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556章

国策-第556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凭什么为军官拼命?只有爱惜士兵的军官,才是优秀军官。爱惜士兵的最好办法就是把矛头对准上级,有困难向上级抱怨,而不是向士兵发泄,更不是站在士兵的尸骨上戴上将星。

不管怎么说,空降153旅的官兵没有一个不尊重与爱戴李东石。

在李东石看来,空降153旅这10多天的日子过得很不错。

在攻打西里古里的战斗中,只有几名士兵负伤,没人阵亡。进驻西里古里之后,当地人并没像想像中的那样,用实际行动对抗占领军,最多只是关起门来,把占领军挡在薄薄的门板外面。赶到伯尼哈尔山口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虽然干体力活让4000多名官兵满腹怨言,但是比上阵拼命好得多。

回到西部战场后,李东石的心就悬了起来。

几天下来,李东石一直在想方设法的获得与战役行动有关的消息。因为有两个战友在前线指挥部当参谋,所以李东石可以绕过旅部,从前线指挥部获得确切消息。虽然按照共和国军队的保密制度,李东石不可能提前获得作战计划,但是通过两位战友的口风,李东石知道前线总指挥把空降153旅调回来,不是让4000多名官兵去西里古里搞亲民活动,而且空降153旅的作战任务变更了好几次。

凭直觉,李东石知道空降153旅的好日子到头了。

战役总攻就将开始,作为共和国头号空降旅,空降153旅是王牌中的王牌,前线总指挥没有任何理由让4000多名武装到了牙齿,忍辱负重10几天的战士在一旁看热闹。李东石甚至认为,前面没让空降153旅参加主要战斗,反而让空降153旅在一旁干着急,是前线总指挥的故意安排,目的就是激发空降153旅官兵的荣誉感,让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作战部队在战场上爆发出全部战斗潜力。

什么样的战斗,需要空降153旅爆发出全部战斗潜力?

李东石不会忘记农黑阻击战,更不会忘记五老阻击战。

只有五老阻击战那样的战斗,才需要空降153旅使出吃奶的力气。

可以说,这是李东石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也是他无力抗拒的结果。

军令如山,作为军人,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命令。

11日夜间,随着作战计划下达到各作战部队,李东石的噩梦变成了现实。

空降153旅负责以打兰契,而且必须在印军防御阵地外围空降。

兰契在哪?

入印之前,李东石甚至没有听说讨这个地方。

现在空降153旅的官兵没人不知道这座位于焦达纳格布尔高原上的印度城市,因为兰契是印军东部集团军群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印度战争动员的东部集结地点,更是印度东部地区防御强度仅次与加尔各答与巴特拉的军事要塞。

空降153旅不但要面对至少2个印军主力师,还得面对炽烈的防空炮火。

李东石没有抱怨,他也不会向手下抱怨。

让旅部参谋按照作战任务向各战斗营下达作战命令之后,李东石把全旅少校以上级别的军官叫到旅部,召开战前会议。

准确的说,是战前动员。

不需要李东石费太多的唇舌,得知将去攻打兰契,而且是单独攻打兰契之后,所有军官都兴奋了起来。

与以往每次战斗前的动员工作一样,李东石没有向手下传递任何能使士气受到影响的不良信息,只是再三强调,各参战部队必须按照命令完成战前准备工作,确保每一名战士都能以最佳状态参加战斗。

士气是战斗的灵魂,对空降兵来说,更是如此。

不得不说,空降153旅再次步入历史的覆辙。

虽然在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持下,空降兵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KZ…24C型空降战车,让空降兵拥有了不亚于地面部队的装甲力量,获得了强大的战术突击能力,具备了战术进攻实力,但是空降兵的作战行动仍然受到作战任务的限制,在没有可以替代的作战力量之前,只要遇到攻打远离战线的敌后战略目标的任务,前线指挥官首先想到的就是空降兵,而且肯定会选择空降战术,而不是机降战术。也就是说,只要有需要,空降兵仍然得像以往那样,在敌后空降,夺取敌人的防御阵地,歼灭附近的敌人,然后在更多敌人的围攻下等待支援部队。

空降153旅领到的就是这样的任务。

李东石并没有感到不平衡,毕竟空降153旅是共和国陆军仅存的3个空降旅中,战斗力最强大的一个。再说了,空降173旅也领到了空降作战任务,而且难度不比空降153旅低多少。即便是充当战役预备队的空降163旅也很有可能以空降方式作战,而且不得不化整为零,填补空降153旅与空降173旅防线之间的空白地区。从客观角度讲,除了兰契的守军更加强大之外,空降153旅的作战任务与其他2个空降旅旗鼓相当。

问题就在这里。

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空降153旅都要在击溃2个印军主力师之后才能获得能够坚守的阵地。李东石从来不相信空降153旅能够轻松完成任务,前线总指挥也不会让最强大的空降旅去执行最简单的任务。也就是说,李东石必须考虑正在向兰契集结的预备队,最终需要面对的可能是如同潮水般涌来的印度大军。

4000名官兵,对付几万,甚至十几万印军,难度可想而知。

战前动员结束前,李东石用最直接的方法,下达了一条最简单的命令:尽可能多的携带弹药。

不得不承认,李东石在某些方面与凌云霄比较相似。

既然能够携带的物资总量有限,就应该多带弹药,而不是多带口粮。人不吃饭,半个月都饿不死,而没有弹药,半个小时就会被敌人消灭。更重要的是,空降163旅只能在占领印军阵地后转为防御。即然要占领印军阵地,自然能够从印军那里获得口粮。除非印军有先见之明,在所有军粮里下毒,不然李东石不需要为官兵的肚皮担忧。

当然,李东石没有忘记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让军官返回各自的部队后,李东石找到了后勤营长,让后勤部队到邻近的友军与基地指挥部尽可能多的找一批军医,并且带上尽可能多的急救物资。用李东石的话来说,只要运输机里塞得下去,而且飞得起来,就要把机舱塞满药品。

兰契不是西里古里,战斗伤亡不会低到哪里去。

似乎仍然不太放心,李东石还亲自去了基地指挥部,要求从战地医院抽调一批有经验的军医。随后又找到了负责物资空运工作的空军协调军官,要求将运送医疗物资的Y…14C换成Y…16A,以便向前线投送更多的医疗物资。

虽然李东石的两个要求都得到了满足,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战地医院派来的军医中,竟然有2名女性。

战争是女人的舞台吗?

就算李东石不是大男子主义者,但是在他看来,战争是男人的舞台,没有女人落脚的地方。就算共和国军队中,女性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7%,但是绝大部分女性都在二线岗位上,前线作战部队,特别是如同空降兵这样的“高阵亡率”作战部队中,绝对看不到女性的身影。

为了这事,李东石与基地指挥官大吵了一架。

只不过吵架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战地医院里的男性军医都被派到了其他部队去,就在李东石找上门之前半个小时,空降173旅派来的“特种部队”就从战地医院里“抓”走了10多名男性军医。

用基地指挥官的话来说,要怪只能怪李东石来晚了。

没办法,李东石立即要求“退货”。

这下,叫章春艳与聂容华的两名女军医不干了。虽然李东石提出此次执行的是空降任务而不是机降任务,两人没有在空降部队服役的经历,更不会跳伞,无法带她们上前线,但是两名女军人不但说李东石歧视女性,违背了共和国陆军的作战守则,而且两人在参军之前都是跳伞俱乐部的会员,有跳伞经验,能够跟随空降部队作战。

到底违背了哪条作战守则,李东石并不清楚,因为他记不得有这样的作战守则。

关键问题是,李东石不想带着女人上战场。

不是他瞧不起女人,也不是他怀疑跳伞俱乐部成员的资质,而是女人在战场上活动肯定会对官兵的士气产生影响。不是让官兵分心,因为只要是男人,在女性面前都有自我展示的本能与欲望,而是在女性出现伤亡的时候,很有可能使男性军人失控。按照一位西方军事心理学家的说法,在同性战友伤亡的时候,因为不存在性别差距,所以军人不会受到多大影响,但是在异性战友、特别是女性战友伤亡的时候,性别差距、特别是男性天生具有保护女性的本能会使男性军人做出超出常理与理智的行为,导致不可预期的后果,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会使军队付出更加高昂的伤亡代价。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出现过。

半岛战争期间,总参特种部队为了营救1名落到敌后的女性运输机飞行员,3名特种兵在战斗中阵亡、5人伤残,其中至少有1名阵亡特种兵与2名伤残特种兵是因为在不理智的情况下采取了错误行动。

特种兵尚且如此,差了几个级别的空降兵会是个什么样?

李东石不敢去想,他也不愿意因为2名女军医,让手下因为犯错误而丢掉性命。

关键问题是,军人不是货物,不是想退就能退的。

因为留给空降153旅的战前准备时间只有几个小时,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处理,所以与两名“巾帼英雄”纠缠了10多分钟之后,李东石不得不“缴械投降”。答应带她们上战场后,李东石与两名“花木兰”约法三章,即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两人必须呆在后方的战地医院里,并且无条件服从旅部警卫员的命令。

达成“君子协议”之后,李东石带着两名女军医回了旅部。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李东石按照传统习惯,到驻扎在同一处机场内的各个战斗部队走了一遍。因为旅部警卫连在帮着后勤营整理作战物资,旅部参谋在安排部署作战任务,所以李东石不得不把两个女军医带在身边,免得她们四处乱跑,制造麻烦。

李东石并没有意识到,他这么做,已经制造了麻烦。

受到异性的影响,各个战斗部队的官兵在旅长前来视察的时候,都挺起了胸膛,打直了腰杆,幸好没有脱掉上衣,展示匀称健硕的胸大肌。

等到部队在跑道旁列队,等待登机出发的时候,新增两名女军医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部署在邻近机场的其他战斗部队也听到了风声,几个还没有女朋友的营长甚至给旅部打来电话,向李东石诉苦,说他们严重缺乏有经验的军医,希望旅长能够高抬贵手,不要破坏他们的终生幸福。

虽然李东石有未婚妻了,但是他没有给手下多少沾花惹草的机会。

部队上前线是打仗,不是去做全身体检。

部队出发的时候,李东石把章春艳与聂容华安排在了旅部的运输机上,并且让两名最信任的警卫员陪同她们跳伞。

12日凌晨1点,随着第一架Y…14C升入夜空,李东石终于可以把心思放到战斗上了。

    卷十 龙腾九天

第105章 敌后立足

瞬间闪现的球状亮光撕破黑暗,照亮远处的夜空时,机长接通了内部通信频道。

“五分钟准备——”

机长的话语从喇叭里传出来的时候,位于机舱顶部正中央的红色条状电子灯开始有规律的闪烁起来,坐成四列的官兵立即动手检查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有条不紊的做好了跳伞准备。

因为旅部人员编制多于车辆编制,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乘战车空降。

李东石朝靠近尾部货舱的警卫连长比划了几下,让警卫连长去检查货盘上的旅部指挥装备,然后让两个警卫帮章春艳与聂容华检查跳伞装具,才提着警卫员帮他找来的短管突击步枪,去了前方的驾驶舱。

虽然作为上校旅长,李东石不用像以往那样,拿着武器去前线战斗,甚至不用到前线指挥战斗,按照标准配备,旅长只有一把更像是地位象征的自卫手枪,但是李东石从来不喜欢那把连女人手掌都塞不满的自卫手枪,就算他平常不像以往那样舞刀弄枪,只要带部队上战场,他肯定会让警卫搞来一支突击步枪。

高级指挥官带着战斗类单兵武器上战场,也算是空降兵的一大特色吧。

“情况怎么样?”

听到李东石的话,机长回头看了他一眼,随即就朝前方看去。

不用解释,前方夜空中的爆炸闪光已经说明了问题。

按照空降部队的规矩,至少得等到1个战斗营在空降场站稳脚跟,旅部才能前往空降场小实际行动中,为了增大第一波突击力度,往往同时出动2到3个战斗营,为了确保旅部的安全,往往要到空降场的地面战斗结束之后,才让旅部空降。如此一来,旅部一般安排在第二批空降部队中。如果前线的战斗过于激烈,旅部只能在后方指挥作战,等到运输机群飞第二个架次,才能前往前线。

这次,李东石率领的旅部就跟在第1531营与第1532营的后面。

没让娘家部队,也就是第1533营打头阵,不是李东石偏心,而是此次作战任务的难度非常大,部队着陆之后,除了以最快的速度清除空降场内的故人之外,还得以最快的速度拓展空降场,为运送作战物资的运输机群提供空投场地(空投作战物资的撒部范围比空投空降兵的分布范围大得多)。在空降153旅中,第1533营的战斗力与战斗意志最为强悍,最适合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发起进攻。按照李东石的安排,运载第1533营的机群就在运载旅部的机群后面。如果一切顺利,李东石在地面上建立起前线指挥部的时候,第1533营已经到达空降场,此时投入第1533营,拓展空降场,向印军防线挺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第1533营的战斗潜力。

只是,情况看上去并不是一帆风顺。

夜空中没有多少明亮的线状光芒,主要是正在急速蹿升的点状光芒,以及爆炸后产生的球状闪光。

作为经验丰富的空降兵,一眼就能看出大体情况。

印军没有多少防空导弹,甚至连单兵防空导弹都不多,主要的防空武器是高射炮与高射机枪。

对此,李东石并不感到奇怪。

针对印度防空系统的轰炸持续了10多天,从9日确定东线总攻行动,到空降部队出发前,空军、陆航与海航集中上千架作战飞机,寻歼东线战场上的印军防空系统,特别是可以机动部署的中短程防空系统。据两个在前线指挥部当参谋的战友透露的消息,几日之内,仅负责搜救跳伞飞行员的特种部队就出动了几十次,救回了不下30名飞行员,损失的绝大部分战术战斗机都是在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时候被击落的。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空降部队能够顺利到达作战地点,空降开始前,空军还出动上百架战咯轰炸机,对空降153旅与空降173旅的空降场进行了最后一次地毯式轰炸。虽然这轮集中轰炸会暴露空降作战意图,但是在此之前的几天,空军对具有空降作战条件的几处地点都进行了大规模轰炸,而且空降兵将在轰炸后30分钟内到达,印军来不及调整防御部署。

便携式防空导弹更加不用考虑,作战效能不高不说,还贵得离谱。最重要的是,全电动运输机的热辐射强度非常低,而大部分便携式防空导弹受体积的限制,采用的都是被动红外寻的引导头,很难攻击全电动运输机。

失去了防空导弹,印军能够依靠的只有高射炮与高射机枪。

只是有一点让李东石有点想不通,夜空中没有几道探照灯发出的光束,也就是说,引导印军高射炮作战的不是探照灯。

没用探照灯,表明印军还有不少用来引导高射炮作战的火控雷达。

想到这,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