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环-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兰德静静地听着:“话说有一年,某地大灾,颗粒无收!一个神父来到一个村庄,里面的人都要准备出去讨饭了。神父决定修建一个教堂,报酬就是粮食。按照神父的图纸,男人们修好了教堂,但是神父不满意,要求拆掉重建;男人们再次建好了教堂,神父依旧不满意,拆掉重建;如是再三,等到教堂满意了,灾荒也过去了。村里的人们在灾荒过去之后,全都信了教!神父可知道我的意思?”
罗兰德有些不明所以:“有些懂,又有些不懂。”
贾环笑道:“我大唐的百姓不傻,你只是说,他们很难相信你。事情要去做的,而且不能心急。”
罗兰德似懂非懂。
房源会却听懂了,当下赞道:“贾修撰的故事我听懂了。”
贾环大笑:“我对贵教怀有极大的善意。入教暂时还不会,但能帮助到贵教发展,是我乐见其成的。”
天主教的发展势必会带来新兴科技,贾环是举双手欢迎的。
三个人聊到掌灯时分,方才散去。
回来之后,贾环再三思索,决定去托人去见一下元春。现在他也步入官场了,以后的家族命运自然要小心。
但元春哪里是他想见就能见到的?还得找门路才行。门路怎么找?找贾琏啊!贾琏路子野,能通到宫里也说不定。
找到贾琏说明来意之后,贾琏很是好奇:“我说三弟,你这是要捉什么?好好的要见大姐姐做什么?”
贾环也没藏着:“现如今不比以往了,凡是得多留意一些才行。”
贾琏奇道:“怎么回事?咱们家可不是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了?”心里却很是震惊,什么事情都要找到大姐姐了?难道贾环分家的事情也与这个有关?
贾环说道:“琏二哥若真这般想法,那弟弟也无话可说。只是这几年庄子的产出,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贾琏捏着下巴说道:“这倒被你说着了。府上的庄子,竟是连年的饥荒。若不是咱们的瓜地,就等着喝西北风去吧。”
贾环笑道:“这瓜地能种到什么时候还不一定呢。趁着弟弟现在手里有点银子,想着先给大姐姐送点过去。她在宫中的日子未必有咱们想的那么舒服。”
贾琏叹服道:“你是个有心的。我去找门路去,你且等我的信就好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张收条
没几日,王子胜竟然登门了。
作为王家的二号人物,虽然不怎么样,但贾府还是要给予隆重的对待。王夫人对于这位胞兄,也是尽力招待。
“二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下就来了,让我们匆匆忙忙的,也没个准备。”王夫人看似嗔怪,心里却十分欢喜。大兄王子腾权势日盛,她的底气也跟着上涨。
王子胜看着王夫人,笑着说道:“左右都在京中,只是妹夫不在,不好轻易上门。”
王夫人听出画外音,纳罕道:“那二哥这次来……”
王子胜大大咧咧地说道:“还不是你侄女,斓儿。眼看也十六了,是该说个婆家了。”
王夫人脑子在飞快地转动着,伸手挥退身边的丫鬟,嘴里说道:“二哥可是有看中的人选了?是不好意思开口?”心里却念叨着:“千万别是贾环,千万别是贾环……”
王子胜喝了口茶,开口说道:“斓儿可是我的心尖子,一般人家我也看不上。正巧咱们两家都是有亲的,你那三儿子,环哥儿,我看着就挺好,配得上我家斓儿。”
王夫人简直傻眼,这王子胜也太随心所欲了。这么大的事,他真以为自己能做主?不经过王子腾,王熙斓的婚事任何人都决定不了。想到这里,王夫人问道:“这个事情,大兄知道么?”
王子胜却说道:“我的女儿当然要我来疼了。大兄那边自然有我去说!你给我个痛快话,行还是不行!”
王夫人甚是头疼:“我家老爷还没回来,二哥还是等老爷回来再说这事吧。”
王子胜冷笑道:“这就看不上我们王家了?是了,你们家出了状元了,看不上我们王家也是正常!”
王夫人赶忙说道:“二哥说的哪里话?环哥儿不是我生的,我哪里舍得斓儿嫁给他。”
王子胜哼道:“我看你是舍不得环哥儿吧。我可是听说了,想同你们结亲的人可都快从大门口排到秦淮河那边上元县了。”
王夫人心里纠结,但脑子却灵光一现,说道:“只要你能说动大兄,我也就舍得让斓儿吃这个亏。”
王子胜喜道:“这还差不多。”两个人又闲话半天,王子胜施施然地离开了。
看着王子胜离开的背影,王夫人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作为贾府二房的当家太太,她知道王子胜根本就是妄想!她再不待见贾环,也不可能让王家的闺女再嫁到贾府来了。但凡能有点头脑,就知道这门亲事成不了,王子腾不会答应,贾政也不会答应。王子胜今天这一出,适足以让王家蒙羞。
不过贾环的婚事,确实该提上日程了。要是给贾环说一门好亲事,她是不愿意的;但要真说个一般的,不说别人,就是她这个不着四六的二兄王子胜都能喷死她。
真是让人头疼。
梨香院里面,贾环在摆弄他的新玩具,罗兰德送了他一个地球仪和一座钟。
座钟这个东西,现在还是极为金贵的,家里面除了贾母之外,也就贾宝玉有这个东西了。琥珀之前是摆弄过这个东西的,现在梨香院里也有了,她也是很开心,赶忙把时针调好,上好发条,看着
不过彩霞对那个地球仪倒是蛮感兴趣的,她看着上面花花色色的国家,惊叹道:“三爷,咱们大唐就这么一点地方呢?”
贾环笑道:“世界大着呢。咱们大唐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了,这你还不知足啊。”
彩霞喜滋滋地说道:“这才是呢。”贾环哑然。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有着中国天下第一的想法,不过也不奇怪,这想法是正确的。贾环要做的,就是让中国继续强大下去。但现在他还过于年轻,虽然有着状元的光环加身,但年轻就是年轻,说话没什么分量。
外面传来了兴儿的声音:“小红,三爷在么?”
小红的声音也响起了:“三爷在屋子里呢,是有什么事么?”
“我家二爷让我来请三爷呢。”
贾环便从屋子里走了出来,说道:“那赶紧的吧。”然后便风风火火来到了贾琏的院子。
贾琏正优哉游哉地喝着茶,见到贾环来了,赶忙起身,先挥退了兴儿,方才小声说道:“三弟,之前说的事情,妥了。”
贾环喜道:“却要多谢二哥了。”
贾琏却说道:“别高兴得太早,宫里不比家里,这你也是知道的。最多一盏茶的功夫,就得离开。”
“一盏茶的时间也不少了。”贾环若有所思,时间紧张,确实得好好利用。
贾琏却冷笑道:“我来告诉你,宫里的公公说的一盏茶的功夫是多久!”然后端起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放下了杯子,又说道:“这就是一盏茶的功夫。”然后又恨恨说道:“这帮孙子!”
贾环傻眼道:“这时间也太仓促了吧。”
贾琏无奈地说道:“只能在廊上偶遇一次,说是为了防有心人。”
即便看了许多的宫斗小说,这种说辞也刷新了贾环的认知。姐弟相逢,要说没有体己话那是骗人,纵然一两句,也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这分明就是此地无银的表现。
“皇上身边有个叫做程科元的公公,与我有一面之交。二哥可有办法说得动他来帮忙?”
贾琏想了半晌,说道:“我且试试。”他也觉得宫里的那帮子人太黑了一些。
回去之后,贾环就开始认真准备了。大姐姐在宫里不易,最实用的,还是银子。不过送银子,也要有个说法,且喜端午将要临近,这个借口是极好的。
端午的确是个好日子,陈之同也是这么想的。贾宝玉许久不露面,终于在四月底的时候,又冒了出来。
近些日子,陈之同很不好过,无他,手里缺钱。
别人请了他几次之后,他也不好不回请,但这样,又欠了一些饥荒,这让名头响亮的陈公子很没面子。
但贾宝玉一冒头,就邀他到临江楼去喝酒,想必是要还银子了。
想到这里,陈之同心里说不出的得意。
薛蟠老大不情愿,他借给贾宝玉一千二百两银子,现下又被拉来陪酒。
点好酒菜之后,贾宝玉便敬了陈之同一杯,说道:“之前的事情,还是要多谢陈兄仗义。”然后就一口喝干。
陈之同却没有喝酒,而是冷眼看着他说道:“贾兄一别多日,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了呢。”
贾宝玉看了一眼薛蟠,笑着说道:“陈兄多心了不是。”然后从袖中拿出了一张银票,推到了陈之同的面前,说道:“陈兄,弟不是无义之人。”
外面的阳光照进来,映在那银票之上,甚是耀眼。
陈之同拿过来一看,正是五千两。
旁边的薛蟠却留了个心眼:“陈兄,既然宝兄弟把银票与了你,那张欠条,能否归还?”
陈之同却说道:“欠条我并未带在身上。下次我再拿来吧。”
薛蟠冷不丁地把银票抓了过来,说道:“陈兄勿怪。只是五千两数目巨大,我这宝兄弟也是凑了许久才得的。若无欠条也可以,请陈兄打一收条。”
陈之同现在满脑子都是那五千两,听到薛蟠这话,也觉得合理,当下招呼小二上了笔墨,刷刷刷写下了一张收条:“今收到贾府公子宝玉银五千两,再无账债关系。”然后写上日期,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又按了手印。
薛蟠取过收条,笑道:“陈兄果然爽快。”
第一百二十九章 账
贾环刚从贾琏处离开,就遇到了鸳鸯。
“三爷,老太太请您过去一趟呢。”
贾环奇道:“老祖宗找我何事?”
鸳鸯小声说道:“好像和之前梨香院自己开伙的事情有关。”
话比较委婉,但贾环懂了。梨香院经济要独立的事情,他还没有和贾母禀报,现在想来,是王夫人没忍住,先和贾母说了。
既然是这样,贾环想着就和贾母也略提一下好了,先让贾母有个过渡期,将来再分家也不突兀。即便不能完全分出去,那起码也要和贾赦他们划清界限。
荣禧堂里面,贾母却很是忧心,听了王夫人说贾环从此要自己开始养梨香院之后,她心里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同意!毕竟连贾赦都从公中支取月例银子,那还是已经和二房分了家的状况,他环哥儿想做什么?看着边上王夫人那隐隐得意的样子,仿佛又觉得环哥儿是被迫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王夫人要保护自己的二儿子宝玉。
想到这个孙子,贾母也不禁心里着急。眼看着渐大了,还是像以前那样,全无进益。自己的二儿媳妇未雨绸缪,想多留点产业给他,也是在情理之中。
而且这个儿媳妇依旧在耳边絮絮叨叨地说着:“母亲,这可不是媳妇故意要这样,是环哥儿自己提出来的。媳妇虽然不是什么贤良,但这种事情还不至于会做。”
这话贾母也信,因为这个二儿媳妇一直都在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和谐,这种没脸的事,想来不会去做。
正胡思乱想着,外面的鸳鸯回来了:“老太太,三爷也来了。”
见到贾环,贾母就问道:“你小小年纪,就要自己过不成?”
贾环斟酌着答道:“孙儿也不小了,而且将来在官场之中多有来往,梨香院在东北角,甚是安静,倒也不会吵到大家。但平日里和同僚同年走动会颇多,而且万一有些龃龉,倒也不至于丢全家的人。”
话里的意思很明确了,就是孙儿我做了官,万一哪天出了事情,还是不要连累大伙了,至于还住在梨香院,表面咱们还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我自己当。
当然了,贾环其实是想着先保全自己,但这个意思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吐露出来的。
贾母还没说什么,王夫人就开口了:“我的儿,难为你了。”
贾环说道:“是我让母亲和老祖宗为难了。”毕竟也是有些心虚,将来的事情,估计反过来的机会比较大。贾环只能先保存自己,然后再对其他人施以援手。若是全家都陷进去了,又能指望谁呢。
贾母也想到了,毕竟她的经历放在那里,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她还是知道的。而且她也有私心,那就是尽量给贾宝玉多留点产业,这一点上,她和王夫人的战线是很统一的。
听到贾环如此说道,贾母也叹了口气,说道:“既然是这样,老婆子就不拦着了。可是环哥儿,你身上半点产业皆无,可怎么过活哟!”
看了看四周,没有发现凤姐,若是凤姐在此,心里估计都要笑出声来,这个贾环,可不比你们手里都要宽松?
林之孝家的眼观鼻鼻观心,一句话也不说。贾环拜托林之孝买地的事情已经有了些眉目了,四十五倾地,妥妥的一个小庄子,只是颇费些银钱,对方喊价三万两千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目,林之孝还在帮忙砍价呢。眼下三爷竟然还敢做出这种“分家”的举措,他银子从哪里来?还是家里的人都看走眼了,做了清贵的翰林竟然也有大笔的油水不成?
贾环却笑道:“老祖宗不用担心,孙儿做了官了。若是这样都养不活自己,那其他的官不是也都白做了?”
这倒很是有些道理,贾母便不再追问,只是说道:“若是有需要银钱的地方,只管来找我老婆子。”
贾环说道:“老祖宗放心,我那边且省着呢,不缺银钱。只是将来父亲回来,还要请您帮忙圆说,莫要怪罪孙儿,也莫要怪罪母亲。”
王夫人心里熨帖,这个庶子还是很上道的,若不是风头太盛,那就会更好了。
却说贾宝玉那边回来之后,方才想到收条还在薛蟠的手里。只是银钱已经还清,一个收条而已,也没放在心上。
今日刚好薛宝钗回家探望母亲,见到哥哥薛蟠的样子,就知道又是喝了酒的,当下就吩咐香菱:“快使人给大爷做碗醒酒汤端来。”
香菱就急急出去了。
薛蟠却是隐秘地对自家妹子一笑,说道:“你且看看,我这里是什么?”然后就把陈之同打的收条拿了出来,放到了薛宝钗的手里。
薛宝钗看着自己哥哥神神秘秘的样子,不禁好奇一看,是个收条,但上面借款人竟然是贾宝玉,收款人是一个叫陈之同的,她不认识。
忍着怒气,薛宝钗问道:“你们这是去赌了?”
薛蟠忙说道:“你哥哥我虽然不甚聪敏,但也没傻到去赌的地步,宝兄弟更是如此。”
薛宝钗方放下心来:“那这是怎么回事?”
薛蟠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解释了一番,薛姨妈听完之后,也觉得不错,自家儿子和贾宝玉总算可以有点担当了。
薛宝钗却是越听越糊涂,直觉告诉她,事情没那么简单,但哪里有问题,她也找不出来,只得说道:“哥哥先收好,免得那姓陈的将来反悔。”
薛蟠说道:“哥哥我也是这么想的。既然那姓陈的没把欠条带来,我就让他打了一个收条,免得将来说不清。”
薛姨妈说道:“你呀,总算办了一件妥当事。”然后又说道:“可你留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