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拔魔 >

第606章

拔魔-第606章

小说: 拔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在平时,赵处野绝不屑于搭理普通的凡人,这时也很勉强,目光扫了半圈,最后还是落在慕行秋身上,“羞愧是凡人的情绪,戒律科的道士不会羞愧,我也没什么可羞愧的,道统塔倒掉、九大至宝失踪的那一刻,道统已经不复存在,道士身上的各项职责自然也就得到解除,一切但凭己意,与凡人并无区别,只是力量更强大一些而已。”

“原来戒律科最擅长的是给自己的行为找理由。”符临愤愤地说。

赵处野面露鄙夷,“无知的凡人,众生不分贵贱、不分族类,没有一刻不在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戒律科只不过是将这种事情变得更有条理、更为坚定,你们看我变化多端,我看自己却从未变化,星山宗师、服月芒道士、戒律科之首、道符的传承者,这都是我。”

“戒律科还跟几万年前一样能言善辩。”守缺抬头看了一眼月亮,“开始吧,我能让这位不变的道士‘心甘情愿’当活符箓,就算效果差一点,也比没有强吧。”

慕行秋点点头,对符临说:“顶天立地符最多能传播多远?”

“号称千里,顶多五百里,不过以赵宗师的道血与仙体——或许能再远上几里吧。”符临语气中也带着鄙夷,他曾经很崇敬道士,即使在道统退隐期间也是如此,现在这种崇敬却越来越少。

“如果顶天立地符在途中得到法力补充,会不会扩散得更远一些?”

符临愣住了,想了一会才说:“你的意思说在符箓快要结束的时候追加法力吗?应该会让符箓继续下去,可是……谁会那么凑巧在几百里以外给符箓加注法力?”

赵处野也开口道:“我还以为你真有一点想法,原来是一通胡思乱想,就算几百里以外真有一名道士等在那里,也不能给符箓注入任何法力,那是你的法术,有你的印记,别人只能攻击它、消灭它,不能帮助它,明白吗?除非你们组成法阵,融为一体,可我还没听说过相隔几百里的法阵。”

慕行秋抬起手臂,略显兴奋,“关键就在这里,我不用法阵,也不用别的道士在几百里以外帮忙,我用自己的法力扩散顶天立地符。”

见众人不解,慕行秋转身对守缺说:“对我施法,别太强。”

守缺是唯一站在空中的人,足不沾地,与他们相隔二十几步,二话不说,挥手扔过来一道霞光,冲到慕行秋身前一步时停下,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像是一群被纱网兜住的飞虫。

慕行秋伸出手对准霞光,手里没有法器,另一只手也没捏出法诀,霞光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没有造成任何伤害,慕行秋的手臂用力抡出半圈,指向另一变,射出一道闪电,正中山角,轰下去一块石头,他自己也踉跄后退数步。

“抱歉,法力用得太多了。”守缺笑着说,只有她对这一幕无动于衷。

符临见过慕飞电将符箓直接转化为法术,突然见到慕将军也会类似的一招,不免有些意外,赵处野才是真正的大吃一惊,倒不是因为慕行秋的这一招有多厉害,“你连法力都没有……”

慕行秋有一点法力,却不足以施展任何法术,这才是赵处野真正吃惊的地方,这违背了最基础的修行规则。

慕行秋也不知道为什么,内丹停转、法力稀少减弱了他的感受力,对他吸收法术中的法力却没有多少影响,这种能力似乎独立于三田之外,另有一套规则。

“现在的难题有两个,第一,我该怎么将自己的能力融入到顶天立地符里?”

“修身符!”符临喊道,他对符箓的固有看法接二连三被打破,再也不认为哪些事情是完全不可能的,“修身符能暂时复制本人的身躯,甚至法术。”

“没错,就是修身符,我在昏迷中隐约记得有这么一种符箓。”慕行秋到现在也没想起来具体场景,脑海中却总有一张纸符冲着自己大笑。

“你打算吸取祖师的法术?”赵处野问道,语气中虽有疑惑,却没有鄙夷与不屑。

“这是第二个难题,昆沌的铺垫法术遍布天下,既是顶天立地符要消除的目标,也是无所不在的法力来源,可是它们的印记太强,转化成五行之劫的时候我能吸收一点,平时却不能。”

“你当然不能,祖师用了一年时间施放铺垫法术,将它们附着在天地万物身上,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极复杂的法阵,印记不只一道,而是十几道,就算是服日芒道士也未必能破解,只有在它们转化五行之劫的时候,才会露出一点破绽。你的计划很大胆,但是行不通。”赵处野又开始摇头了。

慕行秋沉默了一会,似乎真的走进了死胡同,然后他盯着赵处野,死死地盯着,“你能。”

“我能什么?”赵处野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昆沌给了你祖师塔,令你能够调集五行之劫,只需要再往前一步,你就能打破铺垫法术的印记,然后修身符就能吸取法力了。所以,我需要你的配合,真心实意的配合。”

“原来你早就在打我的主意。”赵处野终于明白慕行秋为何迟迟不肯写符,而是跟他浪费口舌了。

“其他道士若肯帮忙,效果肯定会更好,但你是最重要的。”

赵处野抬头望了一眼夜空,离子夜顶多还有半个时辰,星山宗师冷笑一声,“你想让我背叛祖师?”

“嗯。”慕行秋干脆地说,“你是戒律科道士,我就不提供理由了,你自己找一个吧。”

赵处野想要大笑,这真是他听过的最滑稽的话,他没有笑,而是转向守缺,“怎么,不打算对我施展幻术了?”

守缺耸耸肩,没吱声,幻术能让一名道士说出“同意。”却很难强迫他施法,念心幻术在这种时候用处不大。

赵处野又望向山谷,施含元等人布置的法阵已具雏形,用天目能看到微弱的光芒在逐渐扩大。

“好吧。”他说,真的给背叛祖师找到一个极佳的理由。

第一千一十四章子夜婴儿

近百名道士在山坡上布阵,林林总总的法器多达七八百件,这一战非同小可,他们要保护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山谷里的数万凡人,以及千里之内尽可能多的人类,其中也包括那些不肯过来集合的道士。

肩负如此重要的责任,众人却没有多少把握,事实上,他们甚至没有信心保住自己的性命。

施含元向山谷中望去,灯光点点,人声杂乱,凡人的轻信这时却是一个优点,他们完全相信这些道士,以为安全轻易可得,他有些羡慕,也因此有些明白赵处野为何会放弃保护凡人的职责:当担子太重而被保护者茫然无知的时候,丢掉它似乎是最正常、最合理的选择。

他站在近百名道士的正中间,原地转了一圈,对大家说:“如果我预计得没错,道火之功将持续一个时辰左右,它会在每个人心中引起一团火——谁让咱们当初都享受过昆沌的法术呢——你们会感到全身燥热,尤其是三田,意志不坚者,将会爆裂而亡。最好的应对之法就是存想,咱们的这个阵法就是要将九卷《无忧经》传遍千里,甚至更远一些,帮助所有修行者进入存想状态。”

这是一个消极的对抗之法,也是最安全、覆盖范围最广泛的法术,众道士点头,他们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尤其是七名诵经科道士,他们是阵法的核心成员,身边围绕的法器也最多。

“事有万一,昆沌实力强大到不可思议,如果咱们不是对手的话……”施含元又在原地转了一圈,作为一名自认为还算合格的道士,他必须提前想到死亡,并以平静的态度对待,“保住山谷里的凡人比保住咱们的性命更重要。”

道士们沉默无声,过了一会庞山道士申继先问:“你真的相信左流英,以为凡人的婴儿当中隐藏着未来的希望?”

“我只相信一件事,胎生道根的婴儿数量近一段时间里大幅增加,这不寻常,如果说咱们还有一点希望的话,这就是希望,咱们或许能挡住道火之攻,却绝不是昆沌的对手,必须保住这些希望。”施含元顿了顿,“凡人三田未通,但他们也享受过昆沌法术的好处,因此也会感到燥热和心慌意乱,甚至因此自残而亡,《无忧经》能让他们的心平静下来,所以七位诵经师务必坚持到最后。”

大家都明白这番话的含义,必要的时候,其他道士都可以死,七位诵经师不能死,阵法若破,诵经声传不到千里之外,诵经师凭自己的法力也能照顾一座山谷。

时间一点点过去,阵法的力量正向外扩散,这是简单的一步,法器就可维持,道士无需全力施法。施含元向数十里外的山峰望了一眼,很快就将目光转回来,这个动作没有逃过其他道士的注意。

谁也没说什么,凡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更易于相信奇迹、神灵这些东西,道士们也有类似的需要,施含元相信特异的婴儿和符箓,其他道士则寄希望于某天、某时会突然出现一位能与昆沌势均力敌的道士。

“昆沌躲起来,肯定是在防备谁,对不对?咱们要是能提前找到这名道士就好了。”一人说道,新的至强者肯定是道士,这是勿庸置疑的。

“或许就在咱们中间。”另一名道士更乐观,“只是时机未到,连他自己也没有觉悟。就像施道友,不就是在极短的时间里进入服日芒境界的吗?”

施含元只能微笑,不置可否,心怀希望终究是件好事,哪怕再渺茫也值得鼓励。

众人议论纷纷,一名负责警戒的灯烛科女道士面前的油灯晃了两下,“当心,有异动。”

道士们立刻进入备战状态,离子夜还有一刻钟多一点,施含元能算准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了不起。

可法阵没有遭到攻击,众人也没有感到燥热。

远处的夜空中出现一个火圈,以极快的速度向外扩散,偶尔发出一声爆响,扩散数十里之后,火圈边缘激发出更多的新火圈,以更快的速度扩散。

“是马妖的顶天立地符。”申继先摇摇头,符箓法术看上去很是宏大,却没有多大意义。

一名监测空气中铺垫法术的道士咦了一声,“马妖的符箓好像有点作用,昆沌的法术减少了一些。”

施含元直接以法术观察四周的铺垫法术,也摇摇头,“道火之攻可能会因此减弱一些,但不会消失,还是会在子夜时分到来。”

“而且符箓余劲不足,越远威力越弱,顶多扩散到三百里以外就会完全消失。”申继先做出判断,其他道士也都是同样的看法。

施含元不得不承认,奇迹并未发生。

谷中的凡人不明所以,还以为火圈是道士们发出的法术,纷纷抬头观望,甚至大声叫好。

“把赵宗师召回来吧,他毕竟是服月芒道士,还有许多极品法器。”一名道士建议道。

施含元摇头否决,“就算赵处野真的幡然悔悟,也不能让他加入,他与昆沌有过联系,不安全。”

这是一个有力的理由,昆沌若是在赵处野身上暗藏法术,那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没人再做类似的提议了,大家专心准备施法。

夜空中又有一圈火焰掠过,像是燃烧的杨柳絮,比上一次更显微弱,消除的铺垫法术也更少。

灯烛科女道士沉声道:“这回真的来了。”

七八百件法器几乎同时做出反应,或鸣响或发光或旋转,施含元也察觉到了,第一个施法,其他道士依次入阵,七名诵经师开口念诵《无忧经》,声音有高有低,速度有快有慢,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声响,似海潮似松涛似龙吟,谁也听不懂,却都觉得心境平和愉悦。

山谷中的凡人首先听到诵经声,有人跪下握着神像祈祷,有人昏昏欲睡,少数修士事前得到过提醒,都在自己的房间里随着诵经之声进入存想状态。

道士们之前做过充分的准备,诵经声在多处引发共鸣,很快就传至千里之外,他们已经通过种种途径尽可能通知流落各处的道士,他们即使不来帮忙,也可以进入诵经范围之内享受好处,如果能顺便带来一些凡人那就更好。

诵经声响起不久,天突然暗下来。

这本来就是深夜,月光虽亮,却也只是隐约见物而已,眨眼之间,连这点光亮也没了,空中的星月还在,可是除了显示自己的存在,它们的光芒几乎毫无用处,伸手之外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与黑暗一块到来的是一记重击,它击在每个人的心中、脑海中,人人都感到恐惧与慌张,诵经声也变得喑哑难听,像是一袋子钢珠在撞来撞去,凡人警惕地左右张望,修士们的存想难以为继,站起身,握着拳头走来走去。

道火之攻对凡人是重击,对道士就是碾压与切割了,他们就像是乘坐着一条船,突然被水中巨兽撞击,船身下沉,人人自危。

施含元在同一瞬间激发出全部法力,其他道士负责传播诵经声,他的职责就是保护众人的安全。服月芒道士身上发出一层层的光芒,以笼罩上百名道士为界,不多不少,只要光芒还在,大家就没事。

施含元松了口气,只要能挡住道火之功的第一轮攻势,就有坚持到底的可能。忙于施法的同时,他的心里也有一丝小小的疑惑,道火之功似乎没有预料中那么强大,与昆沌的实力不太相称。

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火圈从数十里外的山峰上向外扩散,微弱得不配称为火焰,几乎没受到任何关注。

山谷七百里以外的一座小镇上,数百名幸存的人类听到了诵经声,也在随后感觉到了心脑中的一击。

曾拂看了一眼怀中的婴儿,说:“小家伙是灾星投胎吗?自从抱到他之后就没遇见过好事。”

辛幼熏紧紧靠着麒麟,苍白的手握着麒麟角,努力挤出一丝微笑,“没准是救星呢,要不然咱们怎么会幸运地连逃数难呢?”

曾拂点点头,冲婴儿露出亲切的微笑,柔声道:“就算你是灾星,我也不会抛掉你。”

“你不觉得心里发紧、身上发热吗?”辛幼熏声音微微发颤。

“有一点吧,不明显,就是觉得天黑了一些,没准真是小家伙的功劳!”曾拂是凡人,却有着道士的心态,因此受道火之功的影响最小,但她还是抱着婴儿靠近辛幼熏,“快看他的额头。”

辛幼熏低头看去,婴儿柔嫩的额头上居然出现一个红色的点,就在两人的注视下扩大,变成了一个红圈,婴儿向天空伸出双手,嘴里发出啊啊的叫声,像是要抢什么东西。

两人抬头看去,天空中有一只巨大的火圈正在迅速扩散,它来自七百里以外,速度稍慢一些,先发而后至。

婴儿指着夜空中的火圈,咯咯地笑了起来,不知是凑巧,还是两者真有联系,火圈一下子变成了火海,持续的时间很短,却驱散了那多余的黑暗与心脑中的燥热。

曾拂与辛幼熏相视一眼,都感到惊讶不已,她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夜里,额头出现红圈的婴儿不只一个,有他们在的地方,空中的火圈皆变成火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扩散,直至数万里之外,同时也带去了山谷中的诵经声。

群妖之地阻风山上,妖军首领万子圣母侧耳倾听、抬头望天,对如约赶来相助的杨清音说:“瞧,我跟你说过会有奇迹发生,以后奇迹还会更多,因为天地间的某些规则被打破了,咱们将有幸见识到一场真正的大战,与它相比,妖族与人类的战争就是一场儿戏。”

第一千一十五章自己的路

空气中涌动着奇异的法术,非敌非友,非真非幻,感觉最迟钝的凡人也能伸出手来触摸到一阵和风,境界最高的道士以天目不过多看到一片片漂浮的暗光,借助这些法术,诵经声像是又插上一对翅膀,传播得更快更远了。

施含元深感惊讶,其他道士都在认真施法,不敢稍有分心,只有他是护法阵主,可以在安全期间暂时脱离法阵。

他从身边的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