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环-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蟠说道:“哥哥我也是这么想的。既然那姓陈的没把欠条带来,我就让他打了一个收条,免得将来说不清。”
薛姨妈说道:“你呀,总算办了一件妥当事。”然后又说道:“可你留着这收条做什么,明儿就赶紧让你妹妹给你宝兄弟送去。”
薛蟠却小心地把收条收好:“那可不成!虽然是我陪着他一起去的,但他还欠我一千二百两银子呢。”
薛宝钗奇道:“怎么还有你的事情在里面?”
薛蟠说道:“不光是我,还有东府的蓉哥儿,也替他垫付了八百两。”
薛宝钗沉吟道:“你是说,宝兄弟硬撑着去花了五千两,才把大老爷捞了出来?”
薛蟠点头道:“正是如此。”
薛姨妈也回过味来了:“不至于啊,这贾大老爷的事情,还犯不着要花五千两银子。即便对方是户部尚书,也用不了这么许多。莫不是其中有诈?”
薛宝钗说道:“怕就是这样了!”然后就银牙暗咬:“这个陈之同,打秋风都打到贾府的头上了。”却也不敢怎么样,谁让对方名头大,户部尚书,朝堂排名前十的人物,不是谁都惹得起的。
薛姨妈也愁道:“那也不能就这么被欺负了去。我想着,回头我回趟娘家,和你舅舅说说这件事。”
王子腾能量巨大,虽然对上户部尚书也不够看,但多少也会让对方有些顾忌。
薛蟠却大大咧咧地说道:“要我说啊,咱们就少操这份心。等到宝兄弟把银子补给了我,咱们就把收条还给他,让他们自己弄去。你把收条给了舅舅,舅舅又不会给我那一千二百两银子。我虽然花钱如流水,但也知道家里的银子不是大风刮来的。”
薛宝钗点点头,说道:“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收条可千万要收好了,不要丢了。”
薛蟠拍着胸脯保证道:“妹妹放心。这可是一千二百两银子,我上心着呢。”
第一百三十章 门路
梨香院里面,贾环正在和林之孝谈话。
“三爷,庄子寻得了,四十五顷地,还算可以,只是不在江宁和上元,而是在江浦县。卖家要价三万二,这个价钱小人费了大力气,砍了一千两下来,三万一千两,对方再也不肯让了。”
这个价格在贾环的预料之中,江南地界,地价当然高了。江浦县也不远,就在金陵辖境,这点也让贾环颇为满意。
“好。这事林管事办得好。”
林之孝接着说道:“三爷,对方是个败家子,急着要钱。而且他卖得便宜,若不赶快交割,就要卖给别人了。”林之孝也有试探的意思,贾环现在经济独立了,若是拿不出银子就趁早说,他林孝之溜溜跑了那么多日子,就当孝敬三爷了。
不料贾环却对彩云说道:“把里屋的包金角的沉香木匣子拿来。”
彩云一听,就知道贾环要花银子了,里面有多少钱,她大概知道,因为钥匙一直在她手里。之前她悄悄打开看过一次,吓了一大跳,她做梦也没想过三爷能有这么多银子,她也没想过自己能见到这么多银子过。
小心拿了匣子过来,贾环示意彩云打开,然后就从里面拿了几张银票出来。
林之孝目瞪口呆地看着贾环做着这些,然后就见到彩云把这个小匣子收了起来。
“林管事,这是三万一千两。”贾环的声音唤醒了林之孝:“我估摸着肯定还有砍价的余地,那就看你的本事了。三爷我没给你准备茶钱,这个茶钱,你就去找那个败家子要吧。能要到多少,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林之孝心里欢喜,没想到这个三爷竟然真的有大把的银子。只是这银子从何而来,他也不敢去问。至于三爷说的茶钱,他的确有把握。之前给主子办事,办好就成了,钱不钱的与自己不相干。但贾环这一下子,让他很是来了兴致,按照估计,他至少还能再抠出个五百两到八百两,这是很大一笔了。
“那小的这就去办了,三爷等信就是。”林之孝伸出颤抖的手取了银子,就满心欢喜地往外走了。帮贾环做了这件事,林之孝倒是可以发一笔了。
端午节过后没几天,林之孝就把事情办好了。拿到地契的贾环很是高兴:“这趟辛苦你了。”
林之孝赔笑道:“小人哪里辛苦了,也得了不少茶钱。”
贾环大笑:“只是这事暂且不要对外人说。”
林之孝会意:“小人知道。”
几日之后,贾府接到了贾政的来信,道是得了皇上的恩典,可以返回家来了,预计年底就会到了。
信里面对于贾环的科举成功大加赞扬,也同时要求王夫人督促贾宝玉读书,争取早日下场。
别人且不说,贾宝玉知道贾政要回来的消息,就吓坏了。这两年来,他书就没好好看过,族学也几乎不去了。贾兰还有贾环教导,他一个当哥哥的,无论如何也拉不下来这个脸,而且他心里也不愿意去读书做文章,只想着优游林下。
但现下听说贾政回来,也不禁头大。别的不说,自己的文章就不过关。质量且放在一边,数量就不够。
林黛玉见到他那抓耳挠腮的样子,不禁笑道:“瞧把你慌得!现在知道急了。不过也没关系,以后每天多写几幅字也就是了。左右舅舅也不是明儿就到,还有些日子呢。”
贾宝玉喜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袭人也说道:“那二爷往后每日里多写几副,老爷回来肯定欢喜。”
在大相国寺旁边的宅邸里,程科元正优哉游哉地喝着茶。今儿他不当值,下午竟然就有人登门拜访。
真是不让人安生,好容易才偷了这半日闲暇。
“不见!就说我不在家!”程科元没好气地说道。
管家却说道:“老爷,来人自称是贵妃娘娘的弟弟,状元公的哥哥。”
对于贾环,程科元印象颇深。上次贾环中解元,还是他去替贵妃娘娘送的贺礼,顺带着得了几十两金子的茶钱。
听到管家的话,程科元便说道:“请进来吧,花厅看茶。”然后就起身去往花厅方向。
贾琏在门口耐心地等待着,这种宫里的大太监和他之前接触过的公公不一样,这可是在皇上身边伺候的,不能托大。
略等了一会,管家便来到门房说道:“贾二爷,里面请吧。”贾琏不傻,递了三十两银子的门包呢,要不这门房里闲聊的管家也不会如此帮忙。
兜兜转转到了花厅,管家便说道:“老爷在里面,贾二爷里面请。”
见到贾琏之后,程科元觉得贾环的这位从兄与其长得不太一样,模样比贾环要俊俏,只是贾环气质更胜而已。
伸手虚让:“贾公子请坐。”然后自然有丫鬟端上茶水。
贾琏客气了一番,便坐下,喝了口茶水,上首的程科元便开口问道:“不知贾公子此番前来,所谓何事?”
贾琏便开口说道:“舍弟贾环,自小就没见过贵妃娘娘几次,想着能不能拜托公公,可以让舍弟有个机会,见娘娘一面。”
程科元沉吟不语,这事可大可小,回头和贵妃娘娘说一下,若是娘娘愿意,那就自然会求皇上,到时候他再推一把,那事情基本能成。但是,贾状元为什么要见贵妃娘娘?八岁就入宫的程科元不得不多想一步,贾家已经足够富贵,他能想到的就是宫内宫外通气,保住贾府的富贵以及贵妃的地位。
边上的贾琏见到程科元没说话,心道拜托别人当然不能只凭一张嘴了。当即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张银票,折叠起来,压在了茶杯
这个小动作当然瞒不住程科元了。“想不到贾家的人还挺上道。”程科元不禁想到,但却听到贾琏说道:“公公难得休息,在下就不打扰了。事情成与不成,我贾府都承公公的情。”话说得也漂亮。
说罢,就起身告辞了。花厅里的程科元看着贾琏的背影,连声说道:“有趣,贾府的子弟当真有趣!”
然后拿起桌子上的银票一看,嚯,一千两,还真是大手笔。看来,贾状元是笃定他会帮这个忙了。
送走了贾琏之后,程科元就抓紧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他一个宫里四品内监,总算可以被人尊称一声“太监”了。借着在皇帝身边的地位,他竟然也能在大相国寺这个地界得了一处宅子,还养了一妻二妾,收了个本家的男孩做了养子,一切都在向着大太监们靠拢。
但在皇帝身边,来钱快花钱也快。虽然有大把的人来巴结他,但他也要巴结别人,收买心腹,要不他这个位置,可坐不稳。所以,他很乐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帮别人办点事。
花园的亭子里,已经有侍女陆陆续续地端上了水果点心,然后都小心退出,亭子里只留有程科元一个人。
这是程科元难得的享受时光。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享受的是难得的清净。不管冬夏,只要有空闲,他都会在这里静坐大半个时辰。
大相国寺的钟声悠悠,僧人的诵经之声隐隐传入,伴随着花园里的虫鸣鸟叫,让他心思平静。
平日里在宫里,勾心斗角,让他心弦无时无刻不在绷紧,这难得的时光,他要一个人安静地坐着,想想过去,想想将来。
贾环在落衙之后回到家里,贾琏就过来寻他了。
“三弟。”贾琏刚一坐下,彩云就麻溜地把茶水端了上来。
贾环略有期待地问道:“可是事情有了眉目?”
贾琏端起茶盏喝了几口,方才说道:“哥哥简直成你跑腿的了。那程公公见着了,我觉得有门。
这下贾环总算放了心:“有劳二哥了。”
贾琏摆摆手说道:“不妨的,咱们可是一家人。”
贾环却说道:“我知道二哥这次肯定使了银子了,数目也不小。我这里有两千两,二哥别嫌少。”
贾琏忙说道:“哥哥我虽然不富裕,但些许敲门的银子还是有的。你的银钱先收起来。”
“没这个道理!”贾环说道:“我请二哥帮忙,不能再让你往里贴银子。而且,你若是不要,回头我就直接给二嫂子去。那时候二哥却不能再怪我了。”
贾琏指着贾环笑道:“你呀你呀!”然后就把银票收起来,他也缺银子,而且养外室,尤其要花银子,关键这银子还不能过账。
第一百三十一章 求情
贾琏手里是真的紧,所以能多在手里留一点就多留一点。
当下也不客气,利索地把银票收了起来,然后说道:“那三弟,那后面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贾环说道:“此番也要多谢琏二哥帮忙了。”
贾琏回去之后,凤姐忙问道:“三弟托你的事情办好了?”
“不知道,但看样子八九不离十了。”
凤姐纳罕道:“这个环老三,在打什么鬼主意?”
贾琏轻声喝道:“哎,注意点啊。以后可不能这么叫了!”
凤姐笑道:“这不是在自家院子里么?”
贾琏正色道:“以后在自己院子里也不行。三弟现在可是朝廷的官员了。”
凤姐还没见过贾琏这个样子,干笑着说道:“行了我知道了。”
之后的几天,贾环就安静等消息。他相信贾琏的办事能力,虽然他只有个五品同知的候补缺,但为人处世却甚为老练。
收了银子的程科元当然会帮忙了,而且他也想结个善缘——对面可是贵妃和状元呢。
瞅了个空,程科元就来到了凤藻宫。
宫里面,元春正在屋里看书。皇宫内没有什么太多的消遣,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样。今日元春既不想赏花,也不想下棋,而是在屋内看书。自从贾环科举有成,她就感觉贾府很有必要换个活法了,因此手里捧着的,竟不是小说话本,而是五经之一的诗经。
至于其他春秋,礼记等书,看起来实在是太费脑子。元春也听说过,科举中五经选一即可,因此诗经倒是极对她的胃口,看起来也是津津有味。
丫鬟青芸则在廊下浇花,见到程科元赶忙施礼:“程公公来了,可是有事寻我家娘娘?”
程科元略还了一礼,说道:“正是!请问姑娘,娘娘可在里面。”
青芸说道:“在呢。公公稍待,待我通禀一声。”
里面元春的声音传来出来:“是程公公来了?青芸,快请进来。”
程科元抬手略一示意,就自己进去了,外面的青芸一头雾水,这程公公,神神秘秘地做什么?
不过她也没多想,可能是皇上有什么事情要单独交待给自家娘娘。
见到元春后,程科元先行了个礼,见到屋里没有其他人,方才说道:“娘娘若是思念状元公,不妨向皇上求情见上一面。”
很突兀的话语,元春很奇怪地看着程科元:“程公公这话,从和说起?”
程科元低头说道:“贾府亲情浓厚,真是羡煞旁人。奴才在宫里宫外,也经常有所耳闻。”
元春定了定神,程科元这种自说自话,肯定不是无的放矢,但这是谁的意思?肯定不是皇上,若是皇上,直接和她说就是了,那这程科元拐弯抹角地想表达什么。
“程公公辛苦,不妨小坐片刻。”
那边程科元却说道:“有劳娘娘惦记,只是皇上身边还要人伺候,奴才就先回去了。”
话已经传到,程科元又施了一礼,才慢慢退出。至于元春会不会求皇上,那要看她自己了。他程科元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可以提贵妃做主。
元春看着程科元离开,心里很不安定。能在皇上身边伺候的,都是人精。程科元冷不丁地过来这一下,肯定与贾府有关。难道是家里有事?不至于,最近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都很平静。
那程科元这话是什么意思?家里肯定有事!而且和贾环有关,若不是,为什么程科元要单独说出状元公三个字呢。可贾环能有什么事?他刚刚点了翰林,在翰林院这个清水衙门,想贪污都做不到。难道是熬不住寂寞想外放?那也不至于,贾环才进了翰林院没多少日子,不至于现在就想着外放;而且翰林院出去容易,想再回来,那可就不太容易了。
元春左思右想不得要领,既然贾环想见她,那她就去求求皇上,看看可不可以见上一面。
现在算来,距离上次省亲,也有三年的时间了。当年回去的时候,她的眼光并没有停留在贾环的身上,所以对这个幼弟的印象,基本还是在贾环小时候的形象,一个猥琐的小孩子,咿咿呀呀的,走路都不稳当。
但现在贾环已经快要成为贾府的顶梁柱了,虽然她偏爱二弟宝玉,但三弟显然才是那位可以掌家的人物。所以她也觉得,很有必要见这位三弟一次。
收拾好心情,元春看了看窗外,现在时间尚早,估计皇上还在批奏折。作为一个后宫里的一个成功上位的女人,她很清楚现在不是去见皇上的时候,得等。
但也不能就这么傻等,元春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就用心打扮了一下,那种精致并不艳丽的妆容,这让她整个人既显得年轻知性却又不刻意。
收拾了一下午,迎春方才起身。
但她也没敢去上书房,而是去了御花园旁边的流心阁,皇上经常去那边静心。但即便是流心阁,也不是什么人都进得去。她眼下得宠,还可以依仗宠爱过去,但次数也不能多。
来到御花园那边,元春就远远地看到了皇上身边的仪仗。自己没来错,但贸然过去就很突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