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2004年第03期 >

第5章

2004年第03期-第5章

小说: 2004年第03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画中的小诗(组诗)
■  李明月
                             空白的下午我盯着一棵棵棕榈棕榈一棵棵不见了我盯着一栋栋高楼高楼一栋栋不见了我死死地盯着一群人人  一个个不见了她使劲掐了掐自己的脸她从镜子里盯住自己镜子里面没有女人什么在暗中改变了已知的部分把未知的内容换成一个失明的老人从女人的梦中醒了一个下午
  另一面是一个孩子
  在女人的身体里大睡
  至今都不肯醒来
  走动的背景
  灯光一下子就黑了
  高潮之后  周围的事物无可挑剔
  舞台  人  布景
  都回到各自的内容里
  时间继续上演着
  没有写出结尾的节目
  那认定的配角
  不是我
  我也是一个走动的背景
  和你一样
  词语的雪花
  词语的雪花落下夜晚
  白茫茫的
  孤独  有些冷
  以前我会流下眼泪
  感动它们
  现在我不露一点声色
  当一个词对我感到好奇
  它站起来时
  我抓住它
  有关海
  一堵石头的墙
  一层红砖的墙
  一排小树
  一层塑料薄膜
  一张纸
  一阵雾
  一眨眼
  随随便便就把大海挡住了
  汽车的喇叭声
  飞机的马达声
  人们的争吵声
  青蛙的鼓噪声
  情人的耳语声
  蚊子的嗡嗡声
  随随便便就把大海的声音压住了
  秘密的花朵
  那个收买秘密和出售秘密的人
  看中了我
  他不时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我发现我的秘密越来越少了
  当我被一声鸟语  一个眼神  一丝光
  甚至是一个动物
  我为这些内心一动的时候
  那些秘密开出了颜色不同的花
  在田野上  花园里  小路边
  那个收买秘密的人又出现了
  当我要告诉他最后的真话时
  
  他竟与我擦肩而过


春天寄书(外一首)
■  杜 涯
                             我没见过你们故国的日落却知道你们故国落日的归处以及城河、塔松、水边的柳树而河流、麦地、槐树林——那是你们从未为之落泪的乡村在我生活的北国,当四月来临春天便无边无际地伸展  繁花开在树上,春草掩盖路途  棠梨树:我曾经见过  我也见过栗树和楸树  我曾在春天出门远行  在春天里爱上了一个山东少年  他有着北国的沉默、北国的痛苦  我也爱过挺拔的白杨:它的银白、喧响  在一条河上我看到了日落:  ——它不同于所有人所看到的  我将永不离弃:在四月,春天  我比黑夜更懂得什么叫黑暗  也比白天更懂得纯粹、光明  白杨以及喧响,树木以及摇动  还有繁花、道路、漫长的白昼和夜晚  ——在四月,北国  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不能依靠的  北方的白杨树  有一年秋天,我从平顶山回许昌  一路上我看到了白杨树  在北方的田野上,在庭院,在路旁  一树树的金黄,一树树的明亮  静立如歌,灿烂如灯……  如果我悄然离去  如果我被时间、风和尘土湮没  如果春天来临而我不再出现  如果童年和故乡也被我遗忘  被西风和落叶掩埋……  如果有谁来到北方  他会感受到忧伤  他会看到灿烂如灯的白杨树  看到我的  命运、思想


一棵竹笋在春天的戏剧(外二首)
■  徐 芳
                             一棵小小的竹笋属于春天向上挺立春天又是它最初的梦的部分既是土地的一部分又是天空的一部分我极力去发现这个梦的全过程——是努力,努力使它穿过了石头的心一棵还没成形的树一个断裂又连续的将来一幅梦境:在夜深人静或拂晓时刻找到了把它带回家我们一直追求的东西在一口锅里翻滚在调味碟里杂拌是生活的戏剧,才使本来无味的:成为了人为的感觉就像我的一个降落伞从没有张开的朋友降落,降落  早为精神准备好了跑道  却永远等着,保持距离  此刻,她的脸绯红  是竹笋卡住了喉咙  寻找梦幻的激情  我们还都比不过她——  陌生人  你走向那里  臂弯里搭着刚刚脱下的  外衣,还有围巾  撩一撩滑落下来的  一缕头发  笑一笑  没有别人  就是她——  虽然改变了表情  可还是她:  神秘莫测,不好捉摸  的样子……  你只用了零点一秒  便认出了她——  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对她,对你:  因为你就是她  而她就是你,对  愤  怒  镰刀会愤怒  葡萄会愤怒  蛇会愤怒  打蛇的人  同样也会愤怒  月光会愤怒  河水会愤怒  树叶会愤怒树根同样会愤怒还有包裹树根的泥土……真正的愤怒是手指尖,不是瞪着的眼睛,不是风暴中的大脑,不是火烧着的一颗心……不!真正的愤怒就是一首诗——读它,就能改变知觉,改变感性听它却听出了拉风箱般的喘鸣……那是写诗人的也是此刻读诗人的——愤怒的呼吸!


抚琴的雨阁(外一首)
■  京 梅
                             你在落日的山野裁剪夕阳荒草连天的阳关古道送走了一千年前那一个难舍难割的黄昏你在西湖在断桥的雨里收掇浪花北方迁来的雁们远远认下了故人  满湖薄雾静静香着  听落雁在手指之间  起飞  你在春天在一片广袤的深夜  细细徘徊  梧桐叶上有群鸦衔来的  欢喜的雨珠  雨在屋檐上滴淌了几千年  那是黑暗遗留下  唯一自由的天籁  这个春天  为了写出这个春天  我已积攒下  好几个季节的绿色  还有  许多年以来  流淌在血中的火焰  为了成就这个春天  我曾经变成一只圣洁的蚕  吐出全部相思  作茧自缚深信着有人  抽出丝纺成绸  织上孔雀与桃林  为了享用这个春天  我在大漠荒凉里  流浪过许多年  误把干旱当作了彼岸  误把沙砾拂面的  痛楚当成抚摸  为了嫁给这个春天  我已经把一生的幸福留给了  湖边的那一片松树林  把我的水做的骨肉  蒸发成眼泪迷蒙在  他坚实的忧伤的肩头


白雪覆盖的煤堆
■  刘亚丽
                             冬天里的煤堆比金黄色的麦秸草寒冷比褐灰色的梨树枝冰凉它甚至比一块玻璃更为锋利刺骨它把火包裹得那样的严  那样的黑天上下来了白颜色的雪同一时间里雪没有遮住金黄色的麦秸草也没有遮住簌簌发抖的梨树枝它甚至没有遮住一块亮晶晶的玻璃但它遮住了煤堆纸里包不住火啊白色的雪奇迹般地遮住了黑色的煤堆乌黑的煤块回到苍茫的群山里面七彩的世界回到白颜色里面不可知的未来婴儿一样睁开了眼睛


海(外二首)
■  刘慧君
                             归帆如一群带翅的兽  升起傍晚的潮汐  小男孩,你是牵着我的手  要带我离开这渔村  那长堤上的浪是积雪一样厚了  又如冰淇淋,会在月光下变甜  所有会飞翔的  都潜到了夜的更深处  我们要徒步  徒步穿过这大海  九峰山  在大地上玩积木的神啊  这高耸的九座石山怀里抱着一个多么深的  绿树的深渊  端午节前的野山楂  小小的刺儿划伤了我们采摘的目光  洁白的栀子画出山风的形状  便要沿着绝壁一步步走到天空了  还魂草,你蜷缩如菊花的体内  堆积了太多的阳光和月光  如果还有时间  我本可以在石头上写下我的名字  在这我走过后便空寂的山中呼风唤雨  水的手语  我只想坐在泉水旁边  在最寂寥的深山的野径  我只想抬起我苍茫的老眼  看一看过往,那些变来变去的晚云  当我顺手拂一拂身上的树阴  就会有一声蝉鸣,流进我的血脉末梢我们用手语交谈一只蝴蝶
  打开翅膀,飞起来途经一片开花的菊科植物我们看着它以舞蹈家的姿势飞着又在一棵松树上,有过几秒钟的停歇


北方(外二首)
■  马淑琴
                             山村初雪一场不经意的雪过早地封堵了小村的山门积絮的诗意在飘逝中狂泻静谧里充满断裂的声音所有的层次都被省略所有的事物都被充盈素洁的悬念在悄悄地布阵天庭垂下晶莹的纱裙树木披撒银白的须发山泉潜入迷离的梦境来不及陨落的满谷秋叶喘息中承受爱的来临石碾溢涨古时的丰盛柴门里蠕动隐匿的羊群茅屋降低了唐诗的温度寒意纠缠孤独的牧羊人羊儿寻觅昨日的芳草冥冥中踏出半坡梅韵一只山鹰于清白中起飞巡礼中检阅过滤的山魂  北四环路边的二月兰  像我山村的小姐妹  进城打工  一件明丽的衣衫  一双好奇的眼睛  似满山遍野的山菊  和沾风即生的野草  生命无足轻重  不属于养尊处优的阳台  也很难滋生  被富贵改良的心情  给喧嚣的土壤  植入一种宁静  用彻骨的清新  抚慰一群缺氧的心灵  脱不掉的野性  占领一方圈养的天空


在西峡
■  安 琪
                             在西峡,他的手是飞机场,停着一只老界岭的瓢虫风细细地吹我的身体四处游移空气无处不在却没有谁把一个词钉入我的灵魂在西峡,感觉在寻找中遇到感慨:世界的风景如此辽阔几乎使我惊慌失措!


耳环
■  芳 原
                             海子一样地翠蓝两滴饱满的湖水在我的脸颊旁欲滴未滴她来自遥远的西藏这小小的石头曾经在天与地之间碰撞  诞生如今一枚躺在我手心里另一枚却不知所去攥紧手心我感觉到一种来自绿松石之间的强烈思念如同孪生的姊妹命运却把她们活活拆散不知道,她现在在谁的耳下摇曳我已失去了一个白天若干年后,怎么也不能再失去这个夜晚


当代诗人 
  圣野,1922年生,浙江省东阳市人,1942年  春发表第一首诗《怅惘》,至今已出版60多种诗文  集,主编过10多种文丛和诗丛。建国前,主编过《原  野诗辑》并参与编辑《中国儿童时报》。建国后曾长  期主持《小朋友》编辑工作。离休后,大力辅导小朋  友学写诗,并参与举办了四届全国小诗人夏令营。  任《儿童诗濒问,他的儿童诗曾在全国评奖中多次  获奖,并被选人多种小学语文课本。去年四月上海  文联与少儿社为他举办了“圣野从事诗歌创作60  周年研讨会”。
  你头发黑
  我头发白
  你整天愁眉不展
  我总是喜笑颜开
  你开口像个老头
  我说话就像小孩
  ——《黑白》近况:
  拟整理出版《圣野新长短句》、《圣野散文评论集》,并着手撰写回忆生平的自传体散文。安徽少儿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开心娃娃儿歌》90首。即将出版的,有为浙江少儿出版社编选的《现代文诵读》与《新编儿歌365》。少年儿童出版社音像室亦有为我的儿歌和小小童话出音像磁带的打算。
  
  冯麟煌,1943年9月出生,海
  南省澄迈县老城潭才村人。1966年大
  学中文系毕业。曾任海南省作家协会
  常务副主席,现任海南省作家协会顾
  问,中国作家协会五届全国委员。为国
  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海
  南省对文化事业有突出贡献优秀专
  家、“德艺双馨”艺术家。著有诗集《热
  土流风》、《梦笔春华》、《情潮》、《写在
  佛光灵照大象吼啸的国土——访泰诗
  情》,长诗《阅读海南》、《酒》、《天涯
  路》、《走进交河故城》,散文随笔集《明
  月里的母亲》,诗歌美学论集《冷却了
  的悲痛》等多部。获省级以上文学奖多
  项。
  岁月,堆积成礁岩
  不老的海沸血潮涌
  石刻斑驳,饮尽人间风雨
  不敢阅读的悲怆
  鸥翼披飘逐臣的白发
  征帆高扬殉海之魂
  一片金黄热调进泼于沙滩浩茫
  赶海者以酒
  燃烧惊涛和夕阳
  ——《天涯》
  近况:
  主要致力于长诗和散文写作。近
  期准备出版诗集《长歌吟》(长诗卷)、
  《俄罗斯之旅》和散文集《永恒的红玫
  瑰》。
  
  张庞,河北省隆尧人,1943年生,中国作家
  协会会员,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少将军衔。
  1960年入伍,五十年代即开始诗歌创作,著有文集
  《军旅求索》、《逻辑河流的思维浪花》,诗文集《诗与
  论的灵感互动》,诗集《东方情结》、长诗《东方神话》
  (与人合著),文艺评论集《聚焦长诗(东方神话)》
  (与人合著)。诗歌《阅兵车驶过金水桥》获全军文艺
  “新作品奖”,《东方神话》人选中宣部、中国作协等
  六部门联合推出的纪念建党80周年“10部献礼文
  学作品”、“解放军文艺奖”等项目。文学信条:躬身作犁写春秋,坦荡为纸著文章。
  战争  从来不重复昨天的游戏
  武器的包装孕育着武装的对抗
  哦  不均衡伴随着不商量
  “黑客”滑过指间  呼啸裹着残阳
  “沙漠之狐”的一缕硝烟
  浓缩着人类历史的全部悲怆
  “联盟力量”的厚重头盔
  透过夜幕把猎物锁定在黑框
  为了拥有的选择  选择拥有的力量
  军事家们作不尽的天下文章
  ——《演兵场诗谣》  近况:
  刚刚卸任退休,获得了更多的创作自由。除  继续坚持每逢大事有诗篇外,不断拓展写作领  域,把笔触伸向广袤的大地、山川。同时,抓紧整  理出版诗集《驻足阳光》。
  芒克,原名姜世伟。1950年11月16日生于辽宁省沈阳。1950年迁居北京。1958年上小学,1964年考入北京三中。1969年初赴白洋淀插队。  1971年开始诗歌写作。1976年1月返回北京。共出版中文、日文,英文和意大利文诗集六部、小说两部。现居北京。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在把头转向身后
  它把头转了过去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那片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
  ——《阳光中的向日葵》


刊中报
                             屠岸诗歌创作与翻译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报讯〕屠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出版家。早在四十年代,他就在上海开始诗歌的创作与翻译,在六十余载文艺生涯中,他写、译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对一代又一代读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中国诗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总结、学习屠岸先生在文学上的光辉成就,2003年11月22日,在屠岸先生八十寿辰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诗歌学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现代诗学研究所、《诗探索》季刊、《新诗界》诗刊、《中国翻译》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发起,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屠岸先生诗歌创作与翻译研讨会”。牛汉、李瑛、谢冕、吴思敬、张同吾、朱先树、李小雨、莫文征、刘玉山、成幼殊、傅浩、北塔等诗歌界、翻译界以及出版界的人士近七十人出席了会议,老中青三代同行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又切中肯綮的谈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