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将那个孤儿收为义子,取名许惊弦。四年前许漠洋随冯破天来到大理,阴错阳差之下得知许惊弦原来正是陆羽亲子,其后许漠洋被宁徊风暗中行剌,最终死于鸣佩峰下,冯破天本想接许惊弦回大理接替教主之位,但暗器王林青执意带许惊弦去京师挑战明将军,冯破天无奈之下只得返回大理。
陆文定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加上暗器王林青被太子御师管平设计加害,许惊弦被葛公公所掳,为免敌人杀人灭口,林青曾放言少年小弦乃是当世第一高手明将军的克星,此事在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无形之中让许惊弦这个名字成为新一代的少年高手。随后林青在京师大展神威,最终在泰山绝顶与明将军决战,招胜身死,留下千古佳话,许惊弦则被蒙泊国师带至锡金,从此销声匿迹。
两年前青竭左使邓宫被五剑山庄庄主雷怒所杀,当年支持陆文定的心腹仅余雷木一人,虽然教中大事皆由他掌控,但总是留下一块心病。想不到时隔四年之久,许惊弦再度现身,怎不让陆文定有所顾忌?
媚云教乃是陆羽一手所创,许惊弦既然是陆羽的亲子,自有资格接掌大权。对权势的欲望已让陆文定隐伏杀机,若非恐怕杀亲之举令属下齿冷,早就命人暗中除掉许惊弦。却不料许惊弦胸怀坦荡,一番话反倒令陆文定暗觉惭愧。
待许惊弦吃罢,陆文定终于幵口道:“且随我来吧。”当先走出,到了门口又回过头来,加重语气道,“无论你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目前仍以吴言为名。这对你我都有好处,切记!”
许惊弦思索着陆文定话中的含意,随他出门而去。走出几步才发觉脚下发软,胸腹间隐约有一种气闷的感觉,丹田内一片空荡。他知道这并非宿酒未醒的缘故,而是服下了某种散功的药物,怪不得未加绑缚陆文定亦不防他有所异动。不过他丹田受损,本身内力全都散于四肢百骸之间,这种药物对他的武功影响并不大,暗忖如果陆文定知晓内情,是否还会如此放心地孤身面对自己?他料想自己昏迷之时必然被人搜查过身上的事物,伸手入怀一摸,所喜义父许漠洋的骨灰与兵甲派的《用兵神录》都在,只是显锋剑不在身侧,不知被藏在什么地方。
沿着湖边走出不远,来到一排木制阁楼前。阁楼共有十几间,高低起伏各自不同,因建于湖滨,木栋入基并不深,但巨大的木料层叠搭建,房屋间接缝处严丝榫合,稳实牢固。每间阁楼的窗上都挂着几面七彩方巾,迎风招展,极具异域风情。
陆文定来到中间最大的一间阁楼,挥挥手让几名守卫离开,盼咐道:“没有我的召唤,不得入内。与许惊弦一并进入。”
阁楼内只有一张木桌,几张木椅,桌上端端放着许惊弦的显锋剑。许惊弦只望了显锋剑一眼,注意力就立刻被墙上挂着的两幅画像所吸引,快步走到近前,凝神望去。左首是一位男子的画像,画中人年约四十,相貌堂堂,润朗如玉,青衫及地,长髯垂胸,双掌凝于胸前,浑如抱球,似乎正在修习某种武功,但他的眼睛却望向右侧,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右首则是一位三十余岁的女子,身着宫装华服,云鬆高梳,嘴角含笑,虽谈不上倾城倾国,却显得温婉括静,贤淑典雅,她柔情的目光正好对准那画中男子,仿佛正在凝视着习武中的丈夫。画师恰好捕捉到夫妻俩那一瞬间的神韵,给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那男子的英武姿态、女子的端庄雅致,而是两人对望的款款深情,观之让人心生羡慕。
………………………………
第十五章 军旅情怀
明将军一身戎装、金盔遮面,金甲护身,外罩大红色战袍,他没带兵器,身后只跟着五名随从,但看他龙行虎步,气势迫人,神威凜凛之态,浑如带兵百万。
众人一并起身相迎。明将军在楼梯口略略停步,利剑般的目光扫视全场,刹那间每个人都觉得他正望向自己,皆慌忙垂下视线,不敢与之对视,更无人敢开口说一句话。
许惊弦虽然心理上有过无数准备,仍是觉得脑中一眩。这是林青死后他第一次见到明将军,滔天的恨意涌上心头,强行压抑住拔剑刺向仇敌的冲动,勉强挪开目光望向他身后,忽然一怔。除去刘知府之外,随同明将军一并进入狮子楼的另有五人,两名铁甲卫士左右贴身相护,另三人中第一人亦是披盔带甲,面容英挺,年约二十八九,应该是军中副帅马文绍;第二个人身着便装,满面虬髯,神态笃定,正是将军府大拇指凭天行。
在涪陵城江边,许惊弦曾听龙判官言辞确凿说凭天行身中丁先生绝命一掌,所以才放他回京复命,以惑明将军。本以为凭天行绝无幸理,有感于他义薄云天,行事豪放,内心不无惋惜之意。想不到在狮子楼竟又看见了他,着实替他欢喜。不过凭天行承担着护卫之责,警觉的目光只留意于梁柱楼角等有可能藏敌之处,并未注意到他。
跟在明将军身后的第三人身材痩小,穿一身及地的灰色长袍,从头至脚遮得严严实实,双手都不外露,袍订帽檐低垂,将面容隐在阴影之中,连是男是女都瞧不清楚。同行者中,明将军气贯全场,马文绍刻意低调,凭天行谨慎细致,这最后一人却是全身上下透着—种神秘慼。^
明将军一行来到席间,却并不立即就座。明将军挥手止住刘知府的客套言语,金盔下射出一道冷厉的目光,令人不敢逼视。
出乎意料地,首先开口的不是明将军,而是那身穿灰袍的神秘人。“左首第三席黑衣劲装者神情紧绷,随时欲战,疑为刺客;左首第六席第二位青衣人与右首第四席长须长老相互对视,交换眼神,意义不明,疑为奸细;右首第二席白衣少年眼神犀利,神情愤然,似有仇怨;右首第五席黑脸大汉面露轻屑,似有不满之意;另外右首第四席第一人、第六席第四人、左首第二席那位白袍剑客与第五席儒装长者行礼时略显迟疑,应为持不同政见者……”中性的声音不高不低,平正无奇,既无起伏,亦无情绪,犹如在宣读文书,但话里的内容却令人闻之变色。
“锵”一声响,左首第三席那位被指认为刺客的黑衣劲装者慌忙拔剑,但凭天行早已身随意动,神不知鬼不觉地闪到他身后,不等宝剑出鞘,右手大拇指已按在他的颈后,黑衣人当即软倒在地,满脸犹是震惊之色。
左首第六席的青衣人仓皇起身,往窗边掠去,但才踏出两步,马文绍已手按剑柄,拦住他的去路。青衣人面色大变,弃剑于地:“将军饶命。”
右首第四席长须老者破口大骂道:“无胆鼠辈,我司马豫耻于与你同谋。”他纵身跃起,一拳便朝那投降的青衣人劈去。
明将军蓦然出手,右臂在空中挥毫泼墨般轻轻一扫,霎时楼上每个人皆有一种坠入龙卷风眼之中的可怕感觉,明明自身并无异样,却觉得周围劲气横溢,危险丛生,唯有静立原地方可保无虞。
那长须老者掌至中途,忽觉一道沉雄巨力袭来,劲力浑圆,沛莫能御,心知已无法杀死叛徒,猛然回掌往自己胸前拍去。他不甘被擒受辱,决意自杀成仁,这一掌尽施全力。
明将军右臂轻扬,长须老者的手掌如被一条看不见的丝线牵引,身不由己地荡开,愕然长叹:“好一个明将军,好一个流转神功。”
刘知府脸色大变,怒喝道:“司马豫,原来你竟是泰亲王派来的奸细!”这长须老者名唤司马豫,乃是成都天济会的长老,而那投降的青衣人孟仕周则是商界大豪齐诚的门客,皆已被泰亲王暗中收买,若非那灰袍人眼光精准,任谁也想不到这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人竟暗通款曲。
明将军淡然道:“蝼蚁尚且偷生,为了一个泰亲王,司马兄又何必自残身体?”转而吩咐凭天行:“拿下!”
司马豫仰天大笑,眼望明将军:“老夫今日认栽了,且看你还能嚣张到几时!”说话间猛一咬牙,嘴角已流出了一丝黑血,原来他早已在口中暗藏毒丸,明将军武功虽强,却也无法阻止他服毒自尽。
………………………………
第十六章 巧计渡江
众人紧张地望着穆鉴轲,等他下令。这是考验一位统领判断力的关键时刻,如果叛军只是按章盘查,或可蒙混过关,但如果敌人已看破他们的伪装,一旦身陷重围便绝无幸理。虽然敌军马快,但此时加速飞奔应该能赶在敌军到来之前回到巨木上,只要驶离江边便可逃脱。稍一迟疑,敌军又逼近了许多,离他们只有二百步的距离,当先一人大声高呼:“前面那几名百姓,速速停步。”
穆鉴轲略一沉吟,决然道:“快走。”追兵虽未露敌意,但或许只是缓兵之计,看敌军马踏惊雷、刀枪出鞘之势,极有可能已发现己方的身份。
六人齐喝一声,发足狂奔。远处的秦勇刚与那名士兵亦及时行动起来,拼力将那巨木推入水中,只等六人就位,立刻开船。
许惊弦轻功最高,远远跑在前面,穆鉴轲紧随其后,另几名战士次之,唯有赤虎身材笨重,落到了最后。许惊弦一咬牙,转过身来拉住赤虎,拼力狂奔。只听敌军在身后吼叫连连,蹄声越来越近,显然亦在加速赶来。双方在江边开始了一场事关生死的竞赛。
再跑出几步,身后弓弦响处,箭矢如飞射来。赤虎一声闷哼,右腿上已中了一箭,脚下一软,半跪于地,几乎将许惊弦也一并拉倒。许惊弦一把将他拽了起来,两人跌跌撞撞继续飞奔。赤虎挣扎着再跑出几步,箭伤疼痛难忍,再度跌倒。
许惊弦再伸手去拉,却被赤虎重重推开:“我不成了,你快走。”
许惊弦骂道:“你平日的狂劲到哪去了?快给我起来!”
远处穆鉴轲大喝道:“吴言,放下赤虎。”
许惊弦置若罔闻,将赤虎的胳膊搭在身上,强行扶着他往前奔去。这一刻他浑忘了赤虎对他的恶语相加,穆鉴轲对他的深深成见,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放弃自己的战友!
赤虎大半重量都压在许惊弦的身上,两人的速度登时慢了下来,只听到身后马蹄声越来越近,又有十几支箭矢落在周围草地上。
赤虎惨笑一声,抽出腰间战刀:“哥哥以往对不住你,我来给兄弟殿后。”
许惊弦听到赤虎这一声“兄弟”,更是将他紧紧抓住不肯放手:“现在别做孬种,有本事就回去再和我比一场。”
远处几位战友已合力将巨木推离江岸,只等两人到达便可逃离追杀。秦勇刚站在巨木上,一面焦急地擦着汗,一面不断朝两人挥手。
“嗖嗖嗖”三声,穆鉴轲连发三箭,几声惨叫从敌军阵中传来,却也只能稍阻一时。穆鉴轲戟指怒喝:“吴言放下赤虎,速速回来,这是命令!”情势危急,如果不能及时开船,只怕会全军覆没。
赤虎拼力推开许惊弦,眼中喷火:“你要害得穆头和兄弟们一起送死么?再不走,我就当场自刎!”
许惊弦一把夺下赤虎的战刀,朝他咆哮道:“我偏要和你赌一把性命。你要是跑不动,就连累我一起死吧!”
赤虎瞠目狂吼一声,奋起余勇,再度狂奔起来,鲜血顺着大腿流下,在沿途草地上留下一道血线。此时最前面的追兵离他们只有五十步了。
穆鉴轲亦冲了过来,与许惊弦一左一右扶着赤虎,口中大骂道:“吴言,回去老子非把你剁碎了不可。”
许惊弦脚下不停,拧身拨开一支正射向穆鉴轲后颈的飞箭,嘴里也不服软:“你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再找我算账吧。”
巨木中飞轮早已开动,三人脚步踉跄地踏上巨木,便疾速驶离江岸。身后箭矢如蝗射来,许惊弦与穆鉴轲并肩立在船头上拨开乱箭,随着距离越来越远,终于脱出箭支射程。但此刻尚未逃离险境,敌军战船随时可能前来堵截。就算武功再高,在江上被围亦是插翅难飞。几人不敢怠慢,拼力以桨划水,好让巨木尽快靠岸。
许惊弦一面划着水,想到在成都锦江之上参加龙舟竞赛之事,不承想那时无意中学得的操舟之术竟在这里派上了用场,又念及那时穆鉴轲对自己横眉冷目,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了断语,不由莞尔一笑。
忽听赤虎嘶声哭喊道:“秦兄弟,秦兄弟!”
许惊弦回头望去,心头顿觉一片冰冷。只见秦勇刚侧伏在巨木上,颈窝处插了一支长箭,早已气绝,无神的双目依然圆睁着瞪向江面。
赤虎捶着自己胸膛:“若不是为了救我,秦兄弟也不会死……”许惊弦目瞪口呆,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拼死救下了“仇人”赤虎,却又间接害死了好友秦勇刚。如果方才能够早回来一刻,何以至此?他双脚一软,跪倒在秦勇刚的身边,暗问苍天:难道冥冥之中的命运就是这般无情,全不由人掌控?
………………………………
第十七章 家仇国恨
明将军口气忽转:“叛军主力是由乌槎国士兵与滇、贵等地十七异族战士混编而成,乌槎国蒲吾王子挂帅,擒天堡与媚云教众则由龙判官与陆文定单独指挥,丁先生并未在军中任职。但根据我方情报,他却被泰亲王拜为幕后军师,有调动全军的权力。此人一手促成了泰亲王、乌槎国、擒天堡、媚云教几方势力的联盟,能力超卓,我必须对他有所了解。但关于他的所有信息仅限于表面,我听天行说过与你在涪陵城相遇的经过,既然你曾与丁先生有过密切的接触,所以我想听听你对他的看法。”
许惊弦听明将军并未追究自己的身份,稍稍松了口气,毕竟鹤发早已不问江湖之事,未必与明将军有联系,无需疑神疑鬼。他略一沉思,回答道:“丁先生双目虽盲,却有‘神算’之称,心思缜密,城府极深,有雄辩之口才,擅长把握对手的心理,乃是为不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据属下观察,此人虽来历不明,但应是身怀武技。内力属阴柔一派……”
明将军目光闪动:“我最想知道的是:丁先生容易博得他人的信任吗?”
“不!与此人打交道,总有一种被其玩弄于股掌间的感觉。他虽目盲,但做事极有目的性,他说出的每句话都似乎经过仔细斟酌,毫无破绽,让人难以把握其真正意图,必须小心提防,否则极有可能踏入陷阱之中。他会让人害怕、怀疑、惊惧……却很难对他产生一丝信任。”如果是谈及他人,许惊弦或许不会对明将军说得如此详尽,但对于丁先生,他却宁可将自己的疑虑全盘托出,希望借助明将军的智慧认清这个神秘人物。
明将军沉吟:“如此一个人,竟能得到各方势力的一致认同,倒真是奇了。”
许惊弦微微一怔,他倒是从未想过这一点。按理说谁也不放心与丁先生这样一个瞎子合作,可是他却偏偏促成了几大势力的联盟。泰亲王与乌槎国暂且不论,媚云教与擒天堡结怨多年,又岂能被他轻易说动?
明将军转过身盯着许惊弦,缓缓道:“因为他无法得到你的信任,所以你才不愿意与他合作么?”
许惊弦谨慎道:“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属下懂得什么是国家大义,所以不愿助纣为虐。”
“吴少侠深明大义,令我欣慰。”明将军微微一笑,似乎对许惊弦的回答颇为满意,再度发问:“你对刺明计划知道多少?”
“属下曾听丁先生提及刺明计划,顾名思义应该是针对将军的的刺杀行动,但对于其具体内容,却知之不详。”
“龙判官曾对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