫不堪。
    杨锋:“此处名叫羊山,翻过此山,便是牂柯郡的西随县,往南再行十日左右便可达交州境内。”
    司马懿:“西随远离牂柯郡治,王平率兵进入益州郡,应该还未被诸葛亮的部队收取。杨锋,派些人去西随取些补给吧!”
    杨锋:“先生,我们所携财物已不多矣,如何补给?”
    司马懿:“小小西随,即不能为我所得,只管纵兵抢掠便是,哪有那许多顾忌?只要保证我们安全进入交州,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杨锋:“那,明日进入西随我便带人去劫城?”
    司马懿:“嗯!去吧,再辛苦几日我们便安全了!待他日回到许都,定保你封侯加爵、光宗耀祖!”
    “谢先生提携……”
    “哈哈……无知杨锋,死到临头,尚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呢?”二人正在憧憬未来呢,却从身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杨锋大惊,从地上迅速站起来,拔出腰间长刀,大吼:“快!全体向我靠拢,准备防御!”
    那份紧张犹如惊弓之鸟!
    可倒在地上便已如梦的士兵们此时哪里还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看着从四面围拢的汉军,杨锋的士兵们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就连坐在地上靠在树上的司马懿都提不起一丝逃生的欲望了。才思敏捷如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次他失败了。
    而且,败得那么彻底!
    甚至输上了自己的性命。
    沙摩柯没有丝毫地同情司马懿和杨锋,强弩之末的敌兵几乎没有多少抵抗便扔下了武器投降了。斩杀杨锋后,沙摩柯亲手斩下了司马懿的头颅。
    可怜司马懿机关算尽,末了连一顿断头饭都没吃上,便魂归黄泉了。
    ()

第442章 三喜临门
    大战结束,诸葛亮却未回师成都。大军进驻滇池整顿,并清剿各路叛贼余孽。
    叛我的罪首均已伏诛,唯一人不在其中。
    益州郡豪强雍辏В
    这个人没有参战,却在这场叛乱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正是因为他,司马懿才得以成功煸动高定、孟获等人造反的。
    这种人怎能放过?
    不灭其族,何以解愤?
    在征讨叛军逃兵的同时,诸葛亮对降兵进行了整编。
    剔除老弱残兵,令其解甲归田,将四万蛮兵青壮打散整编入汉军之中。另一万人则独立成军,并为其配上重甲。
    这支队伍便是杨锋留下的那支善射善防的精锐,诸葛亮为其配上重甲,补足万人,命名为“无当飞军”。
    在南中战役中表现优异的王平被诸葛亮提拔为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帅。
    而另一支在南中叛军中表现突出的乌戈国藤甲兵,则因一把大火余下不足两千人。虽然藤甲怕火,却有着刀枪不入、遇水不沉的明显优势,在今后的近战、水战中还是有很大用处的。
    诸葛亮将这两千余众交于张殷,令其自由择兵,重组万人藤甲军。
    安排好一切,诸葛亮亲自接见了老带来洞主,充分肯定了他的英明抉择,并派关平领精兵三千护送祝融入长安择日入宫。
    ——————————
    关平带着战报和诸葛亮的保媒书护送祝融回到长已是腊月了。
    长安寒冷的天气让习惯了南中温湿气候的祝融根本不敢出门。
    关平回京的首要任务是汇报军情,且上表婚书请刘琦纳娶祝融。刘琦还没确定纳不纳呢,关平不可能就这样把他带入宫中,只好安置在驿站。
    皇帝纳妃是大事,礼节繁多。如今朝庭新立,事事必循规蹈矩才行。朝堂近臣,就是事儿多。稍有不慎,皇帝便会被百般刁难。
    不过诸葛亮的战报确实让刘琦龙颜大悦。
    满朝文武在歌颂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无上功德,而刘琦打心眼里高兴的是诸葛亮拔掉了司马懿这根毒刺。
    这个人乱荆南、祸南阳,甚至刘表的中毒事件也与他脱不了干系。刘琦早就巴不得抽其筋拔其皮以泄愤了。这次祸乱南中,总算是栽在诸葛亮手里了。
    刘琦当朝论功行赏,封诸葛亮为讨南大都督,新都亭侯。
    沙摩柯升讨南将军,封关内侯。
    关平升伏波将军。
    张殷升平蛮将军。
    王平升讨寇将军。
    杨仪升随军议郎。
    ……
    刘琦非常高兴诸葛亮已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大才,本还为他手中没有多少可用之将而担忧呢。没想到在蜀四年居然提拔起来许多青年才俊。
    刘琦与众朝臣商议,将南中划离益州,独成一州,称云州。
    辖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七郡。
    李严任云州刺史,李恢任别驾,带来洞主为从事。
    费祎任益州刺史,黄权为别驾,董和为从事。
    而诸葛亮则就地整军十万,兵发交州。
    其实刘琦称帝后第一件地方官改便是刺史。
    西汉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主管巡察,官阶低于郡守。而东汉末年又将一部分刺史改为州牧,居郡守之上。刺史无实权,而州牧又职权过大。
    刺史巡察临管各郡却又比郡守职低,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所以刘琦改刺史为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统领全州政务,官居郡守之上,真二千石。
    其实刘琦起事以来,他所打下的地盘一直是以刺史统领郡守的方针治理州郡的。只是有悖汉制而已。
    称帝后,下达圣旨,改官制,不过是让这个一直施行的制度更名正言顺而已。
    关平回家探望母亲后,又马不停蹄赶往滇池传达圣命。
    而他交给刘琦的诸葛亮为祝融保媒的婚书,刘琦则交给了荀彧,让荀彧这个主管礼仪的太常去处理。
    诸葛亮说的没错:……平蛮乱易、得蛮心难。祝融乃蛮族圣女,承火神传承,实为收蛮心之关键。臣请陛下为南中之安定而屈尊,纳之。与蛮族结秦晋之好,以示皇恩浩荡,视蛮族无异族之见……
    收了祝融,确实是安抚南中地区诸蛮部落最好的办法。
    一劳永逸!
    反正从登基以来,朝中的那些臣子闲着没事,隔三差五地总有人上奏让刘琦选妃,充实后宫,广开枝叶。
    这一直是一件让刘琦头痛不已的事情。
    这祝融纳便纳了,但诸葛亮这个做法刘琦还是不太认同的。你想啊,现在加上诸葛亮这一路,刘琦有三路大军在打曹操,两路大军打刘备,一路远征西域,一路远征东瀛。要每个统帅看到好姑娘都给他弄路回来充实后宫还得了?
    就算刘琦同意估计朝中文武也不同意了,何况后宫里本就有几个他真心喜爱的宠妻。总得为她们考虑考虑吧?嗯,也是为自己壮实的腰考虑。
    大好江山在眼前,可不能为了那荒诞的享受而葬送这唾手可得的大好河山。
    人的一生,难的不是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知难而上;难的是如何在光辉时抵挡住各种诱惑,保持初心。
    所以,刘琦还是假荀彧之手写了封信斥责了诸葛亮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
    形式还是要走的!
    毕竟刘琦称帝后,一言一行都会被史官记录在册,以编年史。何况身边这个女倌可是严谨古板得很,完全没有少女的活泼灵动。除了与众后妃们关起门来的悄悄话儿,刘琦每日的衣食住行都彼他记录得一清二楚。
    刘琦选择了一个曾经仇视自己的人做史官,就是为了在自己面前放一面镜子,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而不会在骄傲自满和温柔冢中堕落。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随着相处时间的越来越长和小宪英慢慢的长大,在宪英心中的那么仇恨早已淡去,那份公正与严谨也正在被崇敬、爱慕、心疼等复杂的情绪所替首发
    ……
    长安城在筹备开元元年第一个春节和皇帝继位后第一次纳嫔的喜闹气氛中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而朝堂上却收到了另一份战报,可谓三喜临门。
    战报来自北方第一军团。
    刘琦还没从诸葛亮玩死了宿敌司马懿的惊喜中缓过来呢。
    关羽便为他传来了又一个惊喜。
    关羽阵斩颜良!
    ()

第443章 宿敌(二)
    各路战事均有建树,唯第一军团进展缓慢,这是事实。
    赵云、鲁肃军团在贾诩的情报支持下出叶城与夏侯渊战于舞阳,破敌十万,连克定陵、郾县、昆阳、父城。大军开进襄城,与夏侯惇、曹仁重兵把守的颖阳隔水相望。夏侯渊退守临颖,曹操起用杜袭增兵颖阴。
    颖阳、颖阴、临颖呈品形固防,立于许都之西,已然成为许都最后的屏障。
    据许都密卫报,面对赵云大军的兵锋,许都魏王府已经在讨论迁都以避锋芒。
    高顺、郭淮军团则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出潞县、破毛城、得涉国、袭武安、水淹九侯城……将乐进曹真军团逼到魏郡郡治邺城前的最后一座小城——武城之中。
    邺城岌岌可危,魏郡岌岌可危!
    曹操这个魏王的封地岌岌可危!
    郭嘉、周瑜军团与甘宁大军合南昌,经过月余猛攻,迫得张飞不得不放弃固守,领着虞翻一退再退,最终放弃了豫章郡。
    郭嘉坐镇南昌,让周瑜带着周泰领大军五万,退入彭蠡泽入江水东进,西顾黄忠军团,东压丹阳都。甘宁大军兵分多路火速收复豫章各县,最终于年前集结于鄱阳,准备来年东征丹阳郡。
    徐庶军团更不用讲了,已经打通西域,重开西域长史府。往西开始了强势的军事外交,据徐庶来报,他已开始对大月氏用兵了。并且将张燕的黑山军团调回了长安听用。
    处处凯歌,四万报捷。
    唯关羽、庞统军团被阻于渔阳城外,不得寸进。
    颜良不是饭桶,从高居袁绍手中“河北四庭柱”之首,到得曹操重用,独领抗刘大军一路,他一直都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统帅型大将。
    辅以曹休、曹洪、曹纯、韩猛、牛金、宋宪等人,实力也是强到没边。何况后来曹操还为他派去了董昭当军师。
    虽然关羽威名远播,手中也有张辽、周仓、柯尤乌、公孙康等良将,且还有“凤雏”庞统出谋划策,但有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兵力不足!
    连丢数县后,曹洪死守渔阳城。颜良陆继增兵十万,待颜良接手渔阳最高统帅时,兵力已达十三万之众。
    而关羽出兵渔阳郡时,兵力不足五万。拿下周边县城,抵达渔阳城下时大军仅四万余。
    攻城方仅有敌人三分之一的兵力,如何能攻得下城坚池阔的渔阳城?
    哪怕强如第一军团,在分出了太史慈、徐晃军团后,一样难为无米之炊。
    面对颜良的咄咄反扑,庞统妙计百出,第一军团将士三军用命,强势出击,寸土不让。
    面对数信于己的敌人,第一军团能把颜良大军困在渔阳城不得寸进,实在已属不易首发
    但是,关羽接到的命令是进攻,而不是防御。这让关羽也是心急如焚。
    自从关羽独自统兵以来,这一仗是他打得最为艰难的一仗。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也不知颜良心中作何感想,这个因刘琦的出现而改变了的时代,关羽早已名声大振,已不再是那个历史上的被他亲蔑的无名之辈。
    驱鲜卑、逐乌桓、灭三韩、跃马夺城……
    战功赫赫的关羽早已是天下武者仰望的战神般的存在了。
    关羽功绩之高已远超历史成就,不论武艺还是统兵之是,已然是吕布以后的大汉天下第一将了。
    颜良自然小心翼翼地对待,作为降将,曹操给予他足够的重视,让他独自领兵抗击这天下第一名将。他不敢不小心,因为他输不起!
    纵然敌军在人数上远远少于自己,颜良也不敢轻视一分。
    因为,用兵如神的曹操也在优势兵力下败给过对手。
    当然,其实现在的关羽更加难缠。
    因为他身边有了庞统!
    兵力不足,只不过是暂时的,关羽有征调蒙、兴、幽三州兵马的权力。
    兴州本无太多兵马,因为兵马都调配给远征东瀛的太史慈军团了。但大战一起,徐荣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到被张辽征服了的高句丽、扶余、沃沮、搂邑征得骑兵三万,率兵西进驰援。
    邹靖也从蒙州组织了三万新时代的草原铁骑南下参首发
    渔阳城内外参战双方兵力已破二十万,这还不算双方运输粮草的部队。
    待关羽大军集结完毕时,颜良从军师将军董昭计,紧守城池,闭门不出。
    这样一来,反而给关羽出了个难题。
    因为他手中十万余大军,有六万是骑兵!
    骑兵如何破城?
    渔阳可不是什么小破城,可以跃马城头。作为之前与乌桓交际与相互抗衡的北方重城,渔阳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