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作者:基辛格文案《大外交》一书网罗古今,议论纵横,从十七世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中经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人类浩劫,越南战争,直至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将几百年间纷纭变幻的国际风云尽收笔底,力图从浩繁的世界历史中引申出自身的外交哲学来。因此,它既是一部自十七世纪以迄于当代的国际关系史,又是一部探讨国际政治的理论著作。基辛格以广博精深的历史知识,练达圆熟的外交经验,解说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治乱分合,行文之际,时时不忘做外交哲学上的理论提升,让读者在亲瞻那些风云人物言谈风采,辨析不同国家外交风格差异的同时,领略其后蕴含的深邃的外交智慧。《大外交》同时体现了那些对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各国领袖,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戴高乐、尼克松、周恩来、里根、戈尔巴乔夫等政治家的风采。第一章 世界新秩序最能左右国际关系,作风也最矛盾的国家...
作者:林海音 夏天的晚上,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听叔叔、婶婶、舅妈们讲故事,是我们最高兴的事了。 在各式各样的故事里,鬼故事最好听,无论重复多少次,我们都不嫌多。 我知道,你也喜欢听鬼故事。 有一个最好听的鬼故事,是发生在蔡公公的家里。 在镇的尽头,通到田里的路上,有一栋红砖的楼房,据说那是蔡公公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盖的。样式虽然古老而陈旧,但是院子里有几棵老榕树,一个丝瓜架和一口古井,房子四周用竹篱笆围着,倒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小田庄。 事情就发生在去年春天。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的,蔡家的人常常在半夜里,听见有人在这栋房子里走来走去;声音很清楚,像是穿着皮鞋,又像是木展。有时走得很快,有时又很慢。 最初蔡公公以为是蔡伯伯,蔡伯伯以为是蔡姑姑,蔡姑姑以为是蔡伯母。到后来知道谁都不是,大家才害怕起来。 这走路的声音,闹了很久,最后大家认定是——...
序 《天官赐福》写到一半时,突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小丸子里似乎有著这麽一个故事小丸子在体认了某预言家预言世纪末的世界末日後,每天小丸子很混地过日,反正十五年後就要末日了嘛,那麽我念书的意义在哪里呢?到最後还不是要完蛋? 禳福那时年龄还很小吧,正是一脚踏进这世界的最重要时期,对人生充满好奇与希望,对所听所言所作所为不管好坏,是吸收力最强的时候,而这时候有一个加魔鬼一般可以摧毁任何人心防的义爹,就算是作者本人,恐怕也会很不费吹灰之力地被影响一生的人格发展吧? 小时候的我,也是很会胡思乱想的,想著命运,想著这一刻我所作的决定,焉知不是早就注定好了?所以,人才不能往回头走,因为,不管回头重来了几次,老天就是注定你最後还是只能走上这条路,那麽回头走的意义在哪里? 这个意念的形成,促使我在十几年後写下《天官赐福》,也顺便写下了我现在的心情管你什麽运、什麽注定,我...
续子不语 清·袁枚 ●卷一 狼军师 有钱某者,赴市归晚,行山麓间。突出狼数十,环而欲噬。迫甚,见道旁有积薪高丈许,急攀跻执屈,爬上避之。狼莫能登,内有数狼驰去。少焉,簇拥一兽来,俨舆卒之舁官人者,坐之当中。众狼侧耳于其口傍,若密语俯听状。少顷,各跃起,将薪自下抽取,枝条几散溃矣。钱大骇呼救。 良久,适有樵伙闻声共喊而至,狼惊散去,而舁来之兽独存,钱乃与各樵者谛视之。类狼非狼,圆睛短颈,长喙怒牙,后足长而软,不能起立,声若猿啼。钱曰:“噫!吾与汝素无仇,乃为狼军师谋主,欲伤我耶!”兽叩头哀嘶,若悔恨状。乃共挟至前村酒肆中,烹而食之。 几上弓鞋 余同年储梅夫宗丞得子晚,钟爱备至。性颇端重,每见余,执子侄礼甚恭,恂恂如也。家贫,就馆京师某都统家,宾主相得。一日早起,见几上置女子绣鞋一只,大怒,骂家人曰:“我在此做先生,而汝辈几上置此物,使主人见之...
目录:阿根廷蚂蚁父与子糕点店的盗窃案贝维拉河谷的粮荒牲畜林迷人的花园亚当,午后出版社:Collins(英国)第一版时间:1957年。英语译者:Archibald Colquhoun,Peggy Wright。阿根廷蚂蚁[意]卡尔维诺我们搬来住时,对这里的蚂蚁一无所知,满以为往后会过得挺惬意。天宇碧净,草木翠绿,景色宜人,对心事重重的我和我的妻子来说,也许宜人得有点过分。我们怎么能想到这个地方蚂蚁成灾呢?其实,仔细想想,奥古斯托叔叔有一次似乎对我们提起过:“你们在那里,一定会发现蚂蚁的……那里的蚂蚁,嘿,跟这里的可不一样……”不过,他或许是在谈到别的事情时顺口说的,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也有可能是我们正在闲聊时突然爬来了蚂蚁,我脱口说了声“蚂蚁”,引出了他的话。我们看到的大概是只离群的蚂蚁,又肥又大(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家的蚂蚁确实又肥又大)。不管怎么说,奥古斯托叔叔讲的那几句话没有影响他对这个地方的赞誉。他对我...
作者:莫言一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 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己响出很远。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伍形和影。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
采果集吴笛译1我年轻时的生命犹如一朵鲜花,当和煦的春风来到她门口乞求之时,她从充裕的花瓣中慷慨地解下一片两片,从未感觉到这是损失。现在青春已逝,我的生命犹如一颗果实,已经无物分让,只等着彻底地奉献自己,连同沉甸甸的甜蜜。2我醒来,发现他的信与黎明一道降临。我不知道信中写了什么,因为我无法看懂。我不想打扰正在读书的圣人,何必麻烦他,认知道他能否看懂信中的内容。让我将信举到我的额头,贴到我的心口。当夜阑人静,繁星闪现,我要把信摊在膝上,默然等候。沙沙的树叶将为我把它朗读;潺潺的溪水将为我把它颂扬;智慧七星也将从天空为我把它歌唱。我无法寻到我所求的一切,我不能理解我所知的全部;但这封未读的信却减缓...
第01篇文学者的态度 第02篇打头文学 第03篇 论“海派” 第04篇关于海派 第05篇新文人与新文学 第06篇介绍《中国新文学大系》 第07篇谈谈上海的刊物 第08篇新诗的旧账 第09篇读《中国新文学大系》 第10篇对于这新刊诞生的颂辞 第11篇湘人对于新文学运动的贡献 第12篇怎样办好一份报纸 第13篇书评的自由解放运动 第01篇文学者的态度 这是个很文雅庄严的题目,我却只预备援引出一个近在身边的俗例。我想提到的是我家中经营厨房的大司务老景。假若一个文学者的态度,对于他那分事业也还有些关系,这大司务的态度我以为真值你注意。 我家中大司务老景是这样一个人:平时最关心的是他那份家业:厨房中的切菜刀,砧板,大小碗盏,与上街用的自行车,都亲手料理得十分干净。他对于肉价,米价,煤球价,东城与西城相差的数目,他全记得清清楚楚。凡关于他那一行,问他一样他至少能说出...
第三折(李逊扮增福神上,云)中和直正烈英才,玉帝亲临圣敕差。休道空中无神道,霹雳雷声那里来。吾神乃上界增福神是也,生前乃是汴梁李逊,字克让是也。在生之日,广览诗书,一举状元及第,新除钱塘为理。至望京店,不幸染其疾病,不能动止。临命终时,奈娇妻幼子,无处归着。闻知洛阳刘弘,恤孤念寡,救困扶危。故修书一封,明则是托妻寄子。小圣辞世,他子母二人,到于洛阳,见了刘弘。此人见其书,解其意,将他子母收留,如亲相待,教春郎读书成人,又配兰孙女为妻。春郎一举登科,皆刘弘员外之大德也。小圣在生之日,与人水米无交,死归冥路,今以正直为神。上帝点检人间善恶文簿,洛阳刘弘,有两桩缺欠,夭寿乏嗣。小圣在玉帝前展脚舒腰,叩头出血,言刘弘每事皆善,出无倚之丧,嫁贫寒之女,乞告一子,见今十三岁,乃刘奇童是也。恐防员外不知详细之因,故托梦说知就里。驾起云端,直至洛阳刘弘宅上托一梦境,走一遭去。(裴使...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年1月出版 作者: 马笑泉简介 作者简介 马笑泉 男,回族。 1978年出生于湖南隆回桃花坪。 《愤怒青年》被法国“橄榄树”出版社签下翻译权。 内容提要 我叫楚小龙,吃了难饭的。 在道上我很有名;年轻一辈中,讲狠,没有人比得我赢。如果你跟一个人有仇,或者干脆是看不惯,你可以请我修理修理。 人干什么都有原则。没有原则的人永远叫人瞧不起。就算那些干得最贱的人,也有。比如说,阿红,小有姿色的一只流莺,她完全靠自己,坚持原则,并且按时给乡下的老娘汇款,所以我觉得她可爱。我也有原则:我要修理的对象必须是罪有应得。 外面一定在落雪,满世界沙沙地响。牢房里黑暗、冰冷,被子硬梆梆的,里面的棉絮一定有好几年没见太阳了。不过我不怕冷。冬天我常光着膀子,用雪擦身。十五岁时我就这么干,十五岁时我的身体里面有把火。没人管我。...
致 华 岗(一)一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西园先生:你多久没有来信了,你到别的地去了吗?或者你身体不大好!甚念。我来到香港还是第一次写信给你,在这几个月中,你都写了些什么了?你一向住到乡下就没有回来?到底是隔得太远了,不然我会到大田湾去看你一次的。我们虽然住在香港,香港是比重庆舒服得多,房子吃的都不坏,但是天天想回重庆,住在外边,尤其是我,好象是离不开自己的国土的。香港的朋友不多,生活又贵。所好的是文章到底写出来了,只为了写文章还打算再住一个期间。端木和我各写了一长篇,都交生活出版去了。端木现在写论鲁迅。今年八月三日为鲁迅先生六十生辰,他在做文纪念。我也打算做一文章的,题目尚未定,不知关于这纪念日你要做文章否?若有,请寄文艺阵地,上海方面要扩大纪念,很欢迎大家多把放在心里的理论和感情发挥出来。...
一、选择造屋的地点 有很多种昆虫都非常喜欢在我们的屋子旁边建筑它们的巢穴,在这些昆虫中最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要首推那种叫舍腰蜂的动物了。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在于,舍腰蜂有着十分美丽而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就是它那种非常奇怪的窠巢。但是,知道舍腰蜂这种小昆虫的人却是很少的。甚至有的时候,它们住在某一家人的火炉的旁边,但是,这户人家都对这个小邻居竟然一无所知。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它那种天生下来就具备了的,安静,而且平和的本性。的确,这个小东西居住得十分隐避,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连它自己的主人都不知道它就住在自己的家里,算得上是自家成员之一。然而,讨厌吵闹,而且特别怕麻烦的人类,和这些隐避性很强的小动物相比,要想使它出名,倒是件很容易就能达到的事情。现在,就让我来把这个谦逊的、默默无闻的小动物,从不知名中提拔出来吧! 舍腰蜂是一种非常怕...
在水一方,对镜观诗 法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 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 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并不惊讶她以弱冠之龄写出的厚重感悟,并不惊讶她在幸福生活中写出的人间悲苦.“书到今生读已迟”,她的天赋,是前生带来的。诗人词人,大抵如此。 世间的才子甚多,或因发泄太尽而流于刻薄,或因随波逐浪而流于浅俗。材与不材,鸣与不鸣,其间之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学者的书不难找,苏潮韩海腹蕴五车的学究任何时代都不少;先锋的书不难找,玩世不恭骂世嫉俗的愤青亦比比皆是;美女作家也不难找,不管她用身体用脸...
序 李靖、红拂、虬髯,世称风尘三侠。事载杜光庭《虬髯客传》,颇为人所乐道。然杜氏恶撰,述一漏百,且多谬误。外子王二,博览群书,竭十年心力方成此篇,所录三侠事,既备且凿。外子为营此篇,寝食俱废。洗裤子换煤气全付脑后,买粮食倒垃圾未挂于心,得暇辄稳坐于案前,吞云吐雾,奋笔疾书。今书已成,余喜史家案头,又添新书,更喜日后家事,彼无遁词,遂成此序。丙寅年夏日,王门胡氏焚香敬撰。 根据史籍记载,大唐卫国公李靖少年无行。隋炀帝下江都那几年,他在洛阳城里,欺行霸市,征收老实市民的保护费。俗话说,奇人自有异相。这位大叔生得身高八尺,膀阔三停,虎背熊腰,鹰鼻大眼,声如熊罴,肌肉发达,有过人之力,头发胡子是黑的,体毛是金黄色。说出话来,共鸣在肚脐眼下面。要是在现代,他就在歌剧院唱男低音啦,也不必在街上当流氓。他的两只眼睛颜色不同,一只绿一只紫。看见这位爷们走过来,路边的小贩马上...
火珠林题麻衣道者著 ? 《火珠林》提出了“卦定根源,六亲为主”,主张用五行生克刑害,合墓旺空等进行断卦,继承了京房易的理论,又为后来卜筮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人称这种筮法为“火珠林”法,原因就在于此。 ? 按:本处网页内容收录自郭志城、李郅高、刘英杰编著之《中国术数概观.卜筮卷》(中国书籍出版社),在此向他们致谢。 ? 提示:喜欢算卦的朋友往往被现代人写的卦书弄得云里雾里,盲目去崇拜某些大师,追求大师发明的什么“真传秘诀”,不知不觉间被引入了学卦的误区。其实,在数术的学问上,今人绝对没有古人聪明,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真正的推卦法则应是简单的、容易领悟的,它们就写在古人的书里,因为人们的好高骛远,以致根基浮浅,忽略了大量简单实用的占断原理。熟读《火珠林》,就会豁然开朗,有所收获。1.易中明义四营成易,八卦为体;三才变化,六爻为义。 ? 注云:书有三而异用,卦皆八以为经。...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年内容提要: 作品通过描写戴着人大代表、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桂冠的吕黄秋,打着改革的旗号称霸一方,为非作歹的凶残行径,揭示了贪官与黑社会相互勾结,卖官鬻爵、行贿受贿,由钱权交易进而演变为黑权政治的触目惊心的现实。作家陈玉福用他的文学之笔,敲响了腐败不除,将亡党亡国的警钟。目录:第一章 省委决策第二章 汪吉湟的历史第三章 市委书记第四章 祁贵出道第五章 酒中有乾坤第六章 金屋藏娇第七章 临危受命第八章 好雨知时节第九章 汪强的历史第十章 黑云压城第十一章 道高一丈第十二章 公安局的麻烦第十三章 狐狸尾巴第十四章 欺世惑众第十五章 紧急行动第十六章 都市英雄第十七章 人变鬼的过程第十八章 千里追凶第十九章 女人是祸水第二十章 红色通缉令编者的话 陈玉福先生辛勤创作、寒暑不辍,在其二十七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出版了五百万字的作品...
作者:鱼游 收养 我叫莫一,很平凡的一个人,但身世却不怎么平凡。“莫”不是我的真姓,很小的时候就被人抱养了。养父姓“莫”,取名“一”是因为我是他们唯一的孩子。从小养父母就没刻意的瞒过我这个事实,而我也没想过去寻找自己的亲身父母,既然都可以将自己的孩子扔掉,那找到了又有什么意思,何况那会伤了现在父母的心。所以我很开心的生活在莫家,享受父母的疼爱。 我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天天和其他几个恨读书的女生逃课逛街,最过火的一次是月考都逃了,高考勉强吊了车尾,又不愿复读,所以17岁就去了本地人都不屑的我们那个城市所在的师专,开始了3年的大学悠哉生活。 18岁,父母很高兴的告诉我,单位组织他们去张家界旅游,挥挥手我愉快的送他们离开,还不忘叫他们带礼物回来讨宝贝女儿开心。高兴的将脏衣服打包回家准备迎接爸妈时,被班主任叫了出去,他很沉重的告诉我,养父母在车祸中双双丧生。不...
《新闻界》 引子(1) 引子 上午9点30分,东方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何大龙签发了《关于东方市突发性新闻报道的要求》和宣传部第二期宣传通知后,开始做每天必做的功课:阅读东方市的报纸。在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东方市每日出版的全部报纸:《法制导报》《信息快报》《东方经济报》《东方商报》《东方晚报》…… 他泡了一杯茶,茶叶是老婆从娘家顺来的,老丈人在省里是分管经济工作的副省长,家里的好茶叶多得发霉。何大龙通常看前几份报纸时都是一目十行,主要看标题。他总是最后才看东方市的媒体老大《东方晚报》,它举足轻重,需要重点监管。轻轻地喝了口香气四溢的绿茶后,忍不住自言自语赞道:“好茶呀。” “嘀铃铃……”电话响了。他看了一眼来显,立刻操起电话,声音也变得恭敬起来:“马部长,我是大龙。”电话是市委宣传部长马诚打来的,刚接到省委宣传部通知,要求各媒体不得随意炒作报道大学师生冲突。“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