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

第47章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第47章

小说: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团和圆圆听得一本正经。
  两张小脸蛋上,逐渐出现笑容。
  望着这一幕,军区大院的军人和家属们,沉默下来。
  是心疼孩子,也是没想到,宁荞竟能想出这样一个主意。
  孩子们父母离开了,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残忍而又无力。
  但这一刻,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温暖。
  因为他们第一次看见,团团和圆圆笑得这么开心,咧开嘴角,露出小米牙,眼底是属于孩童的稚嫩天真。
  在这个除夕夜,团团和圆圆无比珍惜地捧着属于自己的飞机票。
  两只小手捂得很紧,压在胸口的位置。
  两个三岁半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钱的分量有多重,也并不真正在乎。
  于他们而言,金钱的意义,远远不及宁荞画的两张“飞机票”。
  这是在他们幼小心灵深处种下的一颗小种子。
  带着希望,生根发芽。
  …
  从初一到初三,清安军区家属院的年味儿一直不减。
  等到初四开始,回老家休假的军人和家属们陆续返回军区,还带回来不少年货。
  如今已经是一九七四年的二月上旬,离宁荞上一世的死劫,只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
  江珩提前向部队领导申请,再接下来至少三个月内,他因家事无法出任务。
  入伍至今,江珩从未推辞过任何任务,哪里艰苦困难,他便主动要求,请领导将他往哪里派。现在他第一次提出暂时留在清安军区,不接受任何临时任务,领导自然同意了。
  只不过同意之余,部队领导还打着趣儿。
  “小江家里出什么家事了,怎么没听我家那口子说起来?”
  “难不成是家里有喜?”
  “家属院倒真有人家里有喜,不过是小唐。他媳妇前两天上医院,检查出怀孕的消息,小俩口乐坏了。”
  “小唐又重新打了一份报告,说要让自己母亲再来一趟,照顾他怀孕的媳妇。”
  苏青时怀孕了,这和上一世相同。
  江珩回忆上辈子的种种人和事,记在纸上,一环扣一环,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江源和江奇发现,大哥经常独自一人在书房,待到深夜。
  江奇并不关心,可江源好奇,便去问大哥。
  大哥交给他一个任务。
  保护小嫂子。
  江源凑上前,看了一眼大哥纸张上的文字。
  字写得潦草,用深蓝色的钢笔圈出几个名字。
  江源不太理解,发现其中一个名字最为陌生:“大哥,纪龙是谁?”
  …
  大院里,并不是谁都了解宁荞的为人。
  仍然有人在猜测,江营长家媳妇肯定是丢了工作没好意思说,嘴硬坚持是自己辞职不干的。
  可有家属带回个消息,说是文教局处分了军区小学一位姓纪的男老师,听说这纪老师原本是想找宁荞麻烦,可没想到偷鸡不着蚀把米,最后名声扫地。
  军属们在这岛上住得久了,稍稍打听,总有人会卖他们面子,一来二去的,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拼凑起来。
  坚持要求校方和文教局对纪老师进行处分的,是宁荞。
  处分完毕之后,小姑娘还是很大的脾气,说不干就不干,辞得干干脆脆。
  这下所有人都懵了。
  江营长家新媳妇的脑子,是不是也缺根筋?那可是正式单位月工资三十几块钱的正经工作,她不乐意受气,就不干了?
  每个人都说,宁荞绝对会后悔。
  可人家每天乐呵呵的,从早到晚嘴角都翘得高高的,日子过得不要太好。
  “多辛苦才进的单位,说不去就不去了?现在不后悔,但等年纪大一些,尝到了生活的苦,就知道军区小学这工作是她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
  “上回我跟她说,让她想清楚,好好考虑。她说早就考虑好了,现在不可能回头!”
  “还说什么了?”
  “她还说,工作还是应该干自己真正喜欢的,江营长也支持她。”
  “啧啧啧!江营长就惯着她吧!”
  大院里的军属们务实,实在听不得这样的说法。
  找工作得按照自己的爱好找?这是什么话!
  “您往里走,他们家就住前面左拐的最后一间院。”老门卫做好登记,请访客进家属院。
  所有人望过去。
  有人认出来,这是军区托儿所的聂园长。
  “聂园长去哪里?”
  “看她往唐副营长家去,应该是为团团圆圆来的。”
  “就是,团团圆圆的舅妈都出来开门了。”
  “园长来找孩子,这不是很正常?刚才聊到哪里了?”
  聂园长按照老门卫指的路,走到左拐之后的最后一间院。
  这里一共两间房,她左右看了看,随手敲了门。
  出来的是苏青时。
  “找谁?”苏青时问。
  团团圆圆探出脑袋:“园长奶奶!”
  聂园长问道:“宁同志是——”
  她“哦”一声,换了个方向,“打扰了,宁同志住那间吧?”
  苏青时狐疑地站在原地,一时忘记将门关上。
  军区托儿所的聂园长,为什么来找宁荞?
  与此同时,大院里的家属们还在继续刚才的话题。
  大家也不是存心和宁荞作对,主要是心疼这份工作。
  这小姑娘,娘家父母宠着,婚后爱人惯着,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什么工作这么好找?难不成还从天上掉下来!
  可大家正说着,忽地一抬眼,看见聂园长重新敲了敲宁荞家的门。
  宁荞看了她一会儿,问道:“您是——聂园长对吗?”
  “宁同志,我今天是为单位招聘的事来的。”聂园长笑道。
  大院军属们:???
  好工作真从天上掉下来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ophia 2瓶;一年、冲鸭小墩墩 1瓶;


第36章 第36章
  ◎还怪受伤的!◎
  这些年; 军区托儿所是越办越好了。
  在聂园长的管理下,托儿所并不再是家长无奈之下的选择,经费批得多; 孩子们吃得香; 中午午睡条件也好,负责照料他们日常的除了阿姨之外,还有懂得带领他们做游戏、学本领的年轻教师,好些个小朋友在离开托儿所去上小学时都不适应; 哭着闹着要留下来。
  军区家属们消息灵通,也逐渐知道; 军区托儿所俨然成了岛上的好单位。单位环境好; 老师们跟着孩子一起吃早午饭和下午点心,伙食不比军区食堂差; 就连福利待遇也是一等一,进了这单位,说起来是真体面。
  宁荞前脚刚丢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托儿所的聂园长就立马主动上门和她谈新的体面工作,如果不是此时此刻亲眼看见,家属们真不可能相信。
  同样不相信的,还有苏青时。
  几个月前军区小学招聘的事; 让苏青时的自尊心碎了一地。她嘴上不说,心里也觉得丢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总待在屋子里;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 和唐鸿锦待在一起的时间变多; 感情才终于有了变化。
  军区各个学校开始放寒假; 孩子们陆续回到家,海岛空气好,除了睡觉,家家户户都将家里大门敞着,苏青时也习惯如此,却不想这样的习惯,让她终于听说一个好消息。宁荞家的三个弟弟妹妹们在私底下说,他们小嫂子以后不会再去上班了。
  苏青时一直绷着的神经,突然就舒展开。
  就算当上小学教师又怎么样?最后还不是打回原形。
  一切回到原点,宁荞终于和她一样,每天待在家里。
  而且,她还时常看见宁荞会主动帮忙做家务。目前看来,江营长和几个孩子们总是拦着,让她好好休息,可苏青时知道人都是这样,一开始客客气气的,等时间长了,所有的本性都会暴露。家务活这么麻烦,下厨做饭也很琐碎,等到宁荞慢慢适应干活之后,她爱人和几个大孩子不会再阻拦,相反,内心将变得毫无负担,甚至不再感恩。
  苏青时自己就是过来人。
  她总是冷眼旁观。
  一个人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得自己去争取,而不是靠别人给。
  就算拥有再美好的童年,再优渥的家境,父母兄长再疼爱都没有用。出嫁之后熬成怨妇的,偏偏就是这些儿时没吃过苦的单纯小姑娘。
  苏青时等待着,等待这大院里的好戏一出出上演。
  可今天,就在这个时刻,好戏上演了,却是单独演给她看的。
  军区托儿所的聂园长,仿佛是知道她心底在嘲笑什么,于是跑到她跟前,猝不及防给了致命一击,让她像被一道惊雷劈过般僵在原地,迟迟无法回过神。
  苏青时就这样怔怔地望着她们俩。
  她看出聂园长和宁荞是认识的,但并不熟悉。她还听见这份工作是聂园长特地留给宁荞的,为此,园长时常在岛上闲逛,就是想要再找到个机会与宁荞偶遇。
  这让人太难以置信,可偏偏是真的。
  “聂园长,您进来坐吧。”
  聂园长笑着点点头,跨进他们家门槛。
  苏青时感觉宁荞随手带门时,扫了自己一眼,如果是挑衅得意的眼神,她反而还能因捕捉到对方的恶意而对这所谓的美好嗤之以鼻,可宁荞的眼神平静而又冷淡,就像根本就没有将她放在眼里,完完全全无视了她。
  苏青时难堪地站在原地,在听见那声不轻不重的关门声之后,动作僵硬地转身,往屋里走。
  团团圆圆不知道舅妈怎么了,兄妹俩手牵着手,乖乖跟着她回房。
  两个小朋友懵懵懂懂,可步伐轻快。
  他们有飞机票了,这是一个被藏在枕头底下的秘密。等到十八岁那年,可以去飞机场换真正的机票,到天上找爸爸妈妈。
  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开心的事儿了!
  …
  聂园长在门外就已经说明来意,此时具体向宁荞介绍了一番单位里的情况,询问她是否有兴趣到托儿所,成为一名幼儿教师。
  “可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教这么小的孩子们。”宁荞说。
  “孩子们还这么小,不用给他们上文化课,只需要安排一些简单的游戏,带着他们一起玩就好了。”聂园长笑着说,“团团圆圆是班里比较内向、胆小的孩子,刚来到我们托儿所时,很多老师都拿他们没办法,不管问什么,都不搭理,兄妹俩自己安静地坐在角落位置,只和彼此说话。后来我领他们到办公室,给他们切水果,悉心陪伴了一段时间,才终于让他们说出心里话,问我搭飞机是找父母的事。”
  “托儿所里有很多小孩,除了团团和圆圆之外,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问题。有的太调皮,有的被惯坏了,有的才四五岁,就已经懂得父母在军区职位的阶层,‘阶层’高的和‘阶层’高的玩,‘阶层’低的要在他们玩耍的时候帮忙提着水壶。教育不仅仅是家长的事,也是我们老师的事,任重而道远。”
  “那天孩子们偷偷溜出托儿所,我看见你,就认为你适合当我们托儿所的老师。语气温柔,但并不是没有原则,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处理方式四两拨千斤,更能让孩子们接受。”聂园长温声道,“宁荞同志,我非常有诚意地聘请你成为我们托儿所的教师,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意愿?”
  这个工作机会是突如其来的。
  当时不愿意再留在军区小学,是因为工作内容毫无挑战性,人际关系又过于复杂,让她却步。可现在,宁荞仔细听聂园长谈起自己管理托儿所的理念,很多想法,都与她不谋而合。
  她过去很少与小孩儿相处,婚后家里有几个孩子,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小孩儿。宁荞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却能够确定,在除夕夜那天,当她将“飞机票”交给团团圆圆,看见他们眼底绽放出的惊喜时,内心有多么满足欣慰。
  “聂园长,我想试一试。”宁荞说。
  这么好的工作机会,大部分人不会拒绝。
  即便聂园长心中本来就有了底,可现在见小姑娘同意,还是露出舒心笑容。
  交谈时,聂园长问起她的上一份工作。
  从团团圆圆口中得知这个“小宁同志”就住军区大院之后,聂园长找人打听过,问到她的名字,同时听说了她原本是军区小学的老师。
  聂园长的老同学、老朋友遍布岛上各个单位,随口找文教局的人一问,就知道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
  “其实我想知道,如果一开始在会议室,军区小学的袁校长立马对恶意举报你的教师进行批评处分,你还会辞职吗?”聂园长问。
  宁荞沉吟片刻,只简单地说当时进军区小学是为了教书。
  她想把学生教好,但没能得到这个机会。
  聂园长笑了笑,没有再追问。
  军区小学单位不大,事儿却不少,之前她听说过。小姑娘这会儿如果坐在她跟前一股脑吐苦水,说前单位的不好,就算不是恶意抹黑,可她也会有些膈应。
  可现在,宁荞没有多说,只表示自己不适合留在这个学校,至于其他的,就尽在不言中了。
  一个内心坚定,正直的教师,能够给托儿所里幼儿们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老师对孩子们的影响,潜移默化,聂园长已经可以确定,眼前的宁荞,是最合适的幼儿教师人选。
  当然,她太年轻了,自己又没有小孩,等到进托儿所之后必然会手忙脚乱,这是弊端。
  但问题不大,通过一个过渡期,彼此慢慢磨合适应即可。
  “宁老师,欢迎你加入我们的托儿所。”
  “那么就好好过完这个年,等到年后,我们单位见。”
  …
  宁荞注意到,最近江珩并不忙。
  原剧情中,他经常出任务,就算不出任务,也是早出晚归的,他们很少见面。
  可真正来到海岛之后,他们见面的机会不少,这段时间就更离谱了,除了晚上准点回家之外,就连中午都要绕回来看一看,问她过得怎么样。
  宁荞好几次坐在书房里看书,被他这么一问,莫名其妙。
  过得——挺好的啊。
  弟弟妹妹们一早就出去玩了。
  大概是习惯了江珩总是回来,这会儿宁荞送走聂园长,时不时就看一眼门外。
  本来她就想着辞职之后要找工作,等到什么时候岛上有单位再去参加笔试和面试,没想到聂园长居然亲自上门,问她缺不缺工作。
  大院里的婶子们,都按捺不住,人一走立马上门问明情况。
  宁荞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除了身体方面的问题让父母操心之外,在学校里表现一直优异,就算因生病长时间请假没去学校,考试时还能取得好成绩。每当大院的职工和家属们跑到常芳泽面前夸宁荞时,她总摆着手,说“没有没有”,实际上乐开花,连笑容都不收敛。
  刚才婶子们把宁荞夸到天上去时,她也学着妈妈的样子说没有,嘴角翘得高高的,一副乖巧的谦虚模样。
  等送走婶子们,她盼着江珩快回家。
  她想告诉他,自己有多了不起,这次的工作和上回不同,得来全不费工夫!
  连宁荞自己都没意识到,她早就已经将江珩和弟弟妹妹们当成亲近的人。
  她可以像果果一样嘚瑟,就算不够谦虚也没有关系,弟弟妹妹们只会笑,陪着她一起嘚瑟。
  至于江珩……
  宁荞猜不透他会是什么反应,有点期待,所以更希望先到家的是他。
  …
  江珩中午还是要回家一趟。
  拉练任务排得满满当当,是由江营长他自己负责的,战士们连吃饭都得狼吞虎咽抓紧时间,这样吃完饭之后才能歇一会儿。江珩不会因自己的个人私事耽误拉练,上午操练结束之后,不食堂,直接回家。
  虽然江同志向贺永言强调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