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竞月贻香 >

第434章

竞月贻香-第434章

小说: 竞月贻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清了这一由头,谢贻香顺藤摸瓜,得一子所谓“玄微望生术”便已昭然若揭。说起来其实再简单不过,便如昔日孔明与公瑾约定三日为期造出十万支羽箭,乃是早已洞悉气象,只等第三日夜里长江上的一场大雾,继而草船借箭。而得一子与众人约定三日破敌,同样也是预知到了今夜这场大雾,于是便在这里装神弄鬼,实则却是要麾下一众绿林好手假扮倭寇,趁着今夜这场大雾浑水摸鱼,挑起“剑道小兵法”和“甲贺忍术”之间的内乱,好教这两股倭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雾中自相残杀。
  至于言思道方才那一幕衣衫着火的“意外”,显是他自编自演,故意毁掉得一子的“霄光火文神印”。对此得一子岂能不知?直恨不得将这狗贼生吞活剥。但言思道只管往人堆里钻,一边躲藏一边吆喝道:“道长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如今道法已成,玉帝的十万天兵已经下到凡间,今夜便是倭寇的死期!大家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
  在场的千余名百姓被得一子双瞳震慑,又见天色暗沉、林间雾起,再听到言思道这番言论,皆是深信不疑,士气愈发高涨,纷纷叫嚷着要同倭寇拼杀,到最后竟异口同声念起了假圣旨上的最后一句,齐声高呼道:“杀了再说!杀了再说!”幸好伪装成倭寇的一群绿林好汉早已得到吩咐,不等失态的得一子下令,当即招呼由五百余名老弱百姓组编成的“朱雀”一队自林中往北撤离。
  谢贻香和孙将军此时已回过神来,急忙抢上前去,各自拦下追逐中的得一子和言思道二人。言思道得孙将军庇佑,这才停下来大口喘气,藏在孙将军背后笑道:“道长千万息怒,方才确然是我不对……然则以鬼谷传人的本事,原也不必依仗区区法器之利,不过一方玉印罢了,可不能因小失大,耽误了剿灭倭寇、保家卫国的大事。况且‘玉碎’者,不‘瓦全’也,未必不是好兆头,说不定便是东瀛倭寇尽数覆灭于此的口彩!”
  得一子此时已收起那对血红色的瞳孔,眼眶里重新变回灰白之色,一张脸气得通红,说什么也不肯善罢甘休,却被谢贻香死死拉住衣袖。谢贻香也恨极言思道的卑鄙,但此刻的确不是和这恶贼翻脸之时,她正想着如何劝解,对面的言思道又笑道:“谢三小姐,平倭大计的胜败便在此一举,生死今夜立判,可容不得丝毫差错!倘若你家小道长执意要来与我为难,倒不如由你出手封了他穴道,或者是直接把他打晕过去,免得坏了大事!反正小道长的局已布下,可谓是万事俱备,之后的事大可由我接手,吹响胜利的东风!”
  谢贻香微微一愣,还没来得及细想,身旁的得一子顿时停止挣扎,朝她厉声喝道:“滚开!”谢贻香下意识地松手,得一子用力一抖衣袖,果然不再上前厮打,只是狠狠凝视孙将军背后的言思道,终于“呸”了一声,兀自登上旁边小山岗,再不理会在场众人。
  显然,这场印碎风波便算暂时抹平了过去,眼见“朱雀”一队的五百余名百姓在一众绿林好汉的率领下往北撤离,一路上不停吆喝着“杀了再说”,不过一顿饭工夫,便尽数消失在林间雾气之中。孙将军不敢怠慢,急忙号令在场军士和百姓安静下来,准备前往东面一百三十里处的顾云城。
  要知道得一子此番布局,乃是先让由老弱百姓组成的“朱雀”一队往北进行,吸引附近“剑道小兵法”和“甲贺忍术”的四百余名倭寇前去追击,再由伪装成倭寇的一众绿林好汉伺机动手,借助今夜这场大雾诱使两股倭寇自相残杀,令其困于林中。届时这批倭寇定会以飞鸽传书向顾云城求援,合“剑道小兵法”、“甲贺忍术”和“中条一刀流”三方之力,少说将有两三百名倭寇出城前来救援。
  如此一来,趁着顾云城中空虚,孙将军这支由残存军士和精壮百姓组成的“白虎”一队便将拼死攻城,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为求万无一失,恒王一方屯扎在三门县附近的一千援军,也会成为此番“四圣”中的“青龙”一队,由得一子安排的一位神秘将军率领,一举攻破顾云城。说得直白些,便是由孙将军的“白虎”一队先行“啃骨”,再由得一子推荐的将军率领三门县那一千叛军跟上“吃肉”。
  然而事到如今,对于得一子的整个计划,谢贻香始终心存两处疑点。其一便是得一子安排的这位神秘将军究竟是何方神圣?甚至连言思道也认定此人之才不在“白甲怒马”孙将军之下;其二便是仅凭“朱雀”一队的微末力量,纵有今夜这场大雾加持,难道真能让先后两批倭寇合计六七百人尽数覆灭于此?


第924章 朱雀焚天
  伴随着天色逐渐暗沉,林间的雾气也越来越浓,孙将军即将率领的整支“白虎”已是整装待发。眼见得一子独自在小山岗上闭目而坐,也不发号司令,孙将军只得询问一旁的军师言思道。言思道不禁笑道:“所谓‘玄武’者,便是民间的乌龟王八,当然是不会动的。看来我们的这位小道长是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了。”
  说罢,他略一沉吟,这才正色说道:“眼下‘剑道小兵法’和‘甲贺忍术’这两股倭寇离此约莫二十余里,‘朱雀’一队酉时出发,喧哗着往北行进,想必此时已成功吸引到这两股倭寇的注意,正在全力追赶他们。为求万全,孙将军的这支‘白虎’可在半个时辰后的戌时出发,向东面的顾云城挺进……不对!你们这便立刻出发,沿途不可耽搁,否则以今夜这场大雾之势,若是再晚半个时辰,林间之路只会更加难行,无法在明日卯时前抵达顾云城……嗯,不错,必须抢在日出之前,方可杀顾云城里的倭寇一个措手不及!”
  孙将军欣然领命,当即也不多言,教麾下军士勒令众百姓出发。言思道似乎有些不忍,在旁叮嘱道:“倘若我所料不差,小道士手下那些假扮倭寇的绿林好手,将会在戌时前后动手,令‘剑道小兵法’和‘甲贺忍术’这两股倭寇相互猜忌提防,不得不困守于大雾之中。最晚戌时四刻,他们便会放出信鸽向顾云城求援……嗯,算上信鸽飞行和城内倭寇商议的时间,顾云城里的倭寇援兵大约是在亥时出城,火速赶往此间,不出意外的话,你的这支‘白虎’将会在子时四刻与倭寇援军相遇,地点则是我们来时路过的‘石笋岩’往东十余里处。所以稍后在抵达‘石笋岩’时,你务必选择隐蔽之处藏好队伍,静候倭寇的援军经过,然后方能继续前行。要知道这小道士终究只是一个毛头小孩,其谋略亦是纸上谈兵,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路数,至于行军对阵、攻城略地的种种细节,还得仰仗你这个“白甲怒马”的本事,千万不可大意。”
  孙将军一一记在心中,随即招呼队伍出发。待到由残存军士和精壮百姓组成的这支“白虎”之队尽数出发,望着骑白马在队伍后方压阵的孙将军,言思道忍不住又遥遥说道:“预祝孙将军旗开得胜、马到功成!此战若是能一举剿灭三大倭寇主力,孙将军当记华夏首功!届时在恒王面前,我逃虚子定会全力举荐,决不食言!”
  只见孙将军在马上回首一笑,淡淡地说道:“军师不必挂怀,孙某人能有今日,不也是一路啃骨头啃出来的?不过是再啃一回骨头,又有何妨?倘若真有不测,非战之罪,乃天意也。”说罢,他策马前行,径直驶入林间浓雾,再也不曾回首。
  如此一来,“朱雀”和“白虎”两队先后出发,原本上千的队伍转眼便只剩下谢贻香、得一子、言思道和十名布阵的军士组成的“玄武”一队。谢贻香心中没底,本想去问得一子,却见暮色中得一子双眼紧闭,仿佛睡着了似的,再想到适才“霄光火文神印”的碎裂,她哪还敢自讨没趣?
  当下谢贻香只得来到言思道身旁,漫不经心地“喂”了一声,随口问道:“倭寇战力之强,乃是你我亲眼所见,可谓以一抵十。仅凭今夜这场大雾和十多个绿林好手,当真可以困死数百名倭寇?”谁知言思道还在感慨孙将军的离去,没好气地冷笑道:“你家小道长设下的局,又何必要来问我?”
  谢贻香讨了个没趣,正待出言反驳,言思道却不理她,转身招呼留在此间的十名军士,一同往浓雾中而去。不过片刻,便传来一阵阵劈砍之声。
  谢贻香微微一怔,不知道言思道又再捣什么鬼,急忙顺着声音追进浓雾,却见灯火光映照中,言思道正在指挥众军士砍伐树木,就连地上的杂草也一并连根拔除,径直丢进树林深处。谢贻香看得莫名其妙,又不好发问,转眼便有三五株大树被军士们拦腰锯断,轰然倒塌。
  随后言思道和众军士动作不停,继续砍伐附近的树木。到后来谢贻香才渐渐看懂,原来众军士是以得一子所在的这座小山岗为圆心,围绕当中的小山岗一路砍伐树木、拔除杂草,从而清扫一大片光秃秃的空地,粗略算来约莫有二三十丈方圆。谢贻香愈发摸不着头脑,忍不住追问了几次,言思道只是冷笑不答,众军士也不做理会。
  谢贻香无奈之下,只得回到小山岗上得一子身旁,问道:“言思道那厮正带着军士砍伐附近的树木,这是你的意思?”谁知得一子全然不做理会,就连眼角也没抬一抬,也不知道是在神游太虚还是在做春秋大梦。
  谢贻香只得在他身旁坐下。此时天色渐渐黑尽,头顶星月皆无,四下的雾气却是愈发浓厚,转眼便将两人所在的这座小山岗笼罩在了当中,倒像一处穿破云海而出的山巅绝顶。谢贻香虽然心中有事,但这一安静下来,一个多月来积攒的疲劳顿时上涌,只觉眼皮沉重,任凭如何努力,两只眼睛也无法睁开,终于沉睡了过去。
  似这般光阴流转、长夜渐逝,也不知过了多久,迷茫中谢贻香忽觉四周热浪接连来袭,一道接着一道,到后来就连呼吸都有些困难。她随即惊醒,径直从地上跳了起来,定睛一看,只见小山岗周围的浓雾倒是淡去不少,当中却有隐隐红光闪现,夹杂着一股股热力扑面而来;抬头一看,原本漆黑的夜空此时已泛出黎明前的鱼白肚,也被红光笼罩,整个呈暗红之色,形貌犹如泣血。
  谢贻香不禁问道:“这……这是怎么回事?”再转头一看,得一子正傲立于山岗之上,脸上神情依旧冷漠,口中似乎念念有词,灰白色的瞳孔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兴奋;不远处则是吞吐着旱烟的言思道,在嘴角处挂着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至于留在此间的十名军士此刻也尽数登上了小山岗,正望着四下闪现的红光,脸上则写满了惊恐、不安和慌乱之色。
  一时间谢贻香仿佛福至心灵,喃喃问道:“这莫非是……着火了?是树林里着火了?”话音落处,不远处的言思道已拊掌笑道:“朱雀焚天,烈焰降世,一把火烧尽方圆三十多里,整片树林只在谈笑间灰飞烟灭,如此气派的大手笔,哈哈,鬼谷传人出手,果然不同凡响!此番莫说东瀛倭寇,便连兔子也休想跑掉一只!”
  谢贻香听说是得一子放的火,顿时松了口气,暗道:“原来所谓的‘玄微往生术’是假,叫人假冒倭寇引发其内乱是假,就连今夜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雾也是幌子——这小道士真正的杀招,竟是放火烧毁整片树林,从而烧死林间的倭寇!难怪他手下那些绿林人士今日少了许多,自是提前去林间行事,布置好所需的引火之物,再按约定的时间同时放火,这才能有如此声势。至于言思道方才带军士们清扫山岗周围的树木杂草,显是早已猜到得一子的打算,免得火势蔓延到这座小山岗上……”
  想到这里,谢贻香陡然一惊,只觉一股寒意从头顶直灌脚底,脱口问道:“那我们的人……我们‘平倭联军’的军士们,还有随行的百姓,还有权冲天、林一瞬、何其猛和范神通哪些绿林好汉,他们……他们……”话到嘴边,却怎么也不敢问出口。
  面对谢贻香的问题,得一子和言思道都没作答,兀自观赏着这场惊天动地大火,似乎根本便没听见她的问话,铺天盖地的浓雾中,只有烈火的扑腾声和树木燃烧的噼啪声隐隐作响。谢贻香惊恐之下,再次厉声喝问道:“我们的人到底在哪?你们两个回答我的问题!”
  言思道这才转头瞥了她一眼,笑道:“眼下已近卯时,孙将军所率领的‘白虎’一队,想必已经成功抵达顾云城下,用不了多久便会发起攻城;而名为‘青龙’的我方一千援军,也在你……也在你们派遣之人的率领下,等着捡现成的便宜;至于那些山贼土匪和老弱百姓组编而成的‘朱雀’,嘿嘿,嘿嘿……”
  谢贻香只觉浑身冰凉,大声追问道:“‘朱雀’一队到底怎样?”却听得一子冷笑一声,俊俏的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屑,扬声说道:“‘朱雀’者,天之四灵也。为南方之神,五行主火,四象取老阳,四季乃盛夏。是以自降生之日起,便已注定了燃烧的命运!”


第925章 乾坤已定
  为了将“剑道小兵法”和“甲贺忍术”的四百余名倭寇追兵,连同由顾云城赶来增援的两三百名倭寇尽歼于此,得一子竟然设下火攻之策,趁着夜间陡生的大雾,一把火点燃了方圆三十余里的整片树林。而由五百多名流离失所的百姓组成的“朱雀”一队,显然只是诱敌入瓮的诱饵,从计策拟定之时,便已注定要和倭寇一同葬身火海。
  得出这一结论,谢贻香心惊肉跳之余,整个人更是毛骨悚然。要知道众人所在的这片树林覆盖甚广,其间草木繁茂,荒无人烟,似这般大范围点燃焚烧,其火势之凶猛,非得数日乃至十多日方能燃尽熄灭,正如言思道所言,果真是连一只兔子也休想跑掉。
  然而更令她惊骇的,自然是得一子居然忍心将那五百多名无辜百姓一并烧死,可谓心狠手辣,甚至是伤天害理。一时间,谢贻香只能惊恐地瞪着得一子,只觉这个俊美的小道士突然变得无比陌生,口中则语无伦次地说道:“你……你……他们都是被倭寇……都是无家可归的可怜人,身上全都带着伤病,你怎能……怎能……”
  不料得一子话语说完,便扭头观看四下浓雾中闪现的红光,继续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根本不与谢贻香理论。倒是不远处的言思道吐出一口浓烟,悠然说道:“谢三小姐又何必大惊小怪?自古两军交战,必定各有死伤,即便是令尊昔日‘战无不胜’之能,尚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说,又何况是对付这帮穷凶极恶的倭寇?嘿嘿……所以要灭倭寇,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耳听言思道出言挑衅,谢贻香的满腔怒火顿时转移到他的身上,脱口怒道:“胡说八道!你也知道这是两军交战,双方所折损者,自然应当是兵将!便如整支四千人的‘平倭联军’,到如今不足五百之数,亦是如此,却与无辜百姓有什么相干?试问为将为兵者,其天职便是保家卫国,护得一方太平,令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祸。如今我们非但保全不了此间百姓,还连累他们一路颠沛流离,最后居然利用他们引诱倭寇入局,用数百条无辜的性命换取胜利,这……这根本便是本末倒置,甚至是丧尽天良、禽兽不如之举!”
  听到这话,言思道先是一愣,随即哄然大笑,仿佛听到了一个极大的笑话。随即他吐出一口旱烟,摇头叹道:“亏你出身将门,竟然连最根本的常识都没弄明白?哈哈,想不到谢封轩纵横一生,到头来竟教出你这么一位谢家三小姐,当真令人笑掉大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