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第140章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140章

小说: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前几天姬发因为西岐在西边,得从西门离开,经过西市时心血来潮,算了一卦,赚了不少钱。
  据说姜子牙觉得有些过意不去,还附赠了个草编戒指。
  无心菜老妇看向姜子牙,人家姬发堂堂西伯侯之子,又怎么看得上这些东西?
  姜子牙只是微微一笑,他又怎么看不出老妇的揶揄之意?
  别看那只是枚草编戒指,但其中有一道他的元神。
  继被退婚后,又获得了戒指里的老爷爷,姬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姜子牙望向皇宫,他一直在等,如今已初见成效。
  ……
  皇宫里的子受早早起床,喊醒榻上的姜后、黄妃、杨妃、妲己、邓婵玉。
  哎呀,昨天羊车望幸,那羊不听使唤,真是失策。
  殿外方相,方弼二人腰悬宝剑,护在殿门口,不苟言笑,今天是出征的日子。
  殿内,已经起床的妃子们正服侍着子受穿戴战甲。
  最早出土的铜镜能推到新石器时代4000年前,商朝早就有镜子了。
  不过子受不太喜欢,这玩意是明君,例如李世民喜欢的。
  子受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还挺帅,虽然没玻璃镜那么清楚,但他也不会为了看自己的英俊帅气而特意造出玻璃镜,除非能赚昏庸值。
  最多也就弄个墨镜出来,给朝中一群三眼怪戴上。
  欣赏了一会儿,子受对着妃子们道:“如何?”
  看着身高八尺,穿着一身黄金锁子甲,内衬龙凤袍英气逼人的子受,妲己掩嘴笑道:“陛下威武不凡,定然凯旋。”
  子受大笑:“威武不凡?朕应该是龙精虎猛,久战不败!”
  有系统就是好,说话有底气。
  为了防止五月一号结算期被扣光,子受将昏庸值连夜花了个干净。
  邓婵玉啐了一口,晃着两条大长腿从床上站起,旋即一脸认真的道:“陛下,能不能带着我一起出征?”
  黄贵妃听了这话,连忙说道:“陛下,臣妾也要去!”
  “不行,战场上不是开玩笑的。”
  子受摇了摇头道。
  开玩笑,我去打败仗会带着你们?
  你俩出身将门,还都亲自上过阵,估摸着行军打仗的经验比一般普通武将还丰富,我带你俩不是找不自在?
  万一趁着大晚上你侬我侬的时候套我话怎么办?
  暴露真实意图,闻大爷不就追上来了?
  “杨妃随朕出征。”
  说罢,子受点了杨贵妃的名。
  哪有不带妃子就出征的昏君,可他对殷郊、殷洪俩败家儿子不放心,必须靠姜后监国,不求让朝歌生乱,至少姜后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把俩儿子按住,不让他们再来一出十送商军。
  而且他还叮嘱了姜后不管前线发生了什么,都是自己的计策,一定要拖住闻仲、鲁雄等将军。
  不然自己这兵贵龟速,止步不前的奇袭,还没走一半就夭折,自己多半也会被赶回朝歌。
  妲己则有孕在身,虽说是妖怪,但子受不放心,多休息休息总是好的。
  黄妃和邓婵玉不适合,胡喜媚和柳琵琶都是工具妖,于是也就只剩下当三年小透明的杨贵妃。
  杨贵妃被点了名,微微红了脸,有些差异,自己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上了战场能干什么?
  除了……
  只是子受也不待其他妃子劝说,直接将杨贵妃抱起,昂首出了宫去。
  随后一路策马奔腾来到城外,军队早已集结完毕。
  子受看着带领文武前来相送的闻仲,将杨贵妃往身后掩了掩,随后严肃道:“诸位爱卿退下吧,朝歌就交给你们了,朕有先王梦中授艺,通晓行军布阵之道,若事态有变,皆是朕的计谋,卿等不必多虑。”
  “臣遵旨。”群臣拱手,都到了这一步,也不可能拦驾。
  “朕放心了。”
  子受点了点头,翻身上马……马车,随着出征的命令下达,大军正式向南开拔。
  半月后,昏庸值结算,挣了些,多半是放走的诸侯和暗中搞事的巫祝起了效果,外加大额收取的商税,贵族恐怕也贡献了不少。
  子受心花怒放,看看,都连着俩月赚到昏庸值了,等这个结算期败仗一打,使节一撩拨诸侯,昏庸值怕是能上四位数!
  估摸着大军已经远离朝歌,子受下令停军休息,先吃肉喝酒开个篝火宴会庆贺一下。
  南方气候多变,早前又因为离朝歌太近,子受不得不装模作样的奇袭,所以下令日夜兼程,并让方相、方弼以身作则,亲自骑兵行军,鼓舞士气。
  这么一通超负荷行军,士兵们都疲惫不堪,休整休整也好。
  而且还得等等后头的粮草辎重,虽说要奇袭,但也得有粮草供应,不然奇袭再快,也得饿肚子。
  自此,子受也开始了他的兵龟神速,龟速奇袭的大计。
  行军八十公里,休息一天。
  行军七十公里,休息一天半。
  行军六十公里,休息两天。
  士兵们没什么怨言,这多好啊,好吃好喝的,走的路还越来越少,眼见着都要发胖了。
  可这么持续好一阵子后,后头的运粮民夫都赶上来了。
  饶是方相、方弼这种脑子里全是肌肉的将军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虽说要等粮草物资,但咱们这是奇袭啊!
  要是按照那日在朝堂上的商议,如今都已经开始渡河了吧?!
  两人再也坐不住,他们是军中仅次于纣王的将领,再这么下去,多半要被问责,闻太师的鞭子连纣王都敢打,打他们还不是小事一桩?
  想着随时可能遣人来问,甚至骑着墨麒麟亲自追来的闻大爷,方向、方弼直接撩开了营帐。
  “方相、方弼请求见陛下!”


第320章 从现在开始,这里是……
  “不见。”
  顶不住闻太师我要顶不住你们?
  不过话说回来,方相、方弼的足球水平得益于身高天赋,一度是年度最佳守门员的候选,等再过几天拖不住了,刚好办场球赛糊弄人,就说是在练兵。
  方相、方弼上谏失败的三天后,子受勉为其难下令行军,反正距离楚地还有好一段距离,慢悠悠过去就是了。
  几天后,到了一处峡谷。
  峡谷逼窄,林木丛杂,形势险恶,远处数千株松柏郁郁葱葱,蔚为壮观。
  子受心有所感,唤来探马,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探子道:“此地……无名。”
  子受决定立个flag:“从现在开始,这里叫做落凤坡。”
  “落……落凤坡?”
  探子打了个寒颤,凤是大商图腾,落凤坡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陛下,此名有些不吉,只怕……”
  子受想了想,也是,这个flag有点歧义,万一以后孔宣挂在这儿了呢?
  还指望他在封神大战里多顶一阵呢!
  “那就换一个吧,从现在开始,这里叫做马嵬坡。”
  马嵬兵变,士兵逼着因安史之乱而逃难的唐玄宗杀了杨贵妃,正好自己也带着杨贵妃出征,大家都姓杨,没什么不同。
  子受吩咐探子道:“散开人马四下搜寻一番。”
  其实他也并不是单纯的拖慢行军,一路上他还不断派探马打探龙吉的消息。
  好好的一个漂亮老婆,虽说在商朝就拥有了飞机场,但终究是自己老婆。
  不见了足足半年,一点消息都没传回来,子受一直都很担心。
  他唤来传令兵,又吩咐下去:“传朕军令,大军在马嵬坡安营扎寨。”
  又休息了?
  传令兵愣了片刻就下去了,反正他只是个报信的。
  士兵们得到消息后,放下兵刃,四散开来。
  他们也不算新兵,当年闻仲去北海平袁福通的时候,他们就是主力部队。
  犹记得闻太师当年为了尽早平叛,一路上日夜兼程,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不少人还心怀怨气。
  但在纣王手底下,一切都不同了,别说赶路了,甚至能睡上四五个时辰。
  说是兵贵神速奇袭鄂城,但纣王一点都不急。
  士兵们倒也乐得休息,反正天塌了也是纣王的锅,他们一群大头兵,总不可能违逆军令。
  这次一连休息了好几天,大军好似住在了马嵬坡一样。
  方相、方弼再也坐不住,睡觉都睡得不安稳,又去了中军大帐。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子受决定见一见他们。
  “两位将军有何事?”
  虽是将两人召入帐中,但子受并没有停下手中的事。
  杨贵妃正端坐在对面,两人身前则是一副上好的梨木棋盘,棋盘旁边是一眼都没看的军情奏报。
  玄宗的马嵬兵变都学了,他的儿子,一手策划出马嵬兵变的肃宗李亨,自然也不能放过。
  李亨热衷于下象棋,在安史之乱跑路的途中,也不忘和爱妃张良娣你侬我侬,两人整天下棋为乐,放在现代估计是个九段国手。
  子受早在朝歌时,就偷偷摸摸令人用美玉刻了副象棋,还度了层金。
  子受将方相、方弼晾在一边,重重落子:“将军!”
  杨贵妃撅起嘴,在棋盘上一抹:“臣妾不下了!”
  “爱妃莫要气馁,不就是败了一局,再来一局便是。”
  杨贵妃连连摇头:“马走‘日’,陛下的马为何能走‘田’?”
  “朕的马是千里马。”
  “卒只能前进,陛下的卒的为何可以倒退?”
  “这是朕特意训练的精兵,进退有度。”
  “象不能过河,陛下的象为何可以过河?”
  “朕的象是妖怪白象,能腾云驾雾,对了,他还有两个结义兄弟,一个青狮,一个大鹏,朕这就遣人赶制棋子。”
  “那只能直行的车为何拐弯?”
  “哪有不能拐弯的车?”
  “可陛下为何用臣妾的士吃掉了臣妾的将?”
  “这是朕培养多年的密探,特意派去做卧底的。”
  方相、方弼都给看乐了。
  象棋据说是尧舜时所创,只是流传不广,他们还知道有一枚棋子叫做“炮”,能隔一子而射,其实应该是“砲”,又叫做投石车,或是抛车,只是在后人写错了,不过也有人觉得没那么简单。
  “陛下,末将也想下下……”
  方相话说到一般,一拍脑袋,错了,不是这事。
  方弼连忙在一边道:“陛下为何要再三拖延行军?还有几日时间,若是日夜兼程还赶得及,晁将军已经行船至八百里之外的河道等候了。”
  “不急,不急。”子受指着棋盘道:“攻战守,进退止,前后序,车徒因,是谓战,战争之象为棋势,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随着激烈厮杀,棋子凋零,至残局,两位将军看看这象棋,难道不像战阵吗?”
  忽悠,就是忽悠。
  “可……”方相信了半分:“陛下为何不用围棋,围棋似乎更贴合战阵……”
  话倒是没错,围棋不但要讲究战术还要讲究战略,比象棋更能反应战争,但问题是子受就一臭棋篓子。
  一下就输了忽悠不到人,还是象棋好,口胡作弊多方便。
  而且围棋复杂,脑补起来简直不要太方便,万一出了事更麻烦。
  子受正色道:“方相。”
  方相一愣,拱手道:“末将在。”
  “朕早已遣使回朝歌增兵,只需在此安营扎寨,静候便是。”
  “啊?”
  这都还没开战呢,怎么就增兵了?
  船只不够啊!
  哪怕增再多的兵,渡不过河有什么用?
  而且已经过去这么久,再拖下去一点奇袭的意义都没了!
  “陛下……”方弼咬牙道:“倘若陛下继续按兵不动,只恐无功而返,恐怕……恐失陛下威信啊!”
  方相也力劝道:“若是如此倒也罢了,末将虽无大才,也能顶下一二,可如若攻不下楚地,等鄂顺小儿整治兵马收拢人心,必将成为我大商南部大患啊!”
  子受眼前一亮,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拖到结算期,整个楚地都能贡献昏庸值!
  结算期一过赚了昏庸值,再由着闻仲出兵,或打或守都随老大爷来。
  方相、方弼苦劝无果,正要退出大帐时,忽然有人来报。
  “报,启禀陛下,晁雷将军求见!”
  晁雷……他不是应该在八百里外的河边等着大军汇合渡河吗?
  子受皱眉,难道出了什么岔子?
  “传他进来。”


第321章 喜从河来
  晁雷入了帐中,立即拜道:“陛下,大喜啊!”
  大喜?妲己生了?
  不应该吧,还有几个月,刚好打个败仗回家看儿子出生。
  “喜从何来?”子受狐疑道。
  晁雷一脸崇拜之色:“陛下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千里之外,喜确实从河而来!”
  子受:“?”
  “陛下在马嵬坡驻扎多时,探马遍布,其中三名探子深入谷中,往南搜寻,竟是发现了一条未有在舆图上表明的河流,顺着河流竟又找到了八百里外的末将,末将遣人沿着这条无人知晓的河流顺流而下,竟是来到了鄂城腹地!”
  晁雷激动得如同决了堤的洪水:“陛下虽是行军耽误了些时间,但如果顺此暗流直下,必然更早抵达,若不是陛下英明在此扎营遣人搜寻,绝无可能发现这条暗流!”
  方相恍然大悟,原来陛下按兵不动,是为了寻找更快速的暗流。
  南方的舆图是鄂崇禹上供的,有这么一条能够直通腹地的暗流,他怎么可能画在图上?
  那岂不是直接将老巢暴露在别人眼皮子底下?
  方弼暗自惊叹不已,一两条暗流最多阻碍行军,可说不定还会有许多刻意歪曲的地形!
  如果走到了那些记载错误的地方,大军只怕比现在走的更慢!
  若不是陛下减缓行军速度,必然会出事!
  难怪陛下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行军速度!
  子受:“……”
  地图不准,是常事,可这多出来的那条暗流是闹哪样?
  子受轻咳一声,问题不大,我还有招:“这些暗流此前无人发现,舆图上也没有记载,只恐有险患,还是按照之前的路程行军,虽是奇袭,却也要稳妥些。”
  晁雷却没同意:“陛下是在瞧不起水师?我等水师将领虽不善游泳,但精于操船之术,末将愿以人头担保,立下军令状,若有一船一舟沉没,甘愿赴死,绝不后悔!”
  晁雷有放狠话的胆气,如果说要在江河上赶路、追击、打仗,他们可能不太行,但论及行船之稳,天下无出其右。
  因为他们不会游泳,比谁都珍惜自己的小命,船只稍稍快上一点,还容易吐。
  “朕不是信不过你,只是不急于一时。”子受连忙劝阻:“朕已遣人增兵,如今增援未至,又怎么能轻易行军呢?”
  晁雷一懵,奇袭要什么增援?
  船只有限,即使有增援,也要分批次运输,运了这一批将士,弃舟陆行,水师则领着船只返回时,刚好增援将士抵达,接着第二次运,这不是正好吗?
  陛下糊涂啊!
  方相忽然大喝,激动不已:“末将明白了!陛下想要掩人耳目!那条暗流能直入腹地,鄂顺贼子,必然早就遣人留意,如今我大军已在马嵬坡驻扎多日,鄂顺多半已获悉消息,只因鄂崇禹新丧,事务太多无暇顾及,只能派遣少量探马远远相看,如果大军开播,从马嵬坡行军,顺着暗流而下,即使再远,也能发现端倪,鄂顺必然遣人拦截!”
  方弼接过话,跟着道:“但多出了援军,便能以援军为掩,让援军逐渐替换大军,令援军继续驻守在马嵬坡,吸引鄂顺的探马,而陛下则带领大军顺流而下,来一个出其不意!”
  “任谁都想不到,马嵬坡中驻扎的军队其实是逐渐汇合的增援兵马,到了鄂顺反应过来的时候,陛下只怕早已兵临鄂城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