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

第237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所知,多少人修行时间久了,愈久愈怀疑:怎么修这么久了还没有成就,佛法靠得住靠不住?所以有很多学佛退心,去学其他宗教。说老实话,其他宗教他去尝尝,几年也不能建立信心,也打很多问号,再换一个宗教,换个三、四个,自己这一生寿命就完了,一无所成,原因都是没有信心。这个现象真有不是假有,古典里记载,以及我们现前所见到。我们曾经听说,某个人修行修得很不错,现在去信基督教;有不少人念佛,念了不少年,现在去参禅。不断的在改变法门,他每一个法门想试试看,看看有没有效果,看看功夫能不能得力?永远不会得力。实在讲真正的原因,大乘读诵听闻薰修的时间太少,理事的真相别说是透彻明白,明白个几分他也做不到,所以会被外头境界转;能有几分信心,外头境界就转不动,这个道理我们总要懂。
  真正善根福德深厚的人那另当别论,这种人就是佛家所讲根熟的众生,这是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成熟,所以诸佛菩萨来给他做增上缘,他一接触就有坚定的信心,一接触他就永远不会改变,这种人不但有成就,而且成就非常殊胜,往往是我们一般人不能够跟他相比的;这一类我们很清楚,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成熟。只要善根福德成熟,佛菩萨会给他做增上缘,这就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没有成熟的人,如果遇到缘殊胜,可以提前。假设我们的善根福德,已经有九分成熟还差一分,差一分要到什么时候成熟?到下一次,再下一次,大家知道下一次、再下一次,可能经过几个大劫,或者经过无量劫,都说不定,绝对不是你来生就成就,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缘殊胜,也就是说你有机会听经、有机会闻法,天天听,不间断的听,听上几年,把你的善根福德欠的那一分补足。怎么知道补足?信心成就,再没有怀疑,死心塌地,一门深入,这就是你不足的善根福德补足了。诸位同修要晓得,我就是这个人,我是在经教里面把善根福德补足的。我刚刚一接触,没有那么大的信心,但是我的善根福德可以算是相当深厚,为什么?我相信老师,我听老师的教诲,我尊重老师,这一个条件现在很多人没有。我这一生能够成就,能够补足,得力於尊师重道,接受老师的教诲,实践老师的教诲,我能做到。
  闻法薰修,这是我在一生当中真正得力之处。闻法,我讲给别人听,也讲给我自己听,劝别人也劝我自己;我讲了四十年,就劝自己劝了四十年,这个根才扎下去,信心、愿心才真正建立。这么长的时间薰习,无间断的薰习,功夫才得力,展开经文才知道它的意思,才稍稍契入一点境界;入得虽然不深,浅入,可是这个意境一生都受用不尽。用在其他法门,我们这一生我没有把握成就,为什么?我入得不够深,但是对於净土法门来讲,那就具足圆满的信心,入这个程度就足够,往生净土是足够了。这是告诉我们,在法相上面契入,也就是说明我们在日用平常当中,每一天接触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能够用普门观察;他从这里契入,从这个地方明心见性,证果了。再看下面这一尊,第七尊:
  【乐旋慧天王。得为一切众生种种出现无边劫常现前解脱门。】
  『得为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现在所谓多元文化,《行愿品》里面讲得很多,用现代的话来说,种种的族类。这个地方的众生是广义的,六道全包括在其中,族类就非常复杂,种种见解,种种思想,种种信仰;人道里头人种种信仰,畜生里头也是种种信仰,天道里头还是种种信仰,很复杂。至於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差别就更大了。这是说到众生无边,无边的差异,诸佛菩萨对待这些众生平等看待,无不是以大慈悲心关怀一切众生,护念一切众生,随时随刻帮助一切众生。如果诸佛菩萨要舍弃众生,在我们讲他违背他的本愿,这是凡夫眼睛里面看;实际上来说,不可能。不舍一人是真的,你说他舍弃一个人,不可能的;凡夫会舍弃人,佛菩萨决定不会舍弃。为什么?称性,佛与这些大菩萨都是契入自性,契入自性怎么可能舍弃?不但一个人不会舍弃,一只蚊虫、蚂蚁也不会舍弃;不但有情众生不会舍弃,无情众生也不会舍弃。这是跟诸位讲真话,讲实话。
  我们为什么受这么多苦难,佛菩萨没有来帮助你?这个地方你要懂得,佛菩萨不是感情的,是理智的。佛菩萨对於一切众生没有偏爱,没有憎厌,没有;我们念念当中,菩萨多爱我一点,多关怀我一点,总是这么一个妄念在。这个妄念就把佛菩萨的慈悲关怀隔了一层,自己用妄想、用分别把自己裹起来,包起来,佛菩萨想关怀你,你拒绝,这是我们自己的过错,不是佛菩萨有过失,佛菩萨是平等的。你要晓得,佛菩萨用什么来护念我们、关怀我们、帮助我们?讲经说法,示现榜样。讲经说法是让你听,从听闻当中觉悟。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所以佛关怀一切大众,以音声做佛事,第一;第二,眼根也还不错,所以现相给你看,你要是看懂,你在现相上看,一下就觉悟了。六根里面,我们娑婆世界其他的根都比不上耳根跟眼根,所以文殊菩萨讲,「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菩萨关怀我们、爱护我们、帮助我们,用音声教化,用示相教化,永远没有止尽的在说法,永远没有止尽的在现相,可惜我们不懂,听了也不懂,看也看不出来,那是我们的事情了。佛菩萨不是说「你听不懂,算了,不讲了,你看不懂,算了,我不示现了」,那就没有慈悲心,那就是舍弃众生;听不懂还是讲,看不懂还是示现,这是真正的大慈大悲。可是佛菩萨不是凡人,凡人怎么样?看到你听懂,看明白,欢喜;给你讲,讲了多少遍还听不懂,给你示现你也看不出来,这摸头,「讨厌!算了,不教了」,那就不是佛菩萨。所以佛菩萨看到你,你听懂了,看清楚了,佛的心是很清净的、平等的;你没有听懂,没有看清楚,佛也不生烦恼,所以他自在。我们帮助别人、教化别人,人家懂了,好欢喜,他要是不懂、不听,我们就生烦恼,这就叫凡夫。所人家能够在教化众生当中,永远不著相、不执著,这是高明之处。我们因为在帮助别人会起心动念,我们对他好,希望他报恩,对他不好,希望他别报仇,尽在打妄想,这怎么能相应?我们常常想想佛菩萨,佛菩萨是怎样作为,我们如何向他学习,才能得到真实受用。他们现种种身分,有情的身分示现,无情的身分也示现,为一切众生说种种法,以音声做佛事。我们的言语是说法,风声、雨声、海浪的音声也都在说法,你要真听懂了,豁然大悟。所有一切音声都在说法,所有一切形相都在表法,这是《华严》境界。就是因为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现身说法无有穷尽。
  天王示现这个境界,他从这个地方明心见性,成佛作祖,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当向他学习,决定不怕困苦艰难。我们遇到苦难,就把众生忘掉,就把众生舍弃掉。我好心好意帮助他,他错会我的意思,误会我的意思,还要毁谤、还要排斥,甚至於还要陷害,算了,不要度他,不要跟他往来;我们遇到境界,会是这个想法,这个做法,这错了;菩萨不是这个做法,不是这个想法。他主要的是教我们这桩事情,顺境里面不起贪恋,逆境里面不生厌恶,善恶顺逆无不自在,在这里头才真正修学清净平等觉。如果我们被境界所转,人事上善人、恶人,善人、顺境起欢喜心,生起贪恋,恶人、逆境生瞋恚心,都错了,我们就是心被境转。心被境界转是凡夫,心被境界转,你的修学怎么会成就?别说其他法门,在念佛法门里面,功夫成片你不可能得到,你还心被境转,你怎么可能功夫成片?纵然我们没有能力转境,至少我们要不被境界所转,要有这个本事。
  我们转境界,那个本事高,我们未必能办得到。但是要自己真正能做得了主宰,不被境界所转,功夫就得力;一心不乱不敢讲,功夫成片是决定可以得到。大家都晓得,你能得到功夫成片,凡圣同居土身分就取得,决定得生。凡圣同居土虽然不高,也了不起,比起其他法门,给诸位说,地上菩萨都不及。净土是无比的殊胜,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超过其他法门地上菩萨,往生不退成佛,一生就圆满,不要等第二生;修学其他法门,一生不能成就。在六道,真正有功夫的人在天道;我们在大乘经上看到,十地菩萨常常在天上示现天王的身分修行。唯独往生净土一生成办,正因为这个事实,所以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异口同声赞叹阿弥陀佛,赞叹极乐世界,赞叹十方每一个念佛往生的人,你说这个多殊胜!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一心一意专修专弘这个法门,我们也要学菩萨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无有疲厌,这个精神是普贤菩萨的精神。别人信,很好,帮助他增长;不信,不断的帮助他,绝不舍弃他,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正遇到新年,在中国还有一个农历新年,这个时候是我们帮助众生的好机会。我们把佛法介绍给他,过年送一点礼物,送一本小佛书给他做礼物,寄一张贺年卡。贺年卡我们这边有印,大概印的数量很多,诸位同修自己去拿;贺年卡里面有介绍我们这边的网路,有介绍他听经闻法的机会。不要这个人我寄给他,那个人讨厌我不要寄给他;这个跟我冤家对头,好久都不往来,也要寄给他。只要你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知道他的地址,你就赶紧寄;冤家对头也寄给他,「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怨亲平等。不要选择哪个该寄、哪个不该寄,统统要寄,普度一切众生。这个经文上说,「为一切众生种种出现无边劫」,种种出现是空间,无边劫是时间,「常现前」,无尽的时空永远没有间断,他教我们学这桩事。现在新年期间正好,希望大家多寄贺卡,我在替邮政局宣传。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四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104
  请掀开经本,我们还从五十八面读起,这是一个段落,五十八面最后一行:
  「复次可爱乐法光明幢天王。得普观一切众生根为说法断疑解脱门。净庄严海天王。得随忆念令见佛解脱门。最胜慧光明天王。得法性平等无所依庄严身解脱门。自在智慧幢天王。得了知一切世间法一念中安立不思议庄严海解脱门。乐寂静天王。得於一毛孔现不思议佛刹无障碍解脱门。普智眼天王。得入普门观察法界解脱门。乐旋慧天王。得为一切众生种种出现无边劫常现前解脱门」,昨天讲到此地。今天我们继续看第八尊天王:
  【善种慧光明天王。得观一切世间境界入不思议法解脱门。】
  菩萨得到的法门,『观一切世间境界』,「一切世间」包括三种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前面讲得很多。这一切世间我们都晓得非常复杂,《华严经》自始至终为我们说明这些差异的现象,说得很多,而且会会几乎都有多次的重复,所以这部经我们从头到尾念一遍,这些印象都会很深,那就是重复多遍,这是世尊教学的善巧。在这种种不同意见当中,我们怎样去观察,才能够开智慧?这一切境界当中,有事有理,有性有相,有因有果,天台大师在《法华经》里面,将十如是展开为百界千如,那就是「观一切」的良好模式,我们得到他这个启示,就晓得如何观察世间。
  现代科学家也善於观察,譬如太空物理学家宏观宇宙,观察宇宙无穷大,这是一种观法;量子力学家往小处去观察,观察一切事物无限小。所以今天的科技很明显的走上两个极端,一个是无穷大,一个是无限小。他们的观察不能说不敏锐,观察的结果也能够令一切人满意,可是为什么不能解决问题?就是此地讲,他为什么不能入解脱门?这一点我们学佛的同修不能不留意,他们再宏观、再微细的观察,没有把「我」舍弃掉,虽然观察到无我,我也不可得,但是意念没有舍弃,所以还是得不到解脱,依旧是凡夫境界,连个小乘须陀洹果都不能证得。
  我说这个话,同修们要警惕,不能证果,此地讲不能入解脱门。此地这个解脱门高,不是普通,法身大士的解脱门。此地的解脱是十法界,脱离十法界,解除一切烦恼,这里面佛家常讲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脱离十法界这是高。最低的解脱是小乘须陀洹果,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是最低。从初信到十信,华严会上还没有他们的地位,为什么?他们没有出十法界,不是法身大士,没有入一真法界,没有入华藏世界,这不算是真的解脱。可是佛告诉我们,证得小乘初果、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个人已经断三界八十八品的见惑,断八十八品的见惑是「解」;「脱」哪里?三恶道,这种人决定不堕三恶道。但是他没有离开六道,他在六道里面人间、天上,他轮转的范围就是这个范围,他不会堕三恶道。我们听了世尊这一番话,最重要的要相信世尊没有妄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所谓如语就是完全说的是事实真相,佛所说的并不增加一点点,也不缺少一点点,真相是什么,完全照事实说出,这叫如语。
  我们想想,如果我们见惑还没有断,见惑里面第一个是身见,执著这个身体是自己,这叫身见,也就是我执,这有我;有我当然就有我所有的,这个妄念就生起来。佛法里面的修证,最低的水平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有「我」你就有私心,你就有人我是非,你就有贪瞋痴慢,你就有三苦、八苦;换句话说,你就有六道轮回。所以证得初果的人,在大乘是证得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我们就称他作圣人。初果须陀洹,这是梵语,它的意思是「入流」,他入圣人之流,他不是凡夫。虽然现在还不能脱离六道轮回,但是距离脱离六道轮回是有一个期限,佛说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脱离了。诸位要晓得这叫「位不退」,三不退里这是位不退,决定不会再堕成凡夫。我们在一生修学过程当中,最低限度要证这个果位,你才算是有成就。
  可是八十八品见惑不容易断,要以这个水平来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修行人,在一生当中能够成就,那真的是太稀有,凤毛麟角。一般人怎么样?只能说在佛门里面跟诸佛菩萨结个法缘,如同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遇到佛法,也曾经像现前这样的修学过,但是没有拿到须陀洹的学位,还是流转六道。这个事情,我们在过去生中已经干了很多遍,甚至遍数已经数不清,这一次碰到了再干一遍。到什么时候我们才会真正觉悟,才会真正回头?难说!善导大师给我们讲,「总在遇缘不同」,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们生生世世每一次真的是遇缘不同。如果遇缘殊胜,我们能把握机会,真的这一生就把这个事情办妥了。
  如果修学其他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没有一个法门不是断烦恼才证菩提,几乎没有例外的。你断见惑,你证初果;你再将欲界思惑九品当中最重的前六品断掉,你证二果;再把其余断尽,证三果。三果不错,不再到欲界来,在四禅五不还天修行;到那个地方再去断色界、无色界。色界四禅,无色界有四种定,总共是八个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