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事、这样的人,会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被我遇到。 大概所有鸳鸯蝴蝶的传奇也就是通过这种突然到来的契机演绎而成的。 从窗户看出去,对面写字楼里那些鱼贯而出的人也不约而同地把整洁的衬衫袖子卷过了胳膊肘,他们好像非常不适应似的操着被正午的阳光刺痛了的眼睛。 是一个炎热的日子。 我庆幸我能在这个时候刚刚起床。像我这种别人的中午才只相当于我的清晨的人,通常是不容易适应不期而至的冷和热的。 我的主要生活场所就是这套一室一厅的楼房。一台空调把季节轻而易举地固定在清爽的秋季。我是一只秋天的蝈蝈,摇着手中的笔,一以贯之地在稿纸上鸣叫。 秋虫鸣叫的结果是生命的终止,我写在稿纸上的字变成铅字就可以卖钱。 这是我谋生的手段。 我应该算是作家,或者就是坐家。 把简单的早午餐端到阳台边那张有四条钢腿的玻璃桌子上的时候,我发现插在磨砂花瓶里那一...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昨夜一场大雨,今日阳光明媚,但翁家山老革命、老贫农小撮着的孙女翁采茶依旧坐在窗口伤感。天光从窗外射人,打在她的不抹油也发光的刘海上,她的眼睛经过三代人的优化组合,已经不再那么鼓暴,凝视春天时虽然依旧残留着曾祖父的些许呆滞,但憨厚的嘴角一咧,结实的白牙一露,她自己就从祖先的外壳中彻底弹出,她就会像窗外蓬勃的一团新茶,四处飞溅活力。况且她既不是刚暴出来的米粒般的新芽,也不是绿枝成阴的老叶,她就是那种清明前后一芽一叶状如雀舌的优质龙井,闻一闻,喷喷香。 小撮着在堂前一角的门背后,忙着藏茶前的事情,手里捧着石灰袋,一边怨她:"发什么呆?也不晓得帮我一把。" 采茶把手衬在方方的额下,很不敬地说:"你自己晓得!" 小撮着把口大肚小的龙井坛一推,生气地盯着孙女,这时候祖孙两个的表情便因为血缘关系而奇异地相像。采茶是在他身边一手拉扯大的...
昔刘孝标自序平生,以为比迹敬通,三同四异[1],后世言诵其言而悲之。尝综平原之遗轨,喻我生之靡乐,异同之故,犹可言焉。 夫节亮慷慨,率性而行,博极群书,文藻秀出,斯惟天至,非由人力。虽情符曩哲,未足多矜。余玄发未艾,紧性难驯。麋鹿同游,不嫌摈斥。商瞿生子,一经可遗[2],凡此四科,无劳举例。孝标婴年失怙,藐是流离,托足桑门,栖寻刘宝[3]。余幼罹穷罚,多能鄙事,凭舂牧豖,一饱无时。此一同也。 孝标悍妻在室,家道轗轲。余受诈兴公[4],勃谿累岁。里烦言于乞火,家构衅于蒸梨[5],蹀躞东西终成沟水。此二同也。 孝标自少至长,戚戚无欢。余久历艰屯,生人道尽。春朝秋夕,登山临水,极目伤心,非悲则恨,此三同也。 孝标夙婴赢疾,虑损天年。余药裹关心,负薪永旷。鳏鱼嗟其不瞑,桐枝惟馀半生;鬼伯在门,四序非我。此四同也。 孝标生自将家,期功以上,参朝列者十有馀人;兄典方州,馀光在...
他是个大块头,跟我差不多高,但比我多了些肉,挂在他粗大的骨架上。他的眉毛又弯又浓,还没有变白。头顶上铁灰色的毛发向后梳,让他那颗硕大的头看起来跟狮子一样。他原本戴着眼镜,不过这时它放在我俩中间的橡木桌上。他深棕色的眼睛不断在我脸上扫来扫去,想找秘密信息。就算他找到了,他的眼睛可什么也没透露。他的五官像被凿出来的一样有棱有角——鹰钩鼻,丰满的嘴,岩石一样的下巴——但他的脸引人注意,主要是因为它就像一块空白石板,只等着别人往上刻戒律。 他说:“我不怎么了解你,斯卡德。” 我对他更不了解。他叫凯尔·汉尼福德,约五十五岁。他住在纽约州北部的尤蒂卡,是批发药商,拥有几处房产。他有辆去年出厂的卡迪拉克停在外头路边。他太太在卡莱尔饭店的房间等他。 他女儿在市立太平间的一方冷冰冰的钢屉里头。 “也没什么好知道的,”我说,“我以前当过警察。” “表现优异,据凯勒副队...
作者:[美]乔治·D泽古莱兹[美]克里斯蒂·泽古莱兹 翻 译:郭晓惠书籍简介:作者简介:乔治·D·泽古莱兹(George D Zgourides ):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牧师,专门研究身- 心心理学、人的精神追求与整体保健方法。他单独撰写并和别人共同撰写了多部著作,包括《不再担忧你的身体》(Stop Worrying about Your Health !)和《胆小综合症》(Shy Bladder Syndrome)。克里斯蒂·泽古莱兹(Christie Zgourides ):硕士,美国新墨西哥罗斯威尔病理咨询所(Pathology Consultants of New Mexicoin Roswell)的医学实践负责人,美国佛罗里达州位于博卡雷顿(BocaRaton )的卡普兰学院(KaplanCollege )的网上附属研究员(onlineadjunctfacultymember),曾任俄勒冈州位于波特兰(Portland)的华纳太平洋学院(Warner Pacific College)的副教授。目 录第一部分生活在不断变化又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在持久的推动力作用下不停...
唐·朱庆余 庐江尉李侃者,陇西人,家于洛之河南。太和初,卒于官。有外妇崔氏,本广陵倡家,生二女,既孤且幼,孀母抚之以道,近于成人,因寓家庐江。侃既死,虽侃之宗亲居显要者,绝不相闻。庐江之人,咸哀其孤藐而能自强。崔氏性酷嗜音,虽贫苦求活。常以弦歌自娱。有女弟菃奴,风容不下,善鼓筝,为古今绝妙,知名于时。年十七,未嫁而卒,人多伤焉。二女幼传其艺。长女适邑人丁玄夫,性识不甚聪慧。幼时,每教其艺,小有所未至,其母辄加鞭棰,终莫究其妙。每心念其姨曰:“我姨之甥也,今乃死生殊途,恩爱久绝。姨之生乃聪明,死何蔑然,而不能以力祐助,使我心开目明,粗及流辈哉?”每至节朔,辄举觞酹地,哀咽流涕,如此者八岁。母亦(“亦”原作“玄”,据明据本改)哀而悯焉。开成五年,四月三日,因夜寐,惊起号泣,谓其母曰: “向者梦姨执手泣曰:‘我自辞人世,在阴司簿属教坊,授曲于博士李元凭。元凭屡荐我...
关注历史、研究历史的目的何在?西方史学家一直推崇公元前两世纪时的古罗马历史学家波里比阿的话:“倘若对过去的重大事件逐一寻根究底,过去的一切会使我们特别注意到将来。” 而考古学证明,至少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商代,中国人就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时的史官们不仅要记录发生了的事件,还要预测将要发生的事件。他们选择龟甲来刻写卜辞,因为龟具有长久的寿命,见证过历史的沧桑,所以能够暗示未来的吉凶。中国是一个历史大国,也是文明延续性最强的民族国家,很大的原因在于这个民族强烈的历史意识,使他们一旦遇到重要的选择,便首先去翻阅史书。中国的文化传统认为,某个王朝一旦出现衰亡的征兆,上天和民众马上会抛弃它,将它变成新兴王朝的历史收藏,以供取资。《吕氏春秋?先识览》中记载夏桀迷惑暴乱,太史令终古便出奔投商。而当商纣王迷惑暴乱之际,内史向挚也“载其图法,出亡之周”。中国历朝历代的史官似乎有着一...
幽默的境界据说秦始皇有一次想把他的范围扩大,大得东到函谷关,西到今天的凤翔和宝鸡。宫中的弄臣优旃说:“妙极了!多放些动物在里面吧。要是敌人从东边打过来,只要教糜鹿用角去抵抗,就够了。”秦始皇听了,就把这计划搁了下来。这么看来,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委婉的幽默,往往顺着荒谬的逻辑夸张下去,使人领悟荒谬的后果。优旃是这样,淳于髡、优孟是这样,包可华也是这样。西方有一句谚语,大意是说:解释是幽默的致命伤,正如幽默是浪漫的致命伤。虚张声势,故作姿态的浪漫,也是荒谬的一种。凡事过分不合情理,或是过分违背自然,都构成荒谬。荒谬的解药有二:第一是坦白指摘,第二是委婉讽喻,幽默属于后者。什么时候该用前者,什么时候该用后者,要看施者的心情和受者的悟性。心情好,婉说,心情坏,直说。对聪明人,婉说,对笨人只有直说。用幽默感来评人...
作者:木子泳群 第三部 情天恨海 第一章 何去何从 咯咯咯,似乎是自己在欢声大笑,又似乎是个陌生的孩子。他回到了童年,无忧无虑地坐在秋千架上,秋千一下一下地来回荡着,父亲一把一把地推举着:“男子汉就应该越飞越高,象鹰一样!” 声音回荡在天地间,空旷且辽远。 他越荡越高,秋千的链索几乎持平,周围的一切都旋转模糊起来,只有小弟的模样清晰无比,他吮着一根食指躲在树后,正偷看小哥哥的快乐。他想停下来,和弟弟一起玩,可秋千荡得太高,已经欲罢不能。他只能这样荡着荡着,猛地,秋千链断了,他重重地从半空跌落,跌落在大地之上。他要起来,突然发现,自己再不是身轻如燕,只是一堆沉重不堪又支离破碎的物件,他急于找手,发现手在远处的一把枪上,他想找回腿,腿已经留在了废弃的秋千架上。义父一步步走来,目光奇怪,象是在看一件稀奇古怪的东西,无论怎样看都百思不得其解,他想分辩,却找不...
我一生中最离奇的经历就是和伍腊梅一家人的事情。我和腊梅是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上认识的,那天她是新娘的伴娘,当我第一次看到她时我头就开始发晕,我没有见过这么让我惊讶的女子,她虽然打扮平常,但却异常清纯美丽,当她陪着新娘走下车时,我这个负责给婚礼拍照的人几乎被她的魅力惊呆了,我想和我一样有这种感觉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一刻我几乎忘了给新娘照相。在那一刻我突然下定决心要追到这个姑娘,我认为自己终于找到可以结婚的对象了。于是我在给新娘拍照的空儿给她照了数个特写,我这种行为并没有被其他人察觉,但她却不可能不知道我这种有意的行为,于是当我想再继续给她拍照时她就设法躲避了,她那一阵肯定从我反常的举动中得知我那种心思。婚礼举行得很热烈,我四处给客人照相,当然两位新人是主要目标,然而我此时的心思全在伴娘身上,对自己的任务反而不是很认真了。我那时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渴求,希望就在当时认识这...
楔子 5 月27日 阿尔拜特空军机场汹涌的人潮不断涌进狭小的机场。这地方原本仅供军用机起飞降落使用,但是现在却不是为军机起降而开启,是为了搭载数量庞大的难民潮。 惊慌失措的人们带着家人、提着仓皇收拾的行李不断涌进机场,他们脸上写满了恐惧,眼光四下搜寻任何可能逃生的机会! 孩子惶恐的哭声、老人们喘息挣扎的沉重呼吸,与无数男男女女惶惶然交谈的声音,交错成一个紧张无比的空间。许多没有资格逃离这个地方的人们正在机场外面高声呼喊着,他们也想要自由、也想逃离这个充满了血腥暴力的地方,但他们却做不到。 眼前的一切像是电影情节,只是这场电影没有人有资格提前离席;他们就像是被上帝遗忘的臣民,孤孤单单地活在这片狼烟四起的土地上。 炸药爆炸后的烟硝充斥在空气中,那是令人心生恐惧的杀戮之气! 杀戮、血腥、压迫与死亡的气息。 只有她是独立在这个空间之外的。...
我总是对自己说心放宽点。 ——题记 1 我看见一轮很大的粉红的月亮嵌在离地平线半寸高的蓝天上,地平线很低,只是一线蓝褐色,一个裸体的女人贴紧月亮站着,是个紫灰透红的背影,很丰腴迷人。这幅形式感很强的油画,创作意图是相当明确的,它是在表现母亲这个伟大的题材。这幅题名《月魂》的油画,参加了1988年底省美协举办的湖南省油画作品展览,然而在技巧和内容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这幅油画现在就挂在我脑后的壁上,占了半面墙,画中的女人就是我母亲的写照。我这一生最敬重的就是我母亲。 我母亲出身于中农家庭,这种家庭的成员是想削尖脑壳往上钻的。我外公在世的时候就是这种人。外公长着一个尖脑壳,一双混浊的三角眼睛,还有一只小时候被老鼠咬过一口的烂鼻子。外公一心要攀权贵,丝毫不把女儿的幸福放在眼里,母亲长到17岁,外公就托媒人向本县一个有名的地主兼官僚说亲。那年我父亲已有47岁,而且既...
半篇莫干山游记 前天晚上,我九点钟就寝后,好像有什么求之不得似的只管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到了十二点钟模样,我假定已经睡过一夜,现在天亮了,正式地披衣下床,到案头来续写一篇将了未了的文稿。写到二点半钟,文稿居然写完了,但觉非常疲劳。就再假定已经度过一天,现在天夜了,再卸衣就寝。躺下身子就酣睡。 次日早晨还在酣睡的时候,听得耳边有人对我说话:"Z先生来了!Z先生来了!"是我姐的声音。我睡眼蒙胧地跳起身来,披衣下楼,来迎接Z先生。Z先生说:"扰你清梦!"我说:"本来早已起身了。昨天写完一篇文章,写到了后半夜,所以起得迟了。失迎失迎!"下面就是寒喧。他是昨夜到杭州的,免得夜间敲门,昨晚宿在旅馆里。今晨一早来看我,约我同到莫干山去访L先生。他知道我昨晚写完了一篇文稿,今天可以放心地玩,欢喜无量,兴高采烈地叫:"有缘!有缘!好像知道我今天要来的!"我也学他叫一遍:"有缘!有缘!好像知...
从旗杆院说起 三里湾的村东南角上,有前后相连的两院房子,叫“旗杆院”。 “旗杆”这东西现在已经不多了,有些地方的年轻人,恐怕就没有赶上看见过。这东西,说起来也很简单——用四个石墩子,每两个中间夹着一根高杆,竖在大门外的左右两边,名字虽说叫“旗杆”,实际上并不挂旗,不过在封建制度下壮一壮地主阶级的威风罢了。可是在那时候,这东西也不是哪家地主想竖就可以竖的,只有功名等级在“举人”以上的才可以竖。 三里湾的“举人”是刘家的祖先,至于离现在有多少年了,大家谁也记不得。有些人听汉奸刘老五说过,从刘家的家谱上查起来,从他本人往上数,“举人”比他长十一辈,可是这家谱,除了刘老五,刘家户下的人谁也没有见过,后来刘老五当了日军的维持会长,叫政府捉住枪毙了,别人也再无心去细查这事。六十多岁的王兴老汉说他听他爷爷说,从前旗杆院附近的半条街的房子都和旗杆院是一家的,门楣都很威风,...
王小波在国外时看到,人们对时事做出价值评判时,总是从两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国家或者社会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经线;另一个方面是个人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纬线。回到国内,一条纬线就像是没有,连尊严这个字眼也感到陌生了 提到尊严这个概念,我首先想到的英文词“dignity”,然后才想到相应的中文词 在英文中,这个词不仅有尊严之义,还有体面、身份的意思。尊严不但指人受到尊重,它还是人价值之所在。从上古到现代,数以亿万计的中国人里,没有几个人有过属于个人的尊严。举个大点的例子,中国历史上有过皇上对大臣施廷杖的事,无论是多大的官,一言不和,就可能受到如此当众羞辱,高官尚且如此,遑论百姓。除了皇上一人,没有一个人能有尊严。有一件最怪的事是,按照传统道德,挨皇帝的板子倒是一种光荣,文死谏嘛。说白了就是:无尊严就是有尊严。此话如有任何古怪之处,罪不在我。到了现代以后,人与...
浦江县北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1],玄麓山也[2]。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3],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4],且穷泉石之胜。 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5],以壶觞随[6]。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7],先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傍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见鲜葩点湿翠间,焰焰欲然[8],可玩。又三十步,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下有小泓[9],泓上石坛广寻丈[10],可钓。闻大雪下时,四围皆璚树瑶林[11],益清绝,曰钓雪矶。西垂苍壁,俯瞰台矶间,女萝与陵苕轇轕之[12],赤纷绿骇[13],曰翠霞屏。又六七步,奇石怒出,下临小窪,泉冽甚,宜饮鹤,曰饮鹤川。自川导水,为蛇行势,前出石坛下,锵锵作环佩鸣。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之独清,鼓琴与之争。琴声与泉声...
顾城所建构的幻型世界——童贞的纯稚,梦幻的迷离,浪漫的奇诡,其基本构件——意象,相应显得异常清明、洁净、透剔。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思——主要是原初性感觉印象对事象刹那间的胶合,并通过“语言图景”给予外化定型。诗人早期意象的建构能力,趋于单纯走向且具直感。如:空蛋壳似的月亮/它将在那里等待/离去的幼鸟归来——《红卫兵之墓》彗星是一种餐具/月亮是银杯子/始终飘着,装着那片/美丽柠檬,美丽——《我不知道怎样爱你》中期意象则更广泛采用通感和意识流,表象与潜在感知,情绪与刹那的错幻觉,理智与超时空想象在纵横交错中组成广义的全息通感,其意象的生成转换带着更大跳脱性与随机性:时间变得温顺起来/盘旋着爬上我的头顶/太阳困倦得像狮子/许多蝙蝠花的影子/那些只有在黄昏才现出的岩石——《季节,保存黄昏和早晨》但不管其意象建构采取何种手段:叠加、断裂、脱节、绾结,主体诗人情思脉胳大致明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