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确保没有漏网之鱼后,张殷留下两百精锐协助运粮部队。自己带着大部队往回赶去。
这次胜利有一部分还得归功于运气。
如果没有押运队伍的殊死抵抗,如果敌人早早地向粮仓放火……
胜利是必然,但胜果却有许多偶然。
有时候运气这东西,也常常锦上添花。
所谓一顺百顺!
至于如何将这里的消息传回邛都,而且要让高定相信,其实早已在诸葛亮的安排之中了。
早在高定的袭粮队伍还没到达袭粮地点时,便有人脱离了大部队到张殷这边报道的。
在夜色的丛林中行军,两千人的队伍少个一两人,没有人会去在意。
影卫的人,从来不向战斗部队透露自己的姓名,他们只有代号,但他们有证明自己身份的方式。
传递消息,当然是脸熟的比较好。
“鸽子”虽然潜入邛都有些时日了,在数万人的部队中让几个人记住自己的脸其实没那么难。甚至让自己在高定面前露过几次脸也是很简单的事。
最关键,“鸽子”会蛮语。
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去完成整个任务中最关键的这一环了。
袭粮队伍的首领是高定的亲信,他至死都没有吐露半点关于高定的消息。
他不说,却不代表别人也不会说。
生死面前,人人都会有懦弱的一面。
“鸽子”是最早一批的影卫,他被派往益州诸葛亮身边听用,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他具有极强的语言天赋。因为益州的少数民族实在太多。
“鸽子”的速度本来也是军中翘楚,但他不能过早地返回邛都。他现在扮演的是一名善通的袭粮士兵,他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在高定眼前。
而这个来回,最少应该在出发后的两天。
等他回到邛都时,已是第二日的黄昏。
邛都城外已经结束了又一天的争斗。
而这一次,高定似乎心情大好!
第427章 诱捕高定
高定在庆功!
因为他今天赢了!赢了那被吹捧上天的刘汉大军!
不败?
那只是个笑话!
那诸葛亮手下也没啥了不起的将领嘛!
龚禄?
完全没听说过!
关平?
那个小年轻倒是有两下子,在益州也颇有名气。但也名不符实呀,完全打不过自己手下的第一猛将杨猛嘛。
也不知司马懿那么小心干嘛?益州的主力都已外调,早已不是秘密。就诸葛亮手中那些老弱残兵,也没那么容易攻进邛都的。
今日一试,诸葛亮也不过如此!
如果派出去的劫粮队伍能够成功,那么击退诸葛亮也不是不可能。
高定心中在窃喜,他深信自己近来所做的努力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报……”
“何事?”
“有出城的兄弟回来了,说有要事回禀大王!”
在高定内部,他依然以越嶲王自居。
“哦?快让他进来!”
作为最初一代的情报核心人员,“鸽子”当然非常清楚如何伪装自己。
一脸的疲惫和一身处处被割破的衣甲,尽显风尘扑扑的艰辛。
“属下参见大王!”
“战况如何?可有成功?”高定急切地想要知道结果,回来的士兵虽然叫不出名字,却有些眼熟,根本不起任何疑心。
“回大王,成功了!”“鸽子”疲惫的脸上挂满了兴奋和激动,还有完成了任务即将得到封赏的欺盼。
“好!好!好!快详细说说!”高定心情本就大好,不介意好事成双:“来人,给这位兄弟倒酒,让他润润嗓子。”
“鸽子”接过侍卫递过来的酒樽一饮而尽,然后绘声绘色地编了个故事给高定。直听得高定心花怒放,哈哈大笑。
至于袭粮部队为什么没回来,是因为首领决定设下埋伏,再截一波敌粮。
最多三日,汉营将出现粮草短缺;五日,断粮!必退!
诸葛亮啊诸葛亮,这几年你在益州作威作福,想不到吧,你会栽到我高某人的手上。高定的眼中以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看到了数不尽的金银美女,还有那高高在上的权势……
心情愉悦的他忍不住又多喝了几杯,甚至心情大好地封赏了报喜的化名周福的“鸽子”。
当然,那些钱物并不能让忠诚的“鸽子”丝毫心动。让“鸽子”欢喜的是高定将他招到了自己身边以作亲卫。
自己就等于一根插到敌人内部的钉子。
战争在继续,双方都在演着。
高定坚信自己已然占据了战场的主动,并不着急与诸葛亮决战。向征性地应了几场单挑后,便不再出战。
高定不是酒囊饭袋,至少在他能想到的,他能控制的范围内,还是可以作出正确判断的。
诸葛亮当然更要配合高定的演。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现在要让高定坚定不移地认为己方已经得知粮草被袭,粮道被断。
抢攻!
急切,而又打不过。
再而衰!
三而竭!
阵型乱,炊烟稀!
收到截断刘汉大军粮道消息的第五天,高定亲率大军出城。
夫战,勇气也!
此消彼涨,看到诸葛亮大军死气沉沉的样子,高定手中的叛军反而士气高涨。
“杀,活捉诸葛亮!”看到汉军再次败退,高定没有象前几次一样见好就收,而是长剑一挥,举兵压上。
“冲啊……”
士气高昂,攻势如虹!
汉军则节节败退。
看上去一切都很美,大胜在即!
“哈哈哈哈……”高定兴奋得仰天大笑。
谁能想得到呢?被神话了的刘汉大军也有败的时候,而且败在了自己手中。
等自己活捉了诸葛亮,收编了他的部队,再一举反功成都,夺得益州的控制权……
想想就美!
追!
绝不放过诸葛亮!
高定还没发现自己已经看不到邛都的城廓了。
突然,前军减缓了前进追击的步伐。
“怎么回事?前面怎么停下来了?”高定才发现自己部队已经不象之前那般气势如虹了。
追了半天,别说诸葛亮,就连普通士兵也没抓住几个呀。
雷声大,雨点小!
“回禀大王,前面有汉军拦路!”
“有人拦路,便杀过去呀!一群溃兵,还能反了天不成?”高定有些恼火。
“报……报大王,咱们冲不过去!”被高定一吼,传令兵有些害怕。
“怎么回事?”
“敌将关平率众挡住去路!”
“没用的东西,杨猛在何处,快叫他去拿下此贼!”高定大呼。
“末将在此,大王有何吩咐?”不远处的杨猛听到高定的呼声,策马靠近。
高定:“敌将关平阻我追路,命你即刻上前讨之!”
杨猛不以为意:“手下败将,何以为惧?大王尽管派兵,某去去便回,保管手到擒来!”
高定:“好!大军向前,我等同去为杨将军助威!”
“喏!”
杨猛个头挺大,但跨下的战马却是典型的川马,个头明显比汉军的战马矮上一大截。虽然川马以耐力见长,更适合山地负重,但用在战场上却看上去不那么协调。
尤其是一个高大的武将骑着一匹川马,总让人感觉头重脚轻,极其滑稽。
关平充分地继承了他爹的优良基因,除了大红脸外,个头身材都与关羽极为相似。加上自幼习武,整个人骑在马上就给人一种英武不凡的感觉。
真不知道杨猛是怎么认为自己这些天都能够战胜关平的,还口口声声以“手下败将”称之。
当杨猛趾高气扬地骑着他那匹看上去很滑稽的战马出现在关平眼见的时候,他便看见关平单刀匹马冲出战阵。
一人一骑一刀!
当长刀向闪电般从天而降时,杨猛本能地举起长矛架之。
“铛!”
刀矛碰撞出火花。
两马相错,关平已到了杨猛身后。
杨猛刚吃惊自己全力一挡怎么会虎口发麻,后颈便传来一丝凉意。
然后……
便没有然后了!
因为他的项上人头已被关平反手一刀精准地斩下了。
仅一个回合,这才是他与关平间的真实实力差距。
可惜他永还不会知道了!
但是,高定却知道。
因为他恰恰赶到,又刚刚好看到战斗的全过程。
快!
太快了!
那个让他骄傲,让他底气十足的猛将杨猛只在转瞬间便身首异处了。
这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
快得让他都反应不过来,突然得都来不及思考。
然后,他所率领的追击大军便成了溃军,被数不清的汉军一路追杀。
然后,他便在混乱中疯狂地往回逃命。
再然后……
等他领着溃军赶回到邛都城下时,才发现大门紧闭,城墙上已经挂满了汉军的旗帜。那个他一心想生擒活捉的诸葛亮却战在城头,轻摇羽扇。
“叛将高定,还不下马受缚,更待何时?”
最后……
他便被擒了!
第428章 南蛮王
高定至始至终都没明白,那个被他亲自提拔起来的“周福”,那个一直尽心尽力在自己身边保护自己的亲兵,怎么会突然出手,连伤数名亲卫,并一把擒住自己的。
诸葛亮没有审问高定,也没有劝降。
这个人必须死!
多次反叛已触及到诸葛亮的底线了,况且还有答应沙摩柯的让其手刃仇人的承诺。
高高在上的越嶲王,越嶲太守高定,一战而败,一败而擒。
最让他郁闷的还不是兵败被俘,最让他郁闷的是被俘了后没人答理他。别说是劝降,除了每日为他提供吃食外,就连跟他说句话的人都没有。
……
诸葛亮拿下邛都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兵席卷了越嶲全郡。卑水、定莋、大莋、会无、姑复、遂久等城,越嶲大部平叛成功,重归汉室。
消息传到益州郡,司马懿、孟获恼怒不已,大骂高定是饭桶。
益州郡,孟获的山寨里来了许多人。
第一洞元帅,金环三结;
第二洞元帅,董荼那;
第三洞元帅,阿会喃;
银冶洞洞主,杨锋;
八纳洞洞主,木鹿大王;
秃龙洞元帅,朵思大王;
乌戈国国王,兀突骨;
忙牙长孟获的部将,忙牙长;
孟获兄长,孟节;
老带来洞洞主,祝融之父;
……
都是南中大山里的一方霸主,其中有许多部落实力非常强大。比如秃龙洞元帅朵思大王,号称拥有十万牌刀獠丁军;能驱赶毒蛇猛兽的八纳洞洞主木鹿大王;拥有刀枪不入的数万藤甲军的乌戈国国王兀突骨。还有火神一族的老带来洞主,虽然近年逐渐没落,但他所代表的是南方蛮人的信仰,兵虽不多,却威信奇高。
孟获此时虽然在益州郡颇有威名,但在众多蛮人心中还没有那么高的地位,仅是因为他的勇武和为人豪爽而闻名。这些大佬能来到此处,他也不过是好生相请,别人才来的罢了。
因为司马懿承诺他只要能请来南蛮各部落的主事之人,便有办法让其成为南蛮各部之共主。
孟获这些年四处结交汉官蛮王,处处留名,还努力追求神女祝融,你说他只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还真是冤枉他了。怎么说他都有一统南蛮,而为王的目标。
就象他一开始不愿造反一样,他有他的思考,他有他的追求。
只不过,司马懿确实要棋高一招罢了。
从越嶲回到益州郡以后,孟获天天设宴款待各路霸主,大鱼大肉、美酒佳人……绝口不提任何造反之事,他从来都不相信自己有那个口才去说服这些平时眼高于顶的家伙。
怎么说人家有一个算一个,在南中这茫茫的大山之中都是霸主般的存在,除了来自不同族类的这些人的威胁外,根本就是一个个土皇帝。虽说名义上是归属大汉管辖,但一不上税,二不纳贡,三不征兵,基本上就只是挂了个名的独立国度般的存在。好好的土皇帝当着,谁没事跟着他孟获造反玩?
至少,孟获不觉得自己有那个能力去说服这群大佬。
当然,这事儿也不用他去说服。
这不有就司马懿在嘛?
至于司马懿是用什么理由,什么办法去说服这帮人,去完成这个孟获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就不是孟获所能想象得到的了。
他以为有人肯出兵相助已是奇迹了。
但,司马懿硬是完成了这个他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司马懿以刘琦排斥异族为由,夸大刘琦屠鲜卑、杀匈奴、灭三韩的事迹,充分引起南蛮各部落主对刘琦的仇视。然后顺水推舟地宣扬曹操的“唯才是举”的大度和各类金银珠宝、高官厚禄的诱惑,成功的策反了到场的每一个部落主。
除了老带来洞主外,所有人都同意了出兵。
老带来洞主的势力近些年在逐渐没落,一是因为周边各部落的越来越强大外,另一部分也是因为他本人并不那么争强好胜的性格。他只想让祝融一脉传承下去罢了!他自己年事已高,儿子尚幼,总不能让自己正处花季的女儿领兵出征吧。
不过,哪怕他不愿意出兵,但到这儿来了,他也知道自己难以置身事外,便承担了大军五个月的粮草用度。
面对咄咄逼人的诸葛亮大军,司马懿建议各部落主速回部落调兵,并举孟获暂领南蛮王之位,先率其本部及三洞元帅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共六万大军开赴前线,先行抵抗。而其他各路人马必须在十五日内赶到益州郡,听从司马懿调遣。
南蛮王!
这几个字看起来就很威风!
孟获穷其一生的追求也不过如此罢?
别说指挥调度木鹿大王、朵思大王、兀突骨这些实力超强的势力,平时光是对三洞元帅也不过是平辈相交罢了,哪想过这么快便能成为他们的上级。
这让孟获如何不激动?
这让孟获如何不飘飘然?
六万大军,阻敌南下,似乎已经够诸葛亮喝一壶了!
虽然他不知道他自己在司马懿的眼里只不过是炮灰而已,但他已经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只要他的先头部队能在前线挡住诸葛亮,并将其击退。那么,等其他各路大军一到,他便可以大手一挥,率众反攻成都。到那时……
南蛮王?
不过是个过渡罢了!
西南王。
也不是不可能嘛!
到那时,那惹火的祝融小妮子还不主动投到本大王的怀中来?
……
诸葛大军迅速席卷越嶲郡各县,大军继续南下,抵达泸水北岸小城三缝。并传令招回沙摩柯杨朋所部。
因为本来计划的断高定孟获大军后路的策略因为孟获司马懿的回益州郡,一战而擒高定而失去了意义。当然,把高定交给沙摩柯处理,也平了这员猛将心中的各种郁闷。大仇得报,岂有二心?
但诸葛亮大军还没来得及渡过泸水,便等来了孟获的六万大军。
对水扎营,隔水相望。
孟获大军拦在了汉军南征的必经之路上,给诸葛亮大军南下平叛凭添了许多麻烦。
第429章 夜断粮道
孟获领三洞元帅及其麾下大军共六万余人抵达泸水南岸。眼见诸葛亮大军尚未渡江,不尤得心花怒放。
孟获坚守泸江天险,以为万无一失,拒江而守,诸葛亮大军过不来。自己也没必要冒险过河,现在自己最大的任务便是收揽人心,让三洞元帅彻底地臣服于自己。
现在对他来说正是极佳的时机。
说实话,一上来就让他做这南蛮之王,不说朵思大王、木鹿大王、兀突骨这些实力远在他之上的老牌大佬不服,就他身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