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101章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秦
  密度?这不是物理书里的词吗?难道验尸还要用到物理?
  秦始皇若有所思,完全没注意到低下大臣脸色都变了。
  大臣们:啊啊啊,为什么要说得这么细,一想到尸体腐烂,在水中脱落什么的,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有胆小的还会不自觉地靠近身边的人。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后面会有更可怕的画面等着他们。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听了一耳朵的尸体**,尸臭什么的,刘彻看着面前的茶水点心忽然有点反胃,更可怕的是明明觉得恶心,还想继续听。
  可恶,他为什么要脑补出尸体的画面来为难自己。
  明明可以随便听听就好。
  而且对比这个,他更想知道轻功是怎么练的。
  唐太宗时期
  常年征战沙场的李世民什么没见过,听着尸体腐烂什么的,面不改色道:“这就是让死人开口说话吗?通过验尸来确定死者的身份,来历,死因,找出凶手?果然不错!”
  说完,还对戴胄道,“大理寺卿好好学学。”
  戴胄起身道:“臣遵旨。”
  “陛下,臣觉得天幕这次卖的应该就是关于如何验尸、找出真凶的书籍,臣有个不情之请。”
  李世民:“但说无妨。”
  戴胄:“若是这类书,陛下买下后,可否将其刊印发放到各个州县?”
  李世民:“这个自然。”
  …………………………………………………………
  【包拯点点头,问:那他是怎么死的?
  赵凌舒摊了摊手:仵作这不是还在找吗?
  话音刚落,仵作就道:找到了!
  众人一看,仵作把尸体翻了一个面,死者的后腰有一个两寸长的伤口。
  不过更令人注目的是死者后背的纹身——猎鹰。
  西夏的图腾就是猎鹰。
  莫非此人是西夏人?包拯转头看向赵凌舒,露出震惊的表情。
  只凭外貌和虎口的厚茧就推测出不是宋人,公主远比他想象的还要聪慧。
  那公主为何会被陈世美欺骗?
  仵作突然出声打断了包拯的疑惑。
  仵作:大人,死者的衣服不对劲,里面似乎有东西。
  说着仵作拿起一把小剪子剪开了衣服,从衣服的夹层里取出一张羊皮卷。
  包拯接过仵作手上的羊皮卷一看,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
  瞬间引起了赵凌舒的注意力,她探头一看,羊皮卷上写的内容竟然是狄青通敌叛国。】
  宋仁宗时期
  刚才还热闹的朝堂瞬间变得死静,众人纷纷看向人群中的狄青。
  和狄青不对付的大臣眼前一亮,已经开始酝酿借此抨击对方了。
  和狄青走得近的大臣忍不住为他捏了一把汗,通敌叛国可是死罪啊。
  在众人的注视下,狄青缓缓出列,“官家明鉴,臣绝无此心。”
  赵祯脑海中百转千回,并未立即表态。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还真不是中原人啊?”
  刘彻嘀咕完又道:“这个狄青朕记得,和仲卿同名,朕有印象。”
  卫青闻言脊背一僵,陛下你难道不是因为狄青也是个武将才记住他的吗?
  这说得好像是因为他才记住一样。
  感受着大臣们来回审视的目光,卫青:累了,真的。
  刘彻半点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继续道:“朕记得这个狄青和仲卿还挺像,都是难得将才。这个狄青被发配充军,从底层小卒做起,战功赫赫,人称面涅将军。”
  卫青:“……”
  大臣们:啧啧,陛下您在这事上记得可真清楚。
  大臣们正吃瓜呢,就听到刘彻语气肯定的道:“这肯定是诬陷,定是那西夏人的阴谋,目的就是为了除掉狄青。”
  大臣们:“??为何?”
  刘彻:“狄青和仲卿如此相似,定不会做出通敌叛国之事。”
  大臣:呵呵。
  卫青:“……”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c
  卫青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不然他要被大臣们的目光杀死了。
  可是该说点什么呢?
  卫青急得头上都开始冒汗了,为什么天幕好不容易放过他,陛下却不放过他啊!!
  霍去病:“陛下说的对,我也觉得狄青是被诬陷的,哪有这么巧的事。之前天幕也说了,太过巧合的事往往是人为。”
  ……
  大秦
  秦始皇对狄青印象也挺深刻的,因为被那本大宋二百年骗惨了,买了整套书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
  事后,他还把那套书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
  不说倒背如流,记得里面人事物总是没问题的。
  书中的狄青可是个战功赫赫、忠心耿耿的将军,总不可能换个皇帝,就不忠心了吧?
  …………………………………………………………………
  【赵凌舒看着羊皮卷上狄青的印章,目光有些呆滞,所以她到底穿越的是什么世界啊?她记得原著并没有这回事啊,诬陷狄青通敌叛国是某个剧版的内容。
  包拯的神情太过反常,自然引起了公孙策的注意。
  公孙策不由出声询问:大人?
  包拯合起羊皮卷,长叹了一口气,这东西按理是要上交的,可事情还没查明白,一旦上交,狄青怕是在劫难逃。
  就在包拯为难之际,赵凌舒:包大人何故叹息,这羊皮卷定是伪造的,又不是真的。
  包拯立即追问:公主如何知道是伪造的?
  赵凌舒:虽然我和狄青没有交集,但也知道他是个忠心之人,而且他接连打了胜仗,西夏军节节败退,此时的西夏应该对他恨之入骨才是,怎会和他“亲密来往”?
  只需略施小手段就能除掉狄青,不仅能暂解西夏眼下难关,还能让大宋损失一名大将,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而且就算官家不处置狄青,也会对他产生疑心,不会再用他,这对西夏来说也是好事一桩。
  包拯:可是……若是真的呢?
  赵凌舒:包大人不信可以继续往下查,真正通敌卖国之人肯定不是狄青,而是另有其人。
  这人若是没有内应可造不出这样以假乱真的信件来。
  包拯:公主有何高见?
  赵凌舒:高见不敢当,但是找出杀人凶手还是可以的。找到杀人凶手才能开始进一步调查。
  包拯:如何找出真凶?
  赵凌舒指了指地上的尸体:问他啊!
  包拯无语了:……公主莫不是再开玩笑?
  赵凌舒:当然不是了,死人的话才是最可信的,因为他不会说谎。
  他的身上写满了线索,比如说之前去过哪里,哦这个不行,他在水里泡了太久,鞋子上的泥都不见了。但可以检查一下他肚子里有什么,就能知道他之前吃过什么,在哪里吃的。
  还有他之前住在哪里,和哪些人有来往……
  包拯目瞪口呆,他不敢置信地看着赵凌舒,完全不相信这是一个女子能说出来的话。
  开膛破肚什么的,实在太匪夷所思了。】
  宋仁宗时期
  赵祯听到是诬陷,缓缓松了口气,亲自扶起狄青,“不知道是谁想出这等阴险计谋诬陷爱卿,其心可诛。”
  刚才还想踩狄青一脚的大臣们闻言笑不出来了,狄青是被诬陷的,但朝中真有人通敌卖国。
  那么问题来了,通敌卖国的人是谁?
  是现在就已经通敌卖国,还是将来才通敌卖国?
  他们敢保证自己现在没有,但将来的事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朝中大臣越想越不安,天幕这话等于埋雷啊,还是随时会炸开那种。
  朝上人人自危,连天幕说怎么验尸找线索都顾不上了。
  大秦
  秦始皇正在喝茶,听到开膛破肚,忽然觉得手里的茶不香了,喝不下去了。
  他放下手里的茶,埋怨的看了眼天幕。
  开膛破肚,这检查得也太彻底了吧。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原本还在得意自己猜中了狄青没有通敌叛国,就被天幕接下来的话震得说不出话。
  死人不会说谎就可以尽情折腾他吗?
  刘彻都有点同情那名死者了。
  唐太宗时期
  程知节声音都有些颤抖:“开…开膛破肚?”
  不会是真的吧?
  李世民放下手里的糕点,吃不下了,吃不下了。
  难道后世都是这么查案的吗?
  当下讲究入土为安,这种冒犯尸体的行为,会被死者家人骂死吧?
  也就书里的死者是个细作,才能如此为所欲为。
  尉迟敬德惊得许久才回神:“开膛破肚这种事连男人都未必敢,她真敢这么做?”
  他虽杀过不少人,但开膛破肚什么的,从来没有过。
  尉迟敬德不认为这种事一个女人能做出来,然而天幕接下来的话,啪啪打脸:
  【对于赵凌舒说的验尸方法,仵作说什么也不干。
  就算赵凌舒拿公主的身份威胁他都不好使。
  没办法,赵凌舒只好自己上,她考了几回法医都没考上,每次都差临门一脚。
  所以真正的法医经验至今仍是0。
  虽然受挫折,但是她依旧沉迷法医学,实操经验不足,纸上经验来凑。
  赵凌舒拿出自己准备的手套、口罩、医护服穿好,雄赳赳气昂昂拿出刀具在死者的身上比划。
  把一旁的仵作吓得瑟瑟发抖,就连包拯等人都劝道:公主,不如算了吧。本府已经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到赵凌舒下刀了。
  包拯:……
  希望这件事不会被别人知道吧。
  赵凌舒仔细检查了死者的内部情况,还真被她在死者的胃里发现了一些没有消化的茶叶。
  巧合的是这种茶叶她认识。
  这是宫中贡品,数量非常稀少,普通权贵是不可能拿到的。
  连她都没有,还是在太后那里见到的。
  稀少有稀少的好处,一查就能知道皇帝把茶叶赏给谁。
  其实不用查赵凌舒也知道是谁,肯定是原著中的大反派庞太师。
  而且原著中的庞太师也确实通敌卖国了。】
  宋仁宗时期
  谁?庞太师?
  不会是庞籍吧?


第126章 一百二十六 反派
  大宋开国至今只有一位太师; 那就是赵普。
  赵普历经□□、太宗两朝,三次拜相,晚年累授西京留守、河南尹兼太师、中书令等衔; 是大宋第一位太师,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
  太师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能被授予太师之位的肯定是位高权重之人。
  姓庞,又颇受恩宠; 连稀有贡茶都有,众人自然而然想到了庞籍。
  庞籍感受到众人投来的目光,心里十分无语。
  他又不是太师,看他做什么?
  再说了,就算他将来能封太师; 也不可能通敌叛国啊; 绝无这种可能!庞籍十分自信地想到。
  赵祯听到“庞太师”也是一愣,太师是“三师”之一; 虽无实权; 但地位崇高,一般是宰相致仕后封的,或者死后追封。
  还得是最受重用的宰相才有这待遇。
  他这一朝有太师吗?赵祯目光从几位宰辅身上扫过; 他没想封太师啊。
  不过庞籍,他确实有意升其为参知政事(副宰相); 难不成这‘庞太师’说的就是庞籍?
  可是狄青就是庞籍提拔的; 庞籍怎么可能会栽赃狄青通敌叛国呢?
  以庞籍的品行也不可能会干这种事啊!
  这‘庞太师’应该是另有其人吧?
  唐太宗时期
  被啪啪打脸的尉迟敬德脸都白了; 他打仗的时候也会干嚼茶叶来着。
  突厥那地方绿菜少; 光吃肉吃饭容易干热上火,自从天幕说了长时间不吃绿菜会得病后,他们打仗都会让伙头兵去采摘野菜; 要是没有野菜就嚼点茶叶。
  问为什么不喝茶,打仗哪里有这么多热水泡茶,嚼点茶叶多方便。
  可现在他对茶叶有阴影了。
  在胃里发现没消化的茶叶什么的,听着就很恐怖。
  李世民的关注点在于“大反派庞太师”上,他狐疑道:“太师乃当朝正一品,若是连太师都通敌卖国,这大宋危矣。可大宋这个时期不是正值鼎盛时期吗?”
  这才开国第四任皇帝啊!
  杜如晦也是这样想的,“臣觉得此事定不简单,那庞太师说不定也是被诬陷的。”
  ……
  大秦
  头一次听说这种验尸法的秦始皇只觉得震惊:!!还真能通过开膛破肚找到线索?
  且还是稀有贡品这种东西。
  那如果没发现茶叶,不是白白开膛破肚了吗?
  【赵凌舒还发现了死者胸前的烧伤非常浅,并没有对真皮造成伤害,而解剖尸体时她发现死者的真皮有刺青染料的痕迹。
  很明显,死者是用伤疤遮盖胸前的刺青。
  那死者背后的猎鹰刺青就很可疑了。
  而且尸体被发现的时间也太巧合了点,如果再晚两天,尸体泡发腐烂浮上水面,背后的刺青可就不会这么清晰了。
  赵凌舒把验尸的结果告诉包拯。
  此时的包拯已经看傻了,他实在无法把眼前温婉清丽的公主和刚才亲自操刀为尸体开膛破肚的冷面人联系在一起。
  没看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还在外面吐吗?
  在场的也就他和公孙策、展昭,还有经常和尸体打交道的仵作还能忍住不吐了。
  公主一介女流居然亲自操刀……
  太可怕了!
  赵凌舒发现几人面色都不太好,又看了看被她剖开的尸体,也觉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索性已经检查完了,她拿起针线把尸体缝好。
  招呼几人到停尸房外说话。
  赵凌舒一边使劲洗手,一边说出刚才发现的线索。
  看着仿佛要把自己的手搓掉一层皮的公主,包拯等人终于恢复了思考,嗯,这才像是个养尊处优的公主,刚才一定是错觉。
  包拯也想起了之前没说完的话,他说:公主不必如此,本府有三件宝物,其中一件名为游仙枕,可穿梭阴阳两界,只要查到死者的姓名,本府便可去阴间审他。
  死者在开封的轨迹已有眉目,想来不日就能查到死者的身份。劳公主动手,实在令我等汗颜。
  还在搓手的赵凌舒动作一滞:???
  我一个唯物主义者,你跟我谈阴间,谈鬼魂?
  赵凌舒愣了好一会儿,才呐呐开口:包大人真的有阴阳镜、古今盆、游仙枕?
  她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阴阳镜是包拯小时候就得到的宝物,还和他大哥二哥有关来着,包拯小时候捡到宝物交给大嫂收藏,当官之后大嫂又给了他。
  后来包拯无意间滴了血在镜子上面,才发现了镜子的用处,但凡遇到邪魅鬼怪之物捣乱,皆可用此镜降服。
  古今盆是包拯妻子李氏的陪嫁,盆里装水,人照之,可以看见前世今生,以及所做的善恶之事。
  游仙枕就更神奇了,这件宝物是包拯“日断阳,夜断阴”的根本,夜里枕着游仙枕可以夜游地府。原著中包拯多次用游仙枕夜间审案。
  包拯颔首:本府确实有这三样东西,可惜前些时候被盗走了。本府想着这三样东西也不常用,便没有立即去追。
  不曾想天子脚下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本府会尽快派人取回三宝。
  赵凌舒:……
  卧槽卧槽,为什么武侠世界会有这么不科学的东西存在啊?居然还是真的!
  赵凌舒:包大人,这世上真有鬼啊?
  包拯淡淡一笑:公主不用怕,人死后鬼魂都要去往阴间,不会在人间逗留。
  赵凌舒内心:谢谢,并没有被安慰到。
  呜呜呜,她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啊!】
  宋仁宗时期
  朝堂上本来就在猜测谁才是通敌叛国之人,听到这番话简直要炸了。
  通阴阳!?阴间审案?
  这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