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 >

第4章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第4章

小说: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妨放慢匆匆的脚步,卸下沉重的行囊,保持内心的宁静,从容地欣赏身边的景色,尽情领略生活之美。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 第一章 心态阳光(12)

    我们有时候苦恼,是过于看重眼前的结果,而忽视了生活的过程。比如你爱好某种运动,目的如果是在锻炼中挖掘自己的潜能,身心就会得到愉悦;如果是一定要拿某个冠军,一旦没有实现而悲伤就偏离了原本很好的一个过程,那个过程就是生活的丰富化和乐在其中。再比如工作原本是自食其力,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但是,把年收入达到几位数作为结果,整天为其奔忙,放弃休闲、放弃健康、放弃情趣,又有什么意义呢?恋爱的过程、交友的过程、学习的过程、生活的过程……我们在过程中懂得了生活,领略了生活。享受过程并不是否定追求结果,而是,把生活看成一个过程就不会把有悖于终极目标的结果作为追逐点。生活的终极目标是健康幸福,它需要感情、金钱、工作和名誉,等等,可是前提是这些能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斯宾诺莎曾说:“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所以我们应该知道,生活有苦有甜,痛苦、悲伤、成功、欢乐都是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甜的要吃,苦的也要咽。遇到挫折和不如意,就觉得前途渺茫、苦不堪言,那是过于专注结果的缘故。风物长宜放眼量,把它放到自己真正追求生活中来看,不过是必经的一站,是生活财富的积累而已。苦吃过了才知道了甜,甜吃过了才知道苦不过如此。笑对生活,告诉自己,健康幸福最重要,让自己所有的努力用于追求健康幸福的过程吧!

    最后,是给自己制定计划。生活中,很多人没有计划,以为明天还在,以为自己的生命会无限延续,这种幻觉常常使我们放弃眼前的行动,而是去浪费金钱、时间和心力,每天都在等待中消磨时光。每一个目标应该明确设置在自己的前面,但不必太远,只要不懈努力,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就会唾手可得,而积累起来的目标就一定助我们走得很远,因为那只不过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已。

    天地之间,以人为本。上是天,下是地,生活在中间。天是什么?是法慧。人生潇洒需守法律、遵循规律。无知无慧、无法无天,绝无幸福人生。地是什么?是生灵。人生经典必身心健康、真情尚德。病弱衰竭、心冷情绝,一定无幸福所在。精彩人生,顶天立地,智慧置顶,立在健康,有度平衡。

    一缕阳光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 第二章 身心健康(1)

    财富人生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用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叔本华

    没有人会拒绝健康,可是,人们却把健康放在了不同的位置上。有人说在嘴上,有人记在心上,而最重要的是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很久以来,人们都错误地认为,健康的保证来自医生,如果你生病了,就会去看医生;如果你尚未去看医生,就说明你是健康的。很多的人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生病,健康还会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健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是在你不得不进医院的时候才和我们有关系,而是在生活的分分秒秒里就有。有人曾作过形象的比喻:在一列数字中,健康是“1”,排在最前面,而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等等,分别是排在后面的“0”,生活赋予我们的内容每增加一项,我们的财富和幸福都会级数倍增。但是,当“1”失去后,我们拥有的一切终将变为“0”。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是我们生命的稀有资源。成功的人生是健康常在的,健康更是幸福人生的第一财富。

    身心一体,呵护健康

    很多人对自己的健康抱有自信,理由就是我没病,我从来不上医院。即使你很少去看医生,你也应该自查一下自己的身体:你有头疼的时候吗?你会失眠吗?有虫蛀的牙吗?你的反应灵敏吗?你会不会经常忘记一些事情?有人会说,这些症状谁都有。普遍存在的现象并非就是健康的,这些恰恰就是非健康的表现,所以大多数人的躯体未必是完全健康的。我们还常常忽视另外一些方面,比如你是否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对待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会感到精神压力;你是否能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你是否善于休息,睡眠良好;是否适应能力强;是否体重合适,身体挺拔、匀称;你是否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用这些标准衡量一下自己,你也应该考虑为自己的健康做点儿什么了。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 第二章 身心健康(2)

    心情故事

    有位朋友,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任职,周围的朋友都很羡慕她,她自己则更是勤奋努力。她的职务是行政文秘,每天要有大量时间花在上网浏览信息,看报纸杂志上。但是,做事细心的她,心里常有不踏实的感觉,总担心漏掉了信息,有时会担心家中或单位出现网络堵塞、传真关闭、电子读物无法打开等现象。由于工作勤奋,她很少按时吃饭、按时下班,甚至习惯躺在床上思考工作,因此食欲不断下降,有时甚至失眠。两年后,由于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出类拔萃,深得公司赏识,她终于凭借自己的实力,被提拔为行政部长,让同龄人刮目相看。但对她来说,这竟成了恶梦的开始。走上管理岗位压力更大了,她每天最担心的就是工作完成得不够出色,领导不满意,同时又怕工作中一旦出错,下属会嘲笑。这些担忧使她的工作效率急剧下降,睡眠质量日益变差,注意力也无法集中,整天感到头晕、疲乏,精力大不如前,服用药物也无法减轻痛苦。

    长期的饮食无规律,使她的胃部胀满不适、呃逆干呕、烧灼样隐痛、食欲不振,到医院做了多项检查,除发现有轻度胃粘膜水肿、溃疡外,并无其他体征。但她自我感觉症状严重,很痛苦,总怀疑自己患上了胃癌,心理压力很大,甚至想通过自杀来解脱,幸被家人及时发现,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后来,经朋友介绍,她开始借助心理咨询。诊断结果发现,自己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检查结果明显不符,病前有心理因素刺激,经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与疑心病等症状,属于“躯体化障碍”,经过心理医生精心的辅导、治疗,仅三个月时间她就完全康复了。

    书外师说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常见的就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泛酸、恶心、呕吐等,因而受到这种困扰的人常被诊断为“胃肠神经症”。同时,它是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只不过这些心理症状常常被病人躯体不适的主诉所掩盖,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造成躯体化障碍的原因,主要是来自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给他们造成持续的心理压力或情绪问题。心理压力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消化不良,如若再因饮食不当或感冒、发热等原因导致消化道症状,就会以此为契机,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胃肠道上。长期对胃肠道过度的忧虑,不仅对胃肠道的各种病理性变化格外敏感,甚至还会把一些正常的活动也疑为病态,进而导致心理更加紧张。心理作用又进一步影响消化液的分泌,食欲下降,胃肠蠕动发生紊乱,最后形成真正的消化不良。

    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体内分泌更多有利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进人们健康长寿。在优秀的公司做事,在优秀的学校学习,还要做最优秀的人,这本身就是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因此,应该学会关爱自己,呵护自己,要忙里偷闲,暂时放下一切工作和书本,彻底放松身心,使精力得到及时恢复。此外,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因为工作和学习节奏的加快,破坏正常的生活规律。正常的感情生活,家人之间、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爱护,对于人的心理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营养。遇到冲突、挫折和过度的精神压力时,要善于自我疏解,通过健身运动、社交沟通、旅游休假等消除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 第二章 身心健康(3)

    趣闻轶事

    有一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在学校时曾是运动积极分子,身体非常健壮。他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公司工作,并成为了公司里最年轻的部门主管。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他的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说:“老师,这下我完了,我可能患上了抑郁症。”我很震惊,连忙问他如何得到的结果。他说:“我查了资料,抑郁症通常都会头疼,我这一段时间总是午后就头疼。”没想到,曾经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变得这样脆弱和焦虑,他就是这样得出的结论。询问了他的状况,我建议他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否血压或者其他方面有什么异常。他却很自信地说:“我不可能高血压,我家祖上从没有过高血压史。”在我的反复劝说下,他才答应去检查。几天后,我又接到他的电话,说:“老师,我太不幸了,我真的患高血压了!这下完了,听人家说,吃上降压药一辈子都不能停了。”我安慰他,不用着急,你以前没有这个病症,也没有家族史,可能是因为近期劳累或情绪紧张所致。我问他,是不是最近生过气,情绪不好?他很惊讶我猜到了事实。沉默了一阵后,他就开始大声咆哮,诉说他的冤屈。原来单位调整办公室,他所管理的部门有三个人以前分别各有一间办公室,而现在公司统一协调,让他们部门腾出一间办公室给其他部门。这位年轻人就认为是公司和他们部门过不去,认为自己部门受了委屈,一连几天生气,结果血压竟高了上去。血压高了导致头疼,他又害怕得了抑郁症,整天焦虑烦躁更加剧了病情。

    这位年轻人,身体健壮,但心理脆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缺乏豁达和冷静,导致自己患了高血压,这就是病由心生。

    书外师说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的一句名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健康、完美的人生包含了身体健全和心理健康,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还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完整的人,他只有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完满状态,才算是真正的健康。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当身体或心理方面产生疾病时,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影响。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生理上有病时,会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而当面临重要考试紧张焦虑时,则会食而无味,胃口大减,失眠头痛,易疲劳。有许多研究表明,情绪主宰健康,强烈或持久的负性情绪,如烦恼、忧愁、焦虑、疑惧、失望等,最终会导致生理疾病。

    其次,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反过来又能促进身体健康。所以健全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又有赖于健全的心理。

    国家教委曾对12万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调查显示,80%的学生视力近视,23。3%的学生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另一个来自上海33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显示,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仅为18。5%,其中不少学生认为自己运动能力差,没时间、没必要,不如搞公司、搞创业。在美国,大学生每周要进行12个小时以上的课外体育锻炼,80%的人参加了各类体育俱乐部,而我们的大学生却被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所包围。不仅如此,每年因病退学、休学和自杀的学生数量也是触目惊心。其实问题就出在我们的心态方面,我们也并没有真正重视健康问题,我们也并不认为缺少健康知识是一种无知,我们会认为“小病不算病”、“不看就没病”、“忍忍就好”,等等。这种懒惰和无知,常常会贻误治病的最佳时机,会将本可以健康的身体毁灭掉。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 第二章 身心健康(4)

    医学专家研究结果表明:70%以上的疾病都是心理性的,也就是说,很多疾病的发作与我们的心理状态有关。

    研究表明,较多的不愉快或者紧张情绪会导致精神压力过大,同时个人应付紧张压力的态度和能力是有限的,精神紧张刺激和社会支持不够对引发冠心病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长期被压抑而得不到发泄的愤怒、委屈、受侮辱情绪,是促使人体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容易患癌症的重要因素。国外有研究表明,性格克制、压抑情绪、好生闷气,焦虑、抑郁的人容易患各种癌症,而患病后情绪恐惧是病情恶化最强烈的心理因素。脑中风是人类的主要杀手之一,而脑中风患者发病前因紧张性刺激事件而有情绪变化的人所占比例较大,达到67。5%。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以及业余生活单调等是导致患病的普遍因素。性格、紧张精神刺激及遭受不愉快事件时是否有亲友帮助、支持等社会心理因素和患脑中风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糖尿病的发病率现在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除遗传因素外,还与肥胖、营养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遭遇紧张精神刺激是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发病的人群中,以“人际关系紧张”这类精神刺激遭遇最多。

    心态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我们自己是可以感受到的。当你郁闷和愤怒的时候,就会伴有心跳加快、浑身颤抖、脸色苍白、青筋暴露等生理状态。如果你的情绪不稳定,就会导致你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这种应激反应,就会破坏你的身体健康。反过来生理不健康,又会有更沉重负担,心理无法承受,进一步怀疑自己的力量,失去自信心。

    知识窗

    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所下的定义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个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躯体健康;第二个是心理健康;第三个是社会适应性;第四个是道德健康。根据这一定义,我们通常把人群分为三类:真正健康的人成为第一状态;患有疾病者称为第二状态;而另外一批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也就是我们称之为“亚健康”的状态。“第三状态”处理得当,身体就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因此,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也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健康概念已经突破了人们对疾病根源的传统看法,不再完全局限于个人生物学状态的理解,不再狭隘地考察一个人是否存有疾病或病症,“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的表现,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健康是追求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它不仅仅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上,而是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