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第139章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139章

小说: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表面上子受还是非常诚恳地道:“诸卿可否推举一些言善辩之士,朕当亲授符印,委其解我大商腹背受敌之患。”
  快点儿吧!给我排除错误选项!
  “杨大夫能说会道,颇有辩才……”
  “太颠颇有胆气,为使可展现我大商气魄。”
  “辛大夫通晓史事,典故信手拈来……”
  “国师精于口技,仙风道骨……”
  好嘞,这些人全都打个叉。
  不过排除这些人,剩下的人选还是有点多,还是得拜托张大出手。
  子受直入正题:“张卿总览招贤馆,素有识人之明,想必心中早已有了最优人选吧?”
  啊?
  张大愣了愣,怎么问道自己了?
  他眼神不好,刚才纣王虽然讲战略讲的天花乱坠,但他看不见舆图,根本不懂,一直在一边划水。
  可问到自己了,也不能不答。
  于是张大对着柱子拜了拜,道:“禀陛下,张友仁可为使。”
  他本来只是随便推举个人凑合凑合,虽然他认为张友仁有才能,但张友仁在朝中风评不好,纣王如果听了张友仁的事迹,多半会打消这个念头。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纣王却是一脸期待!
  “张卿家说的是,张友仁何人?诸卿说来朕听听!”
  群臣愣住了,张大有些愧疚,陛下对自己这么信任,自己却想着敷衍了事。
  群臣开始不断劝阻,诉说着张友仁的事迹。
  张友仁是通过招贤馆入选的新官,二十来岁的年纪,长着一张四十岁的脸。
  其实这也有好处,等他六十多岁的时候,不显老,而且面容不变,即使和亲朋离别十几年,也会被一眼认出。
  当然,张友仁最出名的一点,是能忍。
  事事退让,没有一点风骨,便是农户让他屈尊烫酒,他也心甘情愿。
  张友仁能进入朝堂还是因为一件极为传奇的事迹,有人听说他善于忍让,便去府上询问,张友人说自己不过只是凡事不想与人计较而已,那人便提出要与张友仁的妻子同榻而眠,而张友仁……
  他……不假思索的答应了,直接把那人给吓走了。
  这件事后来传出去,被当做一大乐事,张友仁被当做笑话,张大却认为张友仁身怀大才,还给他发过招贤馆的补助金。
  和姬昌那种怀有野心的隐忍不一样,他是真的忍,如果说姬昌是玄武是龙龟,那张友仁多半是绿毛龟。
  看到群臣如此,子受心中已有定计,张大才是朕的栋梁啊!
  只有栋梁才能选出栋梁!
  而且张友仁还有忍者神龟般的忍耐力,子受听了此人事迹之后,更是坚定不移。
  外交使节向来强硬,什么班超、苏武、张骞,尽展大国威风。
  太强硬了不好,就像申公豹一样,平灵王携郡守以令诸侯,申公豹觉得憋屈,不服气,一张嘴说动了一堆人,好不容易出来的平灵叛乱给他一个月平了。
  如果那时候换成张友仁就不一样了,能忍,多半就委身从了平灵王,昏庸值可期!
  好在现在任用张友仁为使也不迟。
  “好,传朕旨意,以张友仁为使!”
  闻仲皱眉:“陛下可是觉得他人为使太过激进?虽然诸侯皆有异心,但我大商也不需要这等忍气吞声之使节。”
  呃,闻大爷直接怼脸上了,子受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太师,张友仁却有些不一样。”崇侯虎出列,道:“我大商乃上邦大国,对待诸侯,不好一概只以单纯强硬论之,大国使者对诸侯、弱小国的强硬,若是说得不好听,那就叫仗势欺人,有失国体啊!”
  很快,闻仲和崇侯虎就辩了起来,奈何认为张友仁配得上使节的朝臣并不多。
  子受看向崇侯虎的眼神中充满敬佩和崇敬。
  看你平时跟个吉祥物似的是个摆设,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挺顶用!
  子受在心里给崇侯虎竖了个大拇指,连连点头:“北伯侯,不,晋王说的是。”
  “朕意已决,明日便召见张友仁!”
  子受喜出望外,将酒爵中的酒水一饮而尽,大呼退朝。
  ……
  次日,张友仁入宫。
  “朕得卿家,如鱼得水,结盟之事,就全仰仗张卿了。”
  子受拉着张友仁的手,目光含泪,这个结算期的昏庸值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下个结算期,全靠你了!
  一年就三个赛季,时间不多!
  尤浑觉得有些不自在,水又多了。
  让尤浑将小匣子递给张友仁后,子受再度开口:“这是朕的玄鸟玉佩,见佩如见朕,天涯海角,卿皆可去得。”
  完事了还不忘在张友仁耳边悄声叮嘱一句:“记住了,朕只有一句话告诉你,出了朝歌,发挥你的长处,一切皆以退让忍耐为主,另外,不许说话。”
  虽说张友仁很合自己心意,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最好的方法,是让他当个哑巴。
  我用哑巴当使节去结盟,还是个万事忍让再三,甚至有绿帽癖嫌疑的忍者当使节,没有一丝一毫结盟成功的可能性!
  将张友仁送走,子受让尤浑召李靖入宫,变法还有大量昏庸值可以深挖,临亲征还有段时间,得处理好。


第318章 大摔碑手见过没?
  老李年轻时一定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浓眉大眼国字脸,符合传统审美,看着就舒服。
  当然,最主要的是老李虽然刺了自己一刀,但知错就改,通过变法为自己挡刀。
  “李卿家,随朕往宫外一行。”
  出宫透透气,顺便看看变法的成效,变法作为昏庸值可持续生产的关键,必须全程把控,万一出了什么幺蛾子就麻烦了。
  不一会儿子受便和李靖来到了北市,因为钱庄和多宝就在北市的缘故,北市是四大集市中最热闹的。
  北市中央立了十块石板,就在多宝的卦摊边上,这里人多。
  多宝闲暇时还会给人们讲解一下石板上的律法,毕竟识字的人不多,虽然有派下专门的官员普及,但多宝这种算命的道人更让人信服。
  “道长,这阵子会下雨不?”今儿无心菜卖的很好,可赌马又没开,老妪闲来没事便到处晃悠。
  多宝收下一文钱,掐指一算:“三日后下雨,雨势较小,五日即停。”
  老妪脸上的皱纹皱在一起,笑成了一朵老菊花。
  子受有些不解,按理来说,下雨天生意不好做,这妇人怎么会这么开心?
  李靖在一旁道:“陛下有所不知,万大人和杜大人以游历见识合著了一篇论衡,里头描述了雨水成因以及多种现象,随着那日焚书时反驳鄂崇禹的事迹传了出去,那老妪多半是猜中了明日有雨,因此而感到欣喜。”
  子受点点头,这下人人都可以粗略推算天气了,虽然不能像多宝一样将雨势大小、持续时间推算得一清二楚,但也能最起码知道会不会下。
  不过问题不大。
  总的来说,万年和杜元铣干的只是归纳总结,就算他们不写这书,这些东西也只是普通的见识经验,流传不广,缺不代表没有。
  而且现在有人信这些,是因为出来溜达的神仙少,等封神正式开启,仙人入世,随手就是电闪雷鸣,谁还信这个?
  让万年多掉点头发也好,旅游一年发际线都给养回来了,能让他有事可做,写完还能顺手以朝廷的名义推广一波,等仙人动手时相信这些的人岂不是直接怀疑人生,甚至质疑朝廷?!
  子受从人群中挤到石板边,看向第一块石板。
  “纣王乃始皇帝,为天下之主。”
  “皇帝高于王。”
  “只可跪拜祖宗,不可跪拜天神。”
  “不可杀人,杀人者罚……”
  “不可偷盗,偷盗者罚……”
  子受眉毛一挑,开篇就无限拔高皇权地位?
  潜移默化让皇权通过律法深入人心,李靖好手段啊!
  真让你搞成了,骂我的人岂不是大大减少?
  不能让你得逞!
  子受指着那些宣扬皇权的石板:“这块,这块,还有这块,都拆了,不准用。”
  李靖一脸难色:“臣知晓陛下的意思,要想让人们信服,一味以强权压迫是不行的,只是变法初期,必须要以强权让人心生畏惧,才……”
  “不行。”
  子受严词回绝,百姓最好忽悠,这么下去他们就真信纣王是千古一帝啦!
  看着李靖仍是不情愿,子受果断上前,大摔碑手见过没有?
  手上一使力,直接将那几块石板给拍碎了。
  旁边那几个石板写着的是军功、连坐。
  啪啪啪。
  子受又顺手把其中的连坐给拍碎了。
  这些内容是商鞅变法的核心,李靖做的不错,提出了类似的观念。
  想要提拔奴隶,军功是必须的,这个不能丢,其他的律法影响也不大。
  既然你做的不错,我当然要想尽办法扯后腿。
  连坐必须得废掉,商鞅就是因为以连坐让家家户户相互监督,保证新法的实施力度,在变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么可能让你变法成功?
  即使要成功,也得十年二十年,等昏庸值刷个够本再说。
  伴随着石板破碎的,是围观群众哗然一片。
  那些石板可是朝廷派人挪来的新法,竟然有人胆敢将其拍碎?
  雄心豹子胆暂且不论,这份力气当真恐怖,如果将这股子力气拿来种地,一天就能把地翻完吧?
  想到家中的田地,他们便幻想起今年的收成,有人冒险从上林苑里偷来了仙家之物,一定能有个大丰收。
  不少人看着那块被拍碎的连坐的石板,心中觉得如果连坐真的能就这么废除就好了。
  连坐新法施行,万一事发,他们这些见到有人偷仙家宝物却不举报的无关人员,也得因为连坐而坐牢,也太亏了。
  “陛……陛下……”
  李靖看得瞠目结舌,陛下他怎么能这样呢?
  变法刚开始,就亲手打碎了变法所用的石板,这算什么事啊!
  “朕意已决,还有,这些石板上的刑罚不要写的太明显,全抹掉,不能写具体刑罚,言辞温和一些。”
  子受又强调道,写了刑罚的石板就这么大剌剌摆在街上,威慑力太大。
  法律讲究一个威慑力,严抓,狠打。
  比如上辈子的山火标语,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就这么八个字,简单粗暴,狠劲十足,一般人别说点火了,抽个烟都得去室内。
  如果把标语换成“山林防火,从我做起”、“人人防火,户户平安”、“森林是我家,防火靠大家”这种标语,软绵绵的,威信力大减。
  所以嘛,石板必须改,什么威慑力?咱不要威慑力!
  李靖看着纣王态度格外坚定,心中惊疑不定,莫非石板真的有不妥之处?
  仔细一想,好像还真的有些不对劲。
  首先就是拍碎了有关皇权的几块石板,虽然不能以皇权来推动变法,但却让自己彻底站在了台前,而非推动变法的幕后。
  这里就有不少好处,能让人们认为是他李靖主导变法,即使有许多人反对,也不会将矛头对准纣王。
  至于变法因此变得更困难倒也不算什么,如果变法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还要他李靖干什么?
  接着,便是废除连坐,连坐起于夏时的禹刑,本人未实施犯罪行为,但因与犯罪者有某种关系而受牵连入罪,此法虽然能让人互相监督,加快变法速度,但与变法的初衷不符。
  万方有罪罪在万方,谁犯错治谁的罪,与犯罪者有亲眷关系,何罪之有?
  即便是更严重一些,包庇、匿藏犯罪者,可这样的行为,真的要与犯罪者共同受刑吗?
  以前连坐可行,因为刑罚不重,罪不至死,同罪也没什么过于严厉的惩戒,可新法严厉,杀头都是寻常事,连坐就大有问题了。
  更遑论法度在民间并不深入人心,坑蒙拐骗要受刑,是新法的规定。
  若是犯罪者的母亲因为不识字,又地处偏僻,见识不多,对新法的理解不够,从而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出于母子之情藏匿了儿子,这样一来,如果以严刑对待,并不合适。
  那位母亲说不定都不认为自家儿子犯了法,毕竟在大多数人眼中,杀人才是犯法。
  当年哪吒连续杀了人,那时候他和妻子都没有明白律法的重要性,不也同样想着包庇吗?
  一直到最后被害者家属要求偿命,他才狠下心来,这么看,自己也有错,自己都会有这种心思,何况他人?
  想到这里,李靖灵光一闪!
  最后纣王的那一句叮嘱,提点之意简直再明显不过。
  就像哪吒一样,哪吒杀过许多人。
  可哪吒最初时射出一箭无意间杀了石矶的童子,这个阶段的哪吒并非有意杀人,石矶当时找上门来,也只是让哪吒道歉,并没有更深入追究。
  天地那么大,八百里开外一箭正好命中,这也没处说理。
  再往后,哪吒故意打杀另一个童子,乃至杀夜叉杀敖丙,这些犯罪行为则是故意杀人,罪无可赦。
  因而哪怕是杀人,也应该分出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这些都不能按照固有律法中笼统的“杀人”一概而论。
  李靖看向碎成小块的石板,还是纣王想的周到,律法虽然刻在石板上,但却并不是石板这种死板的东西,即便是石板,也能够被拍碎,被改变。
  律法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得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法理、情理……”
  李靖忽然发现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变法并不是将律法写下,再推行出去那么简单。
  “你念叨啥?”
  子受有些纳闷,不就是废掉一个连坐吗?我是老大,听我的。
  你有不满?正好给我贡献昏庸值!
  李靖这才反应过来,郑重拱手道:“臣明白了。”
  子受点头,明白就好,你就是个工具人,不要有太多的自我思想。
  整了这么一出,他也不打算再在市集多呆,被人认出来就不好了。


第319章 兵龟神速
  时间很快就过去,这天下起了淅淅小雨。
  街市上的人并不多,但老妇还是一脸笑意叫卖着无心菜,今天下雨,她又猜对了。
  她在西市卖菜,西市算卦的是姜子牙。
  说实在话,四门卦摊里,老姜头生意最差。
  现在贵族大规模组织商队经商,民间有经商能力的人,很容易被雇佣。
  这是极为难得的出路,基本上一个有点生意头脑的人,哪怕出身平民,生活也不会差。
  而姜子牙在算卦前,是个生意人,他做过四次生意。
  第一回,姜子牙编了一担笊篱,挑到市集上卖,结果半天下来一个都没有卖出去,正好肚子饿了,只好又挑着回家,一来一回,白跑了七十多里路。
  第二回,姜子牙听从城郊宋异人宋庄主的建议,挑了一担面粉到去卖,四个城门走遍了也没碰到一个买主,后来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买主,偏偏又被一匹马踢翻了箩筐,面粉撒在了地上,被风吹得精光。
  第三回,姜子牙又得宋异人的资助,在朝歌城南门开设了一家酒店,虽然这里地段较好,但由于正值盛夏,一场倾盆大雨就将猪羊肉馔都闷蒸腐烂了。
  第四回,姜子牙又在宋异人的帮助下,做起了贩卖牛马猪羊的买卖,不料,那天土方、鬼方上贡,牵牛带羊的来朝歌,价格格外低,他的牲畜一口都没卖出。
  亏成首穷从朝歌开始,宋异人险些在姜子牙的帮助下败光多年家业。
  至此之后,姜子牙才转职开始算卦,虽然很准,但因为此前的失败经历,来算卦的人并不多,即使是算卦,也没人找他算猪肉价格这一类的东西。
  也就前几天姬发因为西岐在西边,得从西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