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因为你不是西门子 >

第1章

因为你不是西门子-第1章

小说: 因为你不是西门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访问:   txtsk
《因为你不是西门子 》 一在慕尼黑(1)

    “你们听没听说,把自己一岁以前的照片放在枕头下面,睡觉就会梦到前世的!”韦丹一本正经地说。    
    “去你的,少胡说八道。”我还没来得及开口,陈翎抢在了我的前面。    
    “这种事是宁可信其有的!”韦丹义正词严,“我表姐一直没怀孕,我外婆让她剪下她    
    和表姐夫的脚指甲和头发,再滴上几滴鸡血,放在枕头下面……你猜怎么,没过半年她真的就怀孕了,神奇吧。”    
    我和陈翎放声大笑。    
    “有什么好笑的,每个人都有前世的。”韦丹推了我一把,“彤彤,你就一点不想知道你自己的前世?”    
    我妈这时候端着两盘西瓜从厨房出来,“你们三个快点把西瓜吃了,然后都给我好好睡觉。明天第一天上班,要给领导留个好印象。”    
    韦丹和陈翎是我大学德语系的死党,我们3个同时拿到了西门子移动的offer;明天报到。    
    “阿姨,彤彤小时候的照片家里有么?”韦丹接过妈手里的水果盘,替她捶起背来。    
    “怎么没有?”    
    “让我看看吧……”韦丹把“吧”字拖得长长地,音调上下起伏,像游动的蝌蚪尾巴。乱放电是韦丹的职业病,虽然她的职业生涯从明天才开始。    
    这一年是德国百年难遇的寒冬,大雪纷飞,莱茵河的主干道有好几处都结冰了,影响了船舶航行。我临时和伙伴们一起被调来将冰块搬走。我们衣不蔽体饥寒交迫,随处可见冻死的伙伴们的尸体。渐渐地,我感到自己最后一丝力量也从身体里消失了,我倒了下去。韦丹说得没错,每个人都有前世,我的前世是个苦命的搬运工人……    
    我被冻醒了,才发现原来空调开到22度,而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踢掉了被子。    
    第二天我赶到教室的时候,培训差不多快开始了。韦丹和陈翎替我留了位子,我刚一坐下,韦丹就低声问,你昨天晚上做梦了么?    
    “我怕梦到你状如女鬼,所以一晚上没敢合眼。”我打了个喷嚏。    
    负责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是人事总监,一个德国人。他用英语先热情地发表了一通欢迎词,好像我们一个个都是他多年未曾谋面的朋友,然后开始介绍公司背景。    
    西门子、奔驰、大众这些德国公司名字我们德语系学生个个烂熟于胸,大一上口语课时,外教教我们的第一句句型就是“IcharbeitebeiSiemens”。据说在德国,有一半的德国人为西门子工作,德国人个个都使用西门子的产品,哪怕只是一个小电灯泡。    
    人事总监补充了很多我不知道的内容,比如,西门子是目前为数极少的150年历史的大公司,也是第四大电器设备制造商,年销售额近1000亿马克。世界上惟一比西门子更具全球性的,就是可口可乐。    
    我想他介绍这些内容的动机之一是增强我们员工的自豪感。可他的话至少在一个人身上没达到目的,那人是韦丹——她一直忙碌地偷偷在桌子下面发短信。    
    “廖霆海拿到签证啦!”韦丹低声道。    
    “什么大学?”我立刻问。    
    “慕尼黑大学,读计算机。”    
    我心里一痛,那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我第二想去的学校。慕尼黑是德国的文化艺术之都,跟她齐名的是法国的巴黎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德国有一位君王说过,一个人只有见过慕尼黑,才有资格说他见过德国。    
    开始播放幻灯片了,西门子的创始人是维尔纳·冯·西门子(WernerVonSiemens),他有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实施梦想的毅力。24岁时,维尔纳·西门子参与了一次斗殴而被监禁,他把牢房布置成一个小小的实验室,蹲在冰冷潮湿的地板上继续他的试验。就在这里,幸运之神降临了,就是这监禁期间的“地下研究”竟然让他发明了电镀镀金技术,由此挖到了第一桶金。    
    幻灯片很快放完了,人事总监让大家去讲台领书,是维尔纳·冯·西门子的传记,有德文和英文版,我们3人各要了本德文版。排在陈翎后面的是两个年轻的德国人,估计是intern;也要德文版,但已经发完了。    
    “我这本是德文版,给你们吧。”陈翎用德语跟二人说。我这才发现,其中一个德国人长得很帅,一头浅栗色的头发,嘴角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不用了,我们可以读英语。”另一个小伙子说,他长得非常高,至少有一米九。    
    陈翎飞快地掏出纸笔写起来,“别客气,大家都是同事。这是我的办公室电话,我是SupplyChain的,你们看完给我就是了。”说完将书塞到帅的那个手里,“你的分机?”    
    从东方传统审美标准来看,陈翎不算美女:头大、脸几乎是一个正圆、皮肤略黑。她知道自己的劣势,索性跟东方审美划清界限,定位国际化,按美女全球化的标准打造自己。在大学里,她就喜欢和留学生们打成一片,英语德语满嘴跑、行事泼辣、穿着大胆,不明就里的,都以为她是混血儿。    
    “这种八股文,拿回去也不过放在书橱里装装门面。干吗借来借去的小题大做。”美丽的韦丹最看不惯的是倒贴。    
    谁都看出陈翎的醉翁之意不在书,她已经和德国酒窝交谈起来。我翻了一下手里的八股文,两百多页,放在枕边每天睡前看几页,安神催眠,还能复习德语,一举两得。    
    西门子是电子电器业巨子,旗下的14个业务集团遍布信息通讯、电力、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医疗、照明和家电领域。信息通讯集团(I&C)下又分成ICN(网络)和ICM(终端),韦丹、陈翎和我被分在ICM,这个业务块负责手机的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对外称西门子移动。我和韦丹分别去了产品市场(PM)和市场部(Marketing),陈翎投简历的时候,意向也是市场,但面试结束后被通知去产品线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    
    “德国制造”可以算是德国商品在全球的一句最佳广告词,它意味着质量保证、工艺精湛和耐用。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1887年,当时口碑不好,颇有些类似于今天的“中国制造”,让人联想起廉价和仿制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德国的出口产品被要求注明“德国制造”字样,既作为一种侮辱性的惩罚,又和“英国制造”加以区别。然而不少人注意到贴上“德国制造”标签的商品质量都特别好,销路于是打开了。    
    据说西门子制造出了世界上最耐用的手机,德国人相信“慢工出细活”,早期每生产一部手机要用去13个小时。我们原来的销售总监是个德国人,每次有代表团来公司参观,他的保留节目就是把手里的手机重重摔在地上,有几次后盖板摔裂、电池掉出来,装上以后毫不影响打电话。后来有人开玩笑,说手机广告可以这样拍:两个冰球队在比赛,把抢夺的冰球换成西门子手机,进球了,在打进球门的一刹那,手机铃声响了。


《因为你不是西门子 》 一在慕尼黑(2)

    入职培训第二天韦丹就去广州出差了,当我看着电脑显示屏上的技术参数时,她正和她部门的同事们天鹅般地挺立着脖颈,穿着高跟鞋拖着行李箱袅袅婷婷地登机,活像一群航空公司的空姐。跟她相比,我的工作平静而琐碎。我是PM的一名TechnicalWriter,主要工作一是根据英文版手机说明书,校对Agency交上来的中文版本,二是跟德国联系。本来我们有两个人,但另一个女孩子最近转去做PM(产品经理)了,我就暂时身兼二职。工作很忙碌,我们在为2118年底上市做准备,我同时还负责明年上半年上市的两款机型的资料翻译。    
    我们大老板据说是个工作狂,每天晚上10点属于正常下班时间。连带他下一级的经理也跟着加班。经理一加班,我们这些小花小草也不好5点一到就赶去参加同学聚会情人约会。另外每人手头都有自己的工作,时间表上有一片deadline,今天做不完,明天照样还是你的。我经常在下午4点半打电话回家,跟妈妈之间发生如下对话:    
    “妈,我今天加班,晚点回来。”    
    “好的好的,卖力点啊。”    
    妈妈的声音听上去毫不心疼,像个把女儿送上前线的革命母亲,我对她最好的孝顺就是不眠不休地向老板表忠心。    
    下了班走出办公楼抬头一望,属于我们部门的三四两层楼的灯全亮着,像极了大学寝室。以前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已经吃完晚饭,在寝室里看书嗑瓜子说着永远无法实现的远大理想。现在我尽力洗去学生的水印,待人接物都严格依照白领规则,以期在这个500强企业中站稳脚跟、升职加薪。    
    再次碰到韦丹是中午在公司餐厅,她刚出了圈差回来。我和两个PM正一起边吃饭边聊工作。突然其中一人走神了,盯着我背后看。我一回头,见韦丹正端着餐盘在找位子,就朝她招手。    
    “这是我同学,韦丹。Marketing的。”我给那个走神的PM介绍。此时,他的原神态已经跟着韦丹回到了餐桌上。    
    “Emily。”韦丹更正。几乎市场部的所有员工都有英文名字,好叫好记。    
    “走神派”连忙表示自己听说过。    
    Emily确切地说是个德文名字。韦丹大学并不用功,大一下期的精读课考试险些被关。不知她哪里听来的,说名字决定性格,而性格决定命运。可问了一下派出所,发觉改户籍名非常复杂,于是只好从德文名字上动脑筋,将原来的名字改成了“Emily”,意思是勤勉。无论外人怎样Emily长Emily短地叫,同学4年也不见她有任何勤奋的迹象。韦丹长得像条少了尾巴的美人鱼,细瓷一样的皮肤,下巴尖尖的,眼睛像奥黛丽·赫本。我很怀疑市场部把她招去主要动机是养眼。而这也该列为她jobdescription的第一条。    
    “我有两张德国中心庆典的邀请信,今天晚上的,你跟我一起去。”韦丹道。    
     我瞥了一眼“走神派”,他的眼神告诉我,他迫切地想报名。    
    “我今天还要加班,要不然……”    
    我还没来得及孔融让梨,韦丹打断我,“明天再加,你下班等我电话……我们的名片据说印出来了,我一会儿要出去,不如你帮我拿一下吧,正好晚上给我。”    
    开幕式在一家五星级酒店举行。Buffet很丰盛,有生蚝、龙虾和黑鳕鱼这些我只在时尚杂志彩页上看到过的菜式。韦丹和我各装了满满一盘,我吃了两块龙虾,正准备去拿红酒,手机响了,是我上司Jeffery打来的。我忙把盘子递给韦丹,去角落里接电话。    
    Jeffery问我2118的印刷资料有没有送样,这个月底能不能交货?我说没问题。他又说明天早上9点有个会,你参加一下别迟到了。    
    我们老板是个马来西亚籍的大陆人;他的英语尤其是口语不好,马来西亚人不把他当自己人;他平时又以一外籍人士自居,所以中国人也不拿他当中国人。    
    我接完电话只觉得饥肠辘辘,可四下里找不到韦丹的踪影。有个服务生脊背挺直地站在我们刚才的位置上,手里端着我刚才的盘子。我说了声“谢谢”,就接过盘子;叉起一口黑鳕鱼吃起来,鳕鱼比龙虾好吃,我一连吃了几块。服务生站在我身边一直没走,我心想到底是五星级酒店,服务就是好。我们手机的售后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请帮我拿杯红酒。”我对服务生说。可是他站着没动。    
    我正要重复自己的要求,韦丹这时候冲我走来,她手里耍杂技一样举着两个盘子。我一愣,突然嘴里嚼到一股怪味,我哇地一下将嘴里余下的食物全吐在盘子里。    
    “蘑菇!有蘑菇!”我一指那个服务生;“你干吗不告诉我?”    
    “小姐,我一个人吃得好好地,是你冲上来抢走了我手里的盘子。”    
    我居然用他吃过的叉子、吃他吃剩的东西,我恶心得就像刚才吞下了一堆鼻涕,“谁让你穿得像个服务生?”    
    “服务生?男的穿西装就是服务生?”    
    我很委屈,“那你也该提醒我,我是不知者不怪,而且我蘑菇过敏的。”    
    韦丹扶着我,“你没事吧?要不要去医院。”    
    我摇了摇头,“还好咬到一小口就给我发现,全吐出来了。”    
    韦丹看着他,“这位先生,刚才很危险。我朋友确实蘑菇过敏。普通人吃了蘑菇没事,可有些人吃了就会肝硬化和胃出血。”    
    冒牌服务生这下有点不安了,“对不起,你朋友动作太快了,我也是来不及反应,后来看她很饿的样子……”他弯下腰来看我,“小姐,酒店应该有医务室,要不要我陪你过去看一下?”    
    肇事者口气一软,我更委屈了,“谁要你陪。”    
    “刚才是我不好,可你也别跟自己的身体怄气。”    
    我声音哽咽:“你离我远点。”    
    韦丹向他使了个眼色,他不再说什么,转身走开。    
    韦丹还是陪我去医务室,并强迫我吃下了医生开的药,当我们再回到宴会厅,那个人果然不见了。刚才的一场好戏彻底破坏了我的食欲,我无知无觉地吃着山珍海味。韦丹却像个蒲公英一样满场飞,见了谁都发名片,我想韦丹无所谓自己的名字和联系电话会落入坏人手里。我们对成年人的世界充满好奇,她喜欢发名片的感觉,一种扬眉吐气的职业化的感觉。    
    主办方还安排了一场电影。韦丹今晚的社交兴趣和我成反比,我们做了折衷,去放映厅看了半场电影。电影是德文版的,配中文字幕。很多人说德语是生硬的官僚语言,精准却不美丽,四年的学习却让我发现德语的绮丽风景。二战期间,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纷纷去美国避难,他们坚持不用英语写作,认为除了德语外,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表达深刻的思想。


《因为你不是西门子 》 一在慕尼黑(3)

    片尾曲响起,观众纷纷离场。我和韦丹没有动,是Isgaard的歌声,这个中文意思是“雪花装点的花园”的歌手有着天籁般的嗓音,飘雪般的美声将我裹起来,整个放映厅都仿佛降下淡淡瑞雪。    
    片尾字幕终于全部打完,我转过身,黑暗里看到一双发亮的眼睛,也有人喜欢Isgarrd?喜欢看电影看完全部片尾字幕?我认出了他,是被我抢走盘子的那个人。    
    虽然在第一时间把蘑菇吐干净,还吃了医生开的药。我半夜还是拉了好几次肚子外带一次呕吐。我恨不能将冒牌服务生千刀万剐,可我毕竟不是韦丹,不懂巫术,他还是一样会在地球的某个角落过得悠哉游哉,幸福地吃着蘑菇。    
    第二天一早,我唯唯诺诺地跟在上司Jeffery后面去开会。会议室只到了一个德国人,是生产部的。他见进来的只有我们二人,咕哝了一句,大意是时间到了,其余的人还不来?我看了一下表,还差两分钟。    
     整场会,我负责做会议纪要。Jeffery有一两个问题私下需要跟生产部的德国人沟通,在他英语表达不畅时,我根据他的中文意思用德语稍做补充,外人听上去好像在提醒。我不算翻译只算是做笔录的,不至于让他丢脸。    
    会议结束以后,Jeffery拍拍我的肩膀,像个国营公司的党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