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腹黑太子伪装日常 >

第10章

腹黑太子伪装日常-第10章

小说: 腹黑太子伪装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5章 
  蛊女生于苗疆世家,氏族以炼毒为传承。
  她是家中幺女,生性天真烂漫,被氏族人保护得很好,十五岁及笄时,被送往族中长老门下修习蛊毒之术。
  蛊女和情郎的相识,就像是话本中佳人才子的故事。
  情郎是从中原而来的进修门生,他出自悬壶济世的药理世家,才华横溢,身上却没有氏族的冥顽古板之气。
  他风姿倜傥,洒脱不羁,蛊女称他师兄,却被他打趣为毒妹妹,她生了气,他便会变着法子哄她开心,一来二去,蛊女从初时的羞意恼怒,到后来的芳心暗许。
  一人炼毒、一人解毒,同门之谊,郎才女貌,为当年的一桩美谈。
  蛊女十七岁时,情郎学成返乡,中原与苗疆距之千里,两人定下盟誓,待情郎名扬天下之时,也是他高头大马抬她进门之日。
  蛊女痴痴等候,后来,他成了名扬天下、妙手回春的神医。
  却也成了名门望族,陈家三千金的未婚夫郎。
  二十天,十余匹汗血宝马,蛊女一次次筋疲力尽地瘫倒在驿站,却又一次次目光坚韧地爬上骏马。
  她要见他,要他当面给她一个交代。
  结局自然是不如人意。
  再回到苗疆,蛊女闭关月余,炼制出情毒“三步痴”,在情郎新婚当日,将此大礼奉上。
  “’三步痴‘情毒分为子蛊和母蛊,二者有所不同。身中母蛊之人,蛊虫除了寄生体内,纠扰心智之外,并无大害。子蛊却不然,除非以母蛊相救,否则时日渐久,内脏被体内蛊虫蚕食,必有一死。”
  “然而,母蛊解子蛊的法子极为苛刻,中母蛊之人需得深爱被种子蛊之人,且要将子蛊引自自身。肉身之躯哪能承受得住两种蛊虫,且二虫相遇必争踞而斗,原本温和的母蛊会因此躁动大盛。”
  明丘叹了口气,道:“因此,情郎、陈家千金二者只能活一,蛊女的本意是让情郎回心转意,让他知晓联姻并无爱意,却未料,陈家千金催动体内母蛊,救了情郎。”
  小花沉默了下来。
  诚然,知晓母蛊解子蛊的条件,以及如何用母蛊解子蛊以后,这个故事就没有了听下去的必要。
  可是,蛊女对情郎的痴情和执着,被情郎背叛后的绝望和偏执,让小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由得对她心生怜惜,想知晓她为何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终究没抵过内心的困惑,“后来呢?”
  明丘长叹一声,“后来,三个人都死了,但至于是怎么死的,我就不知晓了,我也曾问过大梵女,她不愿意提及此事。”
  小花将书册交还给明丘,“多谢小师傅帮我解读上面的内容,叨扰了。”
  明丘摆摆手,“无妨无妨,小事一桩。”
  小花不知走这一趟用了多久,待她回到原处,远远就瞧见长身玉立在石阶上的身影,她快步走了过去,一刻也不忍得耽搁。
  楚南瑾担忧地看她,“怎么去了这么久,可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小花讪讪道:“回来的时候没找着路,还是一个小师傅领我来的。”
  她指着衣角消失在庭廊尽头的一位门童,楚南瑾没去看,目光落在她的发髻上,“簪子歪了。”
  “嗯?”
  她刚要抬手去扶正簪子,楚南瑾却已上了手,轻轻地将她的发簪拨正,如玉的眸子静静打量了一番,“好了。”
  对视之间,小花望进他的眸底,心脏一紧。
  “念兰想听曲子,还是想去那边玩投壶?”
  失神片刻,两人已不知不觉地走上了四层,黑色玄铁匾额上雕着遒劲有力的“清幽阁”几字,往内一望,阁内更像一个宽敞明亮的游园,宾客团团聚成几堆,各自寻乐。
  投壶那头,喧吵声阵阵入耳,小花只觉得太阳穴突突地跳着,便道:“听曲吧。”
  坐立古筝前轻轻拨弄的歌女,奏的曲目是《云裳诉》。
  凄婉哀怨、低声倾诉的乐声,让人整颗心都沉浸在了其中,海棠色帐幔轻晃,被轻风送来的淡淡幽香使人心平气和。
  小花阖目静静地听着,脑海中忽然冒出今晨噩梦缠绕时,那道惑人音色所说的话,
  “想救你的心上人吗?”
  “怎么救?自然是以母蛊引子蛊,咦,你竟不知晓?你体内早就被种下了母蛊,否则怎会有我们的存在。”
  “要是你不相信我们所说,就去梵台求证,那儿有记载情毒的书册。”
  当时,听到自己早就被种下了母蛊,小花并未感到惊慌,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这样,哥哥就有救了。
  母蛊解子蛊的条件,于她而言并不苛刻。
  像太子殿下这般温润俊朗之人,她又怎么能守住本心,不沉沦其中。
  是她起了妄念,而现在,她庆幸她会有这样的妄念。
  只是,在梵台听到的那则往闻中,陈家千金虽催动母蛊救了情郎,却最后被连体的子母蛊蚕食,落了个香消玉殒的下场。
  小花睁开双眼,视线挪到了静坐身旁的楚南瑾,他阖着眼,也在静静听着这首曲子,却是在小花望过来的那一刹,像感受到了一般,睁开双眼,对她温和一笑。
  这次,小花未像从前一样满是羞意地移开视线,视线胶着在一处,她回以莞尔一笑,“哥哥可有计划好明日的目的地?”
  “倒是忘了。”楚南瑾揉了揉眉心,“念兰可有想去的地方?”
  “也还没想过,不如明日我们就包下一整只小船,它飘到哪儿,我们就去哪儿,如何?”
  楚南瑾从不反对她的要求,“好。”
  小花没忍住,悄悄在旁人看不见的地方挽住他的臂弯,稍稍偎了过去,轻声道:“这一路来让哥哥多有破费,我们是不是该稍稍节俭一些,否则空了财,流落街头乞讨了可如何是好?”
  楚南瑾顺着她说道:“你放心,若真到了那一步,该上街乞讨的也是哥哥,念兰是姑娘家,不能丢这个脸面。”
  琴声正好到了高潮处,多愁善感之人闻声泣泪,小花扑在他的怀里,他问她怎么了,她便抽噎着说:“这首曲子真好听。”
  ……
  霜夜降临的时候,小花举着灯火赢弱的烛台,披了件青织鹭鸶纱衣,静悄悄地推开了隔壁房门。
  床上人呼吸起伏平稳,看起来已经陷入了熟睡。
  枕旁搭着的青色绢布折了几折,隐隐可见其下的猩红。
  哥哥这几日在咳血,他的身体越发虚弱,她知道,但他只会瞒着她,在她面前佯装愈渐康复,就像是她知晓了,天就塌下来了一样。
  就比如那夜大雪,她从医馆归来,他拖着病骨支离的身体与野兽搏斗,分明身体强撑到了极限,却仍执拗地朝她走来,为了安抚她的惊慌,不让自己倒下去。对于她的违诺,他不曾质问,就像是两人约好了誓言,却只要他一人遵守。
  再回溯到从前,她后来才慌悟到的,那日他受伤时,肩上轻了几分的力道,并不是什么鬼差拘魂。
  而是她的傻哥哥,分明受了重伤,只是不忍心让她多承几分力,就硬生生地忍着伤口的痛意,撑起本就虚弱的病体,这才在进了屋后,就立马昏迷了过去。
  他对她是亲情也好、是爱情也好,她既承了这份情,受了他在细枝末节中给予的温柔,就不会做个忘恩负义之人。
  就像他教的那句,滴水之恩,应当以涌泉相报。
  将子蛊引上身的方法,是用她的血。
  不过随手在树下捡来的一根树枝,却意外的锋利,她看了眼雪臂上缓缓冒头的血珠,随即将视线重落回榻上的睡颜上。
  她在心底声息地在心中刻着他的容颜,她知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这么看着他了。
  她张嘴,无声地唤了句,“南瑾。”
  脑海中,那道惑人的声音是否有恨嗔,她应了,问她是否爱眼前这个人,她说,“爱。”
  楚南瑾胸口的三朵花瓣下,隐隐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她将血滴了过去,那东西尝到了甘甜,被她缓缓引导到了她臂上,顺着被树枝划开的伤口,钻了进去。
  不过顷刻,她的脑海像是要炸开了一样,面色“刷”地苍白,她拢起纱衣,踉踉跄跄地往外跑去。
  外头又落起了飘雪,她感觉自己几乎要葬在了这个冬日里。
  她也的确打算,将自己葬在这个冬日。
  既然他总是瞒着她,她为何不能瞒他一回。
  既然他总觉得自己“无私”,那她为何不能学着他无私一回。
  许是因为体力流逝得飞快,脑海却格外清醒,以往忽略的细枝末节格外清晰。
  她仿佛看到了年仅六岁的她,捏着从明灯中取出的字条,并不识得上头写的是什么字,只透过清正端雅的字迹,猜测应该是一位和她年纪相仿的小哥哥。
  而过经年,小哥哥长成芝兰玉树、万流景仰的大人物,眉眼却仍旧温和,坐在视野开阔的酒楼,铺纸研磨,执笔挥毫。
  而她撑着下颔,望过那繁华交织的街道,再去望他端坐如雪松的身子。
  他写完抬头那刻,两人视线交汇,他拭去她嘴边的食物渣沫,笑容潋滟,道:“念兰嘴巴又吃得脏了。”
  雪花般的碎片在眼前掠过,最后拼凑成她穿着嫁衣倒在马车仪仗前的画面,旁人对她指指点点,斥责她鲜廉寡耻,唯有他说,不是她的错。
  那日,她袖里藏着簪钗,笃定了若是逃离不了,她就拿着那钗子自戕。
  是遇了他,才让她放下了极端疯狂的念头。
  从始至终,都是他救了她。


第16章 
  星辰黯淡,残月无光。
  太极宫内笼罩着一层无形的阴影,人人自危。
  六十四盏长明灯,只亮了十余盏,执灯跽坐的宫女伏首于丹墀两侧,昏暗的灯影照亮石瑞兽熏香炉下垂落的金织龙蟒。
  只是走了十余步,呈递信笺的内侍就已满头大汗,几乎将头低到了丹墀下,空旷幽若的大殿内,唯有皂靴踩在毡毯上的声响。
  “陛下……”
  静坐在龙座上的人半张脸掩在浓夜中,半晌,才宛若从某种情绪中缓过神来,淡淡道:“何事?”
  “指挥使那边递了信来,说,说……”
  龙座上的人这才有了反应,撑在扶手两侧的肘臂骤松,“可是找到人了?”
  内侍擦了把惊出的汗意,提心吊胆道:“找、找是找到了,可、可是指挥使说,说,有刺客突袭,他护卫不周,让、让公主和太子都不见了下落……”
  “你说什么?!”
  端坐在阴影中的人蓦然起身,幽幽光亮照出一张阴沉欲滴的面容来,不过几步,昭成帝就紧逼到了内侍面前。
  草草阅完信上内容,昭成帝一把将信撕得七零八碎,纷纷扬扬的纸屑落在毡毯上,沉寂的面上染上一丝阴鸷。
  “他堂堂锦衣卫指挥使,统领朕麾下的十万羽林军,寻人半载却杳无音信,半载来的第一封信,竟是被不知从哪来的梧鼠之辈撵得东奔西窜,好啊!好啊!”
  昭成帝仰天大笑,猩红的眸子中隐隐染上癫狂,“护卫不周,好一个护卫不周!一群窝囊废,竟连朕的女儿都带不回来!难道这锦衣卫中,除了他秦爻,就没有一个堪当大任的佥事、千户吗?!”
  前来递信的不过是个当值守更的小宦官,哪来应付得了如此模样的皇帝,嗓子一哑,而陷入癫狂中的昭成帝怒意无处宣泄,鼓起青筋的厚掌掐上小宦官的颈脖。
  “陛下,陛下……”内侍半空蹬着腿,气息渐弱。
  “陛下!”就在小宦官快被昭成帝掐死之时,御前侍奉的老人,秉笔大太监徐文德磕磕绊绊地从阶下爬了上来,“陛下圣明,手下留情啊!”
  昭成帝恢复了一丝清明,松了手,劫后余生的小宦官瘫软在地上,摸着火辣辣疼的脖颈,身体剧烈颤抖着。
  徐文德看了他一眼,挥袖道:“还不快滚下去,在这里碍着陛下的眼!”
  见昭成帝未有动作,小宦官屁滚尿流地爬出了大殿。
  昭成帝猩怒未褪,眸底暗涌着沉沉的巨浪,徐文德低下身去,细声细气道:“陈指挥使上任不过一年,又年纪轻轻,自是不如前指挥使秦爻的雷霆手段。如今陛下拨乱反治,手下正是缺少可用之才之际,不如给陈指挥使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若公主不能平安归来,再严惩他便是。”
  半年前,狸猫换太子一事败露后,当年的涉事官员和部下皆被打成乱党,关押昭狱。
  此番重整可算是大伤元气,十五年前的芝麻小吏在朝廷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谏臣在太极宫外跪了一波又一波,都没能让昭成帝改变主意。
  但最让昭成帝始料未及的,是秦爻竟也在当年参与了此事。
  秦爻曾任锦衣卫指挥使,也是自小在昭成帝身边随侍的亲卫。
  昭狱拷供人的手段,秦爻身为指挥使不会不知晓,可烧红的烙铁,皮开肉绽的铁鞭,都没从他嘴里翘出什么,他始终不愿意说,当年到底为什么要那样做。
  昭成帝想起他在昭狱的狼狈,哪里有当初意气风发的模样,他倒是敬佩秦爻的铮铮铁骨,只是他绝对不能容忍亲卫的背叛。
  徐文德见昭成帝神智渐渐恢复了正常,趁机说道:“既然公主是和太子一起逃走的,应暂且无碍,太子足智多谋,一定能保护好公主,顺利与陈指挥使汇合。”
  昭成帝冷哼道:“最好是如此,如若太子苟且偷生,丢下朕的女儿不管,朕决计不会放过他!”
  徐文德忙道:“太子宅心仁厚,便是连路边的花草都不忍得踩,又怎会丢下手无寸铁的公主呢?”
  昭成帝淡淡睨了他一眼,一甩长袖,这时,从殿外匆匆走入了位弓着腰的宦官,跪下道:“陛下,太后娘娘做了惊梦。”
  昭成帝蹙眉,大步往外走去,徐文德忙扯着嗓子道:“陛下摆驾安仁宫——”
  太后从梦魇中惊醒,安仁宫内的大小宫人忙成一团,为太后端茶送水,贴身宫女梅音扶着太后起身,用热毛巾擦去太后额间沁出的薄汗。
  圣驾驾临,宫女太监跪了一地。
  太后心有余悸地偎着苏绣软枕,启口喝下梅音喂的安神汤。
  昭成帝大步走至罗汉床旁,道:“母后这几日总是惊梦,宫里的御医也诊不出所以然,不若朕将住在行宫里的大梵女召来,她精通解梦,说不定能找出母后被噩梦绕颈的缘由。”
  太后涂着丹蔻的长指顿在软枕上,凤眸微敛,淡淡道:“梅音已经发现,哀家夜夜惊梦缘自这宫里的熏香,哀家闻不习惯这香炉中的麝香,叫底下人换了助眠的沉香,已经好受了许多。”
  昭成帝道:“母后身边有体己人伺候,如此朕便放心了。”
  “皇上是放心了,可我这心一天到晚地提起,一会儿都未曾安生过。”太后抬眸,凌厉的凤眸对上昭成帝,“永乐是你的女儿,皇上是打算一直把她禁足在兰苑了?”
  昭成帝的脸色黯了黯,沉声道:“母后糊涂了,皇宫哪儿有朕的女儿,您怕是忘了,永乐仍流落在外,不过您放心,朕派出去的人手已在徐州寻到她的下落,不日就会将她接回,让她在您跟前尽孝。”
  “我糊涂……皇上养在身边十几年,倾注心血、捧在手心里的人,不过没了一层血缘关系,就能被这般摒弃。也是,皇上确实是凉薄之人,连自小陪侍左右,情同左膀右臂的秦指挥使都能下得了手,皇上还有什么下不了手的呢?”
  太后冷冷一笑,“为了一个死了十几年的女人,飞鸟尽,良弓藏,皇上所为之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唇亡齿寒啊!”
  昭成帝脸色彻底阴沉了下来,森然道:“母后若是嫌这宫中冷清,明日朕便将安平王妃传召入宫,陪母后消遣。若是思及故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