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青心才人目录※ 序(天花藏主人)第一回 无情有情陌路吊淡仙 有缘无缘劈空遇金重第二回 王翠翘坐痴想梦题断肠诗金千里盼东墙遥定同心约第三回 两意坚蓝桥有路 通宵乐白璧无瑕第四回 孝念深而身可舍不忍宗沦姻缘断而情难忘犹思妹续第五回 甘心受百忙里猛弃生死 舍不得一家人哭断肝肠第六回 孝女舍身行孝犹费周旋 金夫消屈得金全不费力第七回 含羞告父母用情之终 忍耻赋狂且失身之始第八回 王孝女甘心白刃 马秀妈计赚红颜第九回 惜多才认作贼子 坑薄命偕侠图财第十回 破落户反面无情 老娼根烟花教训第十一回 哭皇天平康寄恨 醉风流金屋谋娇第十二回 卫华阳智伏马娼 束生员喜联王美第十三回 别心苦何忍分离 醋意深全不说破第十四回 宦鹰犬移花接木 王美人百折千磨第十五回 活地狱忍气吞声 假慈悲写经了愿...
第一件:提审记录编号C56384A2上海法租界巡捕房,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十八日,刑事实习推事李提摩太(震旦大学法学士),中文译员关唯徵,录事杨正连。李提摩太(以下简称李):“犯人姓名?”吴广梅(以下简称吴):“我叫周立娟。”李:“年龄?”吴:“十七。”李:“籍贯?”吴:“江西南昌。”李:“我们已从国民政府江西省政府那里调查过了,你说的那个地址,只有过一个叫吴广梅逃跑的小妾,从来没有一个叫周立娟的女人。你到底是谁?”吴:“我不懂大人的话,先生!”关唯徵(以下简称关):“你别装了,小姐,你什么都明白,我们什么也都明白。”吴:“你们抓错了人,先生,我是冤枉的,那天我到极尔非司路找我的同学去,碰上了巡捕抓人。”关:“你少废话,现在要你回答的是,你来上海干什么?”吴:“我来求学!”...
她父母小小地发了点财,将她坟上加工修葺了一下,坟前添了个白大理石的天使,垂着头,合着手,脚底下环绕着一群小天使。上上下下十来双白色的石头眼睛。在石头的缝里,翻飞着白石的头发,白石的裙褶子,露出一身健壮的肉,乳白的肉冻子,冰凉的。是像电影里看见的美满的坟墓,芳草斜阳中献花的人应当感到最美满的悲哀。天使背后藏着个小小的碑,题着“爱女郑川嫦之墓”。碑阴还有托人撰制的新式的行述: “……川嫦是一个稀有的美丽的女孩子……十九岁毕业于宏济女中,二十一岁死于肺病。……爱音乐,爱静,爱父母……无限的爱,无限的依依,无限的惋惜……回忆上的一朵花,永生的玫瑰……安息罢,在爱你的人的心底下。知道你的人没有一个不爱你的。” 全然不是这回事。的确,她是美丽的,她喜欢静,她是生肺病死的,她的死是大家同声惋惜的,可是……全然不是那回事。 川嫦从前有过极其丰美的肉体,尤其美的是那一双...
我的一天〈作者序〉巴奇〈译者序〉有为者亦若是第 1 章 成交,不然就滚到一边去第 2 章 我的计划--营运资金第 3 章 天堂岛--拉斯维加斯万岁第 4 章 雄伟金字塔--「内线」史基尼第 5 章 金手指舒华兹--带着黄金逃命第一部第 6 章 天生操作者--顺着球路,变换打击姿势第 7 章 永远别放空共和党--一连串的亏损第 8 章 冠军操盘人--确实执行停损第 9 章 毕维尔惊魂--成功操盘人的本质第 10 章 第204和第207号拍卖品--有什么武器打什么战第 11 章 带着黄金逃命第二部 坐在湖边,静静等待潮汐的来临第 12 章 商品公司--我如何阅读华尔街日报第 13 章 沙伯林纳合伙基金公司第 14 章 我的钱操作的如何了? 抱歉!老。你被炒鱿鱼了!第 15 章 病魔缠身--两堂重要的人生课程第 16 章 深夜恶战--小道消息第 17 章 人生中最棒的一笔交易导引 操盘致胜要决我的一天...
西塞罗①在什么地方说过,我相信是在他的论文《论天神的性质》里说过:有好几个朱必特②;一个在克里特岛,另一个在奥林匹亚,还有一个在别的地方;弄到后来在希腊的每一个有点名气的城市里,都有它自己的朱必特。人家把所有这些朱必特汇合成为一个,把他的各个化身的经历都集中到他一人身上。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这位天神有那么多的好运气。 这种混乱情况在唐璜身上也存在,唐璜这位人物几乎同朱必特同样出名。仅仅在塞维利亚③就有好几个唐璜;其它许多城市也都各有它们自己的唐璜。每一个在开始时都有自己的传说,随着时日流逝,所有这些传说逐步融合成为一个。 可是,只要仔细加以研究,就很容易把各人的传说区别开来,至少可以把其中的两个分清楚,这两个就是:特诺里奥的唐璜④和马拉尼亚的唐璜⑤;前者的结局尽人皆知,是被石像带走,后者的结局却完全不同。 ①西塞罗(纪元前106—43 年),古罗马政治家与演...
什么地方只要有了中国人,就会有中国餐馆,这是中国人的生计。过去在美国见到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和餐馆有关系。现在不一样了。有的人可能是编软件的,有的可能是教书的;但种类还是不多。物理学说,世间只有四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中国人在外的生计种类也不比这多多少。这些生计里不包括大多数中国人从事的那一种:种地。这是因为按当地的标准,中国人都不会种地。刚到美国,遇到一个美国老太太,叫沃尔夫,就是大灰狼的意思。她是个农民,但是不想干了,要我教她中文,她要来中国教书。我教她中文,她就教我英文,这是因为她拿不出钱来做学费。但是这笔买卖我亏了。我教了她不少地道的北京话,她却找了几本弥尔顿的诗叫我抑扬顿挫地念,念着念着,我连话都不会说了。沃尔夫老太太有个英美文学的学位,但是她教我的话一出口,别人就笑。这倒不是因为她的学位里有水分,而是因为时代在前进。报纸上看到哈佛大学...
作者:秦林 书籍介绍: 第一卷第一章 序:呼唤真品文化批判 这几年,写书的人真的越来越多了,但能让我读进去的书却越来越少了。再看看出版行业的报纸,占据着排行榜的书籍无非两类:一类是被冠予英文名作者、国内市场超常运作的书;一类是美女帅男明星枪手杜撰的书。乍看文坛人才辈出,书市热热闹闹,然而真正高品味的书籍却比图书品种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更难求,陷入了曲高和寡尴尬境地。我看仅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来着眼的话,这未必是件好事。 文化的繁荣并不意味着文化的进步。真正的文化进步应该基于主流文化在公众中的认可度。主流文化的内涵极其深远,就其作品表现手法而言,要么宏扬,要么批判。现在的尴尬是:两头都缺。恰恰是“另类”文化成了现象,成了时尚,成了市场,成了尢物。什么是“另类”?“怪、酷、奇、俗”四个字即可概而括之。明智的读者也应该能从这四个字当中感受到“另类”文化究竟是什...
东树白,叶君足下:辱书言文章旨要[1],并示所为记、序、杂文,意甚勤,辞甚挚。然窃怪足下相知未素[2],不罕其蔽且固,勇信而过施之[3],为失所问耳。仆本无所知,往在江南,一二同学业为古文,以仆喜议论,妄以此事见推。要之,仆所为望其途辙而未能由之者。昔曹子建讥刘季绪[4],才不逮作者,而好掎摭利病,而子建乃独喜人定正其文,足下以子建自处,而命仆为季绪,此仆所以发书立功气而愧汗交下也。夫足下所有如是,而进不自足,谦谦下问,虽仆庸虚,其敢复顾时人讥笑,畏忌衔忍[5],不一叶吐所怀,以答高义塞厚望耶?请诵其所闻,惟足下详择其衷焉可也。 仆闻人之为学,每视乎一时之所趋,风气波荡,群然相和,为之既众,往往工者亦出。独至古文,恒由贤智命世之英[6],为之于举世不为之日,蒙谤讪,甘寂寞,负遗俗之累,与世龃龌不顾,然后乃以雄岐立于千载之表,故其业独尊,而遇之甚稀。自唐宋逮明,若韩、柳,若欧...
一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1]。雨、露有形,物待以滋[2]。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3],訇磕于虚无之中也[4]。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5],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6]。土石屃赑[7],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8],其声雄以厉[9];水荡而柔[10],其声汹以豗[11]。皆不得其中和[12],使人骇胆而惊心[13]。故独于草木为宜。 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14];叶之槁者⑩[15],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16]。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17]。 盖松之为物[18],干挺而枝樛[19],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20],潇洒而扶疏[21],鬖髿而玲珑[22]。故风之过之[23],不雍不激[24],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25],涤昏秽[26],旷神怡情[27],恬淡寂寥[28],逍遥太空[29],与造化游[30]。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31]。...
第一部一泡尿冲掉了我的工作 我属羊,也真的像只光会吃草的笨绵羊。 从大学毕业起,我就一直在那个"清水"机关里混日子,一混就是十几年。 在机关里,我向来都是老实本分,生怕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在家里也没有我发言的份儿。我媳妇养的腊肠犬座次比我靠前。 也只有做爱的时候吧,我还能找回点尊严,其他任何时候,她总说狗比我强。 "俗话说,当官不带长,放屁都不响!可你连个放闷屁的官儿都当不上,你年纪都长到狗身上了?" 这是她嘴里重复率最高的一句话。 儿子更加瞧不起我,因为我不会打什么"泡泡糖",不会跳什么"接舞",也不会修理家里的电器,还因为他被其他小孩欺负的时候我都让他"忍忍算了。" 每次听到我这句话,我媳妇总是噌地从沙发上蹦起来,刷了面膜的脸像化妆成骷髅头的三K党,眼皮上还带着两片小黄瓜,张牙舞爪,破口大骂,"我呸,你自己窝囊还不够?还要儿子学你!去,儿子!"...
过了好长时间,从那边来了俩人,这俩人的打扮太惨啦: 头发通年没梳——支楞巴权, 脸蛋经常不洗——泥儿巴咂, 衣服缺襟短袖——补补巴巴, 腰里系着绳子——疙里疙瘩, 脚下穿双旧鞋——破露碎花, 走起道来带响——踢勒塌啦! 嘿,瞧这模样儿! 是俩要饭的。前边儿这个姓常叫先弟儿,挎着个破筐子,里边有几块干悖悖、剩饼子。后边儿这个姓郭叫郭莱,夹着半拉破砂锅,里边盛了些杂合菜,剩菜汤子。到庙门口一看,地下躺着一个人,一摸还有气儿,就给搭到庙里去了。找了点碎枝乱草,点着了暖暖屋子,驱驱寒气。然后把朱元璋扶起来,盘上腿,让他好缓过这口气儿来。工夫不大,朱元璋迷迷糊糊地被烟熏得苏醒过来了。 他还以为跟常遇春这哥儿几个在一块儿哪,就叫: “常贤弟!” 他是叫常遇春哪,这要饭的一听:嗯?我不认识他呀,他怎么知道我姓常叫先弟呢?朱元璋又喊:...
余宅邻牧之。少闻牧之以情死,不敢问父老。比十年,奉化人之教,略已定情,乃始许牧之子必宣作《牧之传》。 范生牧之,名允谦,伯父太仆[1],父光禄[2],为文正、忠宣公后[3]。牧之复以庚午举乡进士。生而颀,广额,颐颊而下小削,目瞳清荧,骨爽邱俊,不甘处俗。华亭世家子,出必鲜怒[4],锦衣狐裘,舞于车上,童子骈肩而随,簪玉膏沐,如妇女之丽。牧之见之,往往内愧肉动,毛孔猬张辄障面去。牧之居恒单衫白袷[5],着平头弁[6],与诸少年颉颃而游[7]。游遇豪贵人牧之欠抑唯喏,阳嗛不敢言[8]。众以为是生也,寒酸不上人眼,意轻之。牧之乃快。或坐客小觉,则指衣疾趋出,急遣追呼者问牧之,牧之飘风逝矣。性嗜书,无所不读,能跳梁于翰墨间[9],有才子之志。客非韵[10],斥门者不纳。纳必以名香清酒为供,或宴语夜央,喜不嗜寐。童子更烛割炙[11],复张具如客初至时。屋下鸡鸣,犹闻鼓琴落子声[12],及醉而啸者。至是...
****************第一部分*************** 低低的声音…是介止…那边公高家伙中…金河利皱着眉毛望着这边…林海秀…去日本前不是和介止分手了嘛…不是狠狠地伤了介止的心去金河利那边了嘛…可是…现在为什么…介止拨开了林海秀的胳膊…-惹我你就死定了一零二- …腾的…!!… 我像弹簧一样弹了起来,林海秀…扑通…运河说过的啊…林海秀,她去日本了啊…不过,那小子的话也不能完全相信啊…-_-…-_-… 可是,可是,现在这一瞬间我想相信…现在,我希望这是条发错的信息…进浩他讨厌我啊,说不定是在耍我的…-_-…对,就是这样,是这样…呵呵呵…-_-…可是,我的脚怎么开始跑了…-_-… 先去市内吧…!!!…去找介止…在林海秀那丫头找到介止之前,我要把介止给钓回来…嗖地钓回来…-_-…(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我…-_-^)(已经把秀允给忘到后脑勺了-_-^…)(当然也忘记了自己还穿着运动服-...
天福供暖公司副总经理池家欣最近接连在同事们面前哭了两回鼻子,眼泪像水阀秃噜扣往外渗水似的,噼里啪啦往下掉,在脚下的地板上汪起一摊水,有人递纸巾也不擦,却又强忍着不出声音。那泪水似乎诉说着她心里的委屈和无奈,让看到的人跟着心紧。当然,也不乏有人幸灾乐祸,那些人心里有话:德行,看你除了哭还会做什么? 第一次是在公司的领导层会议上,总经理、副总经理还有各部门经理满登登坐了一屋子。总经理高天福披着貂皮大衣一脸凝霜地说,离供暖期还有八天,虽说天气预报天天吵吵今年是暖冬,但市政府有令,到了十一月一日零时,必须保证开栓供暖,除了居民主动提出要求停止供暖之外,一户也不能落,一分钟也不许往后拖。现在,我们除了检修锅炉、管路试压和继续抓紧购煤进煤外,最紧迫的一件事就是分户改造,这项工作必须在供暖前完成。高天福说到这里,就把目光锥子似的逼向了池家欣,直呼其名地问,池家欣,分户...
近年来,我接触到政治人物的自传或回忆录不在少数,但绝大部分都是以口述方式由他人代笔,读起来总觉得像隔了一层什麽,缺少了些感受上的“真实”和“亲切”。 孝严兄於二○○○年进入“立法院”,除了认真问政外,还能在休会期间,公馀之暇,花了近叁年的时间,亲自一字一句地将他饶富传奇的大半生,以流畅的笔触、细腻的情感,作完整、平实的铺陈,一共写了十四万字,的确令人钦佩。我知道,他一直是个很用功的人,但要在那麽忙碌的工作行程和紧张的生活节奏中,静下心来写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其实我很早就听闻过他不寻常的身世,以及围绕在它周边的故事;但是孝严兄从未主动向我道及,我也不曾以此相询,我能体会出这种特殊境遇在他内心形成的难处,我也更尊重他个人的私隐。 我曾和孝严兄一起工作多年,当我有机会提携他的时候,我只看重他的能力,不曾去考量、也不会去管他是谁的孩子。在长期从旁的观察当...
北美世界日报戴碧晨一我18岁的侄女、棠山居士归昀,最近从外州来和我同住两个礼拜,她心里有掏不完的感触,对人和人生有做不完的比喻,她对我说:“姑姑,我觉得我像水。 ““你昨天不是说你像云吗?”“水有三态,云只有一态,我同时也可以像冷凝的冰,像清流的水,姑姑,你觉得你像什么?”我除了生产时觉得自己像母猪外,已很少去搞这类文学小把戏了。我看看窗外,不!窗外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年轻人的。我只好在厨房找答案,没来由的,我说:“我觉得我像一块猪油。” “你乱说。”她笑道。 “笑什么?猪油也有三‘太’:太油滑、太多余、太无益。” 她站在人生的起点上,用已累积的课本知识来对比未知的人生,人生对她似近实远。她抓不住核心,只好用文字、意境来捕捉周围的氤氲之气和朦胧之美。也就是说,明明是瘦巴巴的人,她不说“竹竿”,却要说“玉树临风”;明明是孤傲的”“人,她不说“不合群”,却要说“...
第一部分去广州(1) 最后一次去广州是1986年12月的事,那是我们第一次冬天去南方。北京已经很冷了,在路上我不得不一件件地脱衣服,到广州只剩衬衫了。 实际上那是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我永远无法将那次旅行在记忆中抹去。 我们是坐火车去的,心情忐忑不安,且极度的惶恐。我们跟熬鹰似的,两天后眼睛都蓝了。我一直抱着皮包不撒手,惟恐一不留神它就会长翅膀飞了。山林的手则时刻不离开腋下的刀把,在他眼里从我们身边走过的每一位乘客脸上都挂贼像,只有狼骚儿他叔叔走近时,他脸上才多少有些笑模样。 那把美国军刀在山林腰里挂了五、六年了,从不离身,连睡觉的时候他都不愿意摘下来,这也是山林死时身上唯一的完整物件。我将这把利刃埋在山林的坟里,不久那片地被国家征用了,转移山林的骨灰盒时军刀竟不翼而飞了。据说利器多不吉利,名剑主人难有善终,操鱼肠剑成名的专诸被剁为肉泥,挥元戎剑策划十...
****************序言*************** 韩国离我们并不远,但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谜。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这是一个贫穷而落后的国家,但仅仅20年的功夫,韩国就令人刮目相待了。它增长的秘密是什么?现在的状况到底如何?-序言:喜看小洪写韩国- 梁小民 韩国离我们并不远,但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谜。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这是一个贫穷而落后的国家,但仅仅20年的功夫,韩国就令人刮目相待了。它增长的秘密是什么?现在的状况到底如何?我指导过一些韩国留学生,可惜他们太尊师,在我面前放不开,汉语、英语口头交流能力又差,想与他们聊聊,终不达意。读一些经济学专著,又太抽象,说来说去无非是市场化与开放。韩国在我心中始终是雾中的花,云中的山,谜一般的地方。 帮我解开这个谜的是好友詹小洪。他有机会到韩国任教一年。了解一个国家必须在这个国家与当地普通人生活一段时期,而不是走马观光地旅游或访问。小洪有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