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10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战队的独立作战能力仍然有限。
正是如此,有很多人反对加强陆战队,认为应该通过加强陆军的作战能力来提高共和国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事实上,提高陆战队作战能力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提高投送能力。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能够在24小时内向前线投送1个陆战旅,恐怕就没有人认为陆战队是可有可无的作战部队了,如果能够在24小时内向前线投送3个陆战旅,更不会有人认为没有必要提高陆战队的地位。
提高投送能力的办法也不复杂,那就是让海上基地为陆战队服务。
显然,这是陆战认为什么被称为“海军陆战队”,并且是海军名下的具备地面作战能力的独立兵种。而不是陆军名下的两栖作战部队的根本原因了。事实上,在21世纪20年代之前,共和国陆军确实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两栖部队。
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海上基地肯定对陆战队更有帮助。
事实上,早在2042年,也就是裴承毅回到中央,出任国防部长的时候就明确了海上基地应该以支援登陆作战为主要战术指标,而不是以夺取制海权为主要目的。按照这一基本思想,时任海军司令的华剑锋上将对海上基地的主要战术指标做了全面调整,加强了“基地”的性质。
由之而来的,就是系统规模被放大了好几倍。
前面提到过,在2041年中东战争中登台的第一代海上基地由8艘快速运输舰组成,其中6艘构成主体,2艘为功能单元。在2042年开始设计的第二代海上基地中,组成模块的数量增加到了14艘。因为该设计秉承了以制海为主的战术思想,所有很快就被废弃,并没进入工程建设阶段。在2044年开始设计的第三代海上基地中,模块数量更是一下子增加到了24艘,其中18个主体模块、6个功能模块。在2052年开始设计,于2055年动工建造的第四代海上基地中,模块数量更是增加到了44艘,系统总吨位达到了惊人的600万吨。可以说,当44个模块全部拼凑起来的时候,就是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由钢铁构成、能够容纳5万人的人造岛屿。
当然,如此庞大的系统,作战能力也非常全面。
事实上,在29日上午,轰炸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基地的海军战斗机中,半数以上都是从部署在日本海、代号“长兴岛”的海上基地起飞,只是为了防止遭到俄军反击,该海上基地并没完全组装,而且在放出战斗机之后就迅速解散,并且分头前往下一处战场,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也直接返回共和国本土的机场。更重要的是,作战的时候充分利用了日本海在冬季气象复杂的有利条件,避开了俄罗斯空军与海军的侦察机,也避开了从头顶上空经过的美国海军的海洋监视卫星。
随着组成“长兴岛”的20多艘快速运输船在29日夜间与赶来的护航战舰会合,加入了西太平洋两栖突击舰队,并且在30日凌晨从千岛群岛东部海域北上,共和国海军精心打造的海上基地终于要在世人面前登台亮相了。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56章 由海向陆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海上基地”是模块化设件思想的登峰造极之作,但是这句话并不确切,准确的说,模块化设计思想是“海上基地”的基础。
从理论上讲,没有模块化设计思想就不会有海上基地。拿一艘总长度为1500米、能够供战术运输机起降,或者同时供30架垂直起降运输机起降的海上基地来说,如果不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仅仅舰体的结构强度问题就很难解决,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用高强度合金制造船架、次要部位全部使用复合材料以降低结构重量。暂且不说成本问题,即便能够造出这么长的船体,并且采用浮动连接技术、姿态控制系统、分段式推进技术等等方式,使舰体能够正常航行,也无法确保其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说简单点,攻击1500米长的海上基地肯定要比攻击300米长的航母容易得多。可以说,如果不能在受到威胁的时候,迅速分散成数艘到数十艘快速舰船,撤离危险海域,海上基地的实战生存能力几乎为零。事实上,即便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式,海上基地的生存能力也饱受质疑。
既然是“模块舰船”,海上基地就有多套组装方式。
可以说,共和国海军放弃了第二代海上基地,直接建造第三代,除了第二代的设计思想不合时宜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第二代的组装方式非常有限,作战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在由24个模块组成的情况下,第三代海上基地拥有上百种组装方式。
当时,常用的也就那么几种。
按照共和国海军制订的作战使用守则,根据不同的作战使用目的,第三代海上基地主要按照三种方式进行组装,一是制海模式、二是平台模式、三是支援模式。在这三种方式下还有几种不同的战术组装模式,而到底该采用哪一种组装模式,除了按照作战守则的规定操作之外,还可以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指挥官根据战场形势决定。
制海模式下,按照战场威胁级别与作战强度,海上平台总共有4种组装方式。比如在威胁级别较低、作战强度不大的情况下,将组装成两套各拥有1条长1500米、宽50米跑道的“大型制海平台”,两套平台可以轮换上阵,降低官兵的作业强度,也确保系统设备得到足够的维护与保养;在威胁级别较高、作战强度不大的情况下,则组成4套各拥有1条长1500米、宽25米的“战术制海平台”。4套平台以两两搭档的方式轮番上阵,确保在1套平台受损的情况下,仍然拥有制海能力;在威胁级别较低、作战强度很大的情况下,组成1套拥有2条长1500米、宽50米跑道的“战略制海平台”,将平台本身的制海与制空作战能力提升到最大限度;在威胁级别较高、作战强度很大的情况下,则组成8套各拥有1条长750米、宽25米跑道的“机动制海平台”,仅为战术战斗机提供支持,并且由此获得最优秀的战术机动性能。
所谓的“平台模式”,就是在战场外面为作战部队提供支持,比如接受伤员、囤积作战物资等等。说直接点,在平台模式下,海上基地并不直接参与作战行动,也不会为作战部队提供战术支持,只是一座移动的海上基地,是作战部队的大后方,也是作战部队执行战略任务的支撑点。在此情况下,在确保了基本的空运能力之后,海上基地将着重加强功能性,即将半数模块用来提升平台的作业效率。
前面已经提到,海上基地并不适合制海作战。虽然作为战略支承点,海上基地使“平台模式”下的作用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广袤的太平洋上,一座浮动的海上基地往往比一支强大的舰队还要管用,但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特别是在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上,共和国海军陆战队更加愿意夺取一座永不沉没的岛屿作为战略进攻的支承点,也不会把数万地面部队部署在浮在海上的钢铁舰船中。
由此可见,“支援模式”才是海上基地的主要面貌。
说直接点,支援模式就是在战场上支援陆战队作战的模式。从战术性能上看,支援模式介于制海模式与平台模式之间,即在尽量提高基地本身的支援功能的基础之上,尽量提高基地的生存能力。正是如此,支援模式最主要的组装方式是由18艘模块组成1条长1500米、宽75米的“大型支援平台”,由另外6个模块来提高平台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海运投送方面的工作效率。
“长兴岛”就是第三代海上平台系统。
因为俄罗斯部署在远东地区的空中力量并不强大,加上在此之前,天军与海军航空兵已经对俄罗斯空军与海军基地进行了重点轰炸,所以在“长兴岛”开赴战场的时候,担任护航重任的只有西太平洋两栖突击舰队的几艘护航战舰,以及提前部署的几艘攻击潜艇。不管怎么说,最应该提防的不是俄军的战斗机与轰炸机,而是在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10多艘攻击潜艇,特别是在战争爆发前1个月之内离港的那4艘攻击潜艇。
事实上,对“长兴岛”来说,最好的安全措施仍然是其神秘的身份。
虽然10多年前,美国情报机构就获得消息,坚信共和国海军设计与建造了规模更大的海上基地,而且可能把海上基地的指挥权划给了陆战队。但是与美国海军的做法一样,组成海上基地的各个模块都是以快速运输船的标准建造的,而这类运输船不但能够军用,也是民用航运市场上的主力船型,所以根本不可能从共和国建造了多少快速运输船来判断海上基地的规模与性质。反过来讲,包括军情局在内的共和国情报机构也只知道美国海军建造了不少的海上基地,却无法得知其具体规模。因为海上基地可以灵活自由的组装,比如在必要的情况下,“长兴岛”可以组装成4座海上基地,所以也很难对海上基地的数量做明确界定。按照情报界的认定方法,判断海上基地的主要指标是其排水量。当然,这也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指标。
虽然对美国情报机构来说,“长兴岛”的身份很神秘,但是组成“长兴岛”的24艘快速运输船,以及与之一同北上的西太平洋两栖突击舰队的10多艘登陆舰、担任护航任务的数艘战舰、正在向日本函馆与陆奥(位于日本本州道北部,陆奥湾北面,为共和国在日本战争后强行租借的海军基地之一,陆奥湾是共和国海军在东北亚地区最大的舰队集结地)集结的大批运输船只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了。
当天晚上,CIA就发出警报,并且按照约定把相关情报送给了俄罗斯国家安全局。
面对来势汹汹的共和国舰队,即便知道共和国海军陆战队将在勘察加半岛上岸,俄罗斯当局也只能望洋兴叹。
正如前面提到的,能够威胁到共和国两栖突击舰队的,只有那几艘潜艇。
也就在这个晚上,共和国海军与俄罗斯海军首次正面交战,只不过交战主力是双方的攻击潜艇,所以外界并不清楚交战过程。根据共和国海军在数个月之后公布的战报,在30日夜间与31日凌晨的潜艇战中,参战的3艘攻击潜艇至少击沉了4艘俄军潜艇,并且驱逐了另外2艘俄军潜艇(这2艘潜艇中,至少有1艘逃往美国,并且进入了位于阿拉斯加的苏厄德海军基地),共和国的攻击潜艇则无一损伤。虽然俄罗斯随后公布了相关战报,认定在战斗中至少击沉了2艘共和国潜艇与3艘水面战舰,但是可信度并不高,因为连美国新闻机构都相信,在31日天亮之前,从千岛群岛东面北上的共和国舰队并没遭到损失,甚至没有一艘战舰受创,更别说被击沉了。
事实上,这也是共和国海军与俄罗斯海军少有的几次交战之一。
众所周知,早在40年代末,俄罗斯当局就对海军部署做出了全面调整,将包括战略潜艇在内的主力全部调往北方舰队,仅在太平洋舰队保留了少量水面战舰,主要以攻击潜艇来削弱共和国海军的制海权。说得实在一点,在此之前,俄罗斯当局还想与共和国海军争夺制海权,至少要把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北太平洋与共和国海军一决高下,而在此之后,俄罗斯当局完全放弃了与共和国海军争夺制海权的想法,太平洋舰队存在的主要价值转变为破坏共和国海军的制海权。显然,潜艇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是破坏制海权、而不是夺取制海权与控制制海权的利器。
战争爆发的当天,准确的说,是在开战后的24小时之内,在共和国海军航空兵与天军战略轰炸机的全面打击下,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水面战舰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在鄂霍次克海活动的战舰趁乱东进,赶在2057年的最后一天进入北太平洋,逃到了美国海军与海军航空兵的保护范围内,而这些战舰后来全部前往美国的海军基地,并且先后被美国海军强行征用。
正如前面提到的,真正有威胁的,就那几艘潜艇。
如果说,在这场海战之前,俄罗斯海军还对其潜艇有点信心的话,那么在这场海战之后,俄罗斯海军就彻底绝望了。实战证明,俄罗斯已经不是潜艇大国,不但在潜艇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共和国与美国,还在潜艇性能上大大落后。暂且不管共和国海军公布的战果有没有水分,至少在此之后,俄罗斯潜艇的威胁已经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开赴战场的两栖突击舰队与海上基地船队并未遭受任何损失。
2057年12月31日,天色刚刚放亮,攻打勘察加半岛的作战行动就开始了。
首先登场亮相的不是“长兴岛”海上基地,而是西太平洋两栖突击舰队的2艘两栖攻击舰、以及由其搭载的2个大队的近百架低空攻击机。如果按照火力投送到达时间计算,最先投入战斗的则是护航舰队里的2艘多用途驱逐舰。低空攻击机群还在飞注目标途中,这2艘驱逐舰发射的炮弹就落到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南面的俄军岸防阵地上,让2个岸防导弹营的20多辆导弹发射车与2个岸防炮兵营的2套电磁炮系统还没有来得及参战就成了这场战斗的牺牲品。
毫无疑问,2艘多用途驱逐舰的炮火确实单薄了一点。
事实上,就算把2个大队的低空攻击机算上,火力投入也算不上雄厚。
万幸的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本来就是一座小镇,即便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之一,防御设施也不算完备。
更重要的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只是一座单纯为潜艇提供支持的海军基地,除了一套远程防空系统之外,距离最近的防空力量是部署在鄂霍次克海北面舍利霍夫湾西岸的海军航空兵基地,而且这座基地平常只部署了4架战斗机,不具备支持大机群活动的能力。
按照共和国海军陆战队的标准,在两栖突击舰队的火力打击结束后,登陆行动就可以开始了。按照正常战术安排,陆战队官兵将搭乘垂直起降运输机上岸,重型装备则由登陆艇与气垫船送上岸,建立滩头阵地之后,再向内陆挺进。只需要12个小时,陆战队就能完成首轮突击任务,开辟一块宽10多千米、纵深数千米的登陆场,然后等待后继部队到达,再去攻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因为有海上基地提供支持,所以登陆战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考虑到俄军的威胁并不是很大,而且勘察加半岛上的交通情况非常恶劣,不但公路质量差,而且很多地方根本就不通公路,所以在制订登陆作战计划小的时候,陆战队完全放弃了传统战术,决定完全依靠空运的方式上岸。如此一来,两栖突击舰队的空运支援能力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即便大部分作战物资用登陆艇与气垫船送上岸,只有人员与主要作战装备以空运的方式投送,也需要投入上百架垂直起降运输机,而在确保有足够多的低空攻击机的情况下,两栖突击舰队最多只能携带不到30架垂直起降运输机,而且半数以上得部署在综合登陆舰上,从而使机群的作战效率大受影响。
更重要的是,勘察加半岛南北长1200千米、东西最宽处近500千米,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有两条纵向山脉与120多座活火山,区域面积相当于5个法国。也就是说,兵力投送的难度超过了火力投送,如何确保登陆部队能够及时获得作战物资,要比将作战部队送上岸困难得多。因为距离最近的军事基地远在1600千米之外,即便在战术运输机的投送范围之内,考虑到投送效率,也得在投送部队之前建立前进基地,而且是一座能够为登陆部队提供足够支持的前沿基地。
这就是“长兴岛”存在的价值。
为了确保登陆作战能够顺利完成,加上俄军的威胁确实