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黄调元Issue : 总第 14期Provenance :《刺藜》Date :1982.2Nation :Translator : 一 清代文坛巨子金圣叹,是个幽默大师。据说他年轻时在乡邻们的促使下前往参加乡试,考题为“西子来矣”(西子即西施美称)题意要求以越国的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给予评说。金圣叹把功名视若草芥,他面对试题,援笔书曰:“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则西子来矣!西子来矣(西门的人来了)。”主考见他把功名视若儿戏,即在卷上批道:“秀才去矣!秀才去矣! ”于是,金圣叹名落孙山。 二 金圣叹对清朝大兴文字狱极为愤慨,他奔走呼叫“孔夫子死了”,并带领学生去哭孔庙,表示抗议。清统治者遂以蛊惑倡乱,判以死罪。其子梨儿、莲子前往探监,涕泣如雨,父子相对惨然。金圣叹赋诗曰:“莲子心内苦,梨儿腹中酸。”此诗语意双关,对清统治者的残暴进行了谴责。临别,...
姚贞白老中医师,是姚氏行医的第五代,幼承家学,在父荫轩老医师教育下,勤奋熟读经典。既长,游学大江南北,观摩各家流派,丰富自己的医疗科学知识,并不断以理论和实践相印证,重视治病因地、因人、因病制宜。他行医五十余年,医风朴素,态度和蔼,在医理上有创新,临证疗效显著。姚老中医是昆明市中医院院长,热爱中医事业。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他曾指导着子女和门人,撰成“巽园医话”及“临床治验录”初稿。但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原稿散失。1973年~1977年8月,当他数次中风昏迷,在各级党委的关怀下,经抢救治疗好转后,他仍以坚强的毅力,用回忆口述的方式,由子姚承祖、姚承济执笔,通过长期的努力,完成了这部《医案》初稿。稿成,曾经由昆明医学院姚蓬心同志提供了宝贵的意见。1978年4月,在省、市卫生局和市中医院的直接领导下,正式成立“姚贞白诊疗经验整理小组”。小组由中医师张浩然、葛鸿源、苏藩及...
郑春和,北京四中生物学特级教师,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和教学科研方面有所建树,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曾参加国家基础教育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制订和教材编写工作,受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兼职教授、《生物学通报》常委编委等。 从事中学教育39年(1964~1984在顺义牛栏山一中,1984~2003年在北京四中),始终在教学第一线教生物学。与此同时,在生物学课程及目标分类、生物学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以及生物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并多次参加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课程标准或大纲研讨,高考命题或评析,教材审订、研讨或修订,编写教学指导书和复习用书,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研讨,全国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先后撰写出《农村中学生物教学改革与实践》、《高中生物...
参考资料:胆囊为什么容易发炎?(1)胆囊是胆囊管末端的扩大部分,可容胆汁30~60ml,胆汁进入胆囊或自胆囊排出都要经过胆囊管,胆囊管长约3~4cm,直径2~3mm,胆囊管内粘膜又形成5~7个螺旋状皱襞,使得管腔较为狭小,这样很容易使胆石,寄生虫嵌入胆囊管。嵌入后,胆囊内的胆汁就排不出来,这样,多余的胆汁在胆囊内积累,长期滞留和过于浓缩,对胆囊粘膜直接刺激而引起发炎。(2)供应胆囊营养的血管是终末动脉,当胆囊的出路阻塞时,由于胆囊粘膜仍继续分泌粘液,造成胆囊内压力不断增高使胆囊膨胀、积水,胆囊壁的血管因此受压而缺血、坏死。当胆囊缺血时,胆囊抵抗力下降,细菌就容易生长繁殖,趁机活动起来而发生胆囊炎。(3)由于胆囊有储藏胆汁和浓缩胆汁的功能,因此胆囊与胆汁的接触时间比其他胆道长,而且,接触的胆汁浓度亦高,当此时人的胆道内有细菌时,就会发生感染,形成胆囊炎的机会当然也就增多了。手术治疗胆囊炎的...
三国智谋精粹 作者:霍雨佳第一章 鉴古观今一、政治:三国兴起的原因二、军事:一部活的兵书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之宝四、外交:三极外交的启示六、人事:人才学的珍贵遗产第二章 用人艺术一、人策1.由弱变强:刘备得孔明而兴2.统一北方:曹操听荀彧之策3.鼎足江东:孙权行鲁肃战略4.政权转移:曹爽昏归司马氏5.断送西蜀:刘禅宠宦官黄皓6、国破家亡:孙皓罢名将陆抗二、风格1 .德才兼备:孔明的用人特点2.唯才是举:曹操的用人特点3.疑之不用,用之不疑:孙权的用人特点4.破格用人,赏罚分明:三国用人共同点5.各有短长:三国用人不同比较三、御 术1.长厚而近伪:刘备的御人术2.儒法并用:孔明的御人术3.诡诈高深:曹操的御人术4.关怀备至:孙权的御人术四、鉴诫1.得失一念之间:经验教训2.走向灭亡之路:唯亲恶果4.能荐贤是贤人:荐贤轶事...
跨进病房,三个飘着褐色碎斑的蓝白条纹躯体,就映入贾平眼里。他们或横躺,或斜靠在白色的病床上,新病员的入住让这三具躯体上的头颅不约而同地转至门口。从今天开始,他们就是贾平的同室病友了。贾平朝病房内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目光却茫然。 从两周前开始,贾平视线内的所有物事,都蒙上了一层褐色的碎斑,大如黄豆,小如芝麻,并且随着眼球的转动,这些碎斑如同起风时的落叶,飘来飘去,仿佛提前进入了深秋,整个世界在落叶的掩隐中,变得朦胧而充满悬念。 妻子赵蒙在电话里以高频率语速发表意见:去医院检查一下吧,我不在你身边,你也要学会照顾自己啊! 贾平笑了笑,没有搭腔。其实他想说:你在我身边,我也是自己照顾自己。 当然,贾平没有说出口。赵蒙出差在外,外地分公司开业,作为负责分管的副总经理,赵蒙要在那里待一个月,分公司的业务和内部管理理顺后,才能回来。 早些年,贾平夫妻为一...
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1895年生于印度,1925年悟道,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的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因此佛教徒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徒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道道地地的“禅”师。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译成了47国文字,在欧美、印度及澳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印度文明的奇葩,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作品《谋生之道》九州出版社ISBN 7-80195-247-2/B·123定价:22.00元简短介绍:克氏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其直指人心的智慧,将完全改变你对人生、工作的看法,让你体悟真正的幸福。...
张俊,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简介: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另外一点,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宋江这个人的一生?大家的看法也不一样,一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那么第二,宋江到底是仗义的英雄?还...
...::: 目 录 :::...[本刊专稿] 关于“语言文字规范与 词典编纂”的学术讨论王 宁 陆剑明 沈家煊 厉 兵 徐通锵 李水根 李 恭 王希杰[文化思考] 滇西北文明:正被揭示的与将被毁灭的..............老 峡 萧亮中 从胡风反对其他外孙报考文科想起....................散 木 大学的危机..............................黄 利[学术评论] 看不懂的经济学............................沈良庆 当代的亚当·斯密...........................冯务中 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研究及其走向.....................尤小立 资料保全与“拟想读者”的趋舍两难...................林 杏[法政论坛] 从“法外之理”到“法内之...
对号入座第一部分 摩天大楼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而人们相处的空间反而越变越小,电梯高耸云间,而人际关系也在高处隐有不胜寒之处,你挤着我,我紧挨着你,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在上上下下中过去,或许躲避人际暗算的方法有两种:要么礼让,要么还击! Susan在这个公司做了三年之后,才有机会见到亚太区人事总监,为了迎接他的远道而来,Susan花了整整半天,把自己因为忙碌和频繁的出差而遗忘的功课——清洁办公桌给补上了。堆积如小山的文件被一一清理,尚没有归类的文档终于回到了它们应该呆的地盘,横七竖八的文具也被重新排列了一遍,刹那间Susan的办公桌有了改头换面的感觉,本来习惯躲在文件堆里办公的Susan,好象闻到了fresh的清香。 Susan自鸣得意了一番,这下可以让人事总监看到一个工作努力又干练的形象了。等待的总监终于现身,他除了开会也择机与大家交流和沟通,Susan也有幸成为被召见长谈的人,人事总监的...
经济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二节 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四节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第三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一位在位只有11年的平庸皇帝,却改变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一位懦弱无能的皇子,却能够在皇位竞争中脱颖而出,君临天下。面对内忧外患,他理应救国于危难,却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之时,逃之夭夭,弃国门于不顾。北京城因此而生灵涂炭,圆明园因此而大火熊熊。花天酒地、放荡享乐的咸丰临终之前,却因后事处理不当,导致慈禧控制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做客《百家讲坛》,为我们讲述这位弃江山社稷于不顾的渎职皇帝咸丰,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今天讲咸丰,咸丰皇帝名奕詝,20岁登极,在位11年,31岁病死,咸丰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因为他的儿子同治是个独生子,同治又没有儿子,所以以后,就没有秘密立储的问题。咸丰20岁继位,年龄算不算小?就看怎么比了,大家知道顺治6岁登极,14岁亲政,亲政之后就处理了睿亲王多尔衮这件大的事情。康熙8岁继位...
书名:医方集解作者:汪昂朝代:清年份:公元1682年自序属性:孔子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夫仁为心性之学,尚不可以无方,况于百家众艺,可以无方而能善此乎。诸艺之中,医为尤重,以其为人之司命,而圣人之所以必慎者也。窃尝思之,凡病必有症,症者,证也,有斯病必形斯候者也。证必有脉,脉者,脏腑经络、寒热虚实所由分也。有与证相符者,有与证不相符者,必参验之,而后可施治者也,察脉辨证,而方立焉。方者,一定不可易之名。有是病者,必主是药,非可移游彼此,用之为尝试者也。方之祖始于仲景,后人触类扩而充之,不可计殚,然皆不能越仲景之范围。盖前人作法后人因焉,创始者难为力,后起者易为功,取古人已验之成规而斟酌用之,为效不既易乎。然于方之有解,始于成无己,无己慨仲景之书后人罕识,爰取《伤寒论》而训诂之,诠证方,析微不度...
楔子 他惨了,栽定了,这回肯定得回姥姥家了。 僵着麻痹无感的四肢,面朝上仰躺着,他的神智清醒,可是全身上下已经逐渐趋冷,他很明白若非被蛇咬之际迅速服下师门解毒丹,他是绝对熬不到这些时辰,早被阎王招去当半子了。 想他乃堂堂名满天下、誉满武林,被当今圣上御封为“天下第一医”的“邪毒圣医”,竟然会栽在一尾小小的金尾赤练蛇上。如今横躺在地上等死,这要传出去,他真是死也不愿瞑目哪! 愈想愈恨,他开始在心里咒骂起自己的座骑——通灵的白雕,雪儿了。 若非她见“谦”忘主,不顾他抗议的将他丢下,载他的二弟唐秉谦和他无缘的老婆——现在的弟媳南宫缘回唐门待产,他也不至于窝囊地躺在解药旁等死了。 当然,这事少不了又要记上秉谦一笔,若不是他,雪儿岂会变节弃他而去?下辈子,他绝对要讨回这辈子当秉谦的大哥所吃的闷亏。 怪东怪西,他可不会怪自己大意。仗着自己一身的好功夫,在瞧...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主编:皮连生副主编:王小明 庞维国 林 颖上海教育出版社目 录第三版前言初版前言 第一部分 总论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分野第二章 学习的性质与分类第一节 学习的科学含义及其生物与社会意义第二节 学习与脑:新近研究的结果第三节 学习的分类第三章 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第一节 学习论流派的哲学渊源第二节 联想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观第三节 强调认知与组织的学习观第四节 90年代后出现的新的建构主义哲学思潮 第二部分 学习分论第四章 知识的性质、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的性质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言语信息)的学习过程和条件第三节 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第五章 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学习...
凤凰网财经:2010年09月05日摘要: 重庆梦是中国模式的载体与叙事。作为一个内陆中心城市,重庆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并没有受到严重冲击,其外向型经济只占12%。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之下,重庆却以15%的速度飞奔向前。重庆的高速发展证明了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失效,也证明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目的,也成为发展源泉。重庆通过“一座拥抱农民的城市”、“一座为低收入群众造房的城市”、“一座关爱留守儿童的城市”、“一座关注市民幸福感的城市”、“一座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一座民生型的社会主义文明城市”六大实践破解了“中国双重人格难题”。重庆实践具体地深化了对中国模式和北京共识的认识,重新定义了现代性,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能力优势,终结了“历史终结论”;重庆提出的民生幸福指数再造了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的软实力来自中国原创的思想观念与中国人编...
凡出家者,先须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炁神和畅,人真道矣。凡有动作,不可过劳,过劳则损气 ; 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须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此是住庵之法。第二云游凡游历之道有二 : 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红翠。或玩州府之繁华,或赏寺观之楼阁,或寻朋友以纵意,或为衣食而留心。如此之人,虽然万里之途,劳形费力,遍觅天下之景,心乱气衰,此乃虚云游之人。二者参寻性命,求问妙玄。登险之高山,访名师之不倦 ; 度喧轰之运水,问道无厌。若一句相投,便有圆光内发。了生死之大事,作全其之丈夫。如此之人,乃真云游也。第三学书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乱目。当宜采意以合心,舍书探意采理。合理采趣,来得趣则可以收入之心。久久精诚,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踊跃,无所不通,无所不解。若到此则可以收养,不可驰骋耳,恐失于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