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月贻香-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因倭寇妻离子散,因倭寇家破人亡,如此血海深仇,莫非竟要不了了之?试问平日乡里间的些许口角,大家尚且记恨在心,一门心思想着报复,如何一遇上东瀛倭寇,便全然没了脾气,甚至连想都不敢想了?难道我们汉人天生便要低人一等?难道那些穷凶极恶的东瀛畜生是天王老子,是你们的祖宗,理当由大家拿钱拿命去供奉?”
这番话听得在场百姓无言以对,或面红耳赤,或低头不语,或垂泪叹息,过了良久,才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大着胆子说道:“不是不想报仇,而是……而是倭寇实在太过厉害,我等尽快赶到北面的宁海县,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若要……若要跟你们去往顾云城,那不是自寻死路么?”四周的百姓也有附和,说道:“事到如今,生也好死也罢,这最后一段日子好歹让我们家人团聚,别把我们分派去打什么顾云城。”更有人说道:“谢三小姐行行好,你爹谢大将军是好人,你也一定是好人……老太婆我一把年纪了,千万别让我的儿媳妇去送死,否则老太婆膝下连送终的人都没有……”
面对众百姓的恳求,谢贻香心中也难受至极,她虽不知得一子所谓的“四圣”破敌究竟是何安排,但从方才的调度推测,孙将军将要率领的这支由百姓和残军组成的“白虎”,的的确确是要去往顾云城送死,从而让恒王一方屯扎在三门县那一千援军有机可乘,以“青龙”之名一举攻破顾云城。只是鬼谷传人的局已设下,自己的话也已说到这个份上,无疑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谢贻香心中再如何不忍,此刻也只能狠下心肠。
当下谢贻香猛一咬牙,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故作轻松地说道:“是谁告诉你们去顾云城便是送死了?大家此番前往,乃是配合朝廷新派来剿灭倭寇的十万大军,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乘虚而入将顾云城里那些倭寇斩尽杀绝!哼,这本是朝廷机密,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倒也不必隐瞒你们了。试问鼎鼎大名的“白甲怒马”孙心拒、逆贼恒王麾下的‘十二天王’之一,又怎么带领大家前去送死?孙将军,你说是也不是?”
耳听谢贻香问出这话,一旁的孙将军当真可谓五内俱焚,百感交集。再看到众百姓纷纷投来询问的目光,他只得暗叹一声,苦笑着点了点头。谢贻香不等众人再问,立刻伸手入怀,摸出言思道方才交给她的卷轴,用双手捧过头顶,高声说道:“皇帝圣旨在此,众人跪下接旨!”
这话一出,不止是在场百姓,就连孙将军和一干军士都是大惊失色。待到看清谢贻香手中所捧之物,分明是卷杏黄色的锦缎,蚕丝为面,白玉为轴,暗绣祥云瑞鹤,岂非正是皇帝的圣旨?一时间但听“噗通”之声接连响起,孙将军和众军士依次跪了下来,在场百姓见状,也急忙跟着跪倒。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整片树林里的上千之众,已黑压压的跪了一地,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
谢贻香这才用颤抖的双手展开手中圣旨,强行压下心中惶恐,拖长声音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的十万大军已在路上,见倭寇便杀,一个活口不留!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话音落处,整片树林里可谓鸦雀无声,静得连树叶落下的声音都能听见。过了半晌,突然有人高声嘶吼道:“错不了!错不了!这……这的确是皇帝的圣旨,我认得这语气……是皇帝的圣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便有十几个人跟着欢呼,渐渐地上百人、上千人一齐欢呼,一个个眼中含泪、脸上带笑,高兴得手舞足蹈,继而异口同声地高呼道:“万岁——万岁——”士气竟是前所未有的高涨,充塞整个寰宇。
第922章 双瞳再现
眼见众百姓这般反应,谢贻香鄙夷之余,又有些莫名的凄凉。不料言思道事前备下的这卷伪圣旨竟有如此威力,可见在世间百姓心中,终究还是皇命大于天,甚至根本不在乎是哪家皇命。若是说得难听些,便是天生的奴性。
如此一来,她原本还准备了大番说辞,显是用不上了,而孙将军和众军士的调度自然水到渠成。不过大半个时辰,千余名百姓已被分作两队,其中老弱病残者约莫五百人,合编为“朱雀”队;身强体健的年轻男女和四百多名残军,则是共同组成“白虎”队,手中各持兵刃农具,可谓群情激愤、气吞牛斗,叫嚷着要将顾云城里的倭寇抽筋扒皮。谢贻香心中不忍,当即转身前往昨夜交谈时的小山岗,去看言思道那边的道场布置得如何了。
只见言思道点了十名军士,已在山岗前清捡出了一片约莫三丈方圆的空地,用树枝地上勾画出了七八圈文字和图形,从外到内依次是‘十方’之上、下、东、南、西、北、东南、东西、西南、西北;‘九宫’之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八卦’之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七星’之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六合’之上、下、东、南、西、北;‘五行’之金、木、土、水、火;‘四象’之春、夏、秋、冬;‘三才’之天、地、人;‘两仪’之阴阳;‘太极’之初一。其间种种,正是先前得一子提出的要求,不料竟被言思道敷衍了事,统统勾画在了地上,一圈圈围成一个大圆,便算是替得一子布置好了施法所用的道场。
谢贻香看得大皱眉头,还没来得及质问言思道,便听一个冰冷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冷冷问道:“这便是狗贼布置的道场?”转头一看,却是面带寒霜的得一子。再一估算时辰,此时日色西坠、气候转凉,恰好刚过申时,正是得一子方才与众人约定的时刻。
只见得一子再一次换上那身绣有太极暗纹的黑色道袍,衣襟、腰带和鞋子呈朱红色,映衬出他雪白的头颈和灰白色的瞳孔。一双白玉般的手掌中,捧着一个半尺见方的古旧木盒,当中自然便是那枚传说中东汉费长房用过的‘霄光火文神印’。
眼见得一子终于现身,言思道顿时打了个哈哈,抢在谢贻香前面招呼,笑道:“穷山恶水之地,仓促间要替道长布置好道场,难免有些草率,还请将就一二,凑合着用用便是。况且这‘道场’一物终究只是辅助,若是太过华丽,又怎能彰显出鬼谷传人惊天动地的本事?是以此间道场越是简陋,便越能见证道长神通的威力。”
得一子冷哼一声,倒也不再多言,径直上前查验地上勾勒的文字图形。待到得一子行过,谢贻香才发现他身后竟然还跟着二三十名倭寇,一半身穿“剑道小兵法”的黑色武士服,一半却是“甲贺忍术”的蒙面装扮,周身皆以灰色为主。再定睛一看,原来这些“倭寇”竟是得一子麾下幸存的绿林好汉,“五磊山”的二当家“一拳碎石”权冲天、“花浪头”的三太保“断魂三刀”林一瞬、“龙潭岗”的第一高手“龙虎崩山劲”何其猛和“天马山”的少寨主“阴阳双扇”范神通这四位头目皆在其中,只不过此刻都换作了倭寇的装扮。
谢贻香本是聪颖之人,顿时恍然大悟,隐隐猜到得一子的计策。要知道顾云城里的“中条一刀流”和赶来救援的“剑道小兵法”、“甲贺忍术”,三股倭寇势力之间,毕竟存有门户流派之别,平日里亦是各自为战。此番之所以能够联手,说到底只是唇亡齿寒之故,私底下难免有所猜忌,与己方这支由朝廷和恒王叛军共同组成的“平倭联军”是一般局面。
而得一子让麾下这些绿林好汉作此装扮,显是要他们混入追杀至此的“剑道小兵法”和“甲贺忍术”这两股倭寇当中,利用双方的猜忌挑起内讧,从而令两股倭寇自相残杀。也正因有此安排,得一子才敢大言不惭,吹牛说要用什么“玄微往生术”的神通,令追赶至此的倭寇尽数覆灭于林间。
看懂了得一子的计策,谢贻香心中反倒愈发担忧。须知倭寇天性狡诈,仅凭这二三十个汉人高手伪装成倭寇浑水摸鱼,即便能奏一时之效,难不成还能真令这两股倭寇的四百来人血战到底,死得一个不剩?
就在谢贻香顾虑之时,被编为“朱雀”、“白虎”两队的军士和百姓早已听说此番有高人开坛做法,看到身着黑色道袍的得一子现身,纷纷围拢过来,想要一睹这位鬼谷传人的神通。而得一子在言思道的陪同下查验完此间布置后,也不与谢贻香和众人交代,依次迈步跨过地上的‘十方’、‘九宫’、‘八卦’、‘七星’、‘六合’、‘五行’、‘四象’、‘三才’和‘两仪’这九个大圈,在道场正中的‘太极’方位盘膝坐定,头也不抬地问道:“‘十二生肖’何在?”
道场外的言思道当即笑道:“‘戌狗’在此!”说罢,他果真遵照得一子的安排,站到道场外围的“戌狗”方位,又招呼一同布置道场的十名军士依次站于‘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方位,将最后一个‘亥猪’之位留给了谢贻香。如此一来,占据十二生肖方位的一十二人加上道场正中的得一子,自然便是这场战局中的“玄武”一队。
谢贻香心中纵有一百个不愿意,当此情形,也只得举步站立到“亥猪”方位,看这小道士究竟要耍什么花样。然而待到众人各就各位,道场正中的得一子居然低头合眼,浑身上下纹丝不动,仿佛是一具神识飞升后留下的残躯,又像是旁若无人地睡着了。
眼见得一子这般举动,在场的军士、百姓和绿林好汉面面相觑,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却又不敢开口发问。一时间上千双眼睛同时盯着道场当中的这个小道士,场面极是诡异,却又隐隐有些滑稽。只有言思道好整以暇地点燃了一锅旱烟,吞吐着浓烟笑道:“别急,道长只是元神出窍,去南天门请天兵天将了!”
众人只得继续等候,渐渐地日色愈发偏西,林间也生出微微凉风,伴随着光影流转,在场众人焦急之余,已有些躁动不安。幸好便在这时,道场正中的得一子终于有所动静,微一昂首,用清朗的声音念道:“天地自然,道气长存。万神朝礼,身有光明!”
此时正好是亥时三刻,耳听得一子终于开口,在场众人仿佛心中落下一块大石,终于松了口气,却又立刻屏息凝神,不敢惊扰了这位鬼谷传人。只见得一子口中继续念诵,右手已从怀中摸出一道杏黄色的符咒,凌空一晃,便自行燃烧起来。
紧接着,他缓缓起身,紧闭的双眼终于再次睁开,一对灰白色的瞳孔冷冷凝视燃烧的符咒,继而在道场正中“太极”的小圈里疾速踏步,口中继续念道:“……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笔乃书。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
如此待到符咒燃烬,得一子又重新取出一道符咒,口中咒语不断,脚下步伐不停。一直到第七道符咒烧作灰烬,得一子似乎道法已成,当即站定身子,用双手捧起装着‘霄光火文神印’的木盒,扬声念道:“上起神龙发风雨,下令五岳驱城隍!神灵遁走,妖邪不侵,恭请神印,急如律令!”话音落处,得一子双眼上翻,将原本那对灰白色的瞳孔转入上面的眼眶,在眼球下方重新露出一对血红色的瞳孔。
这一幕直看得在场众人心惊肉跳,不少百姓更被吓得发出了惊呼。要知道幸存军士和流亡百姓一路行进至此,对得一子这位目生双瞳的鬼谷传人虽然早有耳闻,但此刻亲眼目睹他祭出双瞳奇景,依然感到发自内心深处恐惧。
也不知是心中的恐惧作祟,还是得一子的道法当真应验,在场众人只觉头顶上方的暮色无端一沉,随后便是一股突如其来的寒气从脚底升起,逐渐弥漫全身,就连周围的整片树林似乎都变得虚幻缥缈起来。
一时间在场众人皆尽惊骇,惊呼尖叫声此起彼伏,不少百姓更是被吓得倒在了地上。就连见惯杀戮的孙将军也不禁双腿发软,暗道:“所幸这妖道是友非敌,似这般目生双瞳,到底是人是妖?”谢贻香更是心生迷茫,原以为这小道士的种种伎俩皆是装神弄鬼,但如今看来,难道这位鬼谷传人当真身负通天侧地的道法不成?
第923章 玉碎功成
便在众人的惊恐之中,转出血红色瞳孔的得一子已将手中木盒揭开,从里面取出一枚牙白色玉印,印纽雕刻着九条张牙舞爪的飞龙,正是那枚镇鬼神、降妖魔的“霄光火文神印”。
只见他高高祭起玉印,一对血红色的瞳孔在暮色残阳中殷红无比,几欲滴出血来。但听他口吐真言,厉声念道:“天下不治,人心不治!天下不仁,人心不仁!通玄入微,皆尽……”
谁知得一子一句咒语还没念完,旁边突然“哎哟”一声,一个手舞足蹈的身影跌跌撞撞冲进道场,径直来到得一子身旁,却是手持旱烟杆的言思道,正用力扑打着长袍下摆处的一簇火苗,口中惊呼道:“走水了!走水了!”看这形貌,倒像是他吸食旱烟时一不留神,让烟锅里迸出的火苗点燃了衣衫。
在场众人被得一子制造出的异象所摄,都还没回过神来,便见言思道踉跄的身躯一晃,重重撞上道场正中的得一子。得一子此刻正全神贯注地祭起玉印,口中喃喃有词,突然受到言思道一撞,顿时手中一滑,玉印脱手飞出,摔在山岗前一块光滑的圆石上。但听“叮咚”一声清响,这枚传说中八仙之一的费长房所持的“霄光火文神印”便当场碎作七八块。
伴随着玉印碎裂,在场众人只觉心中一凛,倒是清醒了不少。而言思道也终于扑灭身上的火苗,夸张地喘息道:“好险……好险!险些烧死了我!”随后他似乎刚发现得一子的“霄光火文神印”被摔碎,立刻一脸惶恐,向得一子赔罪道:“小道长,这……这可实在抱歉了!要怪就怪我这锅旱烟,偏偏在这个时候闯祸……唉!该死!真该死!”
纵是得一子智绝天下,逢此突变,也不禁愕然半晌。随后他醒悟过来,一对瞳孔赤如喷火,破口大骂道:“狗贼!你……你他妈找死!”谢贻香也脱口喝斥道:“言思道!你捣什么乱?”
眼见得一子气得浑身发抖,双臂一挥,便要扑上来厮打,言思道早有准备,一溜烟跳出道场,大声说道:“且慢——且慢——哎哟!大家快看!鬼谷传人的法术已经灵验了!你们快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过言思道这一搅和,众人四下一看,才发现整片树林的确变得朦胧起来,之前那种飘渺虚幻的感觉居然是真的。谢贻香急忙揉了揉眼睛,想要看得更真切些,正好看到不远处的孙将军一脸惊愕,试探着开口问道:“这是……起雾了?”
这话一出,谢贻香顿时醍醐灌顶,眼前这般朦胧之象,岂不正是林间生出了一场薄雾?要知道昼夜间的冷热交替,便是雾气凝聚之缘由,尤其是在人烟罕至的荒山野岭,夜间极易起雾。自从众人逃入这片方圆三十多里的林地躲避倭寇,夜间也曾遇到过一两次起雾,所以倒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怪事。只是眼下伴随着得一子做法,便恰巧生出了这么一场雾,而且初生时便有如此气象,只怕今夜将会是难得一见的大雾,甚至不输给昔日鄱阳湖畔的“混沌兽”。
理清了这一由头,谢贻香顺藤摸瓜,得一子所谓“玄微望生术”便已昭然若揭。说起来其实再简单不过,便如昔日孔明与公瑾约定三日为期造出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