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530章

太平客栈-第530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也就散了,所积累怨愤更大,终有一天要爆发出来。所以张静修才要联手李道虚,率领正道各宗大破北邙山皂阁宗,镇压皂阁宗宗主藏老人,逼得地师徐无鬼和阴阳宗远遁。如此一来,张静修不但将功补过,而且还彰显了大天师的威严,那些不谐声音才渐渐消失。
  在这种情况下,张静修威望再上一重楼,顺势处置了几个闹得最欢的张氏族人。许多张氏族人不敢再去多言,可颜飞卿却成了他们的出气筒。毕竟在讨伐北邙山一战中,大放光彩的是李玄都,而不是颜飞卿,颜飞卿可以说是身无寸功,所以李玄都坐稳了太平宗的宗主之位,颜飞卿却要坐不稳正一宗的宗主之位。
  当然,颜飞卿之所以落到这般田地,还是为了正一宗,否则也不会为地师所伤。从这一点上来说,颜飞卿还是有功于正一宗的。不过庙堂也好,江湖也罢,都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把罪责都推倒死人的头上,前朝大晋末年,若是将领弃城而逃,手中仍旧握有兵权,朝廷不但不敢责罚,还要好生抚慰,生怕这些实权将领就此反叛。若是将领死战守城,打光了家底,最终以身殉城,不但无功,说不定还要被拿来顶罪,妻儿老小都要受其连累。如此风气,谁还敢为国尽忠,如此朝廷
  ,焉能不亡。
  颜飞卿虽然不是死人,但对于江湖来说,废人和死人也相差不多,总要有人为这件事负责,既然大天师是收拾残局、挽回局面,那么没了价值的颜飞卿便从“守土有功”变成了“丢城丧地”,地师之所以能攻入大真人府中,是因为颜飞卿这位宗主指挥不力、应对不及、麻痹大意、未曾防患于未然,一切罪责都是颜飞卿这位宗主的,所以废黜颜飞卿的宗主之位给全宗上下一个说法势在必行。
  如今的颜飞卿,就如当年的李玄都,帝京一战事败,总要有个人出来承担责任,李道虚是力挽狂澜之人,李元婴未曾参与其中,那么李玄都必须要给全宗上下一个交代,所以李玄都不得不舍去一切权柄,开始避世隐居,当年兴盛一时的四先生党就此消失。直到如今,李玄都也没有翻身,他只是另起炉灶,在清微宗内,他仍是当年罪人。
  正因为李玄都有过切身经历,明白颜飞卿所遭遇的困境,他才会专门嘱托秦素去见一见苏云媗,最好是把苏云媗拉入清平会中,互通有无,也是存了照拂这位朋友的意思。只是未等秦素动身成行,正一宗内部的张氏族人已经发难。因为有张鸾山这位小天师的先例在前,张静修也不好在明面上太过偏向自己的弟子,而且从道理上来说,没了修为的颜飞卿也的确不适合继续留在宗主大位上,于是颜飞卿正式卸任正一宗的宗主大位。好在有张静修坐镇,还没人敢得寸进尺,危及颜飞卿的性命,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只是接下来由谁接任正一宗的宗主之位,又产生了分歧,有人推举近些年来声名鹊起的张非山,有人推举近些年来颇受大天师张静修重视的张岱山,也有人推举“山”字辈中年岁最长的张岳山,还有推举与张静修同辈的镇魔法师张静沉。
  因为张静沉守卫镇魔台有功,阻止了徐无鬼第一时间打开镇魔井,张静修已经解除了张静沉的禁令,允许他离开镇魔台,自由行动,所以从规矩上来说,张静沉也可以参与正一宗的宗主推举。
  最终,张静修认为如今天下是多事之秋,“山”字辈之人恐怕难以担当重任,尤其是他离世之后,不能稳定正道局势,难以抵御清微宗的张海石,所以决定由修为最高的张静沉出任正一宗的代宗主。


第四十九章 秦家宝船
  金陵府,这是一座很意思的城池,这是一座连通南北的城池,这也是一座繁华不逊于帝京的城池。
  有道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金陵府建城近两千余年,是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数次庇佑中原正朔传承,又有天下文枢之称。
  金陵府有贵气,有脂粉气,有英雄气。
  矛盾却不冲突。
  金陵府几经战火洗礼,乱世将军。太平盛世,又像一位雍容贵妇,慵懒地卧在大江之畔,妩媚天成。这就是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地、贩夫走卒皆有六朝烟水气的金陵府。
  临近年关,一场大雪飘飘摇而至。草原人畏雪如灾,谓之白灾,中原人却要道一声“瑞雪兆丰年”,看来明年是个好年景,收成好了,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能度日。因为这场雪的缘故,运河上又是一片繁忙景象,大运河只有一条,从江南运往帝京的漕粮和漕银都要在这几天抢运完毕,否则便是耽搁了差使,所以偌大一条运河,尽是北去之船。若想租船南下,却是不易。
  在这个时候,海运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一条大船从幽州出发,经北海,过东海,乘风顺水,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便抵达了金陵府的海港码头。
  此时大雪漫天弥海,许多海船都停在港口之中,这条船到那条船一丈远便瞧不清对方的情形,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个巨大黑影驶来,寻常海运船只与之相比,小巫见大巫。
  突然河面上响起了巨响的铳炮声,雪雾虽浓还是能看见好大一团的火光在河面上方闪亮。紧接着,已经可以隐约看清这艘大船的相貌,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长有近四十丈,阔约二十丈,张十二道帆,可容纳近千人,体势巍然,巨无以敌。除此之外,船上还配备了三十六门火炮,每门火炮重万斤,红铜所铸,容弹子二十四斤,射程可达五里之远。若是遭遇海战,当真是所向披靡。
  有见识的海客已经认出了这艘船,纷纷道:“宝船!”
  当年太宗皇帝派遣使者前往婆娑州,所乘之船就是宝船,尽显天朝上邦的威严尊荣。只是随着后来朝廷实行禁海,兴盛一时的宝船纷纷废弃,只有清微宗、补天宗、慈航宗等宗门中还存有许多,只是等闲也不会动用。
  果不其然,船上已经升起了灯笼,一盏灯笼上映着:“补天宗”!一盏灯笼上映着:“秦”!
  海客们未必是江湖人,但走惯了海路,要在海上讨饭吃,总绕不过北海补天宗、东海清微宗和南海慈航宗,对于这三宗底细都知之甚详,能乘坐宝船出行之人,必然是补天宗中的大人物,可又挂了秦家的名号,
  难道是“天刀”秦清亲临金陵府?如今已经有风声传出,说是三宗联姻,以后北海、南海、东海连为一体,都是一家人,难不成是秦大老爷来接亲了?
  金陵府有两大豪阀世家,一者为钱家,掌握漕运,与太平宗交好。一者为苏家,家族重心偏向海运,与慈航宗关系密切。早在明雍三年,苏家就在此地修建了码头,到了穆宗年间,在张肃卿的主张之下,短暂开放海禁,每年在这里靠岸起航的海船就有万余艘。
  年近岁末,大雪早至,因为漕运拥堵的缘故,许多船只就转为海运,码头人流交织,极是热闹。但就在此时,码头上的众人都被驱散,挤靠在码头两边的岸上,码头被空了出来,戒备森严,井然有序。
  敢在金陵府如此行事的,不是早已名存实亡的总督衙门,也不是织造局,而是世家豪族。
  一队身着厚实冬装的家丁腰间挎刀,从河岸边沿石阶到码头顶端分两列,直立在纷纷飘洒的雪花中。
  然后有几辆华贵马车缓缓行来,走在最前面的马车上同样挂着灯笼,却是一个大大的“苏”字,在金陵府中仅次于钱家的“苏”,在最后还有一辆略微拉开些许距离的马车,挂着“钱”字灯笼。远远围观的人都明白了,这是摆出了迎客的阵仗,是以苏家为主,钱家作陪,来客自然是秦家中人了。
  马车缓缓停下,从中走出两名绝色女子,都是披着没有杂色的白狐皮斗篷,斗篷上有连体兜帽,还有随从举着油纸雪伞挡雪。
  两名女子站定之后,望着海面上的宝船慢慢靠向码头,此时便可以看到在船头上同样立着一名女子,披着大氅。
  这三名女子分别是苏云媗、钱锦儿和秦素。
  在李玄都交代秦素要去见一见苏云媗之后,秦素就开始安排动身南下的相关事宜,本来她打算等到年后开春再行动,却没想到正一宗的局势变化竟是如此之快,所以秦素得了消息之后,改变计划,给苏云媗修书一封,立刻动身南下。
  以秦素的性情而言,是不愿意如此招摇的,不过李玄都的用意是照拂颜飞卿,关键在于要做出姿态。姿态是做给别人看的,当然排场越大越好,要让人家知道才行,否则秦素一个人偷偷摸摸来见颜飞卿和苏云媗,正一宗的张氏族人还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没什么意思了。现在秦素乘坐宝船来到金陵府,就是要让正一宗中反对颜飞卿的人知道,她和李玄都是支持颜飞卿的,秦素是忘情宗的宗主,李玄都是太平宗的宗主,两人背后还要牵扯到补天宗和清微宗,饶是正一宗,也要掂量一下。
  至于苏云媗和她身后的慈航宗,
  也乐得如此。不管怎么说,颜飞卿是苏云媗的道侣,也是慈航宗的女婿,如今颜飞卿遭难,慈航宗可没合适人选再去嫁给张静沉,只有一个白绣裳,总不能一女侍二夫。慈航宗丢不起这个脸,如果慈航宗要靠嫁女儿才能立足江湖,那与牝女宗又有何异?
  从这一点上来说,张静修废黜颜飞卿宗主之位,也有以退为进的意思。
  秦素下船之后,身后跟着同样是女子身份的秦不二。如今世道,礼教大防,虽说江湖中人不甚在意,但也不能全然不守。秦素身为女子,是不好单独去见颜飞卿的,所以她名义上还是去见苏云媗,苏云媗专门请了钱锦儿作陪,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至于理由,是现成的,如今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苏云媗是白绣裳的弟子,等同半个女儿,而白绣裳马上要做秦素的继母,从这一点上来说,两人倒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了。姐妹见面,一众女子相聚,谁也挑不出半点错来。
  四名女子相互寒暄之后,苏云媗笑道:“女菀已经到了,由云姣作陪,白绢和女菀能有这份心意,云媗先行谢过。”
  说罢,苏云媗朝秦素郑重行了一礼。
  秦素赶忙把她扶住,“不敢当霭筠如此,你我姐妹,紫府又与颜真人交好,我们……也算是通家之好,何必见外。”
  女菀是玉清宁的表字,秦素听到之后,虽然面上不显,但是心中还是有些异样,因为她事先并未与玉清宁通气,所以冒出一个念头:“紫府想到了这一点,女菀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却是心有灵犀了。”
  虽说两人是闺中密友,可涉及到了身边人,饶是秦素这种淡泊舒朗的性子,也有些不自在。不过这都是情理之中,能自在了才是奇怪,真要说起来,秦素也知道自己的缺点,不喜俗务,过于出世,性子散漫,面皮又薄,除了家世显赫之外,实在算不上贤内助的好人选,虽然她信得过李玄都,但不意味着她就能彻底心安理得。有道是最难消受美人恩,若是一个极为优秀出彩的女子要非你不嫁,几个男人能把持得住?说起来,玉清宁与李玄都的渊源比她可要早多了,说句诛心之言,当年若不是有一个张白月,两人未必不能有一段缘分。
  秦素想着这些,就听苏云媗说道:“既然说到了这里,还要恭喜白绢与紫府的定亲之喜。”
  秦素立时回过神来,不由暗笑自己的患得患失,两人都已经定亲,成亲也是不远,还担心什么,李玄都远赴金帐,她却在这里小肚鸡肠,实是不该。
  然后她在心中默默向李玄都合十赔罪,“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玄哥哥勿怪勿怪。”


第五十章 诸女密会
  临近黄昏,马车在落雪中临近金陵府。随着马车临近,金陵府的城墙显得愈发高耸,因为马上就是年关的缘故,城门楼上竟是挂了两盏大红灯笼,早早点亮,很是喜庆。进到城中,街道两旁的树枝上也悬挂了许多小号灯笼,连接成线,在昏暗夜色中仿佛一条长龙,让人生出几分恍惚之感,似乎如今世道并非饿殍遍野的乱世,而是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穿过长长街道,马车在一座府邸门前停下,此时已经是中门大开。
  既然秦素代表秦家和李玄都而来,那么苏家自然要给足了颜面。
  秦素下车之后,看了眼挂着“苏府”匾额的大开正门,“霭筠,秦素愧不敢当。”
  苏云媗笑道:“有什么不敢当,倒是白绢能来,让我们苏家蓬荜生辉。”
  “言重,言重。”  秦素又是客气一番,几人互相谦让之后,一起进了正门。
  秦素问道:“苏老先生可在府上?我身为晚辈,却是要拜见一番。”
  苏云媗道:“却是不巧,家父入冬以来,身子就有些不大爽利,最近去了园子修养,并不在府中,还望白绢见谅”
  秦素点了点头,心中已经大概明白了苏家的态度,支持苏云媗,却不好在明面上站队,只能用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
  来到正堂,几人都去了身上的大氅披风,由随从接了过去。此时的正堂中已有几人,也不是外人,都是熟识的,分别是玉清宁、苏云姣、周淑宁。
  秦素见到周淑宁,不由微微一怔,不过周淑宁被李玄都几番告诫之后,没敢再对嫂子无礼,必恭必敬地全了礼数,让秦素倒是有些意外和惊喜。毕竟她也不想与小丫头闹得太僵。
  互相见礼之后,分而落座,先是说了些几句家常话,然后便来到了正题。
  玉清宁不喜欢用盖碗,双手捧了一只没有杯盖和托盘的玉杯,轻轻吹动热茶的袅袅白气,低垂着眼帘,道:“颜真人的事情,诸位都已知晓,在座的没有外人,我也就不说那些场面话了,平心而论,实是寒了人心。”
  苏云媗轻叹一声:“大天师曾经给家师和玄机来信,详细说明经过事由,说到底,大天师也是身不由己。”
  苏云姣轻哼一声:“什么身不由
  己,难道正一宗中还有人能大过大天师不成,不过是看着姐夫受了重伤,这才……”
  体不等苏云姣把话说完,苏云媗已是面色一肃,打断道:“云姣,不许胡说。”
  苏云姣摄于姐姐多年积威所致,不敢顶嘴,却也不甚服气,小声嘀咕道:“我哪里胡说了。”
  这段日子以来,周淑宁跟苏云姣已经熟识,周淑宁虽然是个温婉性子,但也喜欢苏云姣的直率性子,脾气相投,听得苏云姣此言,连连点头。她遭逢大变,父母惨死,也没见到哪个阁老站出来给自己父亲正名,对于这些大人物都怀有很深的成见,大天师张静修自然也在大人物的范畴之中。
  秦素道:“大天师执掌正一宗多年,若要压下反对声音,应是不难,只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大天师纵使能护住颜真人一时,却护不住颜真人一世,待到大天师百年之后,颜真人又该如何自处?那些被大天师强压下的怨愤之心会全部爆发出来,他们不敢指责大天师,却敢对颜真人出气,到那时候,颜真人才是要被逼上绝路。所以大天师此时让颜真人退下来,也是有保全颜真人之意。”
  苏云媗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次张静沉只是被大天师任命为代宗主,可见大天师也是留了一线余地,若日后有所转机,大天师便可以代宗主的‘代’字为由,让张静沉退位。”
  提到张静沉,苏云媗和秦素都不太掩饰自己的厌恶,都说“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那日在大真人府的万法宗坛,张静沉对于二人的态度已经不是冷淡,而是敌视,甚至将忙前忙后的秦素赶出了万法宗坛,再加上他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