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竞月贻香 >

第222章

竞月贻香-第222章

小说: 竞月贻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颗恒王头颅的真假?”
  谢贻香这一连串问题,顿时问得那欧阳茶哑口无言。过了半响,他才回答道:“我说的是实话,就算你将我缉拿回刑捕房上重刑,我也是同样的话。要是我欧阳茶后面改口,除非是将我的名字倒着写!”
  谢贻香早就窥探出了他的软肋,当即毫不示弱,争锋相对道:“欧阳先生,峨眉剑派的赵前辈那夜曾亲眼见到,杀人凶手乃是一名在‘凤舞阁’里化妆成关公模样的女子。如今死者的头颅既然是在你的药箱里被找到,我们当然可以怀疑你的这位女徒弟便是杀人凶手。所以即便是要上重刑,我首先要审的,也是这位冰台姑娘。”
  听到这话,那欧阳茶当即火冒三丈,大喝道:“你敢!”那冰台也气得满脸通红,猛地踏上一步,冷冷喝道:“谢贻香,你有什么手段只管朝我使来,休得对我师父无礼!”
  眼见双方剑拔弩张,只怕顷刻间这两名女子又要大打出手,忽听一个苍老的声音长叹一声,缓缓说道:“谢三小姐莫要误会,欧阳先生师徒二人的确与本案无关,乃是带人受过。是小人一时糊涂,为了要护得毕家上下的周全,这才让欧阳先生帮忙,藏起了这一颗恒王的头颅。”
  听到这话,众人心中顿时一震,纷纷转头望去,说话的竟是人称“福管家”的毕府里管家毕无福。


第472章 避灾祸藏头换尸
  听到福管家开口,谢贻香心中顿时雪亮一片,如此一来,整件事便能想得通了。难怪欧阳茶可以确认这是恒王的头颅,原来此事竟然还有毕府里的管家毕无福参与。
  只听那福管家长叹道:“说来惭愧,少主人和恒王自幼一同长大,素来交情匪浅。此番恒王在府里遇害,他一心想要查明真相,揪出幕后凶手替恒王报仇,这也是少主人重情重义。然而小人痴长几岁,深知杀害恒王的这个凶手,即便与我毕家毫无关系,但只要证实恒王是在我府中遇害,那么毕府上下终究脱不了干系。更何况凶手既然敢在毕府里杀害恒王,必定早已筹划妥当,朝廷一时间未必便能查明真相;一旦此案悬而未决,皇帝念及丧子之痛,只怕早晚要祸及我毕家一门。”
  “而当夜‘龙吟阁’案发后,小人便已命下人在府里四处搜寻,其实当时便有下人在前院的关公雕像前寻到了恒王头颅,并将人头交到小人手里。当时小人寻思许久,到底不愿面对恒王在府里遇害这一事实,所以一时糊涂,私自决定将恒王的头颅藏起来。幸好寻到人头的那名下人乃是小人的心腹,而且除他之外,便再无人知道寻到恒王头颅之事,于是小人便叮嘱他切不可泄露此事。”
  “事后小人寻思,府里既然发生了命案,官差定然会彻底搜查整座毕府,恒王的头颅只怕是藏不住,无奈之下,只得去找欧阳先生商议。谁知欧阳先生一听此事,竟不惜为我毕家甘冒奇险,径直抢过恒王的头颅,藏进了他的药箱里。果然,这三个月来,常大人和宋参将两位虽然在府里搜查过多次,却始终没有检查过欧阳先生的药箱。”
  听完福管家这番话,众人才终于明白整件事的原委。那常大人不禁怒道:“福管家,你当真是好手段!正如宋参将所言,我们这些个办案官差,当真被你害苦了,竟然被戏弄了三个月之久!”然而他话虽如此,到底还是心向毕家,并没打算要追究这福管家的罪责。当下宋参将又询问了不少此中的细节,福管家也都一一作答。
  想不到恒王遗失头颅,却是被福管家和欧阳茶二人合谋藏了起来,其用意也是和谢贻香一般,想要在恒王的身份一事上做文章,从而替毕府脱罪。而这“泰山神医”欧阳茶肯出面帮忙,可见他和毕家的交情确然极深。再联想起案发当夜欧阳茶居然是和福管家在一起品茶聊天,可见他们两人之间的往来必定不少,所以才能合谋做出此举。
  如此一来,如果恒王的头颅其实在案发当夜便被凶手放到前院里的关公雕像面前,那么毕府的这桩关公显灵杀人案,倒是和蜀地常有的关公显灵相似,凶手并不是要刻意掩盖死者的身份,而是要遵循割下头颅祭拜关公这一仪式。或许是因为这龙洞山先锋村一带并无合适的关帝庙,所以凶手便将恒王的头颅供奉在府上的关公雕像前,却因为福管家和欧阳茶二人的搅局,这才让此案变成一桩“无头公案”,三个月来毫无进展。
  当下谢贻香不禁望向前院里那尊关公雕像,愈发堪不破此案的玄机,甚至还隐隐生出一股诡异的感觉。只听旁边的宋参将又问道:“福管家,你既然有胆量藏起恒王的头颅,恐怕也有胆量调换死者的尸体。当夜‘龙吟阁’里恒王的无头尸,被人掉包成眼下这具唐晓岳的无头尸,难不成也是福管家你的手段?”
  听到宋参将这一问,众人顿时又上了心,要听那福管家如何作答。只见福管家沉吟半响,终于又长叹一声,点头说道:“不错,这的确也是小人的主意,其实……唉,其实案发那天下午,三公子和唐晓岳在屋里的那一场争斗,小人当时便已知晓,却因为这毕竟是府里的私事,不便向诸位大人透露。哪知天网恢恢,最后还是被谢三小姐盘问了出来。”
  说着,他又向毕长鸣说道:“三公子,当时见到你和唐晓岳动手的人,除了来换被褥的春姨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位客人,便是做客府上的屠凌霄屠前辈。三公子当时听见春姨在屋外弄出动静,立刻便追出来查看,若不是有屠前辈暗中出手相救,试问春姨这么一个不会武功的妇人,又怎么可能逃得过你的双眼?”
  这话一出,几乎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这才想起眼下前厅当中,分明还有一位号称川藏第一高手的杀人狂魔屠凌霄,连忙朝他那边望去。要知道这屠凌霄自从现身以来,除了刚开始制服失控的毕长啸时开口说过几句话,往后的这一长串时间里,基本都是在自己的座椅上闭目打盹,再没说过一句话。而前厅里的众人伴随着案情的层层解析,都差点忘记了这位屠凌霄的存在。那毕长鸣更是忍不住浑身发颤,原来自己杀死唐晓岳的时候,竟然还有这位屠凌霄在暗中窥探,再联想起传说中这屠凌霄的所作所为,多少有些后怕。
  此时听到福管家提及自己,那屠凌霄只是闭着眼点了点头,并不开口说话,像是在椅子上睡着了,又或者是根本就不屑理会。仿佛毕府里发生的这一桩命案,竟是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只听那福管家又说道:“当时屠前辈担心三公子会杀人灭口,未免徒增杀戮,所以出手救下春姨。只可惜那春姨早已被吓得傻了,竟不知是有人救下了自己……”说到这里,他顿时想起春姨此刻就在旁边,害怕这神神叨叨的春姨又要乱嚷乱叫,连忙叫下人将她带了出去。
  待到春姨走后,福管家继续说道:“之后屠前辈便来找到小人,并将此事告知。小人本就知道三公子和唐晓岳幼年时的这一段往事,听到他们骨肉相残,当真是心痛万分。再想起那唐晓岳到底也是毕家的子嗣,即便是死在了三公子手里,也不能委屈了他的尸身。于是小人趁着三公子去往后山找寻弃尸之处,便请屠前辈出手,将唐晓岳的尸体从三公子房间的床底下取出,暂时放到毕府的冰窖中,打算事后好生安葬……”
  听到这里,谢贻香还是有些不死心,插嘴问道:“这么说来,命案当夜‘凤舞阁’里的那具无头尸,并不是唐晓岳的尸体?”那福管家摇了摇头,说道:“承蒙谢三小姐的一番好意,然而事到如今,小人哪里还敢欺瞒?当夜‘龙吟阁’里的无头尸,的确便是来访的恒王;而唐晓岳的尸体,则一直都被藏在冰窖深处。算来约莫是在一个多月前,小人听说有位北平神捕要来毕府彻查此案,担心他就此坐实恒王的身份,从而令毕府获罪,于是便悄然前往冰窖,用菜刀将唐晓岳尸体的头颅剁下,又和恒王的无头尸对换衣衫,想出了这么一个李代桃僵之计,谁知到底还是没能瞒过各位。”
  弄明白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那毕长鸣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原来唐晓岳的尸体从我床底下失踪,却是福管家的安排,当时倒把我给吓坏了。”福管家苦笑道:“还请三公子赎罪,那唐晓岳到底也是毕家子嗣,小人想要善待他的尸身,也算是对老主人有个交代。谁知当夜又发生了恒王的命案,小人借用他的尸体和恒王掉包,也是想要护得毕家周全,算是让他为毕家尽了最后一份力,想必老主人的在天之灵,也不会怪罪小人此举。”
  谢贻香听到这里,早已觉得身心俱疲,不料此中还有如此曲折的内情,当即问道:“如此说来,那恒王……当夜那死者的无头尸,以及唐晓岳被剁下的脑袋,如今仍在府里的冰窖里?”福管家点了点头,叹道:“正是。”
  一时间,谢贻香差点当场崩溃,几乎想要就此放弃此案。眼下既已找到了恒王的头颅,如果再和恒王那具无头尸拼凑起来,自然便能坐实恒王的身份,那么“恒王命丧于毕府”便是板上钉钉,自己根本就无能为力。
  然而她转念一想,福管家的所讲述的这一切,前面的部分倒是合情合理,但最后这掉包尸体之举,却分明有些不尽不实。试问唐晓岳的尸体如果一直是被藏在冰窖当中,难道竟能躲过常大人和宋参将这三个月里的搜查?更何况命案发生之后,整个毕府已然被朝廷封禁,在如此深严的守卫之下,仅凭福管家一人,又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潜入冰窖里掉包尸体?
  想到这里,谢贻香心中一动,当即望向那常大人。


第473章 定身份妄揣圣意
  那常大人见谢贻香忽然望向自己,却又不说一句话,顿时明白了她的意思,在自己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神情,也同样没有说话。两人虽然并未交谈一句,但仅凭这一对视,谢贻香心中已然再无怀疑,暗骂道:“这条老狐狸好大的胆子!身为如此一桩要案的主办官员,居然敢在私底下协助福管家掉包恒王尸体,还打算利用我或者是那商不弃,通过唐晓岳尸体的破绽来验证死者并非恒王,以此来替毕家脱罪。”
  然而她虽然猜到这一点,当此局面,却也不好点破常大人的居心,只得装作不知道。旁边的宋参将已再次召唤来手下兵卒,向他们吩咐道:“你们几个这便随福管家再去一趟府里的冰窖,将恒王的无头尸以及唐晓岳的头颅送到这前厅里来。”
  那福管家吐露实情之后,倒也不再隐瞒,当即便带兵卒们去往冰窖。临走前他又补充一句,说道:“府里的冰窖一直有常大人和宋参将派人严守,小人为了要将这两具尸体掉包,当时还真花了不少心思,险些便被他们发现。”
  他这句话分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有些欲盖弥彰了。所以照眼下的局面来看,前厅里的这些人当中,福管家、欧阳茶、冰台和屠凌霄四人,分明早已在暗中有所勾结,一同隐瞒了不少事,甚至还和主办此案的常大人通过气。其间不管是藏起恒王的头颅,还是用唐晓岳的尸体掉包恒王尸体,他们几个人的所作所为,说到底只是想掩盖恒王的身份,从而让毕府避开这桩天大的麻烦,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倒不太可能是当夜杀害恒王的真凶。至于那宋参将,以他这般直肠子的脾性,只怕却和谢贻香一样,直到此刻还被他们蒙在鼓里。
  当下那常大人又出来说了几句场面话,无非是要秉公办理此案之类的,约莫过了一顿饭的功夫,福管家便和宋参将手下的兵卒回到前厅,又抬进来一具无头男尸以及一颗年轻男子的头颅。宋参将从兵卒手里接过那颗年轻男子的头颅,放到唐晓岳无头尸的脖子处比划,其伤口处果然恰好吻合,从而拼凑成一副完整的尸体。在场众人当中有认识这位“千毒郎君”唐晓岳的,立刻便确认了死者的身份。
  见到唐晓岳的头颅出现,谢贻香这才看得清楚,只见这唐晓岳乃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子,样貌还颇为俊秀;细看之下,眉眼口鼻果然和毕长啸有三分相似,却是和毕长鸣截然不同。看来福管家所谓的唐晓岳和毕长鸣两人在幼年时便已被调换身份,倒果真是确有其事。
  而毕长啸见兵卒们将第二具无头尸抬进前厅,便将从欧阳茶药箱里滚落出来的恒王头颅拿来,和这具无头尸拼接,也是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一来大家便看得清楚了,死者乃是一名三十多岁的魁梧男子,肤色黝黑,粗手大脚,一看便知是行伍出生,而且多半还是将帅之上的身份。其特征倒是符合自幼便在军中长大、至今仍在江浙驻守的恒王。
  此时见到的两具尸体并排放在前厅当中,谢贻香不禁心中暗道:“虽然关于恒王身份一事,当中确实疑点重重,但如今到底还是寻到了整具尸体,可见当夜‘龙吟阁’的确发生过命案,并非是有人用唐晓岳的尸体故布疑阵。照此看来,‘龙吟阁’里的死者自然便是当夜前来毕府的访客,而这名和萨将军一同前来的访客,恐怕当真便是恒王。”
  谢贻香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又开口问道:“敢问在座诸位,你们当真可以确认眼前这个死者便是皇帝的十一皇子恒王?”那毕长啸当即双眉一扬,厉声怒喝道:“这当然是恒王!我自幼和他一同长大,就算他化成了灰我也认得!如今就连恒王的头颅也已找到,难道你们还想要否认恒王的身份?”
  谢贻香暗叹一声,又望向那常大人。只见常大人也是满脸的无可奈何,继而长叹一声,缓缓点头说道:“皇帝之所以钦点下官负责此案的侦办,当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下官认识恒王。眼下我们既已寻到死者的头颅,照这具尸体的形貌来看,当夜毕府里的死者……的确便是恒王。”
  听到主办此案的常大人说出这话,福管家和欧阳茶二人都不禁暗叹一声,谢贻香更是缓缓摇头。就连常大人也改口承认死者便是恒王,那么“恒王命丧于毕府”一事便已成了定局,再无可能将此案唬弄过去。当下谢贻香不禁束手无策,不知往后应当如何是好,却听一个少年男子的声音冷冷说道:“我一早便已说过,天地万物,周行而不殆;万事万物,到头来终究只是走出一个大圈,终点便是起点。毕府里的这桩案子,开始于‘恒王命丧于毕府’,无论你怎样侦办,揭露出多少隐情,其结局依然是‘恒王命丧于毕府’。”
  听到突然响起的说话之声,谢贻香陡然惊醒过来,急忙转头望去,居然是那个来历不详的神秘少年得一子。昨夜这个得一子带自己走出了墨隐布下的“断妄之阵”,条件便是要自己带他一同前来毕府,谁知自从进到这前厅以来,他除了开口讥讽过墨隐的手段是“雕虫小技”,便再不曾说过一句话,一直以斗篷遮住头脸沉睡,至始至终不曾言语,相比起来,那屠凌霄虽然也一直在打盹,但好歹也有过几次短暂的清醒,就好比方才谢贻香出刀拦下毕长鸣的时候,屠凌霄似乎还喝彩过一次。所以若不是这得一子忽然开口,谢贻香几乎早就忘记了他的存在。
  而此刻前厅里的其他人则是对得一子毫无所知,甚至就连他的名字也给忘记了,更不知他这一番话究竟是什么意。那常大人忍不住开口问道:“这位……这位谢三小姐的朋友,不知有何高见?”
  那得一子仍然瘫倒在椅子上,也不拉开覆盖住头脸的斗篷,冷冷说道:“你们要明白一点,那便是此案的死者,一定是皇帝的十一皇子恒王。否则这些人又怎会做出私藏头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