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丝毫的慌乱。
似乎,他们早就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根本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城中冲出来的大队兵马而紧张浮动。
颜良也不急,整兵列阵,慢慢前行。对于他来说,将关羽围在自己的大军之中,时间拖得越久便越有利,等曹纯的大军从关羽身后包抄过来,说不定真的可以将关羽围迁于此。
颜良、韩猛领五千虎豹骑在关羽军阵五百步处停下。
颜良派传令兵上前喊话,约见关羽。
关羽单骑上前。
传令兵退后,颜良纵马向前。
两大名将在阵见相见,两马在百步位置停住。
“关将军,颜某敬重将军高义,今日战场相见,特来一会。”与历史上的两人相遇不一样,此时的关羽无论是名气还是社会地位都在颜良之上,颜良也不但没有轻视之心,更是将自己的位置摆得更低一些。
关羽看看气度不凡的颜良,也微微含首,道:“卿本良将,奈何从贼?”
“呵呵!”颜良知道世人对曹操的评价,为免落入关羽的言语陷阱,避开话题:“吾生为汉臣,为天子守土,何为从贼之说?倒是将军,为大汉开疆拓土,为何晚节不保,起兵反汉?”
“哈哈……颜公骥啊颜公骥,亏你也算得上是当世名将,跟随四世三公袁家的袁本初多年,偌大的眼睛,真看不清世事乎?回头看看你高举的是汉旗还是我举的是汉旗?”听罢颜良之言,关羽哈哈大笑。
面对关羽的嘲讽,颜良面颊不由得发红,却又不能动摇自己的立场:“曹公讨董贼、迎天子、讨不臣,于大汉有功,奈何世人愚昧,恶意仲伤……”
关羽冷哼一声:“哼!既如此,颜公骥意袁本初实为不臣乎?”
“你……强词夺理!”
颜良才发现自己掉进自己挖的坑里了。
关羽:“看来,汝也并非立场坚定者也!不如弃暗投明,吾可保你为大将。”
“哼!道不同不相为谋!”颜良实在不愿再谈下去了,若不是为了拖延时间,他直不愿来与关羽斗嘴。
“既如此,颜公骥何不放马来战?”关羽满脸不屑。
“你要战,吾便战!怕你怎地?”被关羽各种蔑视,颜良胸中不由行邪火怒升。
话不投机半句多,二人不再多言,纷纷带动马缰,让战马轻轻后退。
话已至此,不分出个高低,估计谁也撤不回去了。
就算想走,也得顾忌一下对方会不会突然发难。
既然如此,不如痛快一战!
当然,关羽孤军深入的目的就是要斩首颜良,以破敌胆。
“嘚!嘚!嘚!”
战马踏地,二人蓄势待发。
“杀!”
刀锋寒光乍现,战马嘶鸣。
两人策马冲向战场中央……
两边的军阵也缓缓地向战场靠近。是为了观看这旷世一战,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主帅免遭毒手就不知道了。
双方的副将都做出了同样的决策。
“咚咚咚咚……”
急促的鼓点声,让战场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铛!”
长刀碰撞,声响震天。
“吱……”
两马相错,金属摩擦的声音让战场边的将士听得牙齿都发酸。
关羽反手倒提冷艳锯,左手一顿马缰,让“烈风”掉头,丹凤眼中透出一丝精光。果然是个好对手,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好久没有遇到能让关羽提起兴趣的对手了,颜良果然不负河北第一猛将之首发
颜良横刀于马背,用手掌夹住刀柄,双手轻微离开长刀而带转马缰。实际上刚刚一刀,关羽刀重力沉,硬接一刀,让颜良双手微微发麻,他借调转马头之机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手势,以卸力道。
盛名之下无虚士,关羽确实猛不可挡。至少在力道的比拼上,关羽要略胜于颜良。
不过,这点差距却不足以让颜良认输。
战场比拼,可不只是力量的比拼,还有战技、应变、战马、信念……因素。
至少,一招之下,关羽还无法让颜良退却。
“纳命来!”颜良大喝一声,再次策马冲向关羽。
“有意思!”关羽讪笑一声,挺马拖刀迎上。
“铛!铛!铛!……”
长刀迎上神兵,天空中擦出阵阵火花。
都是百战虎将,怎么会分不清战场形势,辨不明敌我优劣?
颜良长刀舞,寒光漫天,犹如片片寒冷的雪花,在阳光下反映出刺眼的光芒。
关羽却大巧不工,冷艳锯如同冲天的青龙在雪花中穿梭,却片叶不沾身。
这一战,惊天动地!
万人的战场除去场中战斗的声音和双方阵中助阵的鼓声,几乎听不到任何一丝杂音。如此精彩的对决,让双方的士兵就连为各自的主将叫好都忘了。
这是真正的武者间的决斗!
这是巅峰强者间的对抗!
只见场中刀光交错,马来人往,不知不觉间已交手过三十合而不分胜负。
这里是战场。
是你死我生的决斗现场。
这种层次的交锋,三十回合已远超比武场的百合之战了。换成曹洪、韩猛之流的,已经够关羽杀他个七八回了。
当然,估计周仓在颜良手中也走不过十个回合。
这种差距在平时的校场比武中是看不出来的,但在一旁掠阵的周仓韩猛二人却心知肚明。对于他们来说,自己与这些顶尖猛将的差距是他们穷其一生也无法弥补的。
对于本已算得上是各自阵中精锐的战士们来说,场中二人的比拼更象是神仙打架了。
第446章 斩颜良,枭首还
关羽的武艺,以力入道。春秋刀法,却如古巷老酒,绵长悠远。一刀一式看似不快,却能封住颜良的每一次进攻。
颜良以力拙,而妄图以快打慢,而破坏关羽的节奏。却不想反而让自己付出了更多的气力,三十合后,慢慢疲软,显得有点后继乏力。
关羽却丝毫不轻敌,战场相见,能在他手中硬抗三十回合而不露败迹的对手非常值得他去重视了。至少硬拼之下,强如张辽也是做不到的。要知道春秋刀法再加上关羽的天生神力,再配以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放眼天下也只有吕布、典韦这种猛将才能力敌的。就算是赵云、黄忠,能与关羽大战二三百合也不过是擂台比武中收了许多力道的时候,和他们本身的武艺以防守见长罢了。
颜良不同,他的刀法本就注重于技巧,但是是进攻的技巧。这也是他在比试中能略胜许褚的原因。
也就是说他对于气力型的武将来说他更灵巧,对于用枪类兵器的武将来说他的力量又偏大。这也是他叱咤河北大地鲜有对手的原因。
如果非要在同时代的武将中给他找个模板,那就是黄忠。而且两人的武艺也应该在伯仲之间,只是黄忠多了一门神射的技巧罢了。
不论历史如何争论,他注定是要成为关羽刀下亡魂,成就关羽历史荣光的重要一环。
但是真要关羽手起刀落,象砍木头一样斩了颜良是不现实的。
或许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因素。
但此时此刻,绝非如此!
不知不觉间,二人交手已过五十招。颜良虽已落入下风,却不见得关羽能轻易胜之。
“铛!”
两柄长刀终于再次碰撞到了一起。
这是颜良一直在避免的,他深知自己无力硬撼关羽手中的宝刀,只竭尽全力将自己所学武艺尽数施展。
不求伤敌,但求拖延。
可现实总是很骨感!
高手相交,几十回合也算不得多少时间。
八十合,已是颜良抵挡关羽的极限了。
虽然颜良已尽量避免与关羽硬碰硬,但总不能任由关羽手中宝刀劈在自己身上吧?
八十合后,颜良已是险象环生。
关羽看似不快的刀法,却招招逼向颜良的要害。颜良不得不挺刀硬接。
数招下来,颜良的虎口已渗出丝丝血迹,双手已然麻得没了知觉。颜良心中不由得产生了惧意,就连跨下的战马也吃不消来自关羽大刀的压力,口中吐起了白沫。
该退了!
这是颜良心中最最真实的感受。再不退出去,自己的小命就要成为关羽手中大刀的祭品了。
打定主意,颜良决定挡住关羽下一个回合的进攻便借势冲回自己阵中。自己已经尽力了,再让虎豹骑冲上去混战一番,应该可以撑得到曹纯来援了。
但是……
“匹夫受死!”
关羽丝毫不给颜良过多思考的机会,转瞬便又冲了过首发
就在颜良短暂思考的那一瞬间,关羽却完成了蓄力。
关羽的头三刀怎么会丢失?只不过因为受到典韦、赵云等人的影响完善了自己耐力不足的缺陷后,对春秋刀法的奥义领悟得更加透彻了。而从前他赖以生存的那三招招数,已经演变成了杀招隐于关羽的整套刀法之中,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收发自如的境界了。
这一刀从天而降,犹如划破天际的闪电,犹如晴天突起的霹雳,犹如破击长空的青龙……
大地一片寂静……
几百步外的军阵突然间鸦雀无声,就连擂鼓的鼓手都忘记了擂下手的鼓棒。
“咚……”
“铛!”
颜良知道自己已无法挡住关羽这从天而降的雷霆一击,双手本能地举起手中的刀杆,妄图架住这一刀。
哪怕只是为他赢得一瞬逃离战场的时间也好。
没有人会觉得颜良能挡住关羽这惊天一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一刀给惊住了。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是,颜良做到了!
人性的求生欲望和顶尖武者的本能让他倾尽他全身最后的力气来架住了关羽这惊天一击。
不过,关羽这一击实在太猛了,颜良的刀柄被青龙偃月刀齐腰斩断。刀势不减,刀刃擦着颜良的鼻尖划过,寒气透过刀锋从颜良的面上渗进了颜良的心里。
颜良本以经过激斗面涨红的双脸“唰”地一下变得卡白,背后“嗖嗖”地直冒冷汗。
这算是从鬼门关前走了遭吧?
太厉害首发
这一刀已然吓破了颜良胆。
如果之前的劣势让颜良萌生退意是因为明白自己无法战胜对手时的知难而退,那么现在的颜良是真的恐惧。他已没有一丝勇气与关羽再战了。
颜良跨下的战马因为关羽的惊天一击与颜良共同承担了那一刀的力量而被迫“铮铮”地往后退却了数步。
但颜良已顾不得更多,反手用断刀的刀背狠狠地抽在了马臀上。
他要离开战场!
从关羽的身边冲过去,回到自己的阵中。
在关羽缓过来之前!
这是颜良此时心中唯一的想法,也是唯一的愿望。
虽然马革裹尸是军人的至高荣耀,但当死亡真正来临时,谁又能真正做到坦然面对呢?
确实,关羽这惊天一击虽然很震撼,但也花去了他自己许多的气力。长刀划下,直垂入地。关羽也需要短暂的时间来回复。
不得不说颜良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快!快!快!
颜良在心中急切地催促着。
只需一瞬间,便能逃离那尊杀神的刀锋。
马头相交……
颜良的战马吃痛,奋力从关羽身旁掠过……
离开了!
颜良心中是紧张还是逃出生天的兴奋已经说不清了。
突然,刀光再现!
刀光!
又见刀光!
不过颜良已经看不见了。
他看见是的是那片灰朦的天突然变得那么蓝,那么蓝……
谁看清楚发生了什么?
伫马而立的关羽依然站在原地,只有那杀气逼人的青龙偃月刀被关羽反手横握手中。
韩猛惊恐的眼睛里只看见了横扫天地的刀光和颜良冲天而起的头颅,还有那载着颜良不倒的身躯继续奔跑的战马。
好快的刀!
快到人头冲天,战马飞出数十步后,那身躯上的颈部才喷出冲天的血柱。
第447章 来回冲杀
“杀……”
不等魏军反应过来他们已失去了主帅,周仓便下令大军冲锋。
很明显,这是战前就制定好的战术。
五千精骑,组成一个巨大的矢锋阵形冲向敌阵。
就像一支贴在地面的巨型利箭。
“轰隆隆……”
五千铁骑的冲锋让整个大地都在铁蹄下颤抖。
才反应过来的魏军副将韩猛立刻下令虎豹骑进入防御状态。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骑兵,永远是冲起来时的战斗力最为强盛,原地防御或许连刀盾兵的战斗力都比不上。面对冲锋的骑兵,真不如长枪伫地的枪兵部队。
韩猛也是袁绍旧部,因武艺出众与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并称“四庭一柱”。
袁尚归降曹操时,韩猛跟随旧主降于曹营。
不过他这个一柱,也不过是仅仅有些勇武罢了,至于统兵之能,与“四庭”相比,一无是处。
在袁绍与曹操的争锋中,他每每领兵,都是负多胜少。
降曹后多被曹军中将领轻视,就他那曾经引以为豪的武力,放在曹军之中,别说超一流的典韦、夏侯惇,一流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将,就连并不以武艺见长的于禁、乐进、曹纯等人都能轻易胜他。更别说本就在他之上而降曹的颜良、张郃、高览了。
最主要的是,这些人除了武艺出众外,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统兵才能。
所以,他只有安心地居于老领导颜良麾下为副,才能过得比较舒心一点。
可是,那个一直护着自己的老大哥,刚刚被敌将斩飞了头颅。
那一瞬间,韩猛便凌乱了。没有率军逃窜,已是他作为百战将军莫大的勇气了。
他没有想过为颜良复仇,因为他深知自己无力办到。组织防御,是因为他自己不想死。
毕竟,身后五千虎豹骑是曹操手中精锐中的精锐。何况身后还有两万曹洪的大军。
那支锋利的长箭转瞬便冲进了魏军大阵。
箭头是挥舞着大刀的周仓,关羽淹入冲锋的大军中顺手钩起颜良的头颅后,便被大军护着边冲锋边调整气息。
斩杀颜良,远没有看起来那么轻松。关羽甚至有一些脱力的迹象。
周仓虽然也是一个急先锋般的将领,但关羽却对他这个箭锋极为放心。单以武力论,周仓已然达到准一流水准了。最关键这家伙在步战水平达到瓶颈时,还有毅力开发出自己的骑战能力。
现在的周仓对上韩猛、曹纯之流,绝对稳操胜券。就算碰上曹洪、曹仁之类的,应该也有一战之力。
周仓果然没有辜负关羽的信任!
五千汉军精骑,锋利地割开了虎豹骑的防线。
颜良战死,韩猛遁入乱军之中。
没有合格的统帅,没有合理的指挥,精锐如虎豹骑也无法阻挡敌人的锐气。
这便是庞统为关羽定下的战略。
关羽亲率五千精骑突袭魏军粮道,攻其必救。
关羽声名在外,渔阳城中除了颜良,无人可敌。所以庞统断定颜良必定会亲自出城,迎战关羽。
而关羽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斩了颜良!一军之帅,影响的可不仅仅一军的士气。
庞统要图谋的是渔阳城!
渔阳城已被围困数月了,除了城中有董昭、曹休这样的智者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颜良的指挥调度、令行禁止。颜良授首,渔阳城内势必会出现短暂的混乱,毕竟这里的十余万魏兵有许多是跟随颜良的袁绍旧部。
以董昭的智慧,必定会看出渔阳的危机。关羽能渡河一次,汉军便能渡河第二次。一旦大军围死渔阳,那城中的十万将士将插翅难飞。
颜良死后,渔阳城中已无顶尖武将能保大军能顺利冲出去。
这便是斩颜良所带来的震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