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 >

第16章

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第16章

小说: 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明媚苏明月看一眼沈氏,见沈氏微微点头,便顺从受了,“谢谢刘伯母。”
  “这才对嘛,来,沈妹妹,你坐我们这边,我们好好亲香亲香,让我们这些没有女儿的,也过过眼瘾。”
  一场宴会下来,跟主人许夫人没说着几句话,沈氏却已经跟周边夫人打成一片,当然,这些夫人无一例外家中刚好都有适龄优秀男青年。
  赴宴归来,沈氏接下来已经有了邀约,无非是几个相见甚晚的夫人一起想约烧香拜佛,夫人出门嘛,孝顺的子女总是需要护送的。大家称赞一下各自的子女年轻有为,人中龙凤罢了。
  “文书陈家的陈二公子,年方19,生得是一表人才,刚刚考过了童生试,正在学馆苦读中。”陈家也是平山县大族了,几代都是平山县文书,任县令如何更换,当地的小吏差衙一直由几个家族继承,说不准这个平山县由谁治理。沈氏卸下发钗,跟苏顺闲聊到。
  “陈二公子,我似乎有点印象,是一个儒雅有礼的男青年。不过,19年,才刚过童生试,也没见多有才华的名声。能不能养家呀?”苏顺是如此的双标,完全忘记了他自己当年也是一名老童生,生了女儿之后才考中秀才。
  苏顺忘了,沈氏可没忘,瞥一眼苏顺,“陈二公子还年轻呢,我约着陈夫人三日后去上香,到时候让媚姐儿月姐儿陪着我去吧。”
  女儿大了呀,苏顺怔怔叹口气,“去吧。”
  第三天,正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沈氏带着苏明媚苏明月去上香。
  上香嘛,便不能做赴宴的隆重装扮了,但真正的美人,便是荆布衩裙也难掩其色。苏明媚一身淡黄棉裙,头上只虚虚插着一根普通白玉钗,耳边别着一朵粉色迎春花。如此简单的装扮,更突出了苏明媚的头发是如此的乌黑浓密,脸庞又是如此的白嫩光洁,唇色无须胭脂便已鲜红。
  反正,陈二公子是看呆了眼,整个人像一个木桩,根本没有其他人说的儒雅风范,才思敏捷。
  苏明月看一眼低下头耳尖粉红的苏明媚,再看一眼看呆了眼的陈二公子,来回对着两人瞄。
  成了!
  烧香回来,刘氏很快便派媒人上门,沈氏做好陈二公子背调,双方找人看八字、问吉时、下聘书,正式定亲。
  这个事情说起来就那么几个字,走起来却特别耗时耗费心力。而从定亲都正式完婚,走完聘书、礼书和迎书,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6个阶段,起码经过2…3年的时间。
  当然,定亲就是暂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事可以不必那么着急。
  陈苏两家定亲,平山县适龄人家一半喜一半悲。
  悲的是家有适龄男青年的人家,这刘家咋手脚这么快呢,好姑娘马上就被抢走了。
  喜得是家有适龄女青年的人家,太好了,虽然少了陈二公子,但是也少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不然相亲市场行情都要被抬高了。少了陈二公子一棵树,还给了大家一片森林。实在是太好了。
  身为间接媒人的章氏,对自己的安排十分得意。经过此事以后,自己跟沈氏是跟亲近了,想必以后为儿子提亲又多了一层砝码。
  我真是一个宽容大量又慈爱的母亲。章氏得意的想。
  沈氏可不知章氏有此深意,自从苏明媚的婚嫁提上日程之后,她是忙的脚尖打后脑勺,凡事尤想尽善尽美。
  苏明月见此,便把照顾亮哥儿日常起居、检查学业功课的工作接手了过来。这检查,便发现了问题。
  因为苏家读书的氛围十分浓厚(天天一群小学生在上课,幼儿园和小学开在自家中,想不浓厚也不行),亮哥儿从小耳濡目染,基础打得十分扎实,起码比同龄人扎实多了。
  但是问题也在于此,亮哥儿的学习多而杂乱,他没有逻辑架构和大局思维,现在看不出来,以后必将会制约亮哥儿的发展。
  这可不行,身在古代,娘家给不给力,直接影响了她以后的生活呢。看苏姑妈,娘家亲爹给力,亲哥接力,她地位可不就稳如泰山,婆家对她常回娘家看看的行为毫无怨言甚至大力支持呢。
  苏明月苦苦思考,想到现代的思维导图的核心就是先理清事物的逻辑、结构和关系,在此的基础上再慢慢丰满,十分适合亮哥儿的情况了。
  思及此,苏明月便让棉花准备一些未裁剪的大宣纸,准备搭建四书五经的思维导图。这可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幸而亮哥儿才刚读到《论语》,那就先从论语开始慢慢来呗。
  《论语》全文共20篇492章,苏明月从1…20…100…400这样分层展开,层与层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幸而苏明月听完整过苏祖父的《论语》教程,此举对她来说,就是将她脑中的论语知识搭建一遍。
  这一遍功夫下来,苏明月自己的觉得自己对《论语》的理解更深一层。
  更别提亮哥儿,亮哥儿以前的学习方法是苏祖父教授到哪里便学习到哪里,一遍一遍的重复,身体力行地贯彻了古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理论。幸而亮哥儿脑瓜子尚算聪明,记得住。但终究他年纪小,只觉得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越绕越乱。
  苏明月思维图一出,亮哥儿先记住大纲,日常的学习就是往大纲里填内容,所有的知识都是有固定位置的,有逻辑关系的,再也不是乱糟糟的一团了。逻辑越来越清晰,思维越来越活跃,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亮哥儿的变化引起了苏祖父的注意,但是苏祖父想着,可能亮哥儿是开窍了,实在是可喜可贺。
  苏祖父还偷偷的跟苏顺分享了这个好消息,苏家后继有人了。
  苏顺作为一个父亲,沈氏在忙,有此好消息,苏顺不便直接夸赞亮哥儿以免亮哥儿自满,但在休沐期间,多亲近儿子间接奖励一下还是可以的。
  亮哥儿最近的课业本子都放在苏明月房间呢,苏顺便想着先看看亮哥儿的课业情况,恰好小书房桌子上摆着一张大大的宣纸,上面写在《论语》,里面的文字用无数的细线箭头联系起来。
  《论语》嘛,苏顺自是熟悉的,苏顺低头细看,越看越着迷,越看越惊奇,终于,他忽然醒醐灌顶,明白了这是什么东西,但又无法明白这样一个对读书人至关重要的东西,如何能轻飘飘的就这样毫不设防的放在他闺女的书房里。
  “月姐儿,这是什么?”苏顺惊得声音都变了。


第25章 。思维导图“爹,怎么了?”苏明月正在……
  “爹,怎么了?”苏明月正在里间看书呢,突然听到苏顺一声惊呼,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急忙忙走出来。
  见他爹指着桌子上的宣纸,苏明月松口气答道,“这是我给亮哥儿写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苏顺的声音充满疑惑,他读书三十余年,从未听说过这个名词。
  “思维导图,就是将一本书的内容理清,将逻辑、结构、关系用图形表现出来,更加的清晰明了。”苏明月见苏顺还是不明白,便指着说,“爹,你看,我将整本论语从内容分为20篇,每一篇讲述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再将每一篇的内容细化,比如,学而篇,就是讲述“务本”的道理,这一篇又细分为16章,其中重点是自省、自爱、自礼、、、、、、”
  随着苏明月的讲解,苏顺的眼睛越来越亮。
  “爹,你怎么了,这不是很寻常吗?”苏明月疑惑的问,思维导图,后世烂大街了,社畜们不说三不五时吧,但是一个月总得做几次,苏明月自己就常用;比如《公司组织架构图》、《业务流程导向图》什么的,用来放在项目ppt上特别顶用。
  这是,这么寻常的一个东西,怎么苏顺的表现像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秦始皇发现了永生的丹药?
  其实,这就是苏明月局限了,纵观人类历史上,每朝每代都有聪明绝顶惊艳绝伦的人物,但历史是不断进步的,知识是不断传承的,后人是在前人的肩膀上向上攀登。
  比如说,最开始,天地鸿蒙初开,人类在黑暗中发现了火,此举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然后,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这就在发现的基础上创造使用火的方法;再接着,人类学会了火镰、火石、火绒;更接着,人类发明了便携的火柴;到苏明月上辈子,人类已经用电取火,用火箭升上了太空、、、、、、
  很多在身在其中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所学所用是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只当寻常。而当后世的知识突兀的出现在前人面前,就像现在这样,苏明月将火箭搬到了用火绒的苏顺面前。
  “月姐儿,你等等哈。”苏顺对《论语》的理解何止胜苏明月百倍,一旦明白了整个思路,他便可以自己顺着走下去。
  随手拿过一支笔,苏顺沿着苏明月的结构树,再添加枝丫。很快,一张宣纸不够用了,没关系,苏顺随手拿过另一张纸,继续接驳下去、、、、、、
  越写越快,越写越顺,苏顺整个人沉浸其中。苏明月忽然理解为何思维导图在后世如此流行,因为这个方法,真的是有用的,是智慧的结晶。明白苏顺正在快速思考和醒悟中,她悄悄的退到旁边,只在苏顺需要的时候给他递纸、磨墨、、、、、、
  不知道过了多久,大概是一个下午。苏顺终于写完最后一笔,完成了整个《论语》的思维导图。
  “哈哈哈,”随手把毛笔一扔,拿起一叠图纸,哈哈哈大笑三声,这个平常温和儒雅的好人书生,此刻竟然像一个狂放潇洒的剑客。也是,能在科举要求的正楷外,凭爱好练一手草书的人,内心必然有一团燃烧的火焰。
  好不容易冷静下来,苏顺转向苏明月,问到,“月姐儿,这种方法是你自己想到的吗?”
  在他们读书人这个领域,这就不好撒谎说自己看来的了,按苏顺的表现,有这种书籍,必然不会被埋没,即使埋没了,苏顺一定会让苏明月找出来,无奈,苏明月只有承认到,“我自己乱想的。”
  “好月姐儿,真聪明。”苏顺完全忘记了苏明月已经是一个即将及笄的姑娘,用力摸一把苏明月的头发,问到,“月姐儿,把你这张思维导图给爹爹,爹爹有大用处,可不可以?”
  “可以呀,爹,你拿去吧。”
  “月姐儿,再想一个愿望,大一点儿的。”苏顺笑着叮嘱苏明月,拿起图纸扬长而去。剩下苏明月摸着头发想,看来这个方法真的很有用了,要特地用大一点的方法来奖励我。
  要什么愿望呢?苏明月苦恼的想。
  而苏顺,直接拿着思维导图去找了苏祖父,如此直白的图纸,加之苏顺的解释,苏祖父很快明白这种读书方法的价值。
  对《论语》的理解,苏祖父浸淫大半辈子,造诣比苏顺更深。当下,苏祖父就拿起毛笔,想要在苏顺的结构上再添上自己的理解。然而,提笔后发现,纸张写满了,填不下了。
  苏祖父想了想,拿起一张新的纸张,重头开始绘制思维导图。苏祖父的结构树更详细,苏顺跟着看,发现自以为了然于胸的《论语》,随着苏祖父的展开,自己竟还有漏掉的知识点。
  两父子一个看一个写,专注沉迷,到了饭时,苏祖母来催促两人吃饭,见两人毫无反应,观察一盏茶的时间,苏祖母静静离开,不打断两人。
  不知过了良久,苏祖父落下最后一笔,满足的叹息一声。
  端详着自己笔下诞生的思维导图,苏祖父转头对苏顺说,“顺儿,这思维导图,真是我等读书人的利器呀。有此方法,科举的希望又多了一分。这,真是月姐儿自己想出来的?”
  “爹,应是月姐儿自己总结出来的,你看这都是月姐儿的笔迹呢。从前亦未曾听说过这等读书方法。”苏顺解释到,许是苏明月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之父亲对儿女的滤镜所在,苏顺一直觉得苏明月素有天分,常有灵光一闪而过。所谓灵光,就是常人与天才的区别了。现在想想,小时候苏明月被误认为是傻子,说不得是贵人语迟呢。(来自一个爹的脑补。苏明月:并没有什么天才。)
  苏祖父听信了苏顺的解释,他教授这么多小学生,对苏家两姐妹投放的精力是最少的,苏明月的学习效果却是最好的。
  “可惜了,可惜啊。可惜月姐儿不是男儿,不然我苏家,复兴有望。”苏祖父一直以苏家祖上一门三进士,父子两探花为荣,也一直试图复兴祖上荣耀,奈何后人包括他自己都不争气,如今血脉天赋显现,竟然是在一个不能科举的女娃身上,苏祖父心情是何等惋惜和沉痛。
  “告诉你媳妇,少给月姐儿吩咐些日常事务,另外管家理事、、、、、管家理事还是要的,厨下暖房、针线刺绣这些,全交给下人。让月姐儿空出时间来,多多指导亮哥儿。”苏祖父一脸郑重的吩咐苏顺,有如此人才,就不要浪费在日常细务重复冗余的家庭劳作中,要让她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发挥最大的光与热。纵然嫁人以后,一个智慧的当家主妇,远比一个勤劳的当家主妇更有价值。
  “是,爹。”苏顺答到。
  “你们两父子,还在讨论什么呢?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辰了,肚子不饿吗?”原来是苏祖母,见两父子还不出来吃饭,来催促两人。
  听闻此言,苏祖父和苏顺才发现已到亥时,腹中早已肠鸣不止饥饿不已。苏祖母一直为两父子温着饭菜,两人心中有事,胡乱吃了填饱肚子了事。
  吃过晚饭,苏顺回到房中,平日早已睡着的沈氏还在灯光下理着苏明媚的嫁妆单子,显然是在等候苏顺。
  “如何等我到此时,你应该早点睡才好。”苏顺内疚说。
  “无事,我本心系媚姐儿嫁妆之事,趁机理一理。”沈氏说,“何事与爹谈得这样晚?”作为当家主妇,丈夫从女儿房中呆了那么久,带走了一叠纸,最后还在公公房中谈话错过晚饭,如此大事,沈氏不从丈夫口中问个明白,是不会去睡觉的。
  苏顺便将思维导图的事情向沈氏说明,又说了苏祖父对苏明月的评价及安排。
  沈氏听后,良久无语,她商人出身,多是实用性识字,对科举之书了解不多。但嫁入苏家多年,公爹和丈夫对科举的执着和坚持当然了解。
  “那思维导图,真有那么神奇?”沈氏问。
  苏顺重重点头,也不介意,“月姐儿读书天分,在我和父亲之上。”
  “既如此,我便按照父亲所说,减少月姐儿日常事务功夫,多让月姐儿辅导亮哥儿。”沈氏也不是见识困意家宅之中的妇女,公爹能对月姐儿如此高的评价,沈氏自不会强迫月姐儿将时间和才华消耗于日常琐事中。
  停了停,沈氏笑着说,“想不到我们能生出月姐儿这等聪明孩子,相公还记不记得,当年月姐儿3岁左右的的时候,南门翠花还嘲笑月姐儿傻子呢,翔哥儿、月姐儿还与翠花她儿子他们打了一架。”
  沈氏真的放下了,好几年,苏明月被嘲为傻子的是一直是她的心结,说起就冒火,如今竟然可以自己笑谈起。这可真是,无钱的时候被嘲笑穷人就丢面子,有钱的时候还自己装穷。
  苏顺调笑一句,“可不是。亮哥儿可比我有福。”
  这边两夫妻其乐融融,另一边苏祖父却辗转难眠,越想越兴奋。半晌,苏祖父一掀被子,爬起床,举着油灯便往外走去。
  “这么晚了,你不睡觉干嘛去?”苏祖母被吵醒,没好气的问。
  “不用管我,我去书房有点事。你自个儿睡吧,我今晚睡书房。”苏祖父说,举着油灯出了房门。
  “这老头子,发癫。”苏祖母骂道,盖上被子,翻身睡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