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三国从养鸡开始 >

第10章

重生三国从养鸡开始-第10章

小说: 重生三国从养鸡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共2780文钱,也就是说今天卖了278碗,加上张飞那半两银子就已经有二两银子了。


第二十三章 母亲的想法
  看到赚了这么多钱,刘辛两个妹妹高兴的在院子里跳来跳去,帮助母亲收拾木桶、大锅都变得积极了。
  泥匠今天已经把灶台与土炕盘好,明天他们需要生火慢慢烘烤,只有屋内不聚烟才说明他的活没问题,刘辛才能给他们最后一半工钱。
  不过就算完工,这灶台要用也得两天时间,火炕要用最少还要五天以上,这还要慢火烘烤没有问题。
  刘辛把新拿回来的猪下水与猪大骨全部都清洗干净,把猪大骨放进熬汤煮肉的锅里,最后把猪肠先放进去。
  今天卖了三十多斤猪下水,还剩下大概二十斤左右,下水煮熟最多只能剩一半的肉,明天这些肉是不够卖的。
  所以今天睡前他就必须把肉煮好,然后闷一晚上明天才能卖。
  等所有肉都下锅,锅里的汤慢慢开始沸腾,刘辛给里面加了三桶水,这才把锅里的汤添满,然后给里面加了20克【十三香】,一两的白糖,一些生姜片还有盐巴、豆酱,就让大妹看着锅别让熄火,他自己又去挑水去了。
  两担水挑完锅里的猪肝差不多好了,刘辛把猪肝捞出来让它自己放凉,又去继续担水,一直担了六次才把家里的水缸与水桶存满。
  “娘,趁着天还没黑,市场上还有人,我去买点葱姜与柴火去!”刘辛把一切忙完对母亲说道。
  刘小妹跑了一天已经坐在凳子上不愿起来,刘宛柳还在坚持帮母亲做晚饭,这样的生活她们虽然过的累,但心里开心。
  “葱姜、柴火咱们家里多的是,你让你哥哥明天送来不就行,花那钱做什么!”母亲看见刘辛又要花钱买柴火、葱姜开口说道。
  “这东西又不值钱,今天那些柴火就花了五文钱,葱姜一起才两文钱,为了十文钱没必要让二哥跑一趟吧!”刘辛不由说道。
  “这说的什么话,你二哥在庄上辛苦一天才6文钱,这钱难道不比挑大粪好赚?
  还有,今天那卖烧饼的回家跑了三趟,可是赚美了,咱们要是蒸点杂粮窝头,卖便宜点,肯定比烧饼好卖。”母亲开口说道。
  “你要让二哥送菜送柴我没意见,也是该让二哥攒钱娶个媳妇了。以后二哥送来的葱姜、柴火我都按照市场价收,不过进城的问题要他自己解决。
  咱们连【杂肝汤】都忙不过来,还卖什么窝头,今日那卖烧饼的没有准备,明日必然是不会断了烧饼供应,咱们就好好卖咱们的【杂肝汤】就行。”刘辛对母亲说道。
  母亲听了点了点头,刘辛知道她是感觉别人占了自家便宜,自己吃了亏,所以心里有些不顺。
  母亲让刘宛柳去学堂找放学的刘贵生,让他带话给刘固,刘宛柳过了半个时辰回来,天色已经渐渐变黑。
  家里的饭也做好了,今晚的饭是大米粥、腌菜、烧饼,这饭菜放在以前过年都吃不起,如今刘辛家里吃起来已经不感觉有什么奢侈的。
  吃完饭母亲收拾完碗筷,就去洗锅,两个妹妹已经回屋休息去了,刘辛去两个偏房给灶炉与土炕里都加了一点柴,又回到煮肉的大锅前给锅里加了两瓢水,让锅里的肉继续煮着。
  等天色彻底黑下来,刘辛的母亲也都回房休息,刘辛看锅里的肉已经好的差不多,他给锅添满水盖上锅盖,就也回屋睡去了。
  第二天申时,刘辛醒来精神饱满。虽然现在摆摊有些累人,但总比饿肚子好的多,尽管他重生这个世界只有五天不到时间,他已经发现自己身上开始长肉,力气也开始大起来。
  锅里的肉已经全部闷好,刘辛把所有肉都捞起来,放在肉筐内,昨天的猪下水煮了大概25斤,加上前天的20斤,肉大概有45斤左右。
  可是郑莱说了今天不会再有猪下水,那么今天卖了明天就没有什么卖的了,刘辛打算今天中午歇息一个时辰,去城东看看那里的肉铺有没有猪下水与猪大骨。
  今天只能卖25斤左右,刘辛没想到才摆摊一天他就已经开始为猪下水而担心。还有一点就是猪大骨不够,熬出来的大骨汤味道比昨天差了点,看来这汤也得省着来了。
  当刘辛推着板车来到市场的时候,天色虽然刚刚放亮,但已经有人在等,他生了火开始烧汤,让小妹看着,自己与母亲、大妹三人去收拾桌椅。
  刘辛一边收拾一边看着市场入口,昨天没有买葱姜与柴火,全等着二哥从城外送来,这个时候城门已经开了,他的【杂肝汤】没有葱姜与柴火可做不成。
  桌椅都摆放好,锅里的汤已经慢慢开始沸腾,刘辛终于看见二哥刘固担着一大堆柴火走来,他的手中还提着两个篮子。
  “怎么这么久才来,客人都等着急了,葱花切好了没?”刘辛的母亲看到刘固急忙上去接过葱花篮子,只见刘固已经洗干净并且切好。
  “我半个时辰前就在城门口等着,城门来了我就第一个进来。”刘固说道。
  刘辛开始给顾客做【杂肝汤】,就这么一会儿已经有十多个排队了。
  “城卫没有为难你吧!”刘辛看着二哥说道。
  “没有,我穿成这样哪儿有钱给他,他看都没看让我进来。进城卖柴火城卫军一般都是不收进城费的。”刘固对刘辛说道。
  “这么冷的天,先吃碗【杂肝汤】吧!吃了再回庄上不耽误事儿。”刘辛道。
  “不了,这柴火劈了才能用,我带着斧头,我现在给你!”刘固说道。
  “昨天的柴火还够用,你先吃饭,吃了再忙。”刘辛说道。
  刘固端起刘辛给他做的杂肝汤,三下五除二的吃完,然后把碗筷交给母亲,就让小妹带路,去刘辛院子里劈柴去了。
  今天的生意比昨天还要好的多,刘辛一直忙碌等到上午巳时时候,刘辛看到小妹正在忙着收碗,他询问刘固去向。
  “二哥劈完柴就走了!”小妹对刘辛说道。
  二哥没有要钱直接走了,刘辛也不多想,以后见了把钱再给他就行。
  原本说是中午休息会儿,刘辛要去东市看看,可是排队的人一直在,刘辛也没法停下来。
  那卖烧饼的卖完了两箩筐的烧饼,让人给他媳妇捎话,不一会儿他媳妇担着两箩筐烧饼又来了,刘辛更是不能歇息了。
  “王掌柜,你怎么来了!”
  这时候刘辛听到母亲的声音,原来自己未来岳父来了,他身后跟着一位身体稍显瘦弱的小姑娘,五官端正头发浓密,眼睛里透漏着一丝机灵劲儿。这不是刘辛的娃娃亲王小花是谁!


第二十四章 王小花
  “王叔、小花来了,你们快坐,尝尝我做的【杂肝汤】怎么样?”刘辛看见王清勋与王小花急忙打招呼道。
  以两家的关系,刘辛在城里置办了家,必然是得告诉自己岳父一家才好的,但是因为太忙,他把这事儿给忘了。
  “你忙你的!我昨天就听说肉铺门口新摆了一家卖【杂肝汤】的,今天早晨郑莱到布店,我才知道原来是你小子摆的。”王清勋看着刘辛高兴的说道。
  王清勋为了刘辛也是费劲了心思,今日看到刘辛摊位生意这么好也是欣慰不已,他找到一个空位坐下,王小花害羞的来到刘辛面前。
  “刘辛哥,我能给你帮什么忙呢!”
  王小花虽然与刘辛订的娃娃亲,但是她比刘宛柳也就只大两岁,穿着一身细布衣,看起来身子也是单薄。
  “没什么,我能忙的过来,你坐下先尝一碗【杂肝汤】,看我做的手艺如何!”刘辛说到。
  “嗯!”王小花顺从的应了一声,坐在自己父亲身边,刘辛给他们送来两碗【杂肝汤】。
  母亲洗碗收拾桌子空暇时间过来与王清勋拉几句话,刘宛柳与刘小妹也都高兴的围在王小花周围,给她说着他们四人在城里安家的事儿。
  王清勋吃完,留下十个大钱起身,刘辛要把钱还给他却被他抬手阻止。
  “现在你生意才刚起步,不用这样,有空来布店坐坐。”王清勋说完就离开了。
  王小花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王清勋一直未有再续。父女两人就一直生活在张家布庄内,给张家照看着布庄。
  刘辛看到自己岳父明显不会武艺,他在张家家丁中能争得现在的重要位置,凭借的是他的脑子,张家很多大事王清勋都有参与。
  王小花看父亲走了也没有跟着离开,她吃完一碗【杂肝汤】拿着碗走到刘辛母亲身边就要帮忙,被刘辛母亲制止了。
  “小花你真是越长越水灵了,我家刘辛真是好福气!
  你去刘辛那里帮他算账去吧,这里我一个人就行!”刘辛母亲对王小花笑说道。
  王小花来到刘辛身边,她看见刘辛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他变得更加认真、自信、具有魅力。
  “刘辛哥,伯母让我来给你帮忙!”王小花来到刘辛身边害羞说道。
  “店铺今天不忙吗?我前天去店里你没在!”刘辛一边给客人做【杂肝汤】一边对王小花说道。
  “店里有师兄在就够了,你前天来我和爹爹去了一趟南阳郡,在那里看了下粗布。
  今年南方逃难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听说南方已经有县城被灾民攻破,朝廷正在派南方各州郡清剿暴乱呢!涿县城南在到处都是饥饿的灾民。”王小花说着,数了数顾客递过来的钱,她可是跟着王清勋学过算账的。
  “嗯,这天下可能就要乱了,而且幽州、冀州、并州难民也是越来越多,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大灾年,地里收成大减…这天下可能是要大乱了!”刘辛说道。
  “幽州?咱们涿县也要受灾吗?”王小花不由担心说道。
  “咱们少庄主乃当世英豪,护住我们还是可以的,咱们不用担心太多。再说这涿县乃是涿县郡核心直属之地,灾民要攻破这里可是不容易。”刘辛对王小花说道。
  “我这就让我爹多囤点粮食,刘辛哥你们搬进县城,也就不用太过担心灾民了…要不我帮你浇汤吧!”王小花看着刘辛说道。
  刘辛今天拿了25斤猪杂肉,结果这才中午就已经卖出20多斤,他让王小花一边浇汤一边收钱,自己把所有肉都切好分放。
  “肉和汤都卖的剩不多了,我得回家一趟了。”刘辛对王小花说道。
  “刘辛哥你去吧!我一个人可以的。”王小花说道。
  穷人家的孩子过了6岁就得干活,王小花卖起【杂肝汤】来也是没有一点问题,刘辛推着板车回家,泥匠正与三名工匠交谈,看见刘辛回来他们全都走上来。
  “少爷,您回来的正好,我们已经试过了,所有锅灶、火炕都好着,没有漏烟的地方,这活我们是干完了,您看能不能现在就把工钱给我们结清?”泥匠看着刘辛问道。
  “谢谢四位了,我这院子还有些活你们愿不愿意去做,就是那个柴房,我打算把一半改成鸡舍。
  还有门口这店铺,也得好好修一修。”刘辛说道。
  “我是泥匠,木匠活可干不了,这鸡舍与店铺大多用到的都是木匠。”泥匠对刘辛说道。
  “你们四人也都是诚实之人。我这每天忙的不可开交,这些事情我自己没有时间做。等下我告诉你要怎么做,你去城南孙木匠处,与他商量怎么做,到时候商量好你们再与我说。”刘辛说道。
  木匠想了下点点头,他们都是城外村里的百姓,现在还没到农忙的时候进城干点活赚点钱。
  “那我们这工钱怎么算呢?”泥匠不由问道。
  “你一天20文钱,你们三个10文,每天一结账!”刘辛说道。
  四人点点头,刘辛告诉泥匠他要求鸡舍的做法,一半土墙上都是木制窗户,里面有挡风板冬季使这里不会太冷。
  重要的是刘辛要的连排的鸡笼,该有喂鸡的一套自动化设计,可都是些精细活。
  “少爷,这样弄下来,鸡舍加上店铺门面大概就得二千钱以上才行。”泥匠对刘辛说道。
  “二千钱就二千钱,你们今天就可以动工,这个大概多久就能建成?”刘辛问道。
  “我们四个尽快,二月二十日以前完工,我们还要回家耕地呢!错过耕种时间可是不行。”泥工对刘辛说道。
  事情刘怎么说定,拉了六桶骨头汤,把昨天做的20斤猪杂肉放进肉篮子里,刘辛回到市场已经到了市场人最多的时候。
  他看见一些穿着精布的人也在摊位旁排队,能穿的起精布基本都是大家子弟,那些穿着粗布的人看到他们大多躲得远远的,很多吃【杂肝汤】的穷人看到这些人也都不敢与他们一起坐在桌子上吃饭,【杂肝汤】的名声只用了一天多时间已经在涿县传开,这对刘辛来说是好事,可是也有不好的一面。


第二十五章 牛大骨
  刘辛没在,王小花一边浇汤一边收钱,母亲与两个妹妹还是忙着自己的,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看到这里刘辛就不由想到家里的猪杂肉就剩他手中这20斤了,卖完明天都没有了,他便向去城东肉铺去看看,有没有猪下水可以买的。
  “小花,家里猪杂肉就剩这些,汤也不多了,我必须得去城东看看有没有猪下水可以买,我给你把这些肉都切了,留下两斤杂肉是给少庄主的。”刘辛对王小花说道。
  “刘辛哥你去忙吧!肉我来切就行,我下午正好没有事的。”王小花对刘辛说道。
  中国古代穷苦人家女孩嫁人都比较早,按照习俗明年王小花就能与刘辛成婚,他们有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没有什么讲究,能帮到刘辛王小花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嗯,等过一阵忙完了,赚了钱我给你买首饰!”刘辛道。
  王小花低头不说话,首饰那是男女定情之物,她与刘辛结婚的时候是要一两件首饰的,这首饰当然是刘辛能给她买最好。
  刘辛把一切安排好就向城东方向走去,路过城中大街,他看见有大户人家赶着十几名穿着破烂的灾民从大街上走过,这些灾民都是他们从城南收的,只有在官府报备以后才能作为下人使唤,那些灾民都是饿的皮包骨头,如果不是有人催着,估计连走路都费劲。
  今天已经是二月初七,距离二月初九开市只有两天的时间了,涿县内已经有人开始牵着牛向西市骡马市走去。
  刘辛来到城东,找到一家卖肉的摊位,城东每年只有二月、三月、九月、十月才有肉铺卖肉,这个时候是城里最热闹也是肉铺最赚钱的时候。
  “你们这里有没有猪下水?”刘辛来到一家肉铺,看着这里两大扇猪肉正放在案板上,便开口问道。
  “在那里呢!那是前天的下水,那是今天的,你要的话全部拿走!”店里伙计指着墙角的一堆猪下水对他说道。
  “这些多钱?”刘辛看到这里竟然有两副猪下水,不由高兴问道。
  “一斤给你算8文吧!你把这些买完这几个猪肺送你了。”卖肉的穿着精布,似乎是大户人家的管事,他看刘辛真心买便对他说道。
  “能不能把猪心也带上,我把这些全买了,你们这里有猪大骨没?”刘辛问道。
  “可以,猪大骨一斤二个钱,我给你全称了?”肉铺管事问道。
  “都称了吧!所有猪骨头也都加上。”刘辛道。
  这城东猪下水比城西更加便宜,是因为这里富人多,吃这东西人非常少。就连刘辛这样居住在城外的贫民都不太会卖这些猪下水,可见大家对于内脏的抗拒有多大。
  主要是没处理的猪下水味儿却实难闻,刘辛看着肉铺伙计把一堆猪骨头那出来,骨头上肉被剃的干干净净。
  “下水117斤,骨头31斤,总共1098钱。”肉铺管事看着刘辛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