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仙-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进一步,则是指桑骂槐,你于炳也是堂堂童生,为何不顾尊严去做别人的一条狗?
“嘿嘿”
县学内,张柬之听得萧业的吟诗,不禁嘿嘿一笑,颇觉对味,对萧业又高看了一分。
这样的急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此诗不仅刻画入木三分,区区十四字,就呈现出了一副鲜活的画面,还妙在应景,在有力的对于炳作出还击的同时,萧业又隐隐拨高了自己,完美的化解了于炳的逼迫。
萧业得理不饶人,又道:“萧某已赋诗一首,于兄的大作又在作处?”
“哼!”
于炳强哼一声,面色一阵青一阵白,随即拨开围观人群,逃一般的快步而去。
史进也狠狠瞪了萧业一眼,他也没脸留了,转身而走。
其余各人望向萧业的眼里也多了一丝钦佩,毕竟差距太大,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物,想妒忌也妒忌不起来。
“哈哈,萧郎果然不负诗仙之名,陆某服了!”
陆拱手哈哈一笑。
这个诗仙称号与于炳嘴里的诗仙,含义完全不同,代表了陆的心悦诚服。
“陆兄过奖了,今日暂且辞过,他日约个时间再行见面,如何?”
萧业微微一笑。
“也好,陆某先走一步!”
陆点了点头,转身上了辆马车,徐徐离去。
萧业也与陈子昂向另一个方面走,很快回到了张家。
顿时,数双目光投了过来。
陈子昂倒也罢了,一直作着浊世翩翩佳公子的装扮,而萧业的童生装束,着实带来了震憾,原本萧业身着粗布长袍时就已经难掩风华了,此时更是玉树临风!
“娘,果然是人靠衣妆,佛靠金装呢,你看萧郎打扮一下,怕是潘安、宋玉重生也不过如此吧?”
张玉美眸泛出异彩,忍不住惊呼。
陈子昂的妻子王氏,也禁不住多看了萧业几眼。
“你这丫头,有这样说话的么?”
张母回头低斥了声,只是看向萧业的目光,明显带有几分丈母娘打量女婿的意味。
“哎”
张检失落的叹了口气:“这衣衫我怕是一辈子都穿不上喽。”
萧业正色道:“张兄,今次我来,正是为了此事,我只想问一句,下一次你还考不考?”
“这”
张检本想说不考,只是见着自家老娘投来的凌厉目光,忙改口道:“考,当然考!”
萧业问道:“张兄读书如何分段?是依据前人分好的去读,还是自己按义理分段?”
“哎呀!”
张检猛一拍大腿,怪叫道:“知我者,萧兄也,每回我读书,正是纠结于此,有时按前人划分的段落去读,有时又突然冒出自己的想法,结果越读越乱,越乱越糊涂,所以我就说,我不是读书的料子嘛。”
“诶?”
正说着,张检惊疑不定道:“萧兄可有妙法教我?”
萧业摆摆手道:“妙法谈不上,不过一些读书的心得罢了,我问你,张兄对魏晋洛阳官话可有了解?”
“不懂!”
张检摇了摇头。
陈子昂也是一脸无奈。
萧业也理解,口音的变化是非常快的,东晋衣冠南渡之时,尚以魏晋洛阳话做为官话,后随着东晋朝廷与江南士人逐渐融合,官方语言也渐渐变成了当场的吴音,而李唐起自于太原,李渊父子及其一众臣武将都操一口太原话,致使李唐的官方口音带上了太原腔。
至于陈子昂,出身于蜀中,与魏晋洛阳官话更是不搭。
萧业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对洛阳官话的考证方面,仅仅相隔了几百年的时人,远远不如自己这个来自于一千五百年后的后人。
张玉眼前一亮道:“萧郎,你指的读书妙法可是与魏晋洛阳官话有关?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萧业傲然笑道:“张兄随便拿本书来,最好是生僻一些的。”
“噢!”
张业撒腿飞奔回屋,不片刻,拿了一本书回来,居然是归藏易,连萧业都没读过,够生僻。
易经并不单单是周易,还有连山易与归藏易,前者成于夏朝,在汉初失传,后果成于商朝,在六朝失传,流传下来的仅仅是周易。
换句话说,夏商周三代各有易书,只是夏商两代的易书失传了。
第二十七章 暗箭
萧业翻了翻,喜道:“想不到张兄连归藏易都有,着实让我惊讶。”
张检尴尬道:“这本书是表哥带过来的,我能看的懂周易,却看不懂归藏易,其义理与周易似是而非,读着读着就生出了歧义,要不要给萧兄换一本?”
“无妨,你挑一段出来,我读给你听!”
萧业大咧咧摆了摆手。
讲真,研究了一辈子的古,萧业对归藏易很感兴趣,连山、归藏与周易虽都是由八卦衍生出的六十四卦构成,却是三种不同的占筮之术,各自主宰了夏商周470年、550年与790年的国祚。
后世曾出土过秦简归藏,但是经萧业与一系列专家考证,并非真的归藏,而是秦人以归藏筮法重新编制的筮书,现世流传下来的归藏只有残缺的七篇,前后言不搭,还有很多难以辩识的古字,根本无从注解,而张检拿来的,足有十三篇!
当然,字体不是甲骨,是大篆,大致推测,这个版本的成书时间介于西周中后期至春秋战国,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那就读这一段吧。”
张检拿过书,翻出一页,指着其中一段话。
萧业也不预作准备,深吸了口气,正要以咏叹诵读法读出,却是突然道:“别笑啊!”
“啊?”
张玉懵然挠了挠脸颊。
萧业这才读了起来。
“寡曰:不仁者夏后启是以登天啻弗良而投之渊寅共工队”
明明萧业事先提示过不许笑,可一听到那古怪的读腔,张玉仍是扑哧一声,随即紧紧捂住嘴,羞红着脸,如做错事般偷偷看着萧业。
好在萧业并未留意到她,已经沉浸在了读书的乐趣当中,摇头晃脑,四肢按照韵律节奏打起了拍子。
张检、张母与王氏面面相觑,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读书方法,如果不是对萧业有些了解,还以为是跳大神呢。
不过陈子昂却是现出了凝重之色。
萧业的咏叹,初听很别扭,但他有气在身,不论是见识,还是在学上的造诣,比之张检等人高了不知几筹,静下心来,体会萧业咏叹的节奏,跟着在心里默诵,却发现这种诵法很难掌握,几个字过后,气就断了,再也接不上去,而且魏晋洛阳官话也非他所长。
但是仅仅是跟着诵了几个字,一丝模模糊糊的感悟就萦绕上了心头,不禁暗感骇然,如果完全掌握了这种方法
同时也满心震惊。
要知道,这种读书的方法搁谁家都是不传之秘,非嫡亲子嗣不会外传,这就是保证一个家族连绵兴盛的根基,可萧业随随便便就传给张检,也不禁自己在一边旁听。
这份心胸气魄,令他自愧不如!
到底这是一个有灵气的世界,根据萧业自己的琢磨,吟咏诵读法除了前世所具有的效用,还可以以特定的韵律震荡空间中的灵气,使人灵慧渐开。
渐渐地,张检也沉浸在了独特的节奏里面,再也没了走初的古怪神色。
还是古代好啊!
萧业暗道,只有这样的时代才适合自己。
前世他住了大平层,有了八位数的存款,前妻再也不为他咏叹吵闹了,出门遇到邻居时,也没有谁以看神经病的眼神来看他,反而对着自己的小孩说:你看看人家萧老师功成名就还那么刻苦,你要是能学到萧老师的一半啊,将来肯定有出息。
很明显,这都是冲着钱来的,知音难寻啊!
好一会儿,萧业一段诵完,问道:“张兄可曾听明白?”
张检懵哔道:“一点都不明白!”
陈子昂急道:“表弟,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缘啊,萧郎以秘法授你,你当事之以师,还不跪下行师礼?”
“什么?”
张检不敢置信的望去。
萧业摆摆手道:“伯玉兄言重了,这法子也是我自个儿琢磨出来的,并不完善,伯玉兄如有兴趣,咱们一起合计合计。”
陈子昂怔怔看着萧业,许久才道:“萧郎虽胸怀坦荡,有上古君子遗风,我等却不能不识好歹,表弟,你过来与我一起立誓,非得萧郎允许,此法决不外传。”
萧业暗暗点头,陈子昂也是个会做人的,他肯传给张检,是看在情份上,并不代表会愿意咏叹诵读法流传出去,本来他还打算提点一下,陈子昂已经事先想到了。
张检心知事关重大,忙与陈子昂发下毒誓。
张母、张玉与王氏虽然没有立誓,却是保证不和任何人提起。
接着,萧业从魏晋洛阳官话开始教起
史府!
史进回到家,先找到蔡先生,把县学发生的事情如实道出。
蔡先生捋着胡须,眉心微拧。
史进又不甘道:“先生,想不到那贱种竟有这般手段,本来我以为,挑起学子们与他的矛盾,便无人与他互保了,咱们可以从中动手脚,想不到他吟了首鹤媒,又让人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难道咱们就任由他平平安安的去参考?”
“此子确有非凡之才!”
蔡先生叹了口气,颇有些感慨,不过很快,眼神就恢复了深邃难测,沉吟道:“也不是无计可施,你着人暗中放风,就说陈子昂、萧业与陆三人自恃才高,已经约定今科必中秀才,不屑与庸才互保,凡有与之互保者,要先受挑选,得其认可,才有资格与之互保,传播的范围不要太大,于本届童生中就可以了。”
“先生果然妙计!”
史进一听,就明白了,大喜道:“能考中童生的,谁没几分傲骨,谁又肯低三下四的求人,此言乃是使他三人自绝于诸童生,既便被澄清了,因无法证实,一个恃才自做的恶名跑不了,哈哈,原先只是对付萧业一人,现在又有陈子昂与陆自动送上门来,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怎么中秀才,届时江都县就我一人得中,什么三大才子,后起之秀,让世人擦亮眼睛看看清楚谁才是真金,谁才是木渣!”
蔡先生嘴角诡异的微微一撇,便正色道:“你可莫要得意,五百取一,谁又敢言必中,还有两个月不到,能不出门你尽量不要出门了,我亲自为你指导学业!”
“谨遵先生之命!”
史进深深一躬,他对蔡先生有一种如面对父亲般的孺慕之情,只觉得蔡先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
第二十八章 冥府
一直到太阳接近落山,萧业才婉拒了留膳,告辞离去,并顺手借走了归藏易,他打算带回去抄写一遍。
本时空的大唐,印刷术虽然推广开来,但是考虑到泄密的因素,真正的珍本、孤本轻易不会拿去给人排版刻字,宁可手抄。
次日,萧业去了乡里祭祖,其实一个童生功名根本不算什么,主要是童生背后的象征意义,兆示着朝廷的禁锢已经放开了,萧家人终于有了重新出仕的机会。
以前萧业是没资格进祠堂的,这次,萧松亲自带他进去,向祖宗牌位叩头跪拜,将书凭呈上,给祖宗浏览。
萧家是六朝顶级门阀,齐梁皇室后裔,祖宗们不会向一个小小的童生投来关注的目光,毕竟被贬黜的只是江都房这一支,其余分支仍然过的很好,犯不着消耗冥力于现世显圣。
“岩儿,你家侄子有出息啦!”
当萧业给萧岩的灵牌磕头时,萧松期待的唱诺,可惜,萧岩的灵牌也没有动静,这让他不免有些失望。
“族里为你备了酒菜,吃过再走罢!”
萧松暗暗叹了口气,招呼道。
“是!”
萧业随萧松离开了祠堂。
冥府!
冥府分为十八层,每三层一片天地,第一层到第三层,除了天色的昏暗程度,几乎和阳间没有区别,住的都是积善之家,或者累世公候乃至于历代帝王,一座座城池分布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依阳间划分为不同的国度,兰陵萧氏的本家位于第三层。
而越往下,环境就越恶劣,萧岩死后,依其生前罪业与功果,落在了第八层,荒凉破败,无时不刻都有呼啸的阴风刮过。
倘若没有冥力支撑,魂体会渐渐地被阴风刮散,神魂俱灭,之后被吸收到冥府的第十八层,以一种难以理解的方式折分重组,依其彻底死亡之前的功果业障,投胎为人、兽、畜、虫或草木。
人死之后,并不是直接回归冥间的家族,而是根据生前的功果罪业,分散在各处,要想回到家族,需要穿越一层层的冥府,消耗大量的冥力。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如果阳间的族人肯花费巨大的代价,可以死了之后直接回到族中,显然,以萧岩的地位与萧氏江都房的现状,根本没有可能。
因此在冥府中,冥力最为重要,哪怕是前三层的大人物,失了冥力也会死亡,每一个都为了冥力挣扎求存,而冥力的来源多种多样。
其一,在冥府做苦役可以获得报酬。
其二,做买卖交换冥币。
其三,耕种冥田,收获冥种及各类冥菜,或者饲养冥畜,冥禽,自己食用也可,交换冥币也可。
其四,探险,这是危险性最大的一种,很多阴魂会在探险中死亡,却有可能会获得功法,获得宝藏,还有原生态的冥矿与冥草,很多位于底层的阴魂会成群结队的去探险。
而且冥府虽然越往下环境越恶劣,但是开发程度也底,收获也会越大。
其五,由阳世的亲属拜祭赠予,这也是最为轻松的一种获取冥力方法。
当然,烧纸钱纸人没一点用处,冥府的亲人只能接收真气、气、官气等一系列与气运修为相关的东西。
其六,挤身于冥府管理阶层,获得俸禄与修炼功法,这对于寻常的阴魂来说,几乎是想都别想。
这日,萧岩居住的青砖小院中,突然出现了个小小的乳白色旋涡,一丝气渡送过来,透过旋涡,他能隐约看到,萧业正朝自己的灵牌跪拜,那一小丝气,来自于童生书凭。
“夫君,您的侄子送孝敬来了,快收下吧。”
身后走出一名女子,薄有几分姿色,三十左右的年纪,欢喜道。
女子生前是大唐高州人氏,娘家姓李,生第三胎时难产而死,被打发到第八层萧岩家附近,一个女鬼,在冥府生存是很困难的,恰好萧岩对她也有些意思,于是两人结为了阴间夫妻。
“呵”
萧岩苦笑着,伸手一抹,那旋涡渐渐消散,气未取分毫。
李氏不解道:“既然是您侄儿孝敬的,夫郎为何不取?虽然这份气不多,可是冥府的环境太恶劣了,有了气加身,至少能好过一些。”
“不是为夫不想取,是取不得啊!”
萧岩摇了摇头,也不过多解释。
他是知道萧业身份的,当萧业的叔叔,他都觉得僭越,哪里敢收萧业的上贡?而且萧业身为李唐的太子,在阳间不验查血脉难以发觉,可是阴间不同,萧业上贡的气中,带有一丝微弱的龙气,自己如果收取,很难瞒过有心人。
据他所知,李家的两个太子,李弘和李贤都死在了武后手里,阳间的皇帝也快晏驾了,武后全面执掌大唐只是早晚间事,而阴阳两界并非完全隔绝,一旦萧业在阴间泄露了身份,很有可能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