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 >

第15章

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第15章

小说: 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翔哥儿的宣传,一帮小学生内心,不管是为苏姐妹抱不平的,还是看不惯外人如此捧何能的(何能在平山县也是隔壁小明似的存在),全都摩拳擦掌,势要给新来的转学生一个下马威。
  而苏祖父,被苏明月解释大家想要了解一下新来转学生的水平,以及判断一下自己学识水准,为学生的一片向学之心所感动,加试一场而已,十场都可以啊。
  于是,何能入学第一天,便收到了摸底考试大礼包。
  何能身为隔壁小明,本身有其过人之处,加之何德生前对儿子也是尽心尽力的辅导,何能胜得毫无悬念。
  苏祖父还把何能的文章贴在小课堂上以供众人观赏。
  苏祖父教导下的小学生,输了纵有不平之意,但都不是输不起之人。加之何能的文章贴在墙上,众人一看,确实有领先之处,不服输的如同翔哥儿也只是私下暗暗努力,未曾找茬。
  一时之间,小学堂向学之风浓厚,苏祖父暗自偷乐了几回。
  何能凭借入学考试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有几个向学的小学生向他释放了善意,顺利融入苏祖父的小学堂。
  苏明月导演了一场男人间的决战,将可能发生的课堂风波消匿于无形之中,事了拂衣去,不留身与名。
  然后,投身到锅碗瓢盆的战场。
  ————
  “二小姐,小火,小火!”嬷嬷急得直喊。
  苏明月手忙脚乱,将一个燃烧的木柴从灶膛拖拉出来。
  木柴遇氧,呼啦一下燃烧得更胜,通红的火苗窜起来,把苏明月吓得后退了一步。
  嬷嬷眼疾手快,将燃烧的木柴往灶灰里拍几下,火焰渐渐熄灭。
  嘿嘿,苏明月朝嬷嬷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
  事实上,苏明月会煮饭,而且厨艺不差,但是,以前她都是用煤炭小炉子,或者有专人给她烧火,这种土灶台,她不会用啊。
  沈氏培养女儿的原则是,管家理事的种种技能,可以不用,但不能不会,不能被奴仆糊弄了。万一家境中落,带着技能,也能活下去。
  在沈氏的指导原则下,苏明月跟烧火杠上了,日日混成一个烧火丫头,真烧火丫头。
  “二小姐,擦擦脸。”棉花急忙上前,给苏明月递上手帕。这夫人小姐也不知道怎么的,非得跟烧火杠上了,要棉花说,这不是她们这些丫头的活吗?她棉花,三四岁就已经在灶头上给她娘递火,可熟练了。小姐人这么好,自己肯定是要伺候小姐一辈子的,这烧火不学也罢。
  苏明月接过手帕,胡乱擦擦脸上的灰,转头又到,“再来。”
  棉花就知道,谁也劝不了小姐,她非得自己学会才行。


第23章 。贿赂“棉花,来,我们到暖房看看发的……
  “棉花,来,我们到暖房看看发的豆芽如何了?”
  谢天谢地,苏明月终于过了烧土灶这一关。厨房里的田婆子松了一口气,真怕二小姐有一天把她吃饭的灶膛都烧坏了。
  不过这读书人真怪,养尊处优的二小姐非得跟这一口土灶过去不,非得学会了才行。
  读书人想法也多,二小姐学会烧土灶,又去折腾发豆芽种青菜去了。这青菜豆芽在夏日本是平常,但是在冬日里,大雪冻得土地邦邦硬,可不只有皇帝贵人老爷子的那啥地热才有嘛。
  田婆子在厨房念念叨叨,被念叨的苏明月正在暖房里,其实就是苏家整理出的一间无人住的小厢房烧上火炕,小心翼翼的掀开发豆芽的盘子上盖的纱布。
  纱布下一排整整齐齐的绿豆芽,纤细白嫩,顶尖一点黄绿,指尖轻轻一捻,满是汁水溢出。
  “二小姐,成了,真发出豆芽来了。”棉花惊喜喊道。
  凉拌豆芽,炒豆芽,豆芽炒粉、、、、、吸溜一口,曾经对冬天的菜市场不屑一顾,丝瓜要削皮,玉米要剥粒,如今对对几根豆芽留下了渴望的口水。
  “棉花,把这把豆芽割了,今晚就加菜。”
  “是,小姐。”
  晚上苏家餐桌上多了一叠简单的凉拌豆芽,在这冬日没几个花样的餐桌里,显得十分的新鲜难得,众人的筷子忍不住频频夹向这道菜。
  “月姐儿这道菜不错。”苏祖母已经参观过苏明月的暖房,如今吃到成品,对苏明月的种菜事业大力支持,“既然实验成功了,那你便多发几批。还有炕上种着的小青菜,发芽了就间隔着种一批,正好过年前后吃。”
  “是,祖母。”苏明月爽快答到。
  苏祖父心里暗暗点头,这月姐儿看的书里,暖房种菜真不错,多读书还是有用的嘛。
  连小小人儿的亮哥儿,都对着沈氏要求增加苏明月的种菜费用。
  沈氏逗他,“夏天你不是最讨厌吃青菜吗?”
  亮哥儿从小在苏祖父的课堂里学习,接触的都是比他大的小孩,因此小小年纪喜欢模仿大男孩的姿态,苏明月最喜欢逗他,说他小书袋。
  此刻亮哥儿摆出一副大人样,说出来的却是,“可不是。夏天平常得不行,冬天就缺那么几口。吃得青菜少,连屎都拉不出来。”
  不知不觉暴露了自己便秘的事实,哈哈哈。
  全家老幼都喜欢,沈氏也不省这口,追加了苏明月的种菜资金。
  苏家得了好东西,也不会忘了相熟的人家。比如救命恩人刘家,比如口头婚约的何家,时常回娘家苏姑妈更少不了。
  刘家毕竟是府城大商家,见多识广,往日在府城也是买过贵价冬日菜的,只是在平山镇这个小县城就没有办法买到了。如今想不到苏明月居然种出来了,不禁大加赞赏。
  刘太太章氏在饭桌上直说,“往日我见苏家两姐妹,长得实在是灵秀。如今看,内里也有锦绣文章。你看,这才是读书人家的好女孩呢,以后不知道便宜了哪家去。”说完,瞄了一眼饭桌上的刘章,刘章视若无闻,夹菜的筷子频率一样的快。章氏看刘章这个水火不入的石头样子,不由气恼。
  何家收到小青菜倒没有这么直白夸赞,只是当日何能多添了一碗饭。
  何家的经济困境解开之后,何能肩上的重担都放下了,佃租所得虽然没有往日店铺经营多,但如今何家主仆三人,支出也少,比往日还略有盈余。
  何能在苏祖父的学馆也融入良好,翔哥儿一帮小学生本就是心思清明之辈,为难人的方式也是比比课业,加之苏祖父课业繁重,在苏明月的指点下更是触类旁通了考考考的技能,一众小学生反而培养了几分患难情谊。
  因此,入学两个月,何能不仅没有了弯腰驼背之感,眼里也多了几分朝气,他本长得文雅,多年书香气加成,竟然有了点点美少年之感。
  苏姑父一家吃到了这冬日青菜,苏姑父亲自过来参观了苏明月的小暖房。只是暖房需要日日烧煤维持温度,品种也只有常见的菘菜、韭菜、葵菜等喜阴长得快品种,大批量推广是不实际的了,但是自己吃吃还是可以。于是,在征得岳家的同意之后,在苏明月的技术指导之下,苏姑父一家也建起了自己的小暖房。为此,苏姑父还给苏明月送了几样小礼物。
  只是,为啥同是苏家女,苏姑妈就一手烂厨艺,外甥女就心灵手巧呢,既制得了肉松,又种得了暖房菜,听飞哥儿翔哥儿说学习还十分好。这同是苏家的血脉,还不一样了??
  当然,这疑问,苏姑父是不敢泄露半点的。何况,苏姑妈也有优点,看,读书种子遗传给了飞哥儿,岳父说,飞哥儿天资不错呢。
  苏明月的种菜事业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碍于成本不能大力推广,但是苏家今年过年是添了几分绿的。
  待过了年,媚姐儿便十五了,及笄之年。
  这及笄礼是女孩儿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一个事情,沈氏早早已经安排上了,这是今年苏家的首要大事。
  媚姐儿,过年前后也一直忙活着做自己及笄礼穿的衣服。历来这及笄礼的衣服都是自己做,当天穿上向宾客展示,这衣服做的越好,表示这姑娘越心灵手巧。
  苏明月去看过苏明媚的及笄衣服,设计华丽,刺绣精美,她琢磨着按这水准,她得提前一年准备刺绣。苏明月也不是说不会刺绣,但是在这方面她就比苏明媚少了一点灵性,毕竟是十字绣起家的人呢。
  及笄礼那天,沈氏邀请了自家亲戚和相熟人家,这样的规格在平山县也是中等偏上的了。苏明媚的衣服果然受到了所有宾客的赞赏,席间几个大娘对着苏明媚的刺绣赞不绝口。
  过了及笄礼,媒人便可以大大方方上门,谈婚论嫁了。
  第一个上门的居然是苏姑妈。苏姑妈仗着便利,第二天跑过来跟沈氏探口风,想撮合飞哥儿和媚姐儿。
  沈氏没有一口答应,只说要问问女儿意见,苏明月知道了大惊,这可是亲表哥表妹,三代亲属血缘以内的,很容易生出傻子。
  “姐,你觉得飞哥儿怎样?”
  苏明媚耳尖微微羞红,却又带点迷茫,“我觉得嫁到姑妈家挺好的,以后也可以常常回家。只是,只是跟飞哥哥,老觉得有点怪。你懂吗?”
  太好了!
  我懂,我必须懂。
  苏明月抓住苏明媚的手说,“是吧,我也是这么说的,咱们跟飞哥儿太熟了,从小一直长大。我待飞哥哥就像待亲哥哥一样的。但凡我们有个亲哥哥,也就是飞哥哥这样的了。这以后你跟他结亲了,我喊他姐夫就像□□。你想想,是不是这个感觉。”
  不是这个感觉苏明月也可以说到是这个感觉。何况苏明媚真有点这种感觉。
  于是苏明媚向沈氏回复了,沈氏作为婚前对定亲对象一见钟情的自由婚恋人士,对夫妻感情的重要性十分理解。心动这事就毫无道理。沈氏委婉的向苏姑妈说明了情况。苏姑妈也不恼,飞哥儿不愁娶,媚姐儿不愁嫁,两家本就亲近,不必强求。
  苏姑妈轻松放开了,有人就放不开了。
  作为亲近人家,章氏是参加了苏明媚及笄宴的。回来对苏明媚全方位的夸赞,从身姿到教养到风范,暗示的意思十分明显。奈何刘章眉毛都不动一动。急得章氏要上火,最后章氏口不择言的说从来结亲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十分喜欢苏家女当她儿媳妇,要直接派媒人上门。
  “苏家啊。”刘章淡淡的来一句,“苏家的豆芽发的不错,如果能常常吃到就好了。”说完跑掉了,跑掉了。
  “他这是什么意思?”章氏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不敢置信的问。
  “他的意思是,他没看上老大,他看上老二了。你就别着急上火了。”刘父解释到。这小子,眼光还挺好。
  “合着就我一个人在着急,他在这里早有目标了对吧。”
  刘父看着章氏,无言的表示:是的,就是这样。
  “我告诉他,以后有他求我的时候!”章氏气绝。
  果然,接下来,章氏既不出门打探有多少人向苏家求亲,也不三不五时去拜访沈氏了,自从章氏跟沈氏认识以后,两人十分聊的来,常常来往。如今章氏竟然一反常态,摆出一幅不相往来的姿势,时间日久,刘章心里开始急了。
  “爹,给你的。”
  这天,刘章给书房的刘父递上一枚羊脂玉印章,色泽纯净,光泽柔和,入手既滑且暖,这可不便宜啊。刘父爱好就这一样。
  “私房钱都用完了吧。这可不便宜。”刘父爱不释手,“就说你还是太年轻,得罪女人没有好日子过。”
  “爹,你帮不帮忙?不帮忙还我了。”
  “帮,帮,我儿子都动用私藏贿赂我了,肯定得帮。”哈哈哈哈


第24章 。辅导功课刘父说帮,也不打无准备之仗……
  刘父说帮,也不打无准备之仗,先是到银楼选了一个最精巧的珠钗,然后选一个章氏心情好的晚上悄悄拿出来。
  “儿子送你的。”
  章氏接过珠钗,往发间比划两下,选一个合适的位置,拆入乌黑浓密的发髻中,“现在知道来求我了。”
  “年轻人嘛,都这样呀。你吊一吊他就行了,吊急了小心你盼了好久的未来儿媳妇跑掉。”刘父笑着求情说,帮章氏扶一扶新发钗,“这样好看。”
  章氏噗嗤一笑,“就说你们男人不懂,现在苏家正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时候,我上门太频繁了,人家还以为我盯上大女儿了呢。而且这姐姐还没订亲,哪有妹妹跨姐姐,让他慢慢等着吧。”
  “是,这个家还是得靠夫人。”
  、、、、、、
  第二天。
  “成了,”刘父对刘章说了章氏的一番理论,“记得给我报销珠钗的费用。”
  “哦。”
  章氏料得不错,苏家现在正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状态。
  苏明媚本人已经在及笄宴上证明了自己一手女红女工,加之一直跟着苏祖父读书,看沈氏这个做母亲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女儿管家理事不会差。身材相貌、家庭教育、个人素质,苏明媚统统拔尖,平山县同龄的姑娘几无敌手,拒了苏姑妈,除了被自己儿子击退的章氏,还有络绎不绝的媒人上门。苏家的门槛做的还是太低,容易被踩烂。
  媒人上门多,沈氏却不急,慢慢挑,苏明媚年纪还小,女孩子,最矜贵的也就是这几年了,嫁人犹如二次投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忙忙碌碌中,突然一个大消息砸下来。
  许举人,不,许进士,他终于在京城跑官成功了。任职前准备回到平山县大摆宴席,告慰祖宗。
  这绝对是平山县这几年最轰动的大事。许进士摆宴,连县老爷都要上门喝一杯喜酒的,一是许进士是本地人才,算县老爷政绩,二是听闻许进士求得了西南一个县令职位,以后就是同僚了。
  许进士设宴,苏顺作为跟许进士有一师之谊的人家,被安排到第二天的宴席上。何家也被邀请了,但何能正在守孝,不便上门,苏顺便代何能置办了一份礼物,以示恭贺。
  当天,沈氏随苏顺赴宴,这种场合,当然是要带上两个女儿见见世面露露相的,尤其苏明媚,当日来赴宴的正是家境相当的人家,在场的夫人很可能就是以后的婆母了。因此,沈氏花了大力气来装扮两个女儿,既要出挑又不能过分喧宾夺主。
  苏明媚一身粉色罗裙,梳着垂鬟分肖髻,胸前一缕乌发垂下来,耳带粉色珍珠耳环,发间一只白玉发钗,眉若弯月,眼若流波,正如三月春花初绽的,让人望之心喜。
  苏明月则梳着双平髻,留着薄薄的刘海,刘海下一双大眼圆滚滚,黑白分明,生气勃勃。身着一身淡绿衣裙,暗淡少许,细看又似冬去春来那一抹初绿,无限生机。
  沈氏刚进女眷厅,远远地便看见章氏在向她们招手,“沈妹妹,沈妹妹,来这儿。”沈氏见状带着两个女儿笑吟吟的移步到章氏处去。
  “来,我跟你介绍,这是县文书家夫人刘姐姐,跟我相公他们八百年前是一枝了。我们正聊起你呢,说你呀,养的女儿特别好。”章氏笑着介绍到,只是没有说这位刘姐姐,家里正好有两位适龄公子。
  “不过是平头正脸,当不得章姐姐如此夸赞。”沈氏笑道,“来,媚姐儿月姐儿,见过章伯母刘伯母。”
  “章伯母好,刘伯母好。”苏明月苏明媚齐齐屈膝问好。
  “要我说,沈妹妹你就是太谦虚了,这叫平头正脸,那我们年轻的时候叫什么,灰头土脸。”这刘氏也是一个幽默人家,“我呀,一见你家两个丫头便爱上了,其实平日也有听闻的,只是沈妹妹你藏着掖着。来,第一次见面,刘伯母给你们一点见面礼,可不要推辞了。”说完,拉着苏明媚苏明月两姐妹的手,分别从手上褪下两个手镯给带上。
  苏明媚苏明月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