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当刍荛。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自无立辟。价人维蕃,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驱驰。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注释:周大夫讽劝同僚以刺暴君。板板:反也。指反常。瘅(音丹):病。出话不然:出其善言而不行之也。...
作者:李碧华第一章1 他使的是"夸父追日"。 剑虽为双刃短兵,却是百刃之君。过柔则卷,过刚则折。能拥有一把好剑,等于得到另外一只手。自黄帝采首山之铜以铸剑后,一直以来,它都是兵器中之上品。武官侠客,山野沙场,稀世名剑总是伴随它的主人,忠心不变。 剑从不辜负人。 石彦生的佩剑由他的父亲传下来。 在前朝,隋大业十二年,炀帝南游江都。他骄奢淫逸,民心思变,太原留守李渊,派长子李建成指挥左路三军,次子李世民指挥右路三军,沿汾水。渭水进兵。人强马壮,次年十一月,打下长安,建立唐朝,改元武德。 石玮于此役阵亡。 他的宝剑,由儿子石彦生继承。九年来,已成为东宫太子李建成极其倚重之一员虎将。 今日,长安城南的郊野,正举行祭天。 仪式盛大而隆重。 李渊安于王座。 他的儿子与部署均列席。建成资质平平,因居为长,封为太子;次子世民,才识过人,雄心勃勃,虽不服气,也只...
作者:邓友梅 曾祺和斤澜年纪比我大,学问比我大,成就更比我大。朋友交了几十年,我们在文学上却谈得不多。缺乏主动求教精神,很可能是我无能并无成的原因之一。跟曾祺谈文学尤其少。算起来总共不超过十次。平均五年谈一回。 这是我头次听说作品还要找到作家自己。从此自觉不自觉的总想找找自己。一九五七年反右之前,斤澜在北京日报发了篇小文章,谈文艺观点,一干来字。字斟句酌,行文严谨,不少人看了叫好。曾祺却对我说:“你见到斤澜跟他提一声,讲究语言是他的长处,但过分考究难免有娴巧之虞。这么篇小文章,何苦啊……”,我跟斤澜转达了,斤澜听了满服气,不断笑着点头自语:“娴巧,哈哈哈,娴巧,哈哈哈哈……” 1955年曾祺已调到《民间文学》杂志任编辑部主任。他来电话说:“我记得你到大凉山去的时候,收集过彝族民歌。有整理好的吗?” 我说:“有,整理了几首,上百行,一直没拿出去。”...
(白敏中云)可怎生下的把小生火葬了!这里又天别人,止有小生和小娘子在此,小生有一句话,只索对小娘子行实诉咱。(正末云)你有何话说?(白跪诉科,云)小生区区千里而秉,只为小姐这门亲事,不想夫人违背先相国遗言,不肯成就。自从那日在绿野堂上,见了小姐如此般人物,所以得了这般病症。如今着小生行思坐想,废寝忘餐,我有甚么心肠看这经书!小生命在顷刻,只除小娘子,方可救的小生。若不然,此命必不可保矣。(正旦云)是何言语!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以功名为念,进取为心,立身扬名,以显父母。以君之才,乃为一女子弃其功名,丧其身躯,惑之甚矣。岂不闻释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夫子云:"戒之在色。"足下是聪明达者,况相国小姐,禀性端方,行止谨恪,至于寝食举措,未尝失于礼度,乱于言语,真所谓淑德之女也。今足下一见小姐,便作此态,恐非礼么?(白敏中云)知他怎生!不...
文/钟晓阳 话说李生,是个历史人物。在一间宽敞向阳的课室里,一张张书桌蜡亮晶莹,有着孩童的稚喜,阳光进门兜头一洒,彼此喧笑中把外面的春色整个搬进来了,这是李生的世界,前进光明的,他教我们历史像初春的奔放无尽意,搬弄春色般的搬弄历史的兴亡贵贱,千秋公论自在我们眼前分晓了,但我们亦可有自己的主张。 一上中学他就在,中四教我英文,而真正生起师生缘分的还是中五他当我班任导师那一年。中五前,或在廊上偶然碰见,或经过课室听见他流利的英语,或放学同路,然而总不认识;甚至中四上我的英文分数老是遥遥领前,他也知道有我这个人,然而照面还是不认识。午膳时间总见他伙同一群男老师浩浩荡荡的泡餐馆去,他最矮,但他带头,迈着小短腿三尺一步,永远在一种速战速决的战时气氛之中,如旋风的卷来急去,做什么都冲锋陷阵似,好叫人为他紧张。 而我是真喜欢他在课堂上的意气风发,历史的风月在他的话里...
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 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 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我呢,就学周梦蝶摆地摊似的将这些书刊、报纸 和包裹、信件,分门别类地放好,自己围在中间做大富翁状。 以后的一星期,听说三毛回家了,近邻都来探看。只见院门深锁,窗帘紧闭,叫人不 应,都以为这三毛跑城里疯去了,怎会想到,此人正在小房间里坐拥新书城,废寝忘食,狂 啃精神粮食,已不知今夕是何年了。 几度东方发白,日落星沉,新书看得头昏眼花,赞叹激赏,这才轻轻拿起没有重量的《 稻草人手记》翻了一翻。 书中惟一三个荷西看得懂的西班牙文字,倒在最后一个字上硬给拿吃掉了个"O"字。 稻草人只管守麦田,送人的礼倒没看好,也...
周易小学课本一、一分为二 很早很早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还没有发明汉字以前,就首先发明了一直与一曲两个符号。一个叫阴,一个叫阳。别人问,这画的是什么,当时的老年人告诉你,这一直线表示一只虫子在地上向前爬,直直的,这一曲线是这只小虫子弯曲着身子的样子,前者是动,后者是静,你仔细看一下槐树上掉下来的虫子就知道了。这好动的直线是活的生命,是热的,那不动的曲线是冰凉的、冷的。这一直线表示男人,像男人的生殖器,这一曲线表示女人,也因为就像女人的生殖器一样。还有,当我们伸直臂膀时,就是直线符号,当我们弯曲臂膀时,就是曲线的样子。还有这时间是移动的,就像直线,这空间似乎是静止的,就像曲线。白天是热的,用直线表示,夜晚是凉的,用曲线表示。春夏是热的,用直线表示,秋冬是冷的,用曲线表示。 所有动物都有雌雄,用直线表示雄,用曲线表示雌,类似地还可以用这两个符号表示一切可以一...
(引孙云)伯伯、伯娘,休和他一般见识的。(正末唱)【碧玉箫】那厮每言而无信,凡事惹人嗔,怕不关亲?怎将俺不瞅问。(带云)引孙,(唱)俺只索唤引孙,近前来听处分:你若是放这两人,蹅着我正堂门,我敢哏,我便拷你娘么那三十棍。(卜儿云)老的,这孩儿每也孝顺,将就他些罢。(正未唱)【落梅风】你道他本贤达,能孝顺,只我个老无知偏生嗔忿。谁着他信夫妇的情,就忘了我养育的恩?(云)引孙,你对他说去,都不干我事。(唱)这都是他自做来有家难奔。(云)引孙,你去说道:有亲如你的便着过来。(引孙见科,云)父亲道,亲似我引孙的,便着过去。(做唤科,云)小梅姨姨,你领着孩儿来见父亲去。(小梅同俫儿上,云)妾身小梅是也。今有姐姐呼唤我,领着孩儿见爹去来。(做见科,云)爹,我小梅和孩儿来了也。(正末云)兀的不是小悔?你在那里来?(小梅云)爹。你可也三年忘却数年亲哩。(正末唱)【水仙子】你道我三年忘却数年亲(云)小梅,你是近身...
我很赞成朱鹊桥老师的这句话:只凭一两个例子,就肯定冬至后更换年柱这种说法,论据还嫌薄弱。我很欣赏吴俊民先生这种治学态度,他提出的论据也颇有说服力,但可惜他提供的实例少一点。“因此,我们再不步吴俊民这个后尘。我们要列举大量的例子来证明“新大运排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希望同行们和我们一道尝试,印证此法之真理性到底有多少。无论对错和疑惑,都欢迎给我们来信,共同探讨。例一冬至后乾造阴命大运顺排的例子伟人毛泽东之生命轨迹今释公元1893年12月26日辰时出生,当月中气:冬至(21日23:6)杀 印 日 印癸巳 甲子 丁酉 甲辰命主从6岁4月9天开始行大运,于每一交运年的三月二十八日交运。杀 官 财 才 食 伤 比 劫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 丁巳 丙辰7 17 27 37 47 57 ...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2],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3]。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4]。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5],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6]。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7],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9],为之声义[10],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11],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1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13],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14],则噪而相逐[15],中丞匿于溷藩以免[16]。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17],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18]。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
一 懒洋洋的七月天,空气中弥漫着干草、马鞭草和樨草的清香。阳台的桌子上,放着一只淡黄色的碗杯,里面漂浮着几枚大草霉,在几片薄荷叶的衬托下显得那么鲜红。那是一个乔治王朝时代的老碗杯周围棱角很多,折射出错综复杂的亮光,雷西的两只手臂正好刻印到狮子的双头之间。先生们不时听到嗡的一声,接到这种凄厉的警告后,他们连忙啪地一下拍一拍他们的面颊、眉头或者光秃秃的脑门子;不过他们的这种举动尽量做得不露神色,因为他们坐的这个阳台的主人霍尔斯顿·雷西先生是不会承认“高岬”是有蚊子的。 草莓是在雷西先生家的菜园里摘的;乔治时代的碗杯是曾祖父(“署名人”的父亲)传下来的;阳台是他的乡村别墅的阳台,这座别墅矗立在桑德湾上的一块高地上。从他运河街的城区住宅驾车到这里距离适中,十分方便。 “再来一杯,海军准将,”雷西先生一边说着,一边抖出一块桌布大小的麻沙手绢,捏了一个角去擦他汗气蒸腾...
现在只有那只狗伴着他了,狗是黑的,只有四只蹄子上方有一圈白,他一直称它为“草上飞”。狗已经老了,早就飞不起来了,毛色已不再光鲜,眼神也远不如年轻那会儿活泛了。它和他一样,总想找个地方卧一会儿,卧下了就犯呆,看看这儿,望望那儿,似乎什么都看到了,又似乎什么也没看见。两眼空洞茫然,春夏秋冬,暑热严寒,四季周而复始地在身边流过。在他的记忆里,狗差不多有二十岁了,对人来说这个年纪正是大小伙子,日子可着劲儿往前奔,但对狗来说能活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他总是在想:它是舍不得他呐,努力着活,好给他作个伴儿。它的母亲、母亲的母亲,已经伴着他几十年了。此时,一人、一狗,蹲坐在院子里,太阳西斜,半个山坡都暗了下来。一人、一狗往那山坡上望,山坡上还是那十四座坟,坟已经培了土,很新鲜的样子。十四座坟似乎在醒着,和一人、一狗遥遥相望着。西斜的余晖染在他的眼睛里,眼睛早就浑浊了,脸也像树...
《春风》廖静仁 资江,滩多浪急,全长614公里,流经邵阳、新化、安化、桃江、益阳等县城,从临淄口与湘江合并,然后注入洞庭……我家就住在资江中游北岸,属于安化境内。全家人的生活来源,一半靠山,一半靠水。家中除了有几分田地外,还有一个水船,一年里,要趁农闲跑好几趟长途。那又大多是装了山药及棕桐之类的特产,运往益阳换几个零花钱回来。尽管,那句“水上走,银水流”的民谣,一代复一代流传,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家里很穷。儿时,我常随父母亲在资水上走,但最远的长途也只不过是益阳。过洞庭、入长江要有上好的木船,风暴说来就来,时刻都有可能把条破船颠个稀巴烂。 选择了一个朗朗晴日,我们的船又要启航了,父亲又叉着两腿,铁塔般立在后艄掌舵;船头,母亲把手中竹篙嗖地射向江岸,随着一声“依哟嗬”的船夫号子喊响,我们家屋后那座巍巍青山,便退成隐隐的剪影了。 我们又要到益阳送货去。...
大家好,我是水木清华BBS的last,很高兴能在chinaren上发表我的连载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文章顺序稍有调整)。 序言 偶和偶mm相识8年,相好5年,与众多父辈以及同龄人不同的是,我们的感情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趋于平静,而是一天天的浓烈起来。回忆起来5年来发生的趣事多多,也许正是这些趣事使我们的感情变得愈发深厚。 谨以此文献给偶mm和所有热爱生活、寻找生活乐趣的人们。 偶和偶mm(1) 别挂电话 一个冬夜12:00,我被电话铃声吵醒。 原来是《少男少女》上疯子们编的几个故事再次骗取了她的眼泪,她希望我安慰一下她。 我越安慰她,她哭得就越凶,搞得我没有了办法。 只好说:“你别挂电话,我顺着线爬过去” 她终于不哭了,说:“嗯,多穿些衣服,不要着凉。” 偶和偶mm(2) 永远不过的节日——情人节 从我和室友为“2.14到底是植树节还是情人节”这个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那天开始...
八十七神仙壁李碧华 北宋年间,洛阳城北邙山一座破旧的古庙前,来了一批官府中人。 此庙在前朝,香火曾经鼎盛。经过岁月,墙壁坍颓,神像的全身已告剥落,壁上的画,面目模糊。 不过庙外几株苍老的松树可以见证,这冷落萧瑟的寺庙,一度客来客往,为了欣赏壁上那五圣千官八十八神仙的行列。相传是吴道子的真迹。 就连杜甫,也题诗称颂“森罗移地轴,妙觉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宫列雁行。冕旖俱秀发,旌旗尽飞扬。” 时间是无情的。 多么恒赫的作品,颜色退去,建筑崩塌,难以好好留存。 至于是谁的遗迹,也无从稽考了。一般老百姓,不问情由,还是希望出自高人手笔。 他们好事地围睹。 官差赶人: “站开些!站开些!此庙三日内封闭,因官府决意重修。壁画重绘,此旧墙将拆掉……”...
兌之第五十八 兌。班馬還師,以息勞疲。役夫嘉喜,入户見妻。詳觀之既濟。役,宋元本作後,依汲古。 乾。踐履危難,脫厄去患。入福喜門,見誨大君。詳震之家人。厄去,宋元本作危去,汲古作去厄,依元本。 坤。子鉏執麟,春秋作經。元聖將終,尼父悲心。經元,宋元本作元陰,茲依汲古訟之同人校。 屯。夾河爲婚,期至无船。搖心失望,不見所歡。詳屯之小畜。搖汲古作淫,非,依宋元本。 蒙。天孫帝子,與日月處。光榮於世,福祿祉祉。詳解之臨。祉祉,宋元本作繁祉,依元本。 需。三羊爭雌,相隨奔馳。終日不食,精氣勞疲。羊、雌,依乾之大畜校,宋本、汲古羊作年,元本作人,雌皆作妻。 訟。禹召諸侯,會稽南山。執玉萬國,天下康安。康安,宋元本作康甯,汲古作安甯,皆不協,依損之旅校。 師。早霜晚雪,傷我禾麥。損功棄力,饑无所食。詳比之遯。損,元本、汲古作捐,依宋本。...
“我是人,没有爱情我就无法生活,否则我将冻僵,变成石头。”我喜欢这种奇特而贴切的比喻,当然还有那悲哀的调子。那来自生活某个不确定方位的忧郁的音调总是打动我。忧郁的声调,隐含了一种美丽的哭泣。《爱无藏身之地》发行之后,图书市场反响较好,随之而来,一些朋友也找我倾诉自己的经历,这就是说,每个人活着,都拥有一堆自己的故事。日子久了,我发现有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比如一个职业女性,当她诉说自己的故事如何曲折,她说的故事其实只是个外壳,一个爱情的代名词,假如打开这个包装,里面大都藏有一块块瑰丽的芳草地。是的,那里有一缕缕的珍藏,和对珍藏的守望。初冬的那天下午,雪天清寂,倚着北窗,听一个职业女性的叙说,话语里东一处西一处闪烁一个男人的身影,开始是模糊的,渐渐他就从云雾里走了过来。一些标志性背景也随之出现:车站,窗口下的一棵梧桐树,细雨兼黄昏。不知不觉,我像看电视剧那样,...
余华:兄弟(下)第一章逝者已去,生者犹在。李兰撒手归西,走上漫漫阴问路,在茫茫幽灵里寻觅宋凡平消失的气息,已经不知道两个儿子在人世间如何漂泊。宋钢的爷爷风烛残年,这个老地主卧床不起,几天才吃下几口米饭,喝下几口水,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老地主知道自己要走了,他拉住宋钢,眼睛看着门外不肯松手。宋钢知道他的眼睛里在说些什么,于是在那些没有风雨的傍晚,宋钢就会背上他,在村子里缓慢地走过一户户人家,老地主告别似的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来到村口后,宋钢站在榆树下,爷爷趴在他的背上,旁边是宋凡平和李兰的坟墓,两个人无声地看着落日西沉晚霞消失。宋钢觉得背上的爷爷轻得像是一小捆柴草,每个晚上从村口回家,宋钢将爷爷从背上放下来时,爷爷都像是死去一样没有声息,可是第二天爷爷的眼睛又会跟随着晨曦逐渐睁开,生命之光仍在闪烁。日复一日,老地主仿佛死了,其实活着。宋钢的爷爷已经没有力气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