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555章

国策-第555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雷就是第五代战术核武器。

中国已经在海战中使用第五代战术核武器,还会介意在地面战斗中使用吗?

如果印度内卫安全部搜集到的情报没有错,中国军队己经在地面战场上使用了威力接近第五代战术核武器的新式爆炸装置。在攻打锡金唐古、以及攻打西里古里与斯利那加等地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使用了一种威力惊人的钻地炸弹,虽然测得的爆炸威力仅相当于数吨TNT,但是除了MBD等超级炸弹之外,没有任何炸弹的质量超过2000千克,装药量一般在数十到数百千克之间,即便使用爆炸威力最高的化学炸药,也不可能达到数吨级别。由此可以推断,那些专门打击地下目标的钻地炸弹也很有可能装配了催化金属氢爆炸物,或者是含有催化金属氢的混合爆炸物。

果真如此的话,鲁拉贾帕尼更是无可奈何。

如果印度要对中国使用第五代战术核武器进行报复,总不可能等到中国接二连三的使用了第五代战术核武器之后才进行报复。

当然,鲁拉贾帕尼也从中看出了一点规律。

虽然不是军人,但是凭借政治家的敏锐洞察力,鲁拉贾帕尼发现,中国军队只会在不会给敌人留下任何把柄,也就是不会让敌人从战场上获得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会在使用那些威力巨大的武器。海战自然不用多说,战争期间,不管是印度、还是暗中支持印度的美国都不可能对沉到海底的战舰进行勘察。陆地战场上,具有第五代战术核武器性质的都是钻地弹药,即便炸弹因故障未能爆炸,印度也不可能在战争中得到证据。等到战争结束后再去收集证据,又能把中国怎么样呢?

由此可以证明,中国也在尽量避免惹上麻烦。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努力降低使用第五代战术核武器的门槛。虽然根据美国阿拉莫斯实验室进行的理论计算,第五代战术核武器的爆炸威力可以在500吨到50000吨之间自由调节,继续降低爆炸威力,将大大增强爆炸装置、特别是引信的设计难度,但是500吨的威力明显偏大,几乎在所有常规作战中,都用不了这样的“常规武器”。要想降低使用第五代战术核武器的门槛,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威力,更接近于常规武器。毫无疑问,中国不但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且已经取得成效。如果能将第五代战术核武器的爆炸威力控制在50吨以下,甚至控制在5吨以下,就能用第五代战术核武器打击一些常规武署难以摧毁,或者难以一次性摧毁的目标,比如排水量10万吨以上的超级航母,或者设在地下数十米处的防御工事。

由此可见,中国正在通过战争检验其第五代战术核武器的实际使用效果。

也就是说,中国在此之前的“超常”举动具有很大的试验性质。

这个分析结果,让鲁拉贾帕尼稍微轻松了一点。

既然是试验性质的武器,装备数量肯定不多,还得担心落入敌人的手中,也就无法随心所欲的使用。只要中国“偷偷摸摸”的使用,鲁拉贾帕尼就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不用做出过于激烈的反应。

可是作为纯粹的政治家,鲁拉贾帕尼不得不担忧一个连杜奇威都没有考虑到问题。

那就是,裴承毅手里有了威力巨大的第五代战术核武器,印军的防御变成纸墙,溃败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而且很快就会发生。

随着印军全面溃败,占国土总面积近五分之一的东部地区必然沦陷,印度在战略上将处于极端不利境地,打赢战争的希望更加渺茫。在必然输掉战争的情况下,鲁拉贾帕尼的政权就将受到威胁,不是来自中国的威胁,而是来自国内的威胁,特别是来自军队的威胁。

印度平民不见得愿意为鲁拉贾帕尼政府卖命,可是早已实现职业化的印度军人,特别是那些在21世纪出生、在形成性格的少年阶段受到第四次印巴战争后民族主义运动浪潮的影响、具有强烈民族主义精神、甚至是民粹精神的中级军官肯定不希望印度战败,更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印度战败。

如果仅仅是来自军队的威胁,鲁拉贾帕尼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军人没有政治头脑,没有政治家支持的军人,成不了大事。

关键问题是,在鲁拉贾帕尼举起“战争动员”的大旗,利用战争动员将大批原本属于各大家族的企业收归国有,毫不留情的打击传统势力的时候,印度国内矛盾已经激化,只要利益受到打击的传统势力与怀有民粹情绪的军人走到一起,肯定会发生反应,释放出足以摧毁印度现政权的破坏力。

看得更深入一点,鲁拉贾帕尼的这个担忧很有可能变成事实。

藏南冲突后的4年,是印度社会大变革的4年,也是印度权力大调整的4年。传统势力复辟,必须建立权力根基,除了控制国民议会获得政治根基之外,还得获得安全保障,也就是控制军队。在印度的政治体制下,特别是鲁拉贾帕尼不遗余力的推行军队职业化建设的情况下,在军队中扶持派别不大现实,比较适当的方法是采取用利益收买高级将领、用意识形态笼络基层军官相结合的手段。事实上,印度的传统势力采用的就是这个办法。包括费尔南德斯与古吉拉德等在内的印军高级将领都与传统势力有染,而大部分年纪在30岁左右的中级军官都受到了传统势力宣扬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通过控制高级将领的子嗣,鲁拉贾帕尼稳住了军队上层。

现在的问题是,稳住基层军官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印度取得最终胜利的希望。只要这个希望破灭,就算所有高级将领对鲁拉贾帕尼忠心不二,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控制数以万计,控制着基层作战部队的中级军官。

只要传统势力在恰当的时候利用中级军官对政府的不满,就能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军事暴动的最终结果如何,鲁拉贾帕尼不敢想像,也不用想像。

让鲁拉贾帕尼心灰意冷的是,面对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却找不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甚至连避免的方法都没有。

连鲁拉贾帕尼都死心了,印度还有希望吗?

印度总理躲在国家战略指挥中心内思索印度的未来时,在沃济拉巴德为各参战部队安排作战任务的裴承毅正忙得满头大汗。东方闻带着刚收到的情报赶来时,袁晨皓也收到了由总参谋部发来的消息。

让东方闻去与军情局联络之后,裴承毅放下手上的工作,叫上袁晨皓去了办公室。

“支援力量本来就非常紧张,竟然抽调几个航空兵大队,总参谋部到底想干什么?”

“离战役开始还有多久?”

“两个半小时。”

“还来得及,等下你去调整部署,按照总参谋部的要求,安排几支战术航空兵大队执行寻歼印军导弹发射车的任务。”

“裴将军,我们……”

“还不明白总参谋部的意思吗?”辈承毅把手里的情报文件丢给了袁晨皓,“军情局发来的,印度刚刚进入最高战略警备状态,包括总理在内的国家领导人已经离开新德里,其战略导弹部队也已进入战备状态。”

袁晨皓的眉头跳了几下,神色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放心吧,不会爆发核战争。”裴承毅拿起了放在茶几上的香烟,说道,“另外一条消息是,总参谋部已经派了两支空中拦截部队过来,第三支空中拦截部队将在明天上午到达斯里兰卡。”

“这么大范围的部署,不是打核战争,还是用战略拦截系统对付常规导弹?”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认为,我们会打核战争吗?”

“不是我们,是印度。”

“印度?”裴承毅笑得更开心了,说道,“你认为印度有胆量跟我们打核战争吗?”

“这……”

“我军进入印度境内十多天了,印度真要跟我们打核战争,早就使用核武器了。”裴承毅这时才点上香烟,说道,“情况很清楚,只要我们不使用核武器,印度就不会把自己推入灭亡的深渊。日本战争才过去几年?鲁拉贾帕尼再疯狂,也应该知道日本的结局,别说跟我们打核战争,只要鲁拉贾拍尼不想让印度成为历史教材,就不会使用核武器,甚至在我们使用了核武器的情况下,也不会使用核武器。”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提高战略警备级别?”

“很简单,对彼此的担忧。”

袁晨皓皱起了眉头,似乎没有明白裴承毅这句话的意思。

“虽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印度不敢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但是在印度进入最高战略警备状态之后,为了安全起见,心须提高战略防御等级,向前部署空基激光拦截系统再正常不过了。”裴承毅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当然,你会问,印度为什么要在没有受到战略威胁的情况下进入最高战略警备状态。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担心新德里遭到轰炸,我们用斩首行动铲除印度领导人,瓦解印度政权;二是担心我们使用战术核武器,不得不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如果我们要实施斩首行动,就应该在开战时实施,而不是等到现在。”

裴承毅点了点头,示意袁晨皓继续说下去。

“用不用战术核武器,对我军的影响都不大,甚至没有任何好处。再说了,真要用的话,早就用上了。”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还忽略了一个因素。”

“什么?”袁晨皓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美国。”

“美国?”点上香烟时,袁晨皓愣了一会,直到烧着手才反应过来。

“美国对印度的影响。”裴承毅抽出一根香烟,递到袁晨皓面前,说道,“战争打到现在,印度战略情报均来自美国。不要忘记,美国国防部长杜奇威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虽然美国没有参战,也没有参战的打算,但是为了遏制我们,美国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印度,不然也不会向印度提供几百万吨的军事物资。至少在战争初期,印度最需要的不是军事物资,而是情报,特别是战略情报。美国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肯定会利用情报影响印度,让印度按照美国的意愿打下去。”

“问题是,杜奇威作为职业军人……”

“不要谈军人与政客的差别,国家利益面前军人与政客没区别。”裴承毅淡淡一笑,说道,“虽然我不否认杜奇威是个纯粹的军人,但是谁能保证做决策的是杜奇威,而不是某个政客?杜奇威不是上帝,不可能不犯错误。只要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美国就会在我军即将发起东线总攻的时候向印度发出战略威胁警报,迫使印度加快战争动员,集中更多的国家力量,同时告诉我们,不要在印度使用核武器。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到底是不是这样,我说了不算。从总参谋部的反应来看,肯定引起了元首的重视,不然不会调整部署,让我们打击印度的导弹发射车,更不会加强导弹拦截能力。如果我没猜错,元首没有让我们的战略打击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告诉美国,我们不打算使用核武器,但是绝不会容许印度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哪怕是战术核武器。”

等裴承毅说完,袁晨皓思考了一阵,才点了点头,长松了口气。

“去调整空中力量吧。”裴承毅打了个呵欠,说道,“记得两个小时后来叫我,我得抓紧时间睡上一觉。”

“没问题,我会调好闹钟。”

袁晨皓出去之后,裴承毅才躺到了沙发上。

在杜奇威与鲁拉贾帕尼担忧裴承毅会在战场上使用第五代战术核武器的时候,裴承毅压根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卷十 龙腾九天

第104章 铁骨仁心

8月12日,对平常人来说,只是很普通的一天,可是对李东石指挥的空降153旅的官兵来说,却是很不平常的一天。

实际上,对空降153旅的4000多名官兵来说,入印之后的每一天都不平常。

作为第一支越过边境线,脚踏实地的进入印度境内的正规军,空降153旅的官兵得到了王牌部队应有的待遇,也有足够骄傲与自豪的资本。经历了初期激动人心的时刻,空降153旅的官兵再也没有获得王牌部队的优待了。

在西里古里郊区站稳脚跟之后,没等空降153旅的官兵回过神来,由凌云霄亲自指挥的77军就一马当先的杀向了吉申根杰,把空降153旅抛到了身后。因为这事,李东石被军长商雪韵少将臭骂了一顿,说他丢了15军的脸。如果“悲剧”就此结束,空降153旅的官兵还想得通,问题是,在空降153旅好不容易打下了西里古里外围防线之后,54军的先头部队到达,当仁不让的抢过了主攻位置,歼灭了西里古里的残存印军。虽然按照前线指挥部的安排,占领西里古里由空降153旅承担,54军在郊外驻扎,但是每个空降153旅官兵心里都不是个滋味。全旅官兵不怕牺牲,好不容易在印军防线上打开了突破口,却让54军拣了便宜,谁能想的得通?这次也不例外,商雪韵在电话里把李东石骂得狗血淋头,说空降153旅的表现让全军感到耻辱。也许是李东石运气欠佳,或者是空降153旅的怨气太大,刚刚在西里古里站稳脚跟,前线指挥部一道调令,就把4000多名官兵送到了千里之外。李东石确实不走运,空降153旅到达伯尼哈尔山口时,66军已经完成了扫荡任务,4000多名官兵成了“战地民工”。也许对空降153旅已经失望透顶,商雪韵没再责怪李东石。直到前线指挥部再次发来消息,空降153旅动身返回西线战场,商雪韵才跟李东石通了电话,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东石,如果空降153旅再次错过机会,没能用行动证明“共和国第一空降旅”的实力,李东石的旅长就别当了。

虽然商雪韵的话说得很重,但是李东石根本没有往心里去。

不是他不想当旅长,而是他不想亲手送走更多的将士灵柩。

作为空降153旅“土生土长”的准将旅长,李东石送走了太多的战友。当初跟他一起入伍、一起进入新兵营、一起到部队报道、一起生活了好几年的战友中,三分之一倒在了战场上、三分之一住进了伤残军人疗养院、剩下的三分之一中只有不到一半还穿着军装,在李东石带过的兵中,半数以上已经为国捐躯,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得到提拔、晋升为士官或者军官,继续在军队中服役。

别人不知道,李东石手里有一本“花名册”,上面记录着每一个与他一起战斗过的、由他亲手送走的、认识的与不认识的那些在战斗中阵亡的官兵的名字。直到数十年之后,这本“花名册”被共和国军事博物馆收藏,那些怀疑过李东石、对李东石有偏见的人才知道,这位共和国的平民将军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军人。

事实上,李东石从来都不认为,为了上级的要求就可以让士兵做无谓的牺牲。

李东石不怕死,认识李东石的人都知道,这个从农黑到五老,参加过共和国陆军在21世纪打得最惨烈的两场战斗的军人绝不是胆小的懦夫。如果能够更深入的认识李东石,就能发现他的思想与同龄军人很不一样。也许这与他的学历有关,在李东石参军服役的年代,到基层部队当兵的大学生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作为一名有知识、有文化,在基层部队生活了好几年的军官,李东石不但清楚基层官兵的想法,更清楚基层官兵在军队中待遇与在战场上的遭遇。作为最低级的军人,在很多与李东石同龄的军官眼里,士兵是可以牺牲的,而且也是应该牺牲的。李东石从来都不这么看,因为他当过兵,知道士兵的甘难苦楚。如果军官不把士兵的利益当回事,士兵凭什么为军官拼命?只有爱惜士兵的军官,才是优秀军官。爱惜士兵的最好办法就是把矛头对准上级,有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