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司农gl-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伤口很少……
温善总算是有些明白为什么邺氏子弟这么崇拜太上皇了,不管是太上皇真的有特异功能还是使用的小手段来瞒天过海,她都觉得这人实在是太聪明、太有能力了。
面对这样的长辈,她觉得压力倍增,万一太上皇是个钢铁直男,反对她跟小郡主,她们似乎也无计可施吧?
但是如果她努力些让太上皇、女皇都无法否认她的优秀,那在反对她们的时候,是否会稍微酌情考虑一下?
怀揣着种种忧虑,温善在闲暇之余就抓紧了时间读书,力争在开春的恩科上考取一个功名。
因此,贺顾回贺家的时候,白氏便问她:“怎么最近都不见善儿过来了?”
贺顾道:“她最近散衙回来后就窝在书房里读书,为明年的恩科做准备呢!”
白氏道:“善儿这是认真了呢?”
贺炎在边上点头:“这是好事,以前她总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虽然尽职尽责了,可仍旧少了一些朝气,跟垂暮的老人一样没有一丝跟别人争的志气。”
白氏瞪她:“那不是挺好的嘛,你要她跟你们一样为了权势地位就挖空了心思地去争夺么?”
贺炎气得吹胡子瞪眼:“我怎么就挖空心思往上爬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这才是正常的,怎么到了你的嘴里就是不好的事情了?我再过两年就致仕了,也该为小辈打算打算了。”
白氏道:“可善儿要想往上走,那就得先到地方去,她这一走,没个几年是回不来的,你让顾儿怎么办?”
贺顾不想看这老两口吵架,于是又把话题扯开了来。
不过白氏的话她倒是听在了心里。其实她早就做好了温善到地方为官的准备,也知道这次母女分离得许多年。叶芳倒是提议她们跟温善一起到地方上去,可她向来不喜欢表现自己的懦弱——孩子跑到哪儿去,她便跟到哪儿去,这不是懦弱是什么?
她也不希望温善养成那种依赖她的性子,她一个人到地方上去虽然令人担忧,却也是她获得锻炼的机会。
所以贺顾经过了这么久的思想争斗后,总算是平静了下来,并且还用了人情请了一些老学士给温善答疑解惑。
这下谁都知道温善要考恩科了,司农寺的众人也觉得她好像有些不一样了。若说他们以前会因为她的性别和出身而歧视她、嫉妒她,那么在共事后,又知道她是有真才实学而不是靠荫补才升官的,对她就多了一丝敬意。
陈适因为对温善的看重,特意减少了她的一些工作量,好让她早点回家读书。
更始七年就在温善和小郡主的读书声中慢慢地过渡到了更始八年的春天。
二月初八,朝廷如期地开设了恩科考试,这次的考试开设了三个科,分别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典故明于教化”以及“军谋宏远材任边寄”。
正如科目所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找的就是谏官、御史类的能人,而“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算是女皇要为开战的态度以及准备,最后,“博通典故明于教化”是容朝开国以来增设的恩科考试中,最常用的名目。
温善考得就是“博通典故明于教化”,这个科最考验应试官员的基础知识。照理说温善前世是理科生,对此应该没有多少把握才是。然而自她穿越以来,她便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她为了更加了解这个时代,时常在无人注意的时候学习,故而相较于另外两科,她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擅长这一科。
她在礼部考试时,邺婴之便在外头等着了,等她出来,感受到寒风冷冽后,拉着邺婴之的手上了马车,道:“为何不在马车里头等着,这外头多冷呀!”
邺婴之躲在她的怀中,问道:“善善,你在里头可冷,考得如何?”
“半个月就出结果了,考得如何全看上天如何安排了。”
半个月后,恩科考试的结果出来了,这次恩科中,与文有关的两科录取的人并不多,倒是“军谋宏远材任边寄”录取了二十余人,是恩科开设以来,录取的最多人的一科。
而温善也榜上有名,成绩在中间,成为了更始八年恩科进士中的一人。
第75章 今夜
温善通过了恩科取得了进士之功名, 这对许多质疑她的人而言是一次打脸。不过好在他们从未当着温善的面说她是靠亡父的功勋而得来的官职, 所以温家办宴席的时候,他们也就厚着脸皮送了一些贺礼过去。
温家很少办宴席,这一次是因为贺顾实在是替温善感到高兴, 所以才决定铺张一回。
不过铺张却也不浪费,她只宴请了贺家以及一些关系亲近的人过来, 温善也请了她的朋友、同僚以及上官,当然少不了她的小郡主啦!
本来她对于是否办宴席一事并不在意, 可是她通过了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门槛, 心里也还是很高兴的,所以这么一高兴就同意了贺顾的提议。
等见到了邺婴之, 她才想起自己答应过小郡主,若自己通过了恩科考试,则应允她一个要求。
宴席之上,她也在心底里琢磨着小郡主到底会提出什么要求。不过面上她还是保持那副波澜不惊、温和有礼的模样,仿佛中进士的人不是她, 将来有大好的前程的也不是她。
年纪轻轻却如此沉稳冷静的模样,倒是又得到了一些高志之士的好感。
邺婴之来参加宴席是在大家意料之中的事情, 毕竟邺婴之跟温善的关系很亲密的事情他们也有所耳闻。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良师益友, 往日那个常常闹笑话的小郡主如今也渐渐传出了些好名声来,所以他们都归结于是温善改变了邺婴之。
邺婴之跟这些人打过招呼后,就找了借口将温善拉走了, 等她们到了无人的地方后,小郡主才松了一口气:“那些人可真烦,跟个老头子似的,总爱叨叨人。”
温善温声道:“那些都是有才学的人,这次能中进士,也多亏了他们愿意指点我,将来你要考科举,也可找他们指点,不过你可不许对他们这么无礼了。”
邺婴之抱着她的脖子,恨不得挂在她的身上,道:“我找善善指点就行了,找他们,我怕是会睡着的。”
“我的才学还不足以让你明经及第。”
“善善总是这么谦虚,不过就算善善你想尽法子转移话题,可我也还是不会忘记善善答应了我,若你考中了,便得允诺我一件事。”
温善好笑道:“我可没打算赖账,所以小郡主想让我帮你做什么事?”
邺婴之的眼睛顿时闪亮起来,她的眼底的情感渐渐浓烈,浓烈得温善也不能视而不见。
温善隐约猜到了她的心思,却不知要如何应答。
“善善,我已经十九了,我也做好准备了。”
温善张了张嘴,看着邺婴之那张认真、坚定的面容,她怎么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好。”温善最终还是点了头。
她所做的努力,不都是为了跟小郡主能多一分走下去的筹码吗?这么畏首畏尾的,倒是不利于她们巩固感情。
温善的应承不是敷衍之言,也不是被逼无奈的,看得出是发自真心的。邺婴之瞬间仿佛看见了她们日后能成亲,然后过着琴瑟和鸣的美好日子。
她正想抱着温善亲亲呢,就听见阿元赶了过来,道:“小郡主、温丞,圣上过来了。”
邺婴之吓得赶紧松开温善,然后左顾右盼,发现没有女皇的身影后,才松了一口气……她还以为女皇过来这儿了呢!
温善也是吓了一跳,不过面上稳住了,对邺婴之道:“圣上来了,我们去迎接圣上吧!”
阿元垂着脑袋,心里也是怕得很。实际上她来的匆忙,一时之间忘了规矩,可没想到会碰见小郡主跟温善那么亲密的模样。
虽然她已经习惯了小郡主跟温善的关系这般好,可亲眼所见时,仍旧会觉得有些不对劲:小郡主恨不得挂在温善的身上,而温善看向小郡主时的眼神温柔又饱含情意,加上当时俩人的距离十分近,仿佛下一秒就会亲到了嘴……
她生怕会出现自己想象中的那一幕,所以赶紧开了口。
她也看出了小郡主的不悦,可是她不敢放任小郡主这么下去,要是被别人知道,那小郡主跟温善的未来可就是岌岌可危了。
邺婴之跟温善走后,阿元跟在后头,越是琢磨便慢慢地回过味来了,以前她们的亲密并不是什么闺中密友之情,而是磨镜!难怪小郡主以前会问她关于磨镜的事情!
邺婴之可不管阿元是否发现她跟温善之间的事情,她们出去后,等了好会儿,女皇的车驾才出现在温宅的门前。
这只是一辆普通的马车,前后各跟着八个护卫以及两个宫人,并没有帝王的仪仗队出现。
贺顾领着众人上前去见驾,女皇从马车上下来,只穿着一身常服,看得出她是微服出宫的,并没有引起众人注意的意思。
虽说没有引起百姓的注意,可来参加宴席的哪个会不认得她?相信不出一刻的功夫,她来了温宅的事情就能传遍洛阳了。
女皇让众人以平常心来接待她,同时环顾四周,像是在找寻什么。贺顾与她说话,她才收回目光,进了温宅,坐在主位上。
女皇循例称赞了温善一句,再说些鼓励的话。温善看得出女皇今日来的目的似乎并不是为了恭贺她,不过她也琢磨不透这帝王心。
直到女皇让众人散去,她看见邺婴之,便将之也留了下来,随即问:“幼宁来这儿多久了?”
“有一两个时辰了。”邺婴之小心翼翼地回答。
“那你可看见你的太翁了?”女皇又问。
邺婴之“啊”了一声,有些茫然:“太翁也来了?”
女皇见她的模样便知她没碰见太上皇,于是轻叹了口气:“她说宫中无趣,听闻恩科进士正在摆宴席,便过来蹭些酒水喝。”
贺顾跟温善也是心中一提,不知道女皇跟太上皇是否介意她们摆宴席了。不过摆宴席的可不只是温家一家,而且这样的大喜事,摆宴席也是常态,女皇应该不会动怒才是。
女皇确实没有动怒,她的目的也确实是来找太上皇的。
只因太上皇实在是太闲了,时常仗着自己的身手乔装打扮后就跑到不知哪儿去体察民情、体验人生。前一阵子,太上皇找到她,说起洛阳附近的一些农户似乎在弄什么堆肥,而且太上皇问过那些农户,产出似乎还不错,再仔细盘问,发现那田是温家的。
而且不仅是温家的田,贺家以及怀宁郡主的田也都采用的这种肥料,结果收成比往年还要好。
于是太上皇就对此事上了心,女皇见太上皇时隔多年又有了上心的事情做,也不打扰。只是太上皇忽然说要跑来蹭酒水喝,她便也跟着跑了出来,并且按照猜测,觉得太上皇多数是来了温家。
女皇没见到太上皇,便干脆问起了温善对于改善的堆肥的方式的事情。
温善原本在改善肥料制成的方式以及增加肥源,因为还未完善,所以不敢大肆推广,只在自家的田里试验。去年已经有了试验的结果,若是今年也有一样的成效,她就会上报司农寺卿,希望由朝廷出面能大力推广。
可是她没想到太上皇居然会这么闲,也没想到太上皇依旧能保持一颗初心,对民生百事依旧这般关注,更没想到太上皇居然还能从作物的情况看出这田有蹊跷。
于是温善将她这些日子以来做的研究以及成果告知了女皇,邺婴之嫌她说得不够多,一副“我有话说”的急切模样。
女皇见状,让她出来说话,她就噼里啪啦地将温善为了改善堆肥方式、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病害等所做的努力都说了出来。
“之前我们去淮南道的时候,温丞就已经有此志向了。”邺婴之说。
女皇看了眼被夸的面上有些脸红的温善,颔首:“既然如此,你不妨将新的堆肥法以及如何跟耕作方式结合之事写成折子呈上来。”
温善担心研究还不是很完美,女皇说:“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事关天下苍生,这等事也不能只让你来做。”
女皇都发了话,温善就应下了。她倒不是担心功劳被抢,她确实是担心试验还未完成第二遍,到时候出了差错,只怕要让女皇失望。不过女皇说得也对,她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若是结合大家的力量,或许能事半功倍。
这事定下后,女皇便离开了,众人压力倍减,温家上下这才又恢复了热闹。
邺婴之悄悄地问温善:“善善,是不是我说错话了?姑祖母让你将此事上报,集思广益由大家来解决,是不是你的功劳就被抢了?”
温善笑了笑,宽慰道:“婴之做的没有错,是我太谨慎了,我之所以迟迟未曾上报朝廷然后推广开来,一是担心第二年的试验效果有偏差,这样会显得我太急于求成了;第二则是担心一年的试验成果不足以让大家信服,我担心届时会受到质疑。”
“善善小心谨慎、追求完美并没有过错。”
“是啊,但是与之前的四柱法一样,若功劳都集中在我的身上,难免会遭人眼红而抨击。圣上也是为了我好,而婴之更是无意中帮了我一个大忙。”
邺婴之愣了一下,她倒是没想到这个问题,不过温善为她找借口的模样真是太温柔、太好看了!
“善善,你可真好!我越来越爱你了怎么办?”
温善面上一热,道:“我也是。”
邺婴之凑近温善,偷亲了一口,小声道:“那善善别忘了答应我的事情。”
温善:“……”
幽幽地看了小郡主一眼:“今夜?”
小郡主也害羞了:“就今夜!”
作者有话要说: 太上皇:小辈偷情,场面异常香艳。
第76章 红烛
温善的庆贺宴席在傍晚的时候就结束了, 邺婴之回了许王府一趟, 然后在阿元欲言又止的情况下,向长史说明她的去处,就回到了温宅里来。
温善已经跟贺顾提过小郡主今夜依旧会温宅下榻了, 所以贺顾并没有对她的去而复返感到惊诧。
等婢女将邺婴之的床给铺好后,邺婴之才将赵铃打发出去, 独留阿元一人。
她注视着阿元,后者发现小郡主的身上已经具有上位者的高贵、威严的气势和神态了, 她不能再将小郡主当成以前那个天真活泼的小主子了。
“今日你来通传时, 看见什么了?”
阿元下意识地隐瞒道:“婢子什么也没看见。”
“你什么都没看见?你这双眼莫非瞎了不成?”邺婴之拧眉。
阿元忙跪下道:“婢子、婢子看见郡主在跟温丞相谈要事。”
邺婴之颔首,然后过去扶起她, 神态一变,跟过去一般亲近道:“在我跟前,无需动不动就下跪。你跟着我也有多年了,我最信赖的莫过于你跟赵铃,所以有些事情让你知道也无妨, 只是——”
察觉到一丝威胁的目光,阿元也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 她忙不迭地道:“婢子是郡主的人,只听郡主差遣,绝不会将郡主之事透露给他人。”
邺婴之笑道:“不用这么紧张, 我也没打算拿你怎么样。既然你知道了,那我也跟你透个底,我喜欢温善。我不管世人会如何想, 也不管爹娘那里会如何,我只认了她。往后,你知道怎么做的。”
阿元汗涔涔地应了下来,小郡主的意思是,她日后跟温善幽会,她就得想办法给她们打掩护……
其实她倒也不觉得磨镜有多惊世骇俗,毕竟她听的轶事可多了。她一开始感到震惊和害怕,只是担心事发后,许王乃至皇室那里都不会放过小郡主跟温善。她对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