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如意事 >

第31章

如意事-第31章

小说: 如意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般想着,崔信喝了口茶,耐着性子问道:“怎不见夫人?”

    大丫鬟在一旁垂眸平静答道:“回世子,夫人去官府了。”

    崔信听得脸皮一抖。

    “她去官府作何!”

    “夫人说要去报官。”

    报官?!

    崔信彻底变了脸色。

    “走了多久了!”

    “一刻钟有余。”

    “哐!”

    崔信将茶盏重重摔下,大步走了出去。

    他一定要拦住那疯女人!

    否则伯府当真是要被她给毁了!

 073 懂事

    崔信赶忙使人备了马车,朝着京衙赶去。

    但哪怕他一路口中不停催促“再快些”,急得恨不能将车夫推下去自己来赶车,却因自己委实不会赶而只能作罢,待赶到京衙时,仍是已经晚了。

    京衙内,文氏带着婆子正在大堂之中回府尹纪栋的话,外面围了不少嗑瓜子看热闹的百姓。

    崔信头脑轰隆作响,只觉得整个永安伯府的荣辱此时都压在他肩上,全然顾不得通传的规矩,满头大汗地冲进堂中。

    口中急急地道:“纪大人,万万不可听我这夫人胡言乱语啊!”

    “何人擅闯公堂!”

    纪栋还未看清来人是谁,已有两名手持水火棍的衙役将崔信架住。

    “纪大人,是崔某!”

    纪栋将人认了出来,摆摆手示意衙役放人。

    崔信看向站在那里的文氏,连忙道:“府尹大人有所不知,近日正逢家母去世,我这夫人过分悲痛之下,乱了心神,脑子有些不好,这才胡乱状告,还请大人勿怪。”

    纪栋听得皱眉。

    为何他瞧着……这永安伯世子才像是乱了心神脑子不好的那一个?

    “崔世子的意思是,家中并未失窃,也并无仆从私逃出府之事了?”

    什么?

    崔信一时间愣住。

    他怎么听不懂纪大人在说些什么?

    文氏看向他,语气平静地道:“世子莫不是忘了你那书童齐林,十七八日之前,盗走了咱们府中财物之后便逃得无影无踪了吗?”

    崔信愕然。

    片刻后,才向纪栋无奈失笑道:“确有此事不假,但崔某以为失窃而已,委实不宜惊动纪大人。纪大人平日里本就公务繁忙,怎还能让大人为崔某府上这等区区小事劳神……”

    纪栋也心生无奈。

    真不想叫他劳神,就在家里跟媳妇商议好啊?

    都闹到明面上来了,他不管行么?

    但这等不符合为官者积极正面形象的话,自然是不能说的。

    “崔世子说的哪里话,此乃本官分内之事。既然此事属实,本官自会依照规矩来查办。”

    崔信连忙抬手行礼:“那便有劳纪大人了……”

    退堂后,崔信同文氏并肩出了府衙。

    百姓们也纷纷散开。

    “原本瞧见永安伯世子夫人来衙门,还当有什么大热闹瞧呢……”

    合着不过是丢了东西啊。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因为家中失窃来衙门报官的几乎每日都有,但像这种亲自前来的贵人却是少见。

    百姓们边走边议论着。

    一名仆从打扮,手中提着药包的年轻男子经过此处,隐隐听得“永安伯府”几个字,不由神色微变。

    他慢下脚步,状似好奇地向一名男子问道:“敢问永安伯府出什么事情了?竟要来衙门报案?”

    “也没什么大事,说是一名书童偷了东西之后跑了。”

    随从更是讶然了:“这等小事,怎还至于让世子夫人亲自过来?”

    “嗨,何止是世子夫人啊,永安伯世子后头也追过来了……想必是丢了极贵重的东西吧,谁知道呢。”

    随从眼睛沉下。

    确实是丢了极贵重的东西……

    只是,永安伯府竟然敢报案?

    看一眼不远处伯府的马车,随从快步离开了人群。

    进了马车里,崔信立即沉下了脸色。

    “你又在胡闹什么!”

    文氏无声冷笑。

    屁事不干的人倒过来说她胡闹,这话还真是可笑。

    “自然是要借官府的人早些找到齐林,只要找到齐林,清儿的下落自然也就清楚了。”

    “可万一官府查出清儿是同他私奔,那我们岂不是贼喊捉贼,平白叫人看笑话!”

    “我的女儿不可能与人私奔——”文氏冷冷地道。

    此乃许姑娘给她出的主意,她仔细想过了,这确实是唯一一个两全之策,既不至于将此事宣之于众,彻底坏了清儿名声,也能名正言顺让官府介入找人。

    至于将齐林找到之后的事情,官府断也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处置此事——

    纪大人是个明事理的好官,与镇国公世子也有交情,后续之事并不难办。只要上下打点一二,便也不会传出什么不该传出去的说法。

    “你……”

    崔信刚要再说些什么,却被文氏冷声截断:“世子不必多言,此事不会坏了永安伯府名声。至于清儿,世子既然觉得她不该回来,那将人找到之后,我带着她和薇儿和离出府便是。”

    “和离?”

    崔信像是听到了极好笑的笑话。

    这女人还真敢跟他提和离?

    文氏面无表情地道:“我已经去信同我母亲商议过了,母亲并不反对。”

    崔信的笑意顿时凝固在脸上。

    岳母疯了不成!

    他脸色变幻了好一会儿,拿余光去瞥文氏神情,见她一脸冷然全然不似往常那般柔弱隐忍,心底不由紧张起来。

    “你我这么多年夫妻,岂能说和离便和离?你便是不为自己日后考虑,也要想想孩子们日后的亲事前程。这样赌气的话,日后就莫要再提了……”

    崔信压着性子道:“我也知道,这些时日你为了清儿的事情很是难过担忧,我又何尝不是?眼下当务之急,是将清儿找回来……你放心,我会再加派些人手去打听的。”

    说着,倒了一杯茶,递到文氏手中。

    文氏脸色冷冷地接过。

    婆母这么一死,丈夫竟然肉眼可见地变得懂事了呢。

    这还真是神奇啊。

    长姐的话也果然没有错——

    这恶心的男人欺软怕硬,是断不能给他好脸色瞧的。

    ……

    两日后,文氏差了心腹丫鬟前往镇国公府给崔氏送信。

    马车刚进得庆云坊,丫鬟听得外面有些热闹人声,就掀开帘子看去。

    只见是一户门庭不算多么阔气的人家,此时门外宾客来往,像是有什么喜事。

    庆云坊占地极大,在前朝时便是权贵云集之地,先皇入京登基后,换了以镇国公为首的新贵在此建宅落居。单是一个镇国公府,便占去了庆云坊大半,前后剩了些零星之处,匀给了其它几户不大能叫得上名号的官宦或读书人家。

    丫鬟未去多看,放下了车帘。

    信很快送到了崔氏手中。

    崔氏使人请了许明意过来。

    “可是清表妹的事情有进展了?”

 074 发簪

    房中只青樱一个伺候的丫头,许明意坐下后问道。

    崔氏点点头,脸色却不怎么好看。

    “官府目前查到,那个齐林最后一次出现在城中,是在城南巷一处茶楼后的竹林里。”崔氏将文氏在信上所言说明:“说是那家茶楼里的伙计瞧见的,且齐林出现之后,又有一名戴着帷帽的小姑娘找了过来……”

    这般情形极容易叫人联想到私会上头,而这种事情谁都爱看,因此伙计隔了近二十日还能有些印象。

    “听那伙计大致描述,那小姑娘应当正是那日出门变卖首饰的清儿了……”

    崔氏道:“官府里的人去了伯府询问可知那小姑娘是何人,伯府自然是不敢明言的,眼下只盼着官府能早日将齐林找出来。”

    只要找到齐林,便能得知清儿的下落。

    而如今伯府和文家,及镇国公府暗下也都在打听着清儿的踪迹。

    可即便如此,崔氏仍觉得心中没底。

    这世间人心险恶,诸事变幻莫测,在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每年不知有多少人莫名走失。

    便是京城也不例外。

    可真正能找回来的,又有几个?

    尤其是清儿已经不见了整整二十日,二十日的时间,足够发生太多事,也足以让许多原有的蛛丝马迹都消失不见。

    “城南巷……”

    许明意若有所思地问道:“母亲,信上可提了那处茶楼叫什么?”

    “似乎是提了的……”

    只是她没有刻意去记。

    崔氏下意识地重新拿起一旁小几上的信纸。

    果然——

    “说是叫雪声茶楼。”

    许明意点了点头。

    那倒是巧了。

    清表妹竟然是在雪声茶楼附近不见的,那很有可能就是她最后一次出现在人前的地方。

    “昭昭为何特意问起这个?”

    “女儿只是觉得既然有人在那里见过清表妹,便还需着人在附近仔细打听查看。”

    崔氏点头。

    这是自然。

    母女二人又说了些这几日所得的零星线索,见面前少女始终认真以待,崔氏心中不免触动。

    昭昭对清儿的事情这般上心,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她这个母亲。

    她也定会努力做好昭昭的母亲这个身份。

    “夫人。”

    冯嬷嬷走了进来,轻声禀道:“贺礼已经送去占家了,占家太太留奴婢用饭,奴婢婉拒了。”

    崔氏点头。

    “知道了,你下去吧。”

    冯嬷嬷应声“是”,退了出去。

    许明意看向轩窗外泛黄的芭蕉叶,一时有些走神。

    占潜升官了。

    从六品主事升任五品吏部郎中。

    六部官职向来一缺难求,这样的便宜落到占潜头上,以往她或许不会觉得有什么,但眼下她却笃定必与夏家有关。

    这些时日,占潜往夏家传递密信越发频繁了。

    可近来占家在他们镇国公府并无所得,占云竹又因柳宜之事断了门路,不得不加倍当心——夏廷贞会对一个没有立下什么功劳的棋子这般慷慨么?

    他手下可用的大小官员不计其数,一层层皆是利益关系,等着往上爬的断不止占潜一个。

    莫不是占家在别处出了力?

    许明意下意识地猜测着。

    直到听到崔氏吩咐青樱去厨房看看点心好了没有,许明意方才回神。

    “厨房今日都做了哪些点心?”她忽然问道。

    青樱在旁笑着答道:“除了每日都做的那些之外,另还有姑娘爱吃的枣泥酥,公子喜欢的牛舌饼。”

    “那让厨房每样都给我装一些,我要带出去。”

    青樱不疑有它地应下来。

    崔氏免不了要多问一句:“这点心是要带给谁?可需让厨房再另做些?”

    “给郡主送去。”许明意笑着道:“这些便够了。”

    崔氏便点了头。

    许明意回到熹园后,进了书房写了张字条,吩咐阿珠让朱秀送去京城定南王府。

    时值午后,定南王府内,吴恙正在院中练剑。

    少年的身形看似是这个年纪特有的颀长单薄,然一身窄袖绸袍被汗水浸湿贴在后背,从宽肩到手臂,皆勾勒出有力的弧度线条。

    “公子。”

    见吴恙收了剑,小厮忙上前将剑接过。

    知道自家公子的习惯,下人已提早备下热水,吴恙径直进了耳房沐浴。

    再出来时换了一身雪白中衣,额边墨发挂着水珠,愈发衬得眉眼漆黑,肤白似玉。

    小厮不觉看呆了去。

    他家公子可真好看。

    但可不能多看——

    因为如果被公子发现的话,公子是会生气的。

    可长得好看不就是叫人欣赏的嘛,他如果有公子这张脸,恨不得天天去大街上转悠,造福京城百姓呢。

    不过相对而言,他还是很有福气的,毕竟还能在公子的院子里贴身伺候,真正旱死的是那些想进公子院子伺候饱眼福而不得的丫鬟们。

    公子极不喜欢让丫鬟们靠近。

    可公子已经十七了啊……

    这一点让夫人颇为忧心。

    吴恙只着一身中衣便进了书房。

    然刚在书案后坐下,便听得一声鸣叫入耳。

    “啪!”

    天目飞了进来,将利爪中抓着的东西丢到了书案上。

    吴恙待看清那是何物之后,紧紧皱起了眉。

    那是一只发簪。

    而且还是许姑娘的发簪——

    他看向那只蹲在他面前的书案上挺着胸像是在邀功的大鸟。

    他让这鸟出去跟着一同找岁山,结果这鸟又跑去了镇国公府?

    ……且还偷了许姑娘的发簪!

    今日是偷发簪,来日还不知要偷什么。

    这鸟如今到底什么毛病?

    “还回去。”吴恙冷声吩咐道。

    大鸟疑惑地歪了歪头。

    而后忽地飞向书架的方向,在一格书架前盘旋着。

    吴恙起初还不解其意,待看清那格书架中放着的小匣子时,顿时黑了脸。

    那匣子里装着的是许姑娘先前的那只发簪……

    他自然也不想藏放在此处,只是先前他拿去丢掉之后,却又被这只多事的蠢鸟给捡了回来。

    他扔了三次,鸟每次都能找到……

    不胜其烦之下,他唯有暂时收了起来,只是这一收便忘了。

    可这鸟此时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竟觉得他暗下有着收藏许姑娘发簪的习惯不成?

    ——大鸟冒险偷发簪,只为满足主人见不得光的癖好?

 075 线索

    意识到自己的清白名声忽然变得岌岌可危的吴恙越想脸越黑。

    看着桌上的那支发簪,少年陷入了沉默。

    一个还处置不干净,又来了一个。

    不行,不能再任由事态这么发展下去了。

    吴恙当机立断站起身来,回房更衣束发。

    他要将东西还回去,当面同许姑娘说清楚。

    而这厢刚将发簪揣入怀中,正要出去时,只见小厮走了进来行礼,道:“公子,方才有人给您送了这个过来。”

    吴恙将那过于简易的字条接过展开来看。

    其上字体飘逸,所书——望茶楼一见。

    虽无署名,吴恙却也猜得到是何人。

    没想到许姑娘张口闭口一个要将人打服再说的人,背地里竟然写得一手好字。

    只是……这么快就被发现了吗?

    吴恙有些不安。

    看来待会儿他要先开口才行,若不然等到对方张口讨要,怕是当真要说不清了。

    “我出去一趟,回头父亲母亲问起,便说我出去转一转。”

    吴恙对小厮交待了一句,大步离开了风清居。

    待他来到茶楼中,听伙计说,许明意已经到了。

    径直上了二楼,只见女孩子坐在临窗的位置,放松舒展地靠在宽大的椅背上,侧着脸看向窗外,或是此时正是绯丽的晚霞有些刺目,她微微眯了眼睛,看起来慵懒惬意。

    见此一幕,一路不做停留赶来的吴恙不自觉地慢下了脚下。

    “吴公子。”

    许明意转过头看看向他,眼中含着些许笑意,不着痕迹地收起了放松的姿态。

    吴恙忽然就觉得她这幅端庄的坐姿有些不太顺眼。

    就像方才那样靠在椅子里不舒服吗?

    在她对面的位置上坐下,吴恙在前面开口说道:“许姑娘叫人传信于我之时,我恰也正打算去见许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