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

第5章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第5章

小说: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调歌头》为大家苏轼所作。今日就说来,献于在做各位。乾泰微笑的简短交代一句。仰头念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哗~!一道月光从阁楼外透过木楼射入,好是稀奇。却是因为乾泰口中的古诗,引起了一丝天地异兆,月华现世,彰显着乾泰口中古诗的不凡。

说来这里也是一方仙法显世的世界。圣人曾言,书可通神,经典的诗词在仙道世界中自然也会引起一丝元气异变,彰显异兆。

话音一转,又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阁楼中看着窗外的月华异兆,俱都惊叹全场。再心中回想全诗文辞,难以想象,这等传世名作却是一位六岁小儿所作,可是之前,却是并无此诗存世。

“此诗却非我作,是一位叫做苏轼的大家所做,不知与你李道远的沉疴烂词相比如何?”乾泰道,鄙视的看向一边的李道远,以示他哗众取宠,狂妄无知。

可台上的孔、孟两家的两位长者却是并不赞同姜化云的解释,非要道此文是乾泰所做,弄的乾泰也无从解释。

诸所周知,也只有第一出世时的传世之作才能引动浩然之气,此诗当是刚作。除非此诗之前从没有出现过,不过如此就更解释不通只有乾泰所知,又由乾泰第一次念出招来异象。

“哼,诗词本就是妙文偶得之。”一边李道远犀利反驳,一点不让。

乾泰看他了一眼,下定了决心,今天要落这人威风,于是决定就再来一首。

“无知之辈,既然如此我还有一首大家李白的作品念于你听好了。好好看看与你那只知哭哭凄凄的乱语有何差别。”乾泰又言一首:《古朗月行》为另一位大家所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下月华更胜,月光中隐隐更有仙子飞天,甚至就是比台上的琼瑶仙子也不差分毫。“又是一片传世名作!”

场中诸人,俱都震惊莫名。又有人思索:“不过奇怪,这诗文中的‘羿’是谁,那‘九乌’又是什么,还有那诗文中描述的女仙。难道这是上古中的秘闻传说?”

三皇子乾于民也正义执言道:“听闻十九皇弟好读史书,没想到还知道就连孔、孟两位长者也不知道的上古事迹,不愧是才博识广。”好吧,却是一番作为,两首诗文都被诸人认作了乾泰所做。

“三皇兄客气了。”乾泰见事情难以解释清楚,也未浪费口舌。只是望了那李道远一眼,又拉着身边的玉瑶重新坐下。

这下李道远就彻底没有脾气了,哼的一声冷笑,只能独自沉脸坐下。

如此一番,诸人对这位突然出现的皇室第十九皇子全都另眼相看,在心中暗读古诗,又不得不钦佩这孩童的才学。

夜色渐渐深沉,直到后半夜,诸人才离开暖香阁,而乾泰、乾铭、玉瑶三人也回到了宫中。

第9章 九百年的皇朝

十六日晚,乾泰陪母亲在乾西苑中度过中秋十六。母子二人在苑中观看圆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母子二人说些知心话,别有余味。

第三天早晨,休息两天在**陪伴珍妃过中秋的玉瑶,又来寻找乾泰。乾泰正在园中打‘太极拳’,平日所练的‘五禽戏’却只能在居室中旁无他人时才能锻炼,五禽戏动作让旁人看了,有损皇室德仪。

玉瑶到苑中就拉着乾泰不让他打那软绵绵的拳术,嬉闹问道:“十九皇弟,听说昨天你跟妍月姨娘在过中秋,怎么样呀。”

“不错啊。”乾泰见仅她一人,又询问:“今怎么就你自己,乾铭呢?”

“他,他还在刘婕妤姨娘那里呀,也不出来,一点也没意思。”“看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小丫头神神秘秘的问乾泰,从衣袖中拿出一个小锦盒,在乾泰眼前乱晃,显摆起来。

乾泰将东西递接过。“这是青州的狼嚎御笔?你怎么拿来的这物件?”乾泰十分惊讶,这东西可是青州特产,用南蛮的石玉作为笔杆,拿在手中,既吸墨饱满,又不会让人长时写作手中出汗,此物可是皇室中的贡品,在外面十分珍贵,是件稀罕物件。

“嘻嘻,当然是父皇赏你的呀,还是我给父皇要的呢。昨天我跟父皇说了咱们昨夜一晚上的事情,你知道父皇怎么说你吗?”玉瑶得意高昂着头,看乾泰喜欢御笔,就更加高兴了。

“父皇?”乾泰感谢的看了一眼这小丫头,可说到父皇,乾泰心中却没有印象,无所谓的长声叹道:“我不知道。。。。。。”

“父皇呀”“嘻嘻,他说‘十九皇子,急公好义,博读史书,到是不错。”

对了,父皇还让我告诉你,那李家李元你处理的可不对,你不应该派人询问李府的,问了也是白问。

“这样啊,小玉瑶谢谢你,昨晚你没少给父皇说我的事吧。”

自己那位一向不注意自己的皇帝老子,今日难得夸奖自己,又借玉瑶的口指点奖励自己,这其中很显然有玉瑶的功劳。怕是在她口中,是没少替自己说好话,也不妄往日间三人之间的交情。

“那是,什么啊,我是你姐,什么小玉瑶,乾泰,今后你再这样没大没小,我就不罩着你了!”

“不照顾就不照顾呗!”

“你,把我的笔给我。”

“哎,这可是父皇赏给我的。”乾泰背手收齐东西,与玉瑶嬉闹。“给我。”“好啦好啦,我认错还不成。”“不行”两人混乱之中,这时苑中乾泰的母亲却听到了玉瑶的声音,在殿里喊道:“是玉瑶来了吗?”

“月妍姨娘。。。。。。。”玉瑶闻声喜悦的娇喊,扭头朝乾泰作了鬼脸,蹦蹦跳跳的跑进殿内看望母亲去了。

还留在院落中独自一人坐在石凳上的乾泰,这时拿出那青州狼毫御笔,细细把玩。

思考了一下,又站起独自走到亭边的池塘岸上,静静的看着自己池水中的影子。心中暗道:“有此物在手,这下却是成了,自然是父皇认同了自己这位皇室庶子,这下自己就真正的算是开始得享皇朝气运了”

却见湖中影子自己的头顶,一缕黄金之气团郁在头顶,与此同时,自四面八方,不断有淡淡的黄气飞来落在自己头顶,飞快融入自己头顶的气运之中,很快一团气运之中也出现了一丝紫意,那是一丝帝气,身为皇室承认皇子身份的所特有气运之物,非一般人可见。

而且今后只要乾泰表现不错,自然会一直简在帝心,被自己这位未见过面的父皇看好,受其气运庇护。

有了这一丝帝气在身,乾泰也可以正式踏入修炼了。

乾泰意欲重走前世大陆,成就鬼帝之尊,建立此方世界的阴司秩序,审判阴阳。那就要身上有一丝帝气在身,只有这样才能修炼前世自己的鬼帝命格天地所赐的功法《诸天生死轮》,慢慢培育命格,意图成就鬼帝。

《诸天生死轮》为前世作为阎都鬼帝的阴司第一地神,天地所赐的奇功,其中包含了天地轮回秩序的奥秘,功法更是以帝王龙气为本,以气运为命,决人生死,定人运数。

随后,乾泰也被母亲喊进了殿中,三人再在殿中聊了会话,后来玉瑶又独自去别处串门游玩了。乾泰期间看自己母亲的气运,淡淡的皇命之气也比以往浓郁充实了许多,母以子贵,乾泰气运大进,妍月秀女自然也身受影响。

而这时,皇宫的御书房中,高宗皇帝正独自招来太子殿下乾太一单独议事。

此是近年来太子殿下乾太一唯一有机会再次进入御书房。多年来,乾太一虽作为大晋太子,却自幼拜入世外方仙道的太一宗学艺,直到前不久方随太一宗的琼瑶圣女归来,今日一直待在东宫之中,再或在深宫中陪皇后娘娘,整个皇都,除了皇室人员和诸朝中大臣,还少有人知太子已经归来。

太子此时一身蛟龙太子服,二十左右,比三皇子却是大不了多少,可身上相对更显得有些沉默清净,也不知是不是常年在太一宗中潜修所致。“儿臣太一叩见父皇。”

“起来吧,听说昨天琼瑶圣女在居处举办了诗会,怎么样,相处的都还可好?”

“父皇,儿臣昨日并未去参加玉瑶师姐的聚会,却是不知。”

“怎么,昨天没去,今天你就没去吗?”

“父皇,太一今天确实去见了玉瑶师姐,师姐说在上京城中,过得很好。”

“很好就行啊,说来咱们也不能怠慢了客人,来送葬的客人。”

“父皇。”

“太一宗的衍天仙人为逐这人道气运,相助太祖群雄逐鹿,建立大晋皇朝。当皇朝建立祭天之前,太祖曾询问我朝气运寿命可否永治,可世间哪曾有过任何一个永久的皇朝?衍天仙人说,大晋皇朝当享九百年皇朝气运,并与太祖相约,太一宗定会陪着大晋开始,也会陪着大晋走完最后。太祖想及皇朝败落后的乾氏宗族的下场,就答应了衍天仙人的约定,而今,这太一宗的人也终于来了。”

不经意间,高宗皇帝说出了一个大晋皇朝中的秘闻,人世间人道气运自有定数,其实大晋朝早在建立之初,就早已定下了运数。

到如今,大晋皇朝已有八百七十五年,皇朝已经朝运即将到了!

“父皇。”

“你这些年来在太一宗过得可还好?”

“太一宗师长待我都很好。”

“那就行,说来你也是吾族大晋皇朝今后的主要遗朝气运所在,他太一宗收尽了吾朝的气运,自然要对你尽心照顾。”

每朝最后,总会有一些皇室亲族,身怀前朝的龙气,多少代表着一朝的历史,气运非凡。这些人物,自然也是每当大朝尽头世外诸派瓜分的干粮。而乾太子自幼拜入太一宗,就是当年衍天仙人与太宗皇帝的约定,太一宗陪大晋走完最后一点时间,可也要收取一些皇室弟子,一来最后的分食大晋皇朝气运,也可为皇朝覆灭下的乾氏多保下一些血脉,以防万一。

“汝这次随琼瑶圣女归来,这次怕要在这帝都中陪朕走过最后几十年,你下去后,就多认识下你的那些兄妹吧。”

“是,父皇。”

“下去吧。”突然高宗兴致所致,在太子临退下时又问了一句,“对了,你可知琼瑶那丫头可否用你那十九皇弟的词谱了曲,听玉瑶说当会是上品之作。”

“孩儿未曾听说。”

高宗皇帝闻声挥了挥手,独自一人呆在御书房中,看着太子如道人般离去,高宗沉静的看着,整个人靠在龙椅背上,像是被抽取了最后一丝力气。

“先秦二世,周朝幽公,前唐后主,这一朝朝多少末世之君,可真的都是那昏君之属吗,胜者述说历史,都是气运作怪而已,而如今也轮到了我乾高宗了。”时间一会儿过去,独自一人的陛下在龙椅上呐呐自语道。不过很快又收起心情,继续独自一人批阅这案几上的各地奏折。

这时,殿外一位内监进来,问道:“陛下,殿外李氏李院使李珲大人在外面求见,说是为那李端求情。”

“哼,这李家越来越大胆了,难道当真是以为皇室要没落了吗?告诉他,李端当街横行为恶,又冲撞公主皇子,其罪当罚!”

陛下冷声回复,这太医院中的诸位李家之人,早已不得皇室信任了,只不过多年来双方面和心不合,相互也不撕破面皮。

高宗皇帝显然不会屈服,道:“让他退下!”

“是陛下!”

又一年过去,接着乾泰八岁。

养气有成,打通任督二脉,一年来的龙气孕养修炼,已经把自己的一身气运龙气纳入了体内丹田之中,运转《诸天生死轮》功法,气入天府灵台,滋养神魂命格,洗练肉身。

这时的乾泰,静静可以骑马射箭,弓开十石,表现上与御林军学习军中技艺,惊才艳艳。

而且乾泰简在帝心,自然在诸位皇子之中,被**暗暗认同,是一位俊秀之辈。好在此时**中有些势力的妃子都知道此时皇室的情况,也不会生出什么嫉妒暗害之心。

此时,怕也只有乾泰还未重视皇室中的九百年皇朝气运之约的说法,也因乾泰身边未有这方世界大氏族门阀人士指点,这等人道气运定说之说,却是世家门阀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一日,乾太子与太学中撞见了乾泰,乾太子想及乾泰在这学府中也薄有才名,想来今后也是大晋的皇朝遗留气运的所在之一,就起了结交甚至招揽之心。

可乾太子哪里能懂自己这位弟弟乾泰的心思。一番试探,却也未见乾泰回应。

最后乾太子却告诉乾泰一个消息,父皇陛下,有意在明年乘舟巡游冥南河运,祭拜泰山。此次父皇巡游,还会带一批皇室的各年龄段的上佳子弟相随,以在泰山祭天时,沾些气运福分。

第10章 登黄鹤楼,旨来如天助

古往今来,春游冠得许多雅称,古称为游春、踏青、寻春和探春。许多古代文献都记载春游习俗的生动景象。如《论语》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述了孔子春日里带着学生到郊外踏青春游之事。以后这种春游习俗,历代相沿不衰,特别到了近万年历朝历代以来,更是盛行。“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描绘的就是唐代人们春游的盛况。

春季郊野,万木吐翠,芳草茵茵,百鸟争鸣,阳光和熙,空气清新,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中,能使人心胸开阔,疲劳消除,精神振奋。

观光春游,每到这时,山间湖畔许多风景处无不留下文人雅客的足迹,对清新空气,怡人景色欣赏驻留。

过完年,立春,太学中也开始组织春游。

一大早,太学诸学子由太学院的夫子带领着,一路登上了上京城的城墙。城墙上还有羽林军驻守,可凭借宗人府出示的证明,这些学子们,俱都能登城游玩。

远远的望着城墙下护城河碧波清澈,两岸杨柳依依,远处的山野田村,诸学子俱都感到心情澎湃,一路欢声笑语。

这群学子百十人,都是京城皇室子弟和一些来自各地的乾族优秀弟子,大都在几岁到十几岁不等。而乾泰、乾铭、玉瑶三人也在人群中,玉瑶撇下一群身边拥护的少年,独自与乾铭、乾泰二人在后面小声说笑。

这时,一群人攀沿城墙,来到了城墙东方与城池相连的一座‘望海山’上,俊秀的山石下方就是与护城河相连的‘通天河’。

在此顺着通天河一路向东,可直到青州入海,又可在豫州转道冥南河运,南北通达整个大晋境内。

当年在‘黄鹤楼’上,有儒道大能的诗仙在这里与方仙道论道,并与前朝大唐的皇帝再次细谈古今更替,可诗仙已去,几千年的岁月过去独留下了这处望海山,山上的黄鹤楼也是几经战乱,修了毁,毁了修。

此黄鹤楼却是这上京城中一景,往年都有游子在这里远望通天河大江东去的景色,或回头观看整个上京城这处几朝古都的繁荣,再者遥望那万里外与通天河相交的人世间的人造神秀冥南大运河。

望海山上,玉瑶三人的欢笑,却令那些拥护玉瑶的学子十分吃味不服。特别是乾泰,自从去年中秋在上京城中作出两首名诗,不断在太学中展露风采,夺去了这些学子许多人的风头。

于是有人出言要乾泰再次作诗一首,要看乾泰的笑话。

乾泰望着这一望东去的通天河,一双望穿阴阳的神眼,眼中能看到更多别人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